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马前卒 2018 年 1 月的演讲《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 第3页

                    

user avatar   hanmo_co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会导致社会组织形式发生变化、甚至使家庭解体”这又不是 @马前卒 他第一个提出来的,要怼社会化抚养也怼不到他头上去吧……

以群体为单位,所有成年人养所有孩子,这从逻辑上有什么问题吗?从效率和可行性上有什么问题吗?都没有。有问题的是情感层面、道德层面,可从人类诞生至今,我们对特定事物的情感感受和道德判断难道还变得少了吗?今天你我眼中的泯灭人性,几十年后变成后人眼中的你好我好大家好,这难道很奇怪吗?

现代生产一定会催生现代生活,现代生产也一定会破坏传统生活。唯一的问题是,我们在遇到有人想要逆着这个趋势,既想发展现代生产、又要保留传统生活的时候,是加入保守者的阵营成为一只被历史的车轮碾过的蚂蚁、是坐等历史的车轮碾过保守者当一只吃瓜的蚂蚁、还是自己成为推动历史车轮的蚂蚁之一?

保卫。

虽然你不去保卫它它也会被保卫,虽然实际上它完全不需要你保卫,但你还是可以选择保卫它。甚至,某种意义上,这才是“进步”和“先进”的含义。


user avatar   liu-shu-hao-90-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应该是知乎大佬口中的底层社会的一员,看完该文我觉得只有这个举动才能够表达我现在复杂的心情了吧

@马前卒

谢谢你曾让我觉得这个社会有人愿意为我们说话,再见。


user avatar   wang-shao-yi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发现大家都在提什么国营企业的公办学校,公办影院之类的东西。

这是不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

大部分知乎用户是学生(或许学历很高,知识很丰富,但社会经验则相对较少),高级技术工作者(如IT、生物、化学等轻资产,轻劳动力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但是别忘了,中国最大规模的城市居民是蓝领,是产业工人,即使国企崩溃了,这些工人也能在新兴私企里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每年还有大量工科毕业的学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督公

@马前卒

认为社会化抚养未来的主要受益群体是农民工和乡镇居民,但实际上真正有需求的恰恰是城市蓝领阶层。

蓝领们的薪资水平实际上不比白领低,甚至还有所超过——也就是说,社会性抚养的难题不在于资金。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时间。

蓝领们的工作时间更长,节假日更少,他们虽然和白领父母有同样的抚养权和义务,但实际履行中却远远达不到同样的水平。

所以他们寄希望于“工业化的抚养/教育”,也就是反素质教育(容我暂时用这个词,但我绝对不是真的反素质教育)。

既然父母们没有时间/精力(实际上,大部分也缺乏合理的教育手段——包括那些反对社会化抚养的白领),那为什么不花钱请专业的机构来解决呢?

这就是工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看了很多知乎用户的答案,他们往往有两种反驳手段。

第一种试图用那些温情脉脉的东西来说服大家,但实际上,社会化抚养不关乎温情——因为受益群体即使在没有社会化抚养的情况下,也不能满足孩子的这部分需求。

第二种聪明得多,他们用一些热点新闻来混淆视听,用现行的教育制度来诋毁新的制度。但问题是,我能拿出十倍于此的亲生父母虐待儿童的案例来支持社会化抚养优于家庭抚养。

实际上,现在很多规模较大,从事工业生产的私企都在谋求建立一些福利性的机构、设施,比如厂办幼儿园,厂办电影院,厂办图书馆……并且以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提供给职工。

是不是很眼熟?实际上,社会化抚养不需要公有制经济的极度发达,即使在现有经济体制下,由私企展开的社会化抚养同样在逐步推进,用以解决前文提到的社会问题。



关于“反素质教育”: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资金上的额外投入,还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精力,规划孩子的业余生活,而这对文中提到的部分父母来说并不现实。

