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觉得房价会崩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apphire-37-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通过和一些知友接触,我发现很多人对负资产化没有概念。有不少人以为,大不了房子不要了,给银行就可以核销贷款了,对居民承担无限债务责任,以及中国没有个人破产法的事实认识不清。

我举个小例子:

比如A前年1000万买了一处房,房屋贷款800万。今年房价降到了750万,由于现在房屋作为抵押品的价值低于贷款额,银行会下通知让A补50万新的抵押资产。A已经掏空6个钱包,平时为还贷资金流紧张。A拿不出50万,于是银行收走房屋然后卖出收回贷款,但是市面上房子很多,为了卖出,折价50万,最终以700万被银行卖出。银行收回贷款700万。你以为就此A和银行就没事了吗?不!A现在还欠银行100万。A不仅耗尽了6个钱包的储蓄,失去了房产,最后还欠银行100万。这就是负资产化。我的问题是,这样的风险现在的购房者预估了吗?

看评论,大家都在纠结于银行会不会要求追加抵押资产。并说,只要我继续还贷,跌了银行也不会那么干。

上面是个体的例子。下面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肯定会保证自己的钱不会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房价下跌,所有资产都有违约的危险时,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难道是放着不管继续等月供?当然不是,银行会选择抛弃一部分用户,要求用户补充抵押物,否则收回房子并拍卖,抵掉贷款,将剩下的贷款转为个人负债,就算万一被你跑了,坏账了,损失也不会太大。银行在不能降低违约几率的时候就会选择降低违约的损失额,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房价下跌周期从银行角度考虑的应对措施:

方案A:知友们期待的,银行岁月静好继续等你们付月供。

10个人,每人贷了100万。假设房价跌到70万 5个人断供跑了,等处理完拍卖房子只值50万 了。银行有250万坏账 还要防着剩下5个跑路。

方案B:根据用户风险评估,银行主动要求部分用户追加抵押物

10个人,每人贷了100万。房子跌到90万的时候。银行要求10个人中5个提供抵押。其中3个可以拿出抵押,2个拿不出而被收房。收走的房子以70万卖出,剩下的转成那2人的个人债务。而等到房价跌到70万时,剩下5个人有3个跑路,收回的房子卖了50万。

请问对比方案A和B,哪个情况银行坏账少风险低。

之所以此前很少出现追加抵押物的情况,是因为在经济正周期。银行在各系统内没有出现大面积违约的问题。那时候谈这个问题,极大可能被说成杞人忧天。

但是从今年开始,银行在企业和政府债务上已经出现集体违约的情况了。银行风控的神经也随之绷紧了。

政府、央企、国企、银行都是国有。银行让它们追加抵押物,无外乎左手倒右手。而居民端和私企为非国有,找私企和居民追加或回收资产叫堤内损失堤外补。

至于,一再否认的知友我也是能理解的。不记得在哪看过这样一句话:Most people don’t believe something can happen until it already happened. It’s not stupidity or weakness, it’s just human nature.

此外,分享一下我的信条:Hope for the best, but plan for the worst.

————————————————————

说到房价会不会跌,我们来看看金融圈最近的事。

最近央妈虽然宣布不跟进美联储加息,却同时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逆回购,释放资金700亿元。紧接着又宣布要定向降准7000亿帮助中小微。随着这波流通性的释放,大家纷纷鼓噪,房价要涨。配合低迷的股市,更有段子说:房子是用来炒的,股市是用来住的。

可是,预计到2019年底,美联储还有至少5次加息。美元指数现已升至95,美元百点行军已经逼近,虽然还没开始。国内资产在外部环境诱人的套利吸引下,有巨大的资产外流压力。

那央行为什么不加息。原因是,央妈真的加不起啊。暂且不管企业和地方债务爆雷问题,只看居民端房地产市场。截止2018年5月底,城镇居民银行贷款规模是43.4万亿元,外加4.5万亿元公积金贷款,贷款总规模是47.9万亿元。央妈只要将年利率上调1%,城镇居民就需要多付4790亿元的利息。而2017年,城镇居民收支盈余97218亿元,再扣除当年度的购房支出92800亿元,余额只有4418亿元。加息1%就可以耗尽城镇居民最后的余额,到时候还不起月供,只能抛售房产,然后资产价格下跌。


