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你是建文帝,如何避免燕王篡位? 第1页

     

user avatar   xing-hua-chun-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我是建文帝,我一定会遵从自己祖父的教导。如果我遵循自己祖父的教导,燕王自然无法威胁我的。
建文帝最大的悲哀就在于,他竟然认为朱元璋没有政治头脑。
总而言之,随便拉出一个初中生都知道,分封诸王是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再总而言之,随便拉出个初中生也知道,分封诸王会随时威胁皇帝的权力,而朱元璋竟然要分封诸王?既然如此,建文帝自然只能靠自己了,所以朱元璋尸骨未寒,建文帝就开始对诸王磨刀霍霍了。

其实呢,如果削藩真的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朱元璋为什么不不消藩呢?总不成,朱元璋不希望建文帝坐稳皇位吧?

如果我是建文帝,在人们教唆我削藩时,我一定会仔细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朱元璋为什么会分藩?为什么在生前,不帮自己去削藩?
如果把这个问题思考通了,自然就不会犯后来的错误。

许多人习惯性的认为,朱元璋分封诸王是开历史倒车,所以建文帝上位必须马上削藩;否则就会危险之极。通常是因为我们上中学时,历史书上有几个片段,太深人心了。其实呢,那些历史片段,都是断章取意罢了。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我们通常只看到秦始皇、李斯强调分封的弊端;却没有看淳于越和王绾的话。
淳于越说,如果不分封诸王,那一旦有田常之类的人出现,谁来帮助皇帝呢?[注1]

[注1]: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王绾说,如果不分封诸王,一旦关东有事,谁来帮皇帝防守呢?[注2]

[注2]:丞相绾言:“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后来事实证明,淳于越、王绾的担忧都成了现实。因为,秦始皇尸骨未寒,他的子女就被李斯、赵高屠杀的干干净净。当然了,秦始皇尸骨未寒,整个天下就砖崩瓦解了。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刘邦取得天下后,才恢复分封制。
对于刘邦分封诸王,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开历史倒车,无非是因为我们只看到晁错所说的,削亦反、不削亦反,早削早反,晚削晚反。
问题是,我们却常常忘了,刘邦死后,吕氏权势薰天,却只能让刘氏夺回权力;周勃、陈平如虎如狼,却只能任由文帝摆布,就是因为刘邦分封了诸王。
事实上,周勃、陈平等人让文帝到长安当皇帝时。文帝都非常害怕,因为他实在没有信心驾驭周勃、陈平。但是他的亲信告诉他,现在天下还是刘氏的天下,有强大的刘氏皇族在,周勃、陈平不敢把你怎么样的?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原因,文帝才敢到去当皇帝的。[注3]

[注3]: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喋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原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硃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分封诸王绝不是简单的开历史倒车,而废分封制,也绝不是什么简单的,代表了先进的政治思想。

后来,晋武帝统一天下,分封诸王,结果晋帝国在诸王内讧中灭亡了。所以,中学历史教科书再一次告诉我们,分封诸王是开历史倒车,而且后果很严重。
问题是,我们却常常忘了。
后来,东晋、南北朝的帝国,大都是分封诸王的;虽然说,分封诸王的弊端,谁也知道,问题是,不分封诸王的弊端,身在局中的人,都也知道。
更主要的是,拒绝分封诸王的帝国(常常只是诸王力量比较弱),常常灭亡的更快,因为老皇帝一死,他的儿子们,通常都被人成群结队的拉去杀头。


甚至而言,一直到了李世民时代,也是大肆分封诸王的。李世民分封诸王的势力有多大,我们只要看这样一段文字就可以知道了。 [注4]

[注4]:贞观十年;李世民“改封赵王李元景为荆王,鲁王李元昌为汉王,郑王李元礼为徐王,徐王李元嘉为韩王,荆王李元则为彭王,滕王李元懿为郑王,吴王李元轨为霍王,豳王李元凤为虢王,陈王李元庆为道王,魏王李灵夔为燕王,蜀王李恪为吴王,越王李泰为魏王,燕王李为齐王,梁王李为蜀王,郯王李恽为蒋王,汉王李贞为越王,申王李慎为纪王。”
“二月,乙丑,以元景为荆州都督,元昌为梁州都督,元礼为徐州都督,元嘉为潞州都督,元则为遂州都督,灵夔为幽州都督,恪为潭州都督,泰为相州都督,为齐州都督,为益州都督,恽为安州都督,贞为扬州都督。”

