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日本没有把元素周期表汉字化? 第1页

  

user avatar   ye-chan-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来以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然而并没有………难道就没有人想到汉语的元素周期表是出自晚清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奠基人徐寿吗。


朱元璋那个高赞答案并不是没有道理,倒也是说明了汉字结构确实具备组合的灵活性。而徐寿老先生在利用自己的翻译方法来翻译元素周期表时,确实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

虽然大家一直觉得中国明清封建愚昧,但是中国对于西方科学的翻译事业起步却远早于日本,在1629年就设立了历局这种进行翻译工作的机构。而且虽然明朝大家都喷朝贡贸易、君主专制加强、海禁的时候,请大家也不要忽略了1567年明穆宗的“隆庆开关”————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允许私人海外贸易,让大明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一的白银和三分之二的海外贸易,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

这完全是闭关锁国大背景下的奇迹,只不过无论是教科书还是网络上都被遗忘到角落了………

而隔壁日本在隆庆开关同一时代,江户时代的前三位天皇——后阳成天皇,后水尾天皇和明正天皇,我就懒得说他们为日本闭关锁国下了多大力气了,一搜全都有,1633到1639年的五次锁国令一直到1854年才被佩里撕了。

回到正题,虽然明清时代翻译事业没有停滞,但是基本上也就是局限于为少部分对西方自然科学拥有特殊兴趣的统治阶级服务,说白了就是看看西方的科技知识和宫里人吹吹逼,“诶你不懂了吧”,这种档次。

虽然后来译馆慢慢增多,外文知识的学者大家也逐渐多了,但也从来没有到过民间……但是日本人慢慢把中国人的外文译本慢慢都看了,那时候中文日文还更相似一些,一直到明治维新,也就看的差不多了,具体数据我忘了,不过那时候日本人民识字率还是高的一比。

话说回来,虽然我国翻译事业在封建时代的大量作品从来没有走下过皇宫楼阁,但是大量的翻译实践,积累了中文能够作为科研语言的基础,这种科研语言的基础也是徐寿能做到翻译元素周期表的根本原因。

而日语,假名能够直接当字用,某种角度上放到汉语就相当于直接把拼音当汉字书写用,也就是说日语可以写成汉字的元素周期表,但是读音依然是英语单词的片假名,那就没什么意义了。

举个例子,轻小说《最弱无败的神装机龙》,“神装机龙”的四个字,汉字上面还标好了训读,读出来的音就是单词Bahamut(巴哈姆特)。写作汉字读作英语,轻小说作者是拿来装b的,科学工作者根本没那个闲情。

话又回来,从另一个角度讲,像把society译成“社会”,把civilization译成“文明”,把economy译成“经济”………很多近代词语都是日本人首先翻译过来了的,不过这更证明了汉语和英语作为科研语言的能力,而并不是日语。

因为日语的三部分——和语,汉语和外来语,拥有科研语言能力的是后两者。而日本的原有传统语言,和语几乎不具备成为科研语言的能力。这就是我个人的答案了。汉语是盛唐给日本的,而外来语是几代西方海上霸主给日本的——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

在追求b格的领域,文学艺术上日本人好用汉语写汉字,而科学技术上日本人好用外来语,因为和语较为缺失这部分功能。

而由于自然科学上是西方领先,所以一直到现在世界第一的科研语言还是英语,汉语只是有这个潜力,但是目前还比不上,所以日本并没有使用汉字。

——————————————————————————————————————————————————————————

更新:

以下摘自季羡林《谈翻译》原文:

北宋初期还有翻译活动,以后逐渐衰微。它的重新兴起起始于明代永乐五年(1407)。那时由于对外交通的需要,创立了四夷馆,培训翻译人才。明代末年,西学东渐,翻译工作更活跃起来。………中国翻译史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user avatar   song-zhu-shi-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化学名称的本质是拉丁语,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或日语,更不是当今仍在使用的任何一门语言。