看下央妈的推演操作:

1. 央妈啥都不做

美联储加息 - 央妈不跟进 - 中美利差缩小-美元指数百点行军 - 利差进一步缩小 - 资金流出 - 外储下降 - 人民币外贬内升 - 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困难 - 企业和地方政府无法偿债利息 - 企业和政府出售资产偿债 - 资产价格下跌 - Boom

2. 央妈只跟进加息

美联储加息 - 央妈加息 - 企业和地方政府以及居民偿债金额增加 - 现金流紧张 - 抛售资产偿债或缩表 - 资产价格下跌 - Boom

3. 央妈不加息,同时定向释放流通性成功

美联储加息 - 央妈不加息 - 央妈释放流通性 - 资金定向流入企业 - 企业缩减控制债务 - 企业发展 - 扩大出口 - 贸易顺差 - 美元流入 - 对冲外流套利的美元 - 稳定人民币汇率

这是央妈选择定向降准和逆回购,想要达到的量化宽松结果。但要知道,现在降准和逆回购腾挪出来的是最后的资金了,再往下就只能无锚印钞票了。

4. 央妈不加息,但定向释放流通性失败

美联储加息 - 央妈不加息 - 央妈释放流通性 - 资金入房地产 - 房价攀升 - 企业无法融资偿债 - 央妈吸MLF - 央妈无锚印钞 - 人民币内外同贬 - 加速驱赶资金出逃 - 最终恶性通胀


结合路径3,再看美国在美元通缩周期同时开打贸易战。之前我一直以为贸易战主要是为了缩减贸易逆差,进而缩小美元流入,结果证明我太天真了。

最近负责对外经贸的前官员李福安写了一篇文章,细数美中贸易逆差的构成。美中3500亿美元逆差中的近91%是由在华的合资及外资企业的产品出口产生的。而这些合资和外资企业中的98%是日资、韩资、台资和欧资企业,2015年美资只有21亿,占当年外资的1.6%,而且多为服务型行业投资(比如必胜客、KFC(开封菜)、金拱门、花旗银行、沃尔玛等,这些行业不对外出口),而非出口的制造型行业投资。

而这场贸易战的真正目的是,迫使在华非美外资撤离中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要么美方通过敦促中方通过限制在华外资合资企业对美出口的方式削减贸易逆差,从而事实上造成中方逼迫在华非美外资撤离。要么换美方通过打贸易战加征关税25%关税(差不多就是中国廉价劳动力带来的利润)来逼迫在华非美外资撤离。而且这场贸易战吊诡的是,贸易战打的越大波及的面越广,在华非美外资的压力越大,撤离的可能性越大。说白了,这就是一个,要么你自废武功,要么我帮你废武功的故事。

这种失期死,举大计亦死,等死的局面。中方激烈的反制也在美方意料之中。而美方所谓的包赢论调也就是基于这样的内在逻辑。

结合这个逻辑,再看近年来外资撤离潮(比如铃木撤资、三星关停在华业务、尼康关厂、富士康赴美建厂),一切突然就连系起来了。外资撤离短期有两个巨大代价,一则是外汇流失,另一则是大规模工人失业。远期代价是中方将失去创造贸易顺差的能力。所以,相比于楼市,是不是更应该担心工作还能不能保住呢。

关于,中国持有的1.16万亿美债。其实,自3月中、俄、日已经抛售了部分美债。主要是表达对美联储加息的不满。抛售美债可以起到短期增加资本市场的美元从而增加美元贬值预期,提升美债收益率,对美股造成冲击。但是,这一操作也有副作用:抛售美债会刺激美联储短期持续加息来稳定美元指数;其次抛售美债短期会造成本币升值,对于中国出口是致命打击;三则由于抛售美债造成的美债收益率上升和美联储加息,远期会加速本国资本外流入美国。所以,这次中国也就是减持了58亿美元的美债,差不多就是表达一下宝宝不爽的情绪。