真正可悲的还在于,李世民分封的诸王势力这么大,但是因为他对诸王做了种种限制,所以面对屠夫一样的武则天,那是让差点屠杀殆尽了。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李氏民的子孙里,有许多人是武则天的亲儿子、亲孙子,大唐帝国肯定就此灭亡了。因为,面对武则天的屠刀,整个李氏皇族毫无抵抗之力。

如果李氏皇族的力量再大一些,会怎样呢?大约武则天是没有机会了,因为李氏皇族力量够大,武则天敢那样嚣张,恐怕也就是西晋贾后的命运。

反过来说,如果西晋诸王势力就李唐那样弱,贾后也未必没有机会成为武则天。事实上,西晋诸王势力那样大,晋武帝死后,大晋帝国到底姓司马,还是姓贾也是有点模糊不清的。

许多人认为朱元璋分封诸王是错误的。不过是因为我们常常只看到历史的一部分,从来没有看到另一部分。换而言之,分封诸王是有很多弊端,但是在许多时候,不分封诸王,弊端更多。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诸王呢?
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大明帝国的都城在长江一线,而帝国的军事重心在长城一线。这种结果,就是政治重心与军事重心分离了,克服这种问题的简单方法,自然就是迁都。问题是,迁都是一个大工程,大明开国时国力困乏,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就只能面对政治重心与军事重心分离的事实。
在这种背景下,分封诸王就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切是显然的,帝国的政治中心在长江一线,帝国的军事重心在长城一线。不让皇帝的儿子、兄弟、叔叔坐镇长城一线,让谁坐镇呢?
自己的儿子、兄弟、叔叔不可信,外人就一定可信?

事实上,在曹丕儿子大肆打压曹氏诸王时,曹植就是这样说的。[注5]

[注5]:植复上疏曰:“昔汉文发代,疑朝有变,宋昌曰:‘内有朱虚、车牟之亲,外有齐、楚、淮南、琅邪,此则磐石之宗,愿王勿疑。’臣伏惟陛下远览姬文二虢之援,中虑周成召、毕之辅,下存宋昌磐石之固。..........夫能使天下倾耳注目者,当权者是也,故谋能移主,威能慑下,豪右执政,不在亲戚,权之所在,虽疏必重,势之所去,虽亲必轻。盖取齐者田族,非吕宗也;分晋者赵、魏,非姬姓也。惟陛下察之。

当然了,后来结果也证明,曹氏诸王有可能威胁皇权,其它人同样可以威胁皇权。如果曹氏诸王势力巨大,司马懿靠什么篡位呢?


朱元璋在分封诸王时,对诸王做了众多的限制。比如,在诸王所在地,还有众多由中央政府任命、指挥的军政长官,与诸王共同管理当地;再比如,分封王了众多王爷,他们各据一方,本身就可以互相牵制。

建文帝猜忌周王,周王毫无反抗之力被流放、被关进监狱。[建文帝猜忌代王,代王同样毫无反抗被废为庶人。齐王、岷王、湘王亦如是也![注6]

[注6]: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词连湘、代诸府。于是废肃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

甚至于建文帝既猜忌湘王,湘王吓得全家自杀也不敢做半点反抗。[注7]

[注7]:建文初,有告柏反者,帝遣使即讯。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

明初诸王对皇权威胁,真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大吗?
建文帝当皇帝后,磨刀霍霍欲剪灭诸王之势已是路人皆知!在这种背景下,想奢求诸藩王依旧效忠建文帝可以吗?

甚至而言,建文帝猜忌燕王(后来明成祖),燕王马上把三个儿子全部送到京城当人质。如果燕王最初真有造反的念头,会把三个儿子全送到京城当人质吗?要知道,燕王这三个儿子之所以能活着逃回出南京城,完全是侥幸之极的事;完全是因建文帝犯了掩耳盗铃的错误。[注8]

[注8]:收其三子,等于授之以柄,使其发难有名;不若纵其子归藩,以示不疑,方可乘其懈怠不备而袭取之。

明初诸王畏惧建文帝已到如此地步!
但,建文帝欲剪尽诸王之心,已是渐渐路人皆知了。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决心造反有什么稀奇的?