拉丁语是门死语言,西方在近代发展出了博物学,为了协调各门语言,于是将拉丁语作为一切博物学命名的基础,包括了生物、医学、解剖、矿物、化学等等一切有大量命名需求的学科。

对于西方人自己来说,拉丁语跟日语的片假名音译并没什么区别,比如说oxygen按拉丁语直译就是“产生酸”,但英语自己表示“酸”的原生概念是“sour”,表示酸味物质是“vinegar”,哪怕从法语中传过来的“酸”的概念也写成了“acid”或“acetic”,而“oxy”这个概念对一般人来说就是个音节而已,即便化学从业者也不一定会意识到oxygen跟acid同源。

所以博物学名称本身就是个挺尴尬的命题,尤其是对于拉丁系统以外的语言来说,翻译一门死语言这种操作更是很诡异。只有两种情况我们能比较好地翻译,第一是术语体系的逻辑比较清晰的,比如医学,翻译尚可以在理解本意的前提下进行意义转换,比如拉丁语diabetes mellitus,我们可以根据其实际意义翻译为“糖尿病”;第二是本民族的语言系统已经有一定认识,翻译时只是与外文概念进行简单对应的,比如地质学和解剖学,就像“琥珀”是中国古人创造的概念,而“amber”是阿拉伯人发现的概念,这两者恰好指同一个东西,我们才以此实现了“翻译”。

但当拉丁语系统的语义不够清晰,甚至有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意思,单纯是表达一个名称的时候,“翻译”它就跟翻译人名一样,本身就是个悖论。一个例子是当今生物命名采用的“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语词汇给一种生物起名,很多时候,名字的唯一意义就是它必须得有,对于几百万种生物,科学界能给每一个都起上拉丁语学名,但把这几百万个名称意译到另一种语言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化学,尤其是无机领域,面临的也是同样的问题。对于刚上来的几十个元素,自由处理并没有问题,很多元素都发展出了“拉丁派”和“非拉丁派”,“音译派”和“意译派”两条路线。比如Na,拉丁派是“Natrium”,这个名字来自希腊语中的一种矿物,非拉丁派则是“Sodium”,来自烘焙发酵时使用的生气体物质;又比如N,拉丁派的“Nitro”同样来自矿物,非拉丁派如德语的“Stickstoff ”表示“使人窒息的物质”,日语意译了德语表达成“窒素(ちっそ)”,阿拉伯语则直接音译拉丁语“Nitrogen ”,汉语则重新起名为“淡气”,随后又合并为一个新字“氮”,也就是这一种元素就产生了四种以上的表示方案,刚上来的元素这么折腾一下还不要紧。

然而问题是元素的数量是以百计的,后面那些不好理解,也根本无法理解的人造元素,它们只会起一个拉丁语的名称,这种名称拿来翻译就真是勉为其难了。中文开始制定化学元素翻译标准,也就是晚清徐寿的时候,当时认定的元素,除了那些早已认识的,大概也就三四十个,所以当时徐寿能够想到汉字六书中的形声造字法。而且因为“气”并不是偏旁,徐寿使用的其实是“轻气”“养气”“淡气”这样的双字称呼,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统一确立了单字原则。但当元素的数量达到七八十,直至过百,单字模式就已经不是一种好的转译模式了。把60号以后的元素列在这里,且不说能不能想到原文,你能保证所有中国人无障碍地把这些字读出来吗?

釹 鉕 釤 銪 釓 鋱 鏑 鈥 鉺 銩 鐿 鎦 鉿 鉭 鎢 錸 鋨 銥 鉑 金 汞 鉈 鉛 鉍 釙 砹 氡 鍅 鐳 錒 釷 鏷 鈾 錼 钚 鋂 鋦 鉳 鉲 鑀 鐨 鍆 鍩 鐒 鑪 䥑 鐽 錀 鎶 鉨 鈇 鏌 鉝

