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乾隆的令妃? 第1页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令妃,即孝仪纯皇后,在那拉氏皇后被废后,以皇贵妃之尊,统摄乾隆帝后宫十年。乾隆帝对她宠爱有加,在此前的十年间与她生育了四个皇子、两个公主。然而因为清朝皇室尊崇尊崇满洲八旗大族,作为一名出身包衣旗下的汉人女子(注一),乾隆帝终究不为她破例,在她生前将她立为皇后。

一直到她去世二十年之后,乾隆帝要传位于她的儿子嘉庆帝,才以追封新皇帝生母的理由,封她为“孝仪皇后”,终于让她母凭子贵,成为了清朝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唯一汉人皇后。

令妃的魏氏先祖,本是明末辽东千户魏国贤,在登州之乱时,随上司耿仲明渡海投靠了清军,被封为汉军正黄旗佐领,并改名“绶恩”。清军入关后,魏绶恩收留马鞍匠人,触犯了多尔衮的“逃人法”,因此被贬为内务府正黄旗包衣,从此成为子孙在内务府当差的包衣世家。

魏绶恩之子魏嗣兴,娶妻陈氏;魏嗣兴之子魏九龄(满名“武士宜”),娶妻年氏和晁氏;魏九龄之子魏清泰(又名“魏明禄”),也就是令妃的父亲,娶妻杨佳氏(汉人杨氏“抬旗改姓”)。也就是说,这个家族是清一色的汉人血统。当然,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自持“皇清贵胄”的满洲大姓家族,绝不可能和魏家这样的汉人包衣家庭联姻。

满语的“包衣”就是“奴仆”的意思,听起来虽不好听,哪怕身居高官,见到本旗旗主还要为他牵马坠蹬,族中女子成年后都要“小选”入宫为宫女。可另外一方面,魏家作为上三旗的包衣,是天子奴仆,因此和皇室也格外亲近,正是一条升官捷径。

令妃的祖父魏九龄曾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生父魏清泰官居内管领,她的祖母和母亲更是皇宫里册封后妃时宣读册宝的女官,精通满汉两种文字。可以想见,历史上的令妃入宫时,绝不可能如电视剧《延禧攻略》《如懿传》那般,是一个没有家族背景的小宫女,而是一开始就冲着“女官”和“妃嫔”两条路而努力的。

雍正帝登基后,进行了一系列打击皇族宗亲和八旗亲贵的新政改革,为了安抚和拉拢满洲贵族,减少改革阻力,他在雍正元年八月,秘密立皇四子弘历为皇太子后,将声势显赫、将相满门的满洲大姓富察氏之女,指定为弘历的正妻。少年夫妻,恩爱异常,岂料人算不如天算。

乾隆帝登基后,富察氏皇后生下两个嫡皇子(二皇子永琏、七皇子永琮)都夭折,更因伤心病痛,于乾隆十三年早逝,让一心求嫡子继位的乾隆帝,悔恨【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如果早知道孩子夭折,会让他的生母也伤心而死,还不如当初不要孩子的好!)

此时后宫的高级妃嫔,大多数都是汉人。娴贵妃辉发那拉氏,服侍乾隆帝二十年却尚无子嗣,之所以竟能战胜纯贵妃苏氏(生有三皇子、六皇子)和嘉贵妃金氏(朝鲜族,此时生有四皇子、八皇子),成为继任皇后,无非就因为她是高级妃嫔唯一的满人。

此后的乾隆后宫,在金氏和苏氏相继去世后,便成为包衣汉人出身的令贵妃魏氏的天下,她连续生下十四皇子、十五皇子、十六皇子、十七皇子,以及两名公主,在十余年间独宠后宫。

乾隆三十年,在皇后辉发那拉氏“断发事件”后,乾隆帝当即升令贵妃为皇贵妃,成为嫔妃之首。然而,以令妃的出身,做到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已经是极限了。在把满人地位处处抬得高汉人一等的满清王朝,若想让这样一个汉人女子成为皇后去母仪天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的。