看建文帝削藩的故事,让我不禁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女人要结婚了。
她的父母对她说,你以后好好与丈夫过日子,这样才能婚姻美满。她的一个朋友则对她说,夫妻之间离婚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你结婚后时刻要在经济上、感情有上做好离婚的准备!
这个女人认为自己朋友说的话非常正确,认为自己父母说的话非常幼稚。当然了,她婚后始终按着自己朋友教的方法行事。
最后这个女人终于离婚了。
通过自己离婚这件事,这个女人则更认为自己父母所说的话幼稚、而自己朋友所说的话正确了。
我以为:读史如此,还不如不读历史!

建文帝,为什么从不听自己祖父的话呢?
他祖父出身农民,却给他留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建文帝却显然认为自己祖父太缺乏政治远见了!于是他祖父一死,建文帝就急不可耐的去改变帝国政治格局。
建文帝一心听从齐泰、黄子澄的话。于是一年之后,帝国内部大乱;四年之后皇权丧失。但建文帝到死,恐怕也认为这失败的种子是自己祖父埋下的,一切与齐、黄无关!

朱元璋问朱允玟以后如何对待自己众位叔父,朱允玟说了:我用礼仪束缚他们,如不行就削减他的封地,再不行就废他为庶人,再不行就兴兵讨伐他。[注9]

[注9]: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封地,再不可,则废置其人,还不可以的话,就要举兵讨之了。

朱元璋闻此说:是啊!这种方法对极了!
问题是:朱允玟当皇帝后,真是如此做的吗?显然不是的!朱允文一当皇帝马上就急不可耐的欲图把自己的所有叔父挨个剪灭!
我只是奇怪,朱允玟对自己祖父认为最可靠的、最正确的方法用也不用,却毫不犹豫的听从黄、齐那种腐儒的教唆。难道,黄、齐等人的政治才能、政治远见真的会远高于朱元璋?


user avatar   zhouyun-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朱棣。?你的目标是美洲好不好。年轻人,dreambigger。


user avatar   jian-xi-xi-xiao-hai-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躺平不香吗?建文帝的问题在于,输一百次都能赢的局,他愣输了一百零一次!

好好的在后宫,广纳妾,多生孩子他不香吗?

藩王的问题在于一代都比较强,二代三代就开始拉了。你才二十多岁,熬不死你四叔吗?

给小叔叔们封近一点小一点。对秦晋燕宁代这种边藩挑拨离间,分化瓦解。给好处的给好处,改控制的控制

我干不过你,我还干不过你儿子吗?再还干不过你孙子吗?

大部分皇帝的问题在于折腾,当个种马真的不香吗?生上二十个儿子,封地把燕藩围了。啊不香吗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削藩。给诸藩补贴。让他们自行北伐。且许可诸藩申请存爵废藩。

朱元璋分封诸王,要么是负责守卫边疆,要么就是监管地方。

不位中央又搞不了八王之乱。正常操作不互相兼并根本打不赢中央军。

让有能力的藩王镇守边疆能大大的减少军费开支。

不削藩使其无造反意愿。

让诸王北伐,则耗其财力。


user avatar   dao-you-qing-liu-bu-7-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英雄指挥人们去讨伐恶龙,人们不畏恶龙奋力向前,可英雄却在人们背后架起了冒蓝火的加特林。

可以把我私底下当傻子,但你不能明着面骂我是笨蛋,还硬要告诉我不把鹿当马是因为我无知。

得了吧,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现在的经济日报,九成九的媒体都是为了那一小部分人群服务,它们需要什么就报道什么。

很多人把这些官媒当作真知,却不知人家把他们当枪使,需要的时候大力呼吁,不需要的时候一脚踹开。而人们需要它们的时候,就开始不听,不闻,不理了。

这次怎么拿到手机的,看过直播或者录播的应该都清楚,如果说不是拼夕夕紧急公关,打死我都不信。

几百人或者几万人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媒体罔顾事实,在一个充满诱导欺骗的流氓app遇见了一丁点质疑,它就连忙跳出来开始洗。

恶心啊!啊呸呸呸呸呸!