他们更期待某种高度专业化,定量定性的工业化教育,来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合格的人才”(注意,并非优秀的人才)。比起都市白领(往往希望通过素质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实现阶级跃升),他们的投入更少,自然期望也就更低。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都在从理论方面批判督公的社会化抚养,还有很多答主拿出资本,阶级和剥削等等说法来揭露督公的所谓险恶用心。

一个事情用多种方式解释很正常,然而很少有人像督公一样,从最底层和最身边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些事实可能真的是督公看到了而被高赞的大V们忽略了。

提到社会化抚养,很多人提到了督公童年的国企经历,职工子女的幼儿园,小学甚至是中学的教育都由企业提供,父母在成长中陪伴孩子的时间比起现在来少的多。很多人认为这种企业办社会的东西会随着国企的不景气慢慢衰退,然而在我身边,对于类似的学校的需求有增无减。

我老家在农村,现在身边留守儿童还有很多,且多为兄弟姐妹一起留守。虽然留守不一定意味着贫穷(实际上有一部分家庭的条件还比较好),但是父母不陪在身边,没有履行好抚养权是一定了。(外)祖父母虽然能照看孩子,但是农村中能读书识字的老年人实在不多,识字的又能有时间教育孩子的更是凤毛麟角。除此之外,城市孩子经历过的旅游,参观博物馆和课外兴趣班,他们更是想都没想过,他们中的大多数甚至连足够的阅读书籍都没有。

以知乎上很多人对抚养的理解,这帮孩子大概只能说有吃有穿,勉强比放养好些。

这帮孩子的学校也是不大一样的。小学大多就近读了,但是初中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去就近的乡镇中学,另一部分去了县城。乡镇中学的部分不先展开,现在主要说县城的那部分。

去县城,公立中学有规定,只收县城的学生,农村孩子要读这种学校,要找关系,请客,走后门,才能挣得一个名额。而得到名额之后,还要找一个类似寄宿家庭的地方,因为公立初中学校是没有宿舍的,县城的孩子当然走读了。这样的寄宿家庭往往是由老师的家属办的,一个家庭里通常有四个左右孩子,为照看方便,家中若是女孩则寄宿的孩子全为女孩,若是男孩则全为男孩。一日三餐由女主人(大多是老师的妻子)负责,放学后辅导作业则由老师来负责。

对于农村家庭而言,这样的寄宿家庭花费的费用是很高的,而且公立学校的名额又少,注定只有少数孩子有这样的机会,剩下的孩子如果想在县城读书,就只能去私立中学了。

我的初中便是在私立中学读的,不过我们班主任说正规的叫法是民办中学。民办中学提供宿舍和餐厅,而且晚自习还有老师讲课,假期也短的多,老师负责的东西也更多。以我自己的经历说话,初中三年,每天上课从早七点上到晚八点半(晚自习老师都是讲课的,习题课老师也是在课上看着),晚上有老师查寝室,每两周休两天半,跟乡镇中学和县城里大多数中学比,学习任务更重。另外就是伙食也不太好,在学校里,有钱也买不到什么好吃的或者特别有营养的东西。

民办学校的收费当然高,但是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不用说留守儿童家庭,就算是父母在家,考虑到工作繁忙和自身的学历水平,大多数的父母也无法对一个初中的孩子在学习做出什么有价值的指导,甚至很多父母压根管不了自己逃课上网打架的孩子。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则意味着有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有老师来负责,他们比自己更有经验,而且民办学校大多是全封闭的,减少了逃课上网的可能性,就算学业不行,也不至于太早辍学,走上歪道。

讲这么多,只是为了告诉大家以上两种情况,都有父母出让抚养权的意思在里面。对比父母离婚一方丧失抚养权的情况,农村父母交给寄宿家庭或者民办学校的钱,是不是有抚养费的意思?家长每年跟孩子生活的时间很少,而且对孩子的教育和心理状况了解甚少,是不是跟只有探视权的一方很像?当然,如果这也可以称为抚养,那也是一种质量很低的抚养。