大环境如斯,我觉得房价基本上...,我先会考虑缩减资产负债表,然后确保工作稳定。


user avatar   zhou-shi-yong-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出生在大城市的市民说两句,毕竟中国几十年来“进城税”变迁的亲身感受还是颇多。是的,不好意思,中国的房价的本质意义就是“进城税”。现在城市的各种福利,基本都和房屋做了捆绑,其效果甚至大过了户籍。例如,就我所知,公立学校的学位,户籍在不在学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学区有房子。

在北朝鲜,平壤市民的身份是一种优越地位,朝鲜向平壤市民发放“市民证”,向地方居民发放普通的“公民证”,待遇的差异直接体现在身份证上。而平壤市民的身份是一种可以作为奖品。如果“市民证”需要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那么某种意义上也是有“价钱”的。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城市户口就是一种奖励,大城市户口则是奖励中的奖励。如果属于农业户口,你要跳过农门,需要高考考取大中专院校(干部身份),一般这样可以进城了。除此以外,还有就是参军,参军并成为干部以后转业,一般是可以解决城市户口的。

因此,改革开放以前的城市户口属于“非卖品”,如果自身的努力可以标注一个价钱,也可以说是有价钱的。

再后来,改革开放最初的一些年。中国开始了城镇化的进程,于是中国有段时间大中小城市(包括城镇)的户口开始开始可以明码标价的购买了,例如:1994年2月,上海市的《上海市蓝 印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写到:“在上海投资人民币100万元(或美元20万元) 及以上、或购买一定面积的商品房、或在上海有固定住所及合法稳定工作者均可申请上海市蓝印户口,持蓝印户口一定期限后可转为常住户口”。

其实那个年代是将城市福利以及权利和户籍做了捆绑,从几千块起可以进小镇,到几十万进上海,都是指向户籍。

而最近二十年来,随着户籍本身的越来越不值钱,实际买房的即可带来进城福利的权重越来越大。我们不妨看看上海市公立学校入学的政策:“ 基本上,等人户一致的儿童都安排完入学后,各区会统计人户分离的学生情况,一般是统计各公办校分别还有多少剩余名额,再根据人户分离学生实际居住地的地址,分配相对就近的学校。 ”摘自《上海幼升小“人户一致”和“人户分离”详细讲解-上海搜狐焦点》。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你有本地户口和本地的房子,且都在一个地址,你是最先安排的,然后如果你没有本地户口,但是你有本地的房子,你还是会被安排入学的。

尽管佶屈聱牙,总的来说可以看出学区本地户籍已经学生变成入学的非必要条件,本地的房子才是。

也就是说,现在的地方政府通过实际的非常具体的可操作政策的调整,已经完成了本地户籍价值的贬值和房产证价值的提升。更何况拥有本地房产可以随时方便的拥有本地户籍,而拥有本地户籍并不会很轻松的拥有本地房产。于是乎——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人才争夺战各大城市都是将“本地户籍”当作可以奉送的见面礼,盖因户籍本身的价值已经损失大半了,这些城市将大学毕业生的户籍转到本地,怎么会担心你跑掉?最关键的是,真实的城市福利是和房子捆绑的,而不是户籍,这些毕业生未来还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的前来买房,即缴纳“进城费”。这就是各地方政府的布局。

可能现阶段也就是北京上海深圳不那么愁人口的增长,而其余地方政府已经预见到“放开二孩”的政策不会给未来的人口带来改善,于是开展了年轻人口的争夺。

回到问题,“您觉得中国房价会崩吗?”

如果不理解疯涨的理由,如何思考是否会崩盘。我的观点是,当今的房价最大的价值其实就是“进城费”。而早已经是本地市民并拥有本地房产的人即使购买再多的本地楼房也是无法对进城费购买的权力进行“行权”的。那么他收藏房屋还是最终要买给需要“进城”的城外人。

一套100万的房子,一年也就租个3、4万,这还是没有空房的基础上出租,这样的租售比,不过是一个定期存款利息,如果考虑到房子的使用折旧,现在的房子是最不值得投资的资产。租房不能行权,所以租房也不能释放房屋的全部价值,如果居住价值属于100万价值中30万的价值部分,从经济学来看,其实中国的租售比是合理的,甚至是丰厚的租金回报。问题是,每增加一个买房者,就会消灭一个租房者。