而且,形声字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形声里的声,在汉字里都是古声,而今声跟古声很可能已经有相当大的差距,但现代突然间出现了一大批新的形声字,这些字到底该定什么声?比如元素“鉈”,声旁“它”已经音变成了“tuó”(骆驼),但元素里却得定古音“tā”;元素“钚”,声旁“不”已被定为简化字环、怀、还等的声旁,这个元素却得定为“bù”;又比如元素“鈥”,汉字中的“火”根本就不是形声旁,一些类火旁的会意字如耿、灾、狄、烦等的发音毫无规律,但这个字突然出现于形声字中而且就读“huǒ”,这种规定其实也是很难推广的。包括釓读gá,釙读pō、鉿读hā等等,这些字是声母、韵母、声调三者没一个能通过肉眼断定的,此时单字模式的问题就已经很明显了。

至于日本,在最初几十个元素的时候当然可以用汉字,而且还可以意译,水素、酸素、塩素等就是这么来的。使用汉字音读来音译也很正常,比如为什么silicon这个元素是“硅”?这就是最先由日本的兰学家对荷兰语“keiaarde”的音译,在荷兰语中表示用于点火的燧石。日本人最初用的是“珪”(kei),徐寿引进译名后统一到了非金属专用的石旁。但拉丁语系统对于燧石的词汇是Silicis,最终演变为Silicon,西方后来统一到了Silicon这个系统,但这个最初的音译却在东亚的命名体系中保留了下来,也就成了今天的“硅”。

明治维新以后,汉字音译(当て字)命名系统就已经式微,往后都不是用不用汉字的问题,当用汉字政策出来后,连本来是汉字的元素都要改写成片假名,比如上面的珪素就要写做ケイ素。对日本人来说,放一串读得出来的符号比一个读不出来的汉字顺畅多了。

日本这套符号的毛病是过于抠原文,而日语的字符效率又低,导致片假名老是堆积成一大串。比如Natrium,片假名一定要把所有音节都转写出来,于是就成了ナトリウム,这白白浪费了一个假名表达两个字母的效率。日语完全可以使用类似テレビ的简写,比如Na写成ナト或ナトム (转写出拉丁文表示金属的后缀um)就足够清楚,这跟现行两个拉丁字母简写一个元素拉丁名称的做法也高度贴合。越南语的化学名称用的就是这个模式,即按音译但缩减音节,比如Na、K、Mg、Ca、Al在越南语中分别是Natri、Kali、Magie、Canxi、Nhôm(这个是Aluminium的nium)。

从拉丁语言系统向其他语言转换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依靠几个特例就断定好不好显然是不可取的。对中文的化学术语来说,最成功的应该是有机物这一块,有机物的构成逻辑非常清晰,再加上中文很好地移植了天干计数这一历史传统,使得中文的有机命名成为了一套很科学的体系,我个人认为比原本的拉丁文系统都要好。而日本在有机物这一块全盘音译的做法就显得比较唐突,尤其有机物的几大基本元素(C H O N Cl)在日语里明明都是汉字音读,但组成有机物后却得全盘使用片假名。而其他领域里面,像元素名称,以及生物化学里面氨基酸、杂环等没什么逻辑的名称系统,强求适配形声字系统并非最优的方案,中文名称如今这么做只能说是沿袭上世纪30年代制定的规则而已。


user avatar   ji-ho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关于如图的Arrhenius方程,老师一定就让你们记住就行,但是我想知道这个方程当初是怎么得出来的? 
  巴赫的the well-tempered是否应该被翻译成平均律? 
  史书上「南方瘴气」是什么?现在还有吗? 
  “姓关名羽字云长”的“字”怎样翻译成英语? 
  为什么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 
  天线是如何接收到电磁波的? 
  生物、化学、物理等实验用仪器都是由谁来设计并开发出来的?科学家在这里的角色类似于产品经理吗? 
  庆应经济学部到底注重什么成绩呢? 
  阅读古代文章究竟能不能只看白话翻译? 
  古代的「火把」是怎样制作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袁世凯?
下一个讨论
若是日本动漫产业没有了中国市场,会对其产生什么影响?





© 2024-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