近几年来,将孩子送到民办学校和类似的寄宿家庭的情况越来越多,年龄范围也从初中拓展到了小学。以我读过的中学为例,学费已经涨了一翻,教室没变大的情况下,班额达到了八十人以上,每年的录取比达到了三比一,可见农村家长还是很乐意送孩子到民办学校去的。这还只是初中部的情况,小学部里农村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在孩子四五年纪级的时候就让孩子去县城读书,前几年兼职做辅导班,遇到一个三年级就住校的小男孩,没错,他跟我是校友(๑・̆⍛・̆๑)。。。。而县城里类似的中学还有两所,我所在的学校只能算中等规模。

也可能有人会说,送孩子去民办学校只是因为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如城市,并不带有出让抚养权的意思。另外能去的起民办学校的孩子家庭条件应该不差,不应该算在农村穷人的孩子里。

但是事实上是,教学质量只是一个因素,家长嘴里最长说的话不是“帮孩子提高成绩考上重点高中”,而是“老师你费心好好管着我们家孩子”,这里的“管着”包含的意思很多,学生的学习,交友,恋爱都在里面,而事实上也是老师在这些问题上给学生最多的帮助,家长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这些问题。至于家庭条件问题,能上的起民办中学的,并不意味着家里条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普通水平的孩子多了去了,甚至很多孩子的家庭达不到平均水平,一袋煎饼带一瓶家里炒的咸菜过日子的同学多的是。在知乎,社会化抚养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如果社会化抚养能达到民办中学的标准,他们很乐意接受,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社会化抚养比起放养来好太多了。知乎上的大V们或许不能接受社会化抚养这个词,但是社会上早就存在这种形式了,而且这种情况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我是一个在农村长大的95后,我待过条件最差的学校,一个老师任数学语文两门课的老师,一个班里十五个学生,我见过土坯房的教室,还带着弟弟上过学,还放过麦假。还经历过撤点并校,还当了十多年的留守儿童。也在县城民办学校读书,那的模式就是枪版的衡水模式。我也读过重点高中,体验过所谓的素质教育,校长还以素质教育为题给总理做过报告。后来运气不错,考上了一所985,在城市里做过家教,体验过什么叫差距。但是回过头来看看现在农村,教育质量越来越差,好老师都想回城,要不然就自己办班。另一方面,农村生孩子一生一堆,跟小野孩一样,家长不会管教,跟城市里的同龄人比较,你都会为他们的未来感到绝望。

我的经历和所见所闻告诉我,督公的社会化抚养简直是最好的方案。

以前说知乎上很多人何不食肉糜我觉得只是少部分人,现在看诸位对马前卒的讨伐围剿,我也是呵呵了。。。


user avatar   yi-ge-nu-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篇文章看下来,觉得讲得很好啊。
主要是剥夺抚养权的那一块,可能马老师讲得不是很细致,导致大家有很大的意见。
我觉得这就和当初的普及义务教育是一样的:在国家真的缺少人才的时候,国家大力投资公共教育。直至今天为止,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讲,上公立学校读书是最佳的出路。而对于父母教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因为我们正儿八经上过学,所以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判断。

如果把教育换成抚养权,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在国家真的缺少人才甚至是年轻人的时候,国家大力投资公立抚养机构,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国家后代抚养系统。在不久的将来(或许要很久),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把孩子直接送到这个系统里才是最佳的出路。包括中产阶级之内的绝大部分人,亲自生育抚养孩子的效率远远不如这个系统高。从这个系统里出来的孩子,就像现在高中毕业的小孩一样,既比教育系统外的孩子素质高,还有类似高中文凭一样的“素质认证证书”和类似高考一样的上升机会。而他们也因为受到了新的教育,所以能对上一代人的思想有较为客观的判断。

虽然这种事情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就像当初大家还吃不饱饭的时候国家大力普及基础教育一样,但是照目前这个生育率来看,公共抚养可以说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了。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18年1月讲稿整理 节选:

比如说,现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生了一胎就觉得压力大,生二胎就觉得影响生活质量,所以生育率快速下降。
另一方面,很多人生了孩子也没有能力好好教育,甚至连不虐待都做不到。