所以,房价崩盘的第一个可能就是——大家都进城并缴纳进城费了。

因为我前面说了,租房不能行权,也就是地方政府规定了,进城费只能一次性缴纳,不允许分批缴纳进城费。尽管中央政府总是高呼“租售同权”,但是这需要地方政府的具体操作层的政策去落实这个“租售同权”。至于未来效果如何,只能说是有待观察吧。

因此,房价崩盘的第二个可能就是——真正意义的租售同权。

中国的进城费,从最初的直接购买户口,到现在直接购买住房,也许未来会从购买住房改变为新的进城费项目。比如美国这样的国家,进城费可以说是在当地纳税(包括房产税)。如果中国未来,按照家庭单位纳税的制度成了,一个家庭对地方的贡献直接用每年的纳税来计算,各种福利,比如医疗、养老、读书等也是通过纳税来购买,那么地方政府支持房价在高位的动机就大部分消失了。

房价崩盘的第三个可能就是——进城费的项目不再是买房了。

为什么大家都想去北京?因为它有全国最好的大学、医院、工资......在买家眼中,这是1000万的进城费自然有1000万的价值。如果有一天,这个价值不存在了,比如,全国高考的省线被取消了,全国都做一套卷子,清华和北大在全国用同一个分数线录取新生。比如全国统筹医保,全国统筹养老,户籍完全实现自由迁徙......

也就是1000万的进城费但是它的价值只有10万甚至更低,还是会导致房价崩盘。也就是进城费缴纳得没有价值了。

至于有人从资金层面分析房价飞涨,有人从城市地产的商业价值分析,我认为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必须将中国房地产价格看作“进城费”来理解——这也是中国的非住宅的商业地产并没有住宅那么火爆的原因。

比如我们说住宅的商业价值,难道今天住在市中心的中心真的是很宜居的地方?开窗见雾霾;开车无地停;购物有快递;吃饭还贼贵......按照现代化城市趋势,城市中心应该渐渐开始居住那些没有能力离开市区的贫民才是。

————————————————————————————————

2018年5月21日补充更新一些内容(写完了忘了发拖到了30号):

1、本文前面的正文没有提到分税制改革,我的置顶评论中的提到“分税制改革”。中国这个国家政府层级比较多,从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地区级别)、县委县政府、镇委镇政府,有5级法定的政府层级,总量来说一定是缺钱的。各项开销始终是分税制改革前的中央没钱和地方有钱(部分);或是改革后的中央有钱地方没钱。可以说改革以后的中央拿走了全国税收收入的大头,给地方留下了小头(比如2017年营改增后税率及地方中央分配比例_图文_百度文库)。于是早些年我们才会看到一些地方政府包庇走私的新闻,走私的窝案,不仅仅是地方官员自身有贪财的动机,而是整个地方政府这个单位都缺少资金,缺少财政收入。如果有早些年的记忆,什么海关关长被枪毙,公安局武装护私屡见不鲜。现在关税低到冒险走私不再值得,于是走私谋利成为水客的辛苦钱。而房地产的卖地收入成为了地方政府十几年来新的财政收入。如果不让卖地,肯定还是要找到新的地方收入的来源的。除了走私和卖地,比如车辆过路费收入,比如交警罚款创收。

2、货币的本质是债务。我们总爱说印钱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我们回忆分税制改革的同时期,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关系的改革就会知道,至少就现在央行的KPI来看,它是没有帮助财政部印钱的动机的,其实银行存贷款,甚至地方债务才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假设大家都不会使用现金交易,贷款出去一定会存回银行,如果存款准备金是20%,1000块钱的存款最高可以创造5000元的货币。而我们购房几乎都是按揭贷款,所以按揭购房就是在创造货币(债务),正是因为货币被创造,才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断上涨。这是一个正反馈系统,贷款创造货币,并推高房价,高房价的贷款创造更多的货币。同样的,我认为我们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样也在创造货币,并推高通货膨胀率。因为我们交易的资金并没有真正交割,而是腾讯和阿里公司自己的服务器上的数据变化。那么我们使用支付宝或是微信支付,感觉方便之余,也拉高了自己的物价。