更何况乾隆帝本人的满洲本位思想犹重,虽然他身上的汉人血统成分不少(他的曾祖母佟氏,外祖母彭氏、外曾祖母乔氏、外高祖母龙氏,全是汉人,生母“钮钴禄氏”也极可能是钱氏改姓),然而以他近九十岁人生的自我认同而言,他也还是个彻头彻尾的满人。乾隆帝的生平政治举措,一力打压汉人,维系满洲八旗贵族统治,他对令妃的宠爱还远没有到让他能够破例的地步。

而到了乾隆帝晚年,选择继承人时,他发现自己竟根本没有满人后妃所生的皇子可选了。长达成人的几个儿子,除了已经过继出去的四皇子、六皇子,便是嘉贵妃金氏所生的九皇子、十一皇子,以及皇贵妃魏氏所生的十五皇子、十七皇子。

当乾隆三十八年,63岁的乾隆帝最终秘立13岁的十五皇子永琰储君后,为了防止此事泄露,有悖于雍正帝所创的“秘密建储制”,便更加不可能加封他的生母魏皇贵妃为皇后了。

一直到乾隆四十一年,皇贵妃魏氏去世后,追封为令懿皇贵妃,被乾隆帝安葬于自己的地宫,和富察皇后一左一右,同样位皇帝金棺最近之处。令妃在生前,已能佩戴按礼制只有皇后才能佩戴的东珠朝珠,在她的丧仪上,乾隆帝又在皇贵妃原本应有的58件仪仗中增加了18件,达到76件,仅比皇后的仪仗少了一件。

乾隆帝还在挽诗中,说令妃是“兰宫领袖”,祭文中写道“虚九御之崇班,情深逝水”,更作诗《孝贤皇后陵酹酒》【草犹逮春绿,松不是新栽。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同时备注:「令懿皇贵妃为皇后所教养者,今并附地宫」证明了令妃入宫之后是被富察皇后悉心教养。

“旧日玉成侣,依然身傍陪。”字面意思,就是「当初皇后你玉成了令皇贵妃做我的伴侣,如今我让她重新陪伴在你身边。」或者「当初皇后你身边的小宫女,成为我的伴侣,如今我让她重新陪伴在你身边。」

所以,《延禧攻略》设定女主被富察皇后悉心教养,两人亲如姐妹,可以算是依据真实历史做的演绎。

一直到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决定让位嘉亲王永琰之后,正式追封令懿皇贵妃魏氏为孝仪皇后,并在公开立永琰为皇太子三个月后,行禅让大礼。

身上的汉人血统更超过了3/4的嘉庆帝永琰,在继位后将其生母魏氏和养母庆贵妃陆氏,连同她们的母族,改为满洲色彩的“魏佳氏”“陆佳氏”,即所谓“抬旗”,(此前,在乾隆四十年,令妃去世时,乾隆帝已经将魏氏母家全族抬入满洲镶黄旗。)

而乾隆帝追封令妃为皇后,变相给了嘉庆帝永琰一个“准嫡长子”的身份,勉强圆了自己想让嫡子继位的毕生梦想,却也因此扭转了满清此前各朝都只有庶子继位的“传统”。

我朝皇太子之定名而正位者。自朕躬始。】嘉庆帝自己可是很自豪这事的: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个先封皇太子,然后登基的皇帝。(注二)

此后,道光帝是皇后嫡子,咸丰帝是继皇后嫡子,光绪帝和宣统帝是亲王嫡子过继,同治帝虽然是庶子,但也是没任何人和他争的独子。因此,乾隆帝此举,倒是成全了后来的子孙,一笑。

注一:真实的令妃、纯妃、庆妃、高贵妃,都不是《如懿传》中的汉军旗,令妃家族是从汉军旗被贬为包衣的汉人后裔,高贵妃家族也是包衣旗下的汉人,纯妃、庆妃都是根本就没有加入八旗的汉人(清朝叫“民人”)。