这几年连续有新闻出来,说大凉山那边的孩子出来做童工,做格斗表演,被政府送回去之后又出来,就是因为那边的父母根本没法送他们正常上学读书。
2017年还有好几个新闻,都是父母在公开场合虐待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拍下来报给警察,警察批评教育之后只能继续让这些不负责的父母把孩子带回去。

这一系列的事件说明,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越来越没有能力承担抚养孩子的全部责任。
中国需要尽快建立社会化抚养制度,需要剥夺很多父母的抚养权,下一代孩子可能会有很高比例在家庭之外长大。
这样才能保证新一代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这个社会才有未来。

这段话,我标注为两个部分。

刚好有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马前卒的文章中,先指出了现实存在的问题(标注①):

虐待儿童、不能提供良好的教育、做童工、做格斗……


然后拿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标注②):

中国需要尽快建立社会化抚养制度,需要剥夺很多父母的抚养权,下一代孩子可能会有很高比例在家庭之外长大。
这样才能保证新一代人口的数量和质量,我们这个社会才有未来。


有些国家虐待儿童的,几乎肯定会被剥夺抚养权。孩子会被社会机构带走,寻找到领养家庭之前要住在儿童保护机构内。亲生父母可能只有固定探视的权限,对于虐待,猥亵儿童的,甚至连探视权都没了。


反对马前卒的答主,几乎无一例外有意或无意忽略了这些。

甚至可笑的质问:

这还用问吗,剥夺抚养权的标准很明显,比如:

下面我截图的几个回答,感兴趣的可以自行翻找。

看一看全文。基本上都是为反对而反对。

他们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忽略了马前卒对于问题(标注①)的描述,然后单独对结论(标注②)进行“空对空打击”。



这些劈头盖脸的指责中,很少有人考虑那些关于儿童权益的实际问题。

前面链接中,孩子们有被打死的,有被饿死的,有上不起学的,有被猥亵的,还有做童工的。其父母有虐待狂,恋幼癖,还有嗑药的,简直五花八门。

而法律只能事后处理。比如南京吸毒的把两个孩子活活饿死,一个3岁,一个1岁。法院判吸毒的母亲一个死缓完事。我们不知道的,没有上新闻的还有多少吸毒父母?他们的孩子怎样生活?

我们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社会缺失了这一块的法规制度。一个热点出现,你们骂几声,很快就忘了,最后一天天过去了,什么都没改变。

恐怕不得不承认,这些人对于怼大V的兴趣,远高于那些儿童被虐待、猥亵、杀害的问题。


不信你去读一读那些回答,是不是这样,吃相太难看了。


既然这么多人反对由①得出②,我们不妨试着写出与马前卒相反的结论:

①很多人生了孩子也没有能力好好教育,甚至连不虐待都做不到。

这几年连续有新闻出来,说大凉山那边的孩子出来做童工,做格斗表演,被政府送回去之后又出来,就是因为那边的父母根本没法送他们正常上学读书。
2017年还有好几个新闻,都是父母在公开场合虐待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拍下来报给警察,警察批评教育之后只能继续让这些不负责的父母把孩子带回去。

②这一系列的事件说明,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越来越有能力承担抚养孩子的全部责任。 中国不需要建立社会化抚养制度,也不需要剥夺很多父母的抚养权……

以上②部分,与马前卒结论完全相反。

这个问题下一定有很多人赞同吧?快点赞。

希望大家不要因为马前卒/牛前卒而反对/赞同,而是切实的去想想那些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


user avatar   wen-qi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概括起来就是:祖宗不足法,何况很多东西历史太短,还不够被称为“祖宗”,那就更不足法。争议性比较大的就是所谓社会化抚养吧,但至少督公给了一种解决方案,比某些只会说NO的大V高到不知哪里去了。

又看到某位大V在这里跳脚,自己立了靶子然后批判得很爽。一贯日天日地日空气的主儿,看了他很多回答,永远都是一个套路,仿佛全世界的真理只掌握在他手里一样。

站督公。

------------------------------------------分割线----------------------------------------------------