3、有人会说输入性通货膨胀。最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时候,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早些年消费从来没有雄起过,于是有了美国老太太临死前说“我终于还完住房贷款了”中国老太太临死前说“我终于存够买房的钱了”的洗脑故事。消费不行的时候中国做的事情,就是出口挣美国的钱,然后将钱借给美国买我们的东西,最初二十年倒是一个不错的循环。甚至有中国经济学家说,中国年轻人多的时候卖东西给美国,存美元;这些美元以后中国老龄化了是可以养老的,也就是我们老了可以花钱买美国人生产的产品。多么天真。因为他们忘记了美国是要剪羊毛的。日本被剪过,中东被剪过,俄罗斯被剪过,东南亚被剪过,甚至欧洲都被剪过,中国哪来的信心不被剪?最近新闻说美国特朗普表态要帮助中兴一把,我只看标题就感到难受,都知道中兴是国企,特朗普如果愿意放中兴一马,需要多少非国企的利益能够打动特朗普呢?输入性通货膨胀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因为如果不炒作房价,那就炒作粮食。现在中国人敢于消费了,为什么?第一,美国老太太的故事深入人心,不要说按揭贷款买房,就是裸贷高利贷居然都敢了。第二,房地产的上涨,即使不会变现的唯一一套住宅上涨带来的纸面财富的增加,也给人敢于超过收入能力消费的底气。我问个问题:十几万的汽车贵吗?今天的中国人会觉得不贵,就是一个月拿到几千收入的也会觉得不贵不贵,买菜车而已,不是真的不贵,而是对十几万买个车麻木了。讲真,人均几万块钱收入的国家,十几万的商品能不贵吗?太贵了。你仔细想,你就会觉得,其实你的消费观被洗脑了,这是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1-2万一个月收入的人,都应该觉得十几万的汽车是很贵的商品,它需要你差不多一年以上时间不吃不喝的收入。而就在十几二十年前,一个月几千块钱收入的人(那时的高收入),都会觉得十几万的车很贵,十几万的房子也贵。


user avatar   wang-you-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房地产从业人员,总有人问我:房价会崩么?

我能怎么回答。。

中国不同地方,房地产市场差距那么大。

我只能说:一线城市,房子处于价值洼地,稳的很,还应该涨;二线城市,不好说;三线城市及以下,泡沫惨重,根本不值。


造成这一切的问题在于:限售限购。


一提到限购政策,全体人民都说好,制约炒房、抑制房价、善莫大焉。

你们根本没有想清楚一个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难道人民内部,是铁板一块的嘛?利益都是趋同的嘛?哪有这么好的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每次房价上涨,都是北上广深先行,然后二线城市跟进,最后全国普涨连小县城都来一轮?

因为一旦国家印钱,经济好转,热钱变多,一线城市最先受益。钱都纷纷往一线城市涌,房价立刻提高。

然后怎么办?只能限购。

一线城市买不了,钱涌入二线城市,再涨一波。

等二线城市同样限购,也筑起堤坝,三线城市就开始涨。


如果没有限购政策,一线城市房价会进一步大涨,热钱会进一步进入,你二三线城市的土豪,纷纷跑去一线城市炒楼玩。钱都去了一线和强二线,剩下的城市根本涨不起来那么多。

前阵子我聊一个房产观点,有评论说:你说的不对,现在房产价值明显不对,我认为没人愿意花那么多钱买房。

哎,您被身边经历限制了想象力,如果没有限购,大把人会愿意花钱去北京来一套。


前段时间和隔壁物管部门老大出去开会,那时候我正在看房,跟她随便聊了聊对几个潜力楼盘的看法。隔壁部门主管主营物管,对市场没有我熟悉,听了以后觉得很有道理,说:你说这政府为什么要限购,要是不限购,我立刻去买你说的这个。

我说:别,咱俩不是一条船,我就盼着限购,让你这种有钱大佬买不了,我才有余力看房。

限购是谁的朋友?——是一线城市刚需的朋友。

限购是谁的敌人?——是想进一线炒房客的敌人,以及二三线城市刚需的敌人。

所以每次看到弱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网友为限购叫好的时候,我都想,哎,您被卖了还帮人数钱,限购筑起的堤坝,会把热钱堵到你们那里,你的生活成本,会更加提高。


现在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筑起的堤坝足够牢固。广州的限购政策,如果没有户口,要求工作五年才能有购房资格,大批刚刚进入广州的需求被行政遏制。

结果是:广州上一轮限购加码后,佛山与广州交界的区域,成交大涨。一度佛山的房地产成交量,比广州还高。广州内部,不限购的增城区,房价迅速从一万多提升到两万。

你看,需求还在,只是换了个地方被表现出来。幸福了广州,苦了佛山和增城。

佛山人民才不爽,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拿着佛山的工资,房价被你们广州人炒起来了?