user avatar   zhu-quan-92-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是什么?按理来说九十年代经济比八十年代要好啊
user avatar   luo-xie-9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ming-ming-cheng-bai-jin-feng-liu-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南京大屠杀前夕蒋介石竟然派专车将南京日本侨民护送离开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南京大屠杀是亿万中国人记忆中难以弥合的一个伤痕。从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2月,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了持续六周的野蛮屠杀。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
日本军队在攻占南京时,曾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这宝贵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能够动员一切手段将南京城的中国居民转移离开,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同胞无辜死于日本军人的屠刀之下。
但是,以蒋介石为总裁的国民党当局,不但没有负责任地护送南京城的中国居民转移,还动用宝贵的运力,将南京日本侨民护送离开。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南京保卫战打响之时,尚有一部分日本驻华使馆人员和日本侨民团成员留在南京。为了让这部分日本侨民安全离开南京,国民党当局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专门的列车。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国民党当局还派了两名外交官和40名宪兵一路护卫。
日本驻华使馆参事庄司得二也在那一批撤离的日本侨民里面。他在后来撰写的回忆录《南京日本侨民志》里,记述了撤离的情景:“列车附近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可见警戒之严密。开车后每次停车,我都注意观察,连一些小站都一样,真是非常周全。”
轰炸南京的日本飞机是12月15日上午9点10分起飞的。当这些日本侨民被国民党当局“非常周全”的护送走之后,这天下午两点50分到3点30分,日军第一批轰炸机抵达南京上空,穿过低垂的云层,对南京投下了重磅炸弹。
这些被安全护送离开的日本侨民是怎么对待中国政府的好意呢?庄司得二也进行了忠实记载,他说,当这些日本侨民得知他们自己国家的飞机越洋轰炸南京的消息时,车厢里不由地发出了庆幸的欢呼声。
没有一个人,为南京居民正在承受的巨大灾难感到哪怕一丝的难过和遗憾。


user avatar   feng-jin-80-85-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辫子粉以前顶多荧幕上给人洗脑,现在知乎贴吧上也四处出击,为了打击汉人几十年来重塑的脊梁,把各种汉族英雄虚无化,把汉族领导的朝代抹黑化甚至装做汉粉进吧挑起内讧。

他们从故纸堆里制造无数耸人听闻的“新历史”来欺骗无知历史小白,造谣一句话,辟谣跑断腿,自媒体从明初“朱元璋非汉族”“朱元璋屠苏州”到明末“木匠皇帝爱奶妈”“崇祯冤杀袁崇焕”等等,把明朝描述的宦官专权、皇帝奇葩、厂卫横行、百姓吃土、官员阴暗、军队孱弱。然而“明朝那些事”的一鸣惊人,打破了辫子粉史学界对明朝印象的垄断,大量的历史爱好者纷纷拜读,而心智坚毅者更是撇开满清篡编的《明史》,自费搜阅明朝一手资料,只为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大明,这下辫子粉慌了,开始培植网络写手,费尽心机利用历史资料的垄断力,搜肠刮肚寻找明朝的黑历史。并不管这些所谓的“黑历史”是否符合逻辑,一股脑都发到网上,而民间专业的明朝铁粉不甘示弱,从各种能买到搜到的明史资料里一一反驳。网友们看这些世纪辩论贴津津乐道,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基本功的PK,更是挺起几百年来被强行弯下的脊梁的使命感。辫子粉硬钢不起作用又怕更多的汉人觉醒,就开始扣帽子,譬如“明吹”,要知道一个正常的汉朝粉、唐朝粉、宋朝粉都很清楚,那些披着“明粉”来挑衅的必然是辫子粉,同样,辫子粉也知道自己人人喊打,所以尽可能伪装,今儿是宋粉,跑去唐吧里挑衅,明儿装成汉朝粉跑去宋吧里挑衅,仔细一看,这些都是铁杆元清粉。


user avatar   peng-yu-f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题未说明“学习艺术”是作为一个爱好还是作为一种职业,答主们请注意区分这两种情况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美国驻华大使馆微博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敌对双方都没有使用化学武器」? 
  河南省会设在郑州而非开封,对全省发展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假如凤雏未死,蜀汉有可能一统天下吗? 
  人类进入工业化之后有多可怕? 
  我想问罗马人和帕提亚人吹嘘的所谓的中国钢铁会不会是印度的 毕竟印度有最好的铁矿和刀剑工艺? 
  吴王杨行密薨后,其子杨渥与杨隆演为何相继继位为弘农王,之后杨隆演为嗣吴王后方为吴国国王? 
  二战期间各国陆军有哪些传奇故事? 
  为什么很多人英雄一世,年老时却昏招层出? 
  为什么中国人从来没有发现印度对中国是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解放战争后当潜伏在大陆的国民党特务,是种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抛开气质光凭长相你认为最帅的男明星是谁?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017 年初华为开始「清理」34 岁以上的职员?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