感谢督工点赞。上周末因事没有看直播,看的是后来整理的演讲稿,然后自己也做了一番整理。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现场聆听督工教诲~


user avatar   deng-dai-yu-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通常来说,一个人在对社会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根本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说服。即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没有观点、或者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前者也涉及到议程设置。

在这个演讲中,马前卒希望说服我们:

有人正在通过某种方式,打着发展现代文化生活的旗号,却做些损害我们的现代生活的行为。为了我们的现代生活不被侵害,也许,是我们做些什么的时候了。 @JoJo王颀

其余的论据也好,说话方式也好,都是为了论证观点而附带的手段。如果我们要就这个演讲进行讨论,应当专注于观点本身,而不是“剥夺抚养权”“延迟退休”这种边边角角。

就连刚懂事的小孩都明白,跟父母要零花钱的时候,最好多渲染一下自己日常生活多么拮据,人家吃六块钱一包的辣条,他只能吃一块钱一包的干脆面,特没面子。

马前卒靠文字为生,说话耸人听闻,根本就是职业惯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包括他在内的很多髡贼,其言论在我们一般人听来,都显得耸人听闻。

因此,我认为,面对这样一个内容丰富、循循善诱的演讲,只关注两个词汇,而不去讨论观点本身,是买椟还珠了。如果要做有罪推论,那也可以说,之所以把讨论引向这个方面,可能还有一点混淆视听的目的。

这是我的第一层意思。


如果真的要讨论这两个词,那么:

关于剥夺抚养权。马前卒指的是,为了社会发展,推广公权力抚养。这基本上就是以前国营工厂厂办幼儿园、子弟小学等的加强版。说实在的,现阶段也只能说说。真要实行起来,成本还是全社会负担,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很多对这个词口诛笔伐的人,恐怕是联想到了孩子可能不认爹妈,亲情淡漠之类的负面因素。这种担忧有道理,但是几千年来,亲情本来就是一直在淡漠——以前的公务员,长辈去世还必须丁忧几年,现如今,官方倒是提倡舍小家为大家的。

关于延迟退休。你问我支持不支持,我当然说支持。我们的退休年龄本来就显得年轻了,一味守着目前的退休年龄,是对大量拥有高水平职业技能的人的不尊重,也间接引发了诸如高速蹦迪之类的社会问题。

我认为,这两个词听上去吓人,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根本不用过分敏感。

这是我的第二层意思。


讨论问题,首要的就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不管我们是什么立场、什么身份,也不能因为立场和身份的对立,而习惯性否认对方的观点。如果没有瞄准观点本身去争论,那么所有的争论都是白费口舌、浪费时间。观点正确与否,总能辩个明白;立场正确与否,永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很容易陷入人身攻击的死循环。动不动就骂人,这哪是一个好的讨论问题的态度。

当然了,目前网上的言论特征就是这样:我说的肯定是对的,要是你不同意我,一定是因为你脑子有病,必须开喷……我就始终坚持,在网上能说的话,在现实中也能说。比如我要是哪天发了狂,在网上对人狂喷、脏字连篇,那要是我跟当事人见了面,一定也是脏字连篇;要是我在网上声称我打了谁的脸,那我见到他,也会给他一耳光。要是我不敢当面说,我也不会在网上说。我觉得这是个基本的素养。

说远了。

马前卒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在我看来好过网上大多数的人,尤其好过许多对贫穷认知不充分的城里人。当然,他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身份,而他的观点很难脱离这些既定因素的束缚。但我们谁又不是如此呢?至少,在我这个见识过穷也见识过穷奢极欲的人看来,剥夺一些对孩子还不如对一双鞋垫的父母抚养权,反而显得相当合理了。


user avatar   a-a-36-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在上海,所以就在现场听了督公的演讲,结束后还帮不少知友拍了照,看他们晒在这个回答下面。下面正文:

首先,这个题目起的非常有侵略性,“保卫”二字让人一读到就立刻产生二元对立的情绪,站稳一方,猛怼另一方。那么,我们的现代生活需要保卫吗?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先要弄清楚是谁在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构成威胁吧?