房价有崩盘风险,一线城市基本不怕。

只需要解松限购(甚至不用全解,只需将五年限制改成三年),放开堤坝,需求一样会涌入进来,中心区房价立刻稳定。只是苦了之前被炒高的佛山,资金迅速回流广州,之前佛山刚需辛辛苦苦咬牙在广州人炒起来的高位买的房子,现在跌了。

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我之前说过,中国过去几年的房地产市场,是散户最容易跑赢机构的市场:首付低、利率低、不用交企业要交的房产税/土增税/企业所得税。

我工作中接触的房地产信托基金,有一次做了个税后净收益两年年化17%的项目,觉得发达了,还拜托我们留意有没有这种类似项目,平时出手就是十亿几十亿的大基金,表示,如果能做到这个年化收益,两个亿的项目也做。

而17%的收益率,在我身边买房的朋友们眼里,根本不够看。他们都是三两年里,当年三成首付本金翻几倍的。

优质城市刚需首套房,已经是国家能给到普通小白的最珍贵的投资机会。


就是在这种限购政策下,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刚需白领,享受着繁荣城市的发展建设,还有国家帮忙按着房价。甚至有限价摇号,以远低于周围二手房的价格摇一手房,这相当于公开抽奖,买到就是赚到。

弱二线城市及以下城市,机会没增多,房价还被炒贵了,风险超级高。一旦房价崩塌,他们先跌。

而偏偏是他们收入也低,一旦跌了,他们最承受不住。


我跟家里通电话,聊到东北老家这几年的房价,不升反降。我爸朋友几年前能卖二十多万的老楼梯楼,现在只能卖十几万。很好小区的新房子,也就五千。

算了算,我隔壁小区的一套90平两房,去我东北老家,能把我家小区我爸妈住的那个单元的十七层楼全买下来,一梯两户,三十四套房产。

但为什么那些人不逃离广州,跑到我老家过着34套房产美滋滋的日子呢?

肯定说明,根本不值。


所以最后我能有什么建议,当然不是逃离北上广,而是加速把财产转移去一线。


the end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


有时间在这意淫房价崩盘自己接盘。

或者有时间在这诅咒房价暴跌。

都不如你好好想想自己怎么活着。

为了活得更好去努力一下。别每天快手、知乎、公众号、朋友圈、王者荣耀这么瞎混。

要不然,即使真的有天房价跌了,即使你买的起了,你还是会有其他买不起需要诅咒的“必需品”

———————

人就是这样,明明被泥潭绑架了,给你一个买房子是必需品的错觉,然后自己不反省下怎么活着要什么样子的生活,反而在这意淫,实际上泄愤和意淫最没用,因为辱骂和诅咒不是战斗。

———————

三十多年前,如果有知乎的话,会有很多人诅咒电视机不降价;因为没电视机等等四大件,岳母不同意结婚。

三十多年前,如果有知乎的话,会有很多人在这痛诉工人待遇很好,比知识分子收入高。嗯,大下岗之后没人说了。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有一些面对无力很艰辛的事情,比如50一代招工参军的机会,比如60一代高考的艰难,比如70一代出国的憧憬。

但在每个时代,没有获得这些的人也能够获得幸福。

——————

最后说一句,一线市区房价崩是不可能的,三四线还有郊区悠着点儿吧,已经崩了,对了,就是你周围的人都忽悠你少交首付也买得起的地方。


关键词:燕郊、大厂。


user avatar   zhang-xu-26-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房住不炒,这四个字其实挺有意思的,仔细想想,不就是要锁死房地产流动性,不让你通过买卖房子来赚钱么,你买的房子只能你住,然后乖乖给ZF交房地产税

那没买房子的人怎么办呢?