汉军旗和包衣旗下的汉人,虽然也是旗人,但在清朝从来就不曾被当成满人,满汉界限分得很清楚。

乾隆帝就明说鉴于“汉军本系汉人","汉军其初非满洲”,因而为了减轻负担,搞过几次大规模的“出旗为民”,勒令几十万汉军旗人离开八旗编制,变成民人,“改归民籍”,“与民人一例编入保甲”,把汉军旗从占八旗总数的72%,下降到44%。足见在八旗内部,同样满汉界限分明。

注二:乾隆六十年九月,乾隆帝正式宣布立嘉庆帝为皇太子,十月追封令妃为令仪皇后,次年元月就让位。为什么要先追封令妃,然后再禅让?不就是为了让嘉庆帝有一个嫡子的名义,让他成为清朝第一个以嫡子身份即位的皇帝么?

虽然是乾隆帝先公示天下,有在位六十年必让位的承诺,但是作为父皇仍然身体健康、掌握实权,却肯让位给自己的皇太子,光这个待遇,就绝对远超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太子了。

对比康熙帝对皇太子胤礽,表面上嘘寒问暖、切切挂念了几十年,其实只是将他当做皇权的备胎,一旦感觉儿子威胁到自己了,又是何其无情?

皇帝和太子,君臣父子,其他种种宠爱待遇,哪怕全吹上了天,比得上父皇肯在活着而且掌权的时候,就主动禅让皇位么?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登辉这个人,看似奸诈,实则昏聩。

台湾(省)从蒋经国手里交到李登辉手上时,产业方面是四小龙里最强的。韩国在李登辉主政时,人均在四小龙里陪坐末席。但是李登辉依据神棍张家墩的理论,做出戒急用忍的决定。台湾企业失去了最佳的升级产业,扩张市场的时机。

台湾相对于韩国的劣势,不是人才不够,技术不行,而是岛内市场不足,很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产业养大做强,韩国毕竟还有5千万人。李登辉的总路线,就是放弃得天独厚的,的最大优势,与大陆市场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人,见蒋经国坐半个凳子,分裂国民党的手腕绵长深远;方方面面精算犹如偷袭珍珠港前的军部,但是对大局的预测,笨的一塌糊涂,也是军部一个水平。归根结底,只是政客,不是政治家。

当然对中国大陆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一点和香港李家把数码管项目搞的完全走样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li-kui-r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例如初代这些昭和作品还有迪迦我就爱看中配的,不是因为滤镜或是先入为主,确实就是不出戏。但新生代的中配有的确实不够好,举个最近的例子,泰迦剧场版,全网看不到日配于是看中配,尬是一回事,有的根本不贴脸不贴嘴型,记得TV结局老托看着背光的泰迦恍惚一声“泰罗。。。”一下子很揪心,剧场版也有类似的一幕,但中配版感受不到老托复杂的情绪,就很平




  

相关话题

  各位大神,对于清末的刺马案各位有什么看法或意见? 
  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人民、民族就没有责任吗? 
  为何很多知乎“大顺粉”“农民军粉”在网络明清之争中选择站在大清一边批判大明? 
  清朝的功与过,几几开? 
  《康熙王朝》中苏麻喇姑为什么不愿意嫁给康熙? 
  清朝算不算是对现代中国贡献最大的封建王朝? 
  为什么清朝会有四亿人口? 
  红楼梦架设的朝代到底是基于明末还是清初写的??都有什么有力证据可以证明? 
  满清真的只问旗民,不问满汉吗? 
  日军侵华和满清入关为何结果相反? 

前一个讨论
杨过是爱郭芙的吗?他有没有曾经喜欢过郭芙?
下一个讨论
乾隆皇帝到底是谁生的,他的父母到底是谁?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