其实,通篇概览督公的演讲文字整理稿,感觉和现场还是有些许出入,我觉得督公在准备这场演讲时,其实真正想表达的应该是最后推荐的南周那篇文章吧?

至于如何评价这次演讲,其实我之前并没有深读督公的文章,对于督公的思想理念也不甚熟悉,但这次演讲于我而言其实并没有太多惊喜的部分。这些见解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教科书一篇又一篇地交给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啊。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因为受到教科书的影响而或多或少地有着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法。只是当我们长大时,我们所处的经济体系会让我们沉醉于消费主义所制造的幻境中,我们变得不再那么“共产”、我们习惯于阅读西方形而上的唯心哲学、我们越发关注“自由”与“人性”等等等等。

通览此问题下的诸多回答,很多答主都对演讲中提及的“社会化抚养”和“延迟退休”等话题做了更深入的讨论,但其实这两个话题只是督公此次演讲中的一小部分,之所以提出这两项议题是因为受到此次演讲的主题“现代化生活”发散的需要,这是在一整个宏大命题下面的方案探讨。

很多答主反对“社会化抚养”、反对“延迟退休”,除了一些指出这些问题可能存在的弊端外,也有一些纯粹就是情绪的发泄,毫无意义,我特别认同督公的那句话:“要是每个人都只会说‘不’,有可能越是反传统,社会就越容易进入停滞状态。”

我希望我们都不要急着说不,而说我要。

短短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引入市场经济将中国的GDP拉伸至世界第二的位置,可现在的社会状况,大家究竟有没有能力独立负担一个孩子的抚养难道自己心里没点X数吗?整个社会人口锐减,新生儿出生率长期保持低位水平难道不是社会现实吗?

所以,面对这一些列的事实,督公理解的是一夫一妻小家庭的经济模式脆弱,无法承担养育多个后代的能力,所以才提出“社会化抚养”这个解决方法。当然,我们知道这其中有诸多问题,比如子女与父母的感情维系问题、抚养机构的尽责程度、抚养规范与原则等,但现在的乡村“留守儿童”住校生和城市双职工全托班难道不就是“社会化抚养”探索的开始吗?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嘛。

“延迟退休”其实同理,都是对人口增长停滞所做出的应激反应,不仅仅是中国这样,全球发达的经济体都有这样的趋势,说明这是人类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这就很好地与督公此次演讲的主题“现代化生活”联系到了一起,那就是现代化生活从哪里来?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与世界各地不断爆出的黑天鹅事件,一大批中国的学者、媒体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将“普世主义价值观”的解释权从西方手里夺过来,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理论体系。督公为其一,甚至还在演讲现场将“对外输出工业文明”口误说出“对外输出革命”,但这其实在督公的理论体系里是一回事——全新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必然会导致整体社会关系的一次大调整。

至于演讲现场,督公花了那么多力气讲吃的、讲“龙的传人”概念的来源,这些都是想说明其实人类的记忆没那么好,反而经常将几十年或者一两百年来世界的样子认为是几千年前的传承。

包括我们一提到西方古代脑海中就会浮现起华丽的18世纪的西方贵族装束,但其实,这些华丽的装束真正出现的时间可能要比大家想象要晚的多,很多都是在大航海时代甚至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的。真实的西方中世纪普通市民可能是身材矮小、满脸雀斑、穿着破烂、烂牙、脏到打结的头发、浑身散发着恶臭。

但总体来说,此次演讲督公的大部分见解我是认同的,除了在批判传统文化继承问题上用力过猛,让人容易产生历史虚无主义的联想。

但不管怎么说,历史当然不是虚无的,更不是永生的,是时刻在发展中的。愿我们都能躬逢伟大变革的来临,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改善人类生活的新制度。