保障性住房,公共租凭房,乖乖给政府交房租

党国给了你两条路:

要么现在去接盘高房价,拥有自己的房子

要么就等着再过几年再也买不起房子,只能去租政府的房子住

崩盘?不存在的,等一个横盘十年吧


当然,上述都是国家的美好想法~能不能实现就看外部压力和内部发展到底扛不扛的住


6-12修改

最近切实感觉实体经济很困难,身边有存活了六十年企业破产倒闭,历史的漩涡里,谁都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user avatar   chen-feng-bao-lie-jiu-30-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崩。因为寿命和财富余量问题而使“六个钱包”花完的时候。时间早则五到十年内,晚则是六零後都离世时。


房地产市场本质上已经变成一种摇钱树了,但给树施肥得用民脂民膏,现在人民榨不出多少油水了,但【友善度】已经“吸毒上瘾”了。开放房地产领先制定房产税三十多年(2018年6月仍未制定),涸泽而渔式的变相税收榨干了造血能力。


导火索无非是地方债、楼市崩盘(超少子化引爆)和贸易战真正开打。最大的危机还是很多人迷信老爷们只要宣布禁止交易就没有经济危机了。


user avatar   mo-na-49-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都看不到这个回答了么?


我在深圳,工作三年,工资两万,家里三线城市,有三套房,毕业一年的时候在长沙买了一套房,付的首付。你觉得我这种有四套房的人,该寄希望于房价继续上涨的吧。房价崩了,经济危机,我可能会失业。也可能还不起房贷。

但是,并不是!
我比谁都希望房价崩了。并且坚定不移的觉得他应该崩!
除了家里留一套自住,剩下三套卖了加一起都不够在深圳付首付的。我工资在毕业同学里最高的,扣完税15K多一点,买套四百万的房,我一个月工资不够给银行还月供的!
我挺努力的,但我女朋友父母因为我买不起房,压着不让和我结婚。
我挺努力的,但到深圳两年半已经搬过五次家了。
我挺努力的,但因为房价我无数次想换个城市放弃梦想。
如果有一天房价要崩,我愿意和他一起完蛋!

————————————————————
割一下,评论区的酸话是真多。
年轻人就不配幻想在自己奋斗好几年的城市,将来有套自己的房了?就该一辈子青春和心血都贡献给这个城市,然后等老了灰溜溜的离开?
我的重点是,我就算拿全家三个口袋吧,也买不起房了。当一个城市给年轻人连一套属于自己住所的承诺都没有,还不允许年轻人说这里的房价崩,说了就是幼稚,就是鸡贼!
每个来这里的人,默认就是来这赚钱的,还有个什么感情,还会爱自己身边的社会么?


————————————————————

我再割一下吧,这个回答让大家争议性挺大的,两千个赞,一千多评论,除了侮辱性话语的,我其他评论也没删也没回(刚开始回了两条)。

说下几个点吧,

1.我家三套房在陕西宝鸡,拆迁分的,房子估价一套三四十万左右吧,长沙房子买的时候5800一平,总价55万,首付两成十来万吧,那时候工资才7000一个月,家里支持5万剩下的都是攒的借的,所以三套房下来不到百万吧,而且长沙房子还没房本,卖不了。

2.我不觉得像我一样的人没资格在一线城市买房,也不觉得工作三年就不应该有规划买房,我只是想做到在这个城市居有定所,很奢望么?为啥这么多人觉得我就不该有这种想法?它就只是个房子啊,只是生活必须品里的一部分而已,为啥大家都愿意神话它?

3.我说的崩,是我愿意陪它一起完蛋,家里房子可以一起崩,我的工作也可以一起丢了。回到一个起跑线,我不觉得我比别人差!我有自信比别人优秀。




公众号:shaanshuo

等我买房了,第一个告诉你们!


user avatar   ai-fan-ke-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看看新加坡住建局墙上挂的汉人杜甫名句


看了那么多回答,没一个说到点子上了的。

内忧外患不写,一群90后00后和公众号在知乎空想治国。

房价走到这一步,难道不是某些御用文人不懂实业和经济发展的规律、乱指点的结果吗?