最后,顺便问下 @马前卒,延安路方向的那家螺蛳粉店是在杨宅路上吗?我也经常去吃的啊,大爱那家的螺蛳粉。


user avatar   qi-lu-shang-nan-s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整篇稿子,前面几段很懵逼,但是到了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

所以最近几代人的饮食文化积累比之前几千年更多,所以当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农业社会完全割裂,《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拼命渲染“传统美食”,但我们当代人舌尖上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比我们的父母还年轻。

我大概明白,马前卒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在论证一点:新的生产力带来了新的文化,新的文化很受欢迎。例子就是交通的发展带来的各种受欢迎的食物,这些食物是新事物,而不是某些人鼓吹的传统美食。

接着,他论述了这种受欢迎的新文化数量很多,并且不是滥竽充数,它们质量也很高。比如他举了“乾隆皇帝收藏画多为赝品”这一个例子,以此来说明古代知识匮乏,对很多事物的认识水平有限,以次来论证新的生产力之下的新文化不仅仅是在受欢迎程度这种广度方面胜过旧文化,而且在真理这种深度方面也胜过旧文化。

接着就到了第三部分:这一部分他通过近现代史说明了这种新文化之所以被人们广为接受,是因为他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满足了人民的需求。比如中国人和中华民族这样的观念的建立,有实实在在的需求,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存而应运而生的。

这中间他有点跑题,说了一段新文化的特点:廉价快捷。这种廉价快捷使中国成为一个整体,比如陈维这样的有钱人也和宅男一样玩英雄联盟,这样就使整个社会有共同的语言,不至于割裂。

他这个用意很好,不过我觉得这点可以另开一篇来写,题目可以叫做:文化对社会融合的作用或者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第四部分:他主要阐述了为什么明明是新文化,却被人们当成是传统文化?因为人有安于现状的基因,改变很痛苦,所以人们宁愿相信这些自己很喜欢的东西是旧文化或者说是传统文化,而人们的这种心里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了。

这些人主要利用了人们的一个心理:既然旧文化或者传统文化这么好,那我就以传统文化之名把一些糟粕给推销出来。

最后一部分,马前卒阐述了打破人们认识误区的重要性:不打破就会僵化,受害的还是普通人,他举了中医的例子。

中医作为旧文化的代表,好不好?好!但是有些人故意把水搅浑,把好好的中医搞成了迷信。

所以,对待旧文化的态度应该是这样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人们知道:文化的本质是什么,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

这样这篇稿子的逻辑就理顺了:我们现在享受的大多数文化是新文化,新文化是由新的物质条件决定的,而这种在某种物质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文化被人们喜闻乐见,这种喜闻乐见不是单纯的原始的喜欢,而是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喜欢。但是有些坏人想把水搅浑,要浑水摸鱼。所以我们要让人民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让人们知道这些东西的本来面目。所以让人民知道事情的经过就是新文化和旧文化在抢夺群众的一场战斗,所以题为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

逻辑基本上是通顺的,这里其实还隐含了一层意思:有些人呼吁旧文化。但并不是真正的要完全的旧文化,而是经过他们改编的旧文化。

以上是我的分析,不知道是不是作者的原意

@马前卒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金星? 
  如何看待我大学室友的言论「侵华战争中的日本军人是很讲道理的,战争就是战争死人就死人呗那能咋的」? 
  如何评价说唱歌手夏之禹微博支持杨笠? 
  如何看待锤子科技被爆改名野望科技? 
  李咏2018年10月25日因癌症在美国去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孟德尔被永封? 
  如果马督工的「睡前消息」收费,你觉得收多少钱合适? 
  如何看待 1 月 11 日「丢狗半月后找回爱犬尸体 捡狗人疑索酬不成摔死小狗」这个新闻? 
  如何评价马前卒在《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演讲所述的,中华民族的概念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最终形成在八十年代? 
  韩寒1月上旬发表的微博让你有了何种反思? 

前一个讨论
历史上有哪些人有过力挽狂澜的神操作?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知乎上有那么多川普粉?





© 2024-06-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