说的不好听点 一群计算机和手机宅男宅女敲字保房价 若口水能保 日本还印那么多钞狠心负利率?

要想反驳别人 小屁孩先开个小公司或者小店面经营三年再来说 你先撑足三年 不长 就三年 1000余天而已 被现实教训后 再来谈齐家治国

先搞清楚是什么崩盘再说

如果一个失去流动性 失去信贷支持 失去百姓存款支持的商品 为什么要横盘呢 仅仅是为了达到国家短期宏观治理的稳定目标?

那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中小企业庞大的债务在美元加息和输入型通胀预期的加息下被打爆 房地产的横盘立足点在哪里? 靠PSL使劲印?汇率还保不保?

有哪个主权疆域大国的房地产会向香港这一个弹丸之地、学习如此畸形和劫贫济富的殖民地经济政策?其实本质上是一种未富先老的消费提前透支掠夺式发展和贫富阶层固化的加强,所以才有了房价杀婴论,对民族想象力创新力的扼杀等。

房价即使长期不崩,但汉民族吃苦耐劳、精益求精、老幼尊卑、修身养性等精神复兴必然先于房价而崩溃,这种精神坍塌比起房价,孰重孰轻?

名言:所有的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美利坚之所以能长期胜利,俯视世界,搞垮德苏日,重在别人立国之信仰《独立宣言》和软硬件实力,国人根本不了解普通美国人有多么爱国,可以为了这个国家的存在拾枪舍身捍卫。今日中兴事件反复翻转,难道最终落脚点不正是房价这个最短的短板怕被打爆吗?

所以现在此局,绝大多数国人始终是被牺牲的,一辈子都苦,泯然众人,但好面子,牙齿已在肚子里。

房价如何根本不重要,崩溃的是国之信仰、青年之希望!

独立宣言: 只要邪恶尚可容忍,人类就倾向于默然忍受。

莎士比亚: 这狂暴的欢愉终将以狂暴终结!

希望你的下一代,英文名也是Hope!


user avatar   li-xi-27-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匿名吧。崩溃前夜。

评论过去几个月了,现在厦门房价上海房价北京房价都在跌,预期开始扭转,经济缺乏活力,gov继续向西部搞基建。几个月前随便写了两句,竟然收了这么多赞和评论,没有细看,肯定有骂的,有赞同的,但都说明了如此简陋的回答拥有这么好的关注度可见房价真的是让大多处人产生焦虑的原因,前几天上班看到p2p来银保门口上访,企业违约之后慢慢就层层传递。最后会落到你我身上,房价再跌一些贷款买房的就应该要增加担保物了,出现这个事情的时候就该引起更深的注意了,现在只是焦虑。之前在评论里讲到买美元了,现在赚到了没?下面是原答案,两分钟写的,也没论证,但结果是多年经验累积。推导过程懒得写。想看的话我可以详细的写一篇。


某国资大型前五券商降薪风波还没结束,债券集体违约就出现了、实体经济一潭死水,先别想继续印钱的事了,这样下去断贷潮就快来了。

以前认为房价高gov时间换空间可以把泡沫挤出去,但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如原子弹一样开始炸开了。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句发音是”青生杯青文武出”,一直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大部分父母愿意为儿子买房,却少有人愿意为女儿买房的现象? 
  中国的 M2 多于美国的 M2。为什么中国的 GDP 却比不过美国?为什么中国的工资却比不过美国? 
  为什么总有人以为人变少了就可以倒逼技术进步? 
  叙利亚儿童亡命海滩一事,欧洲他国应该接受这些难民吗,拒收是否人道? 
  人到中年,已失业,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该怎么走下一步呢? 
  知乎上有左派吗? 
  乌总统办公室称乌方已准备好与俄罗斯开启谈判,但需要得到安全保证,这传达了什么信号? 
  上海这轮疫情有可能封控半年嘛? 
  如何看待原产于美国的750亿美元将增加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如何看待 2 月 5 日快手上市后市值超 13000 亿港元,位列中国互联网前五?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双一流名单里有材料学科的高校那么多?
下一个讨论
法国的数学水平那么强,为什么在 IMO 上的成绩却很一般?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