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饶毅的「人工智能还是伪智能」命题?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yuan-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题及答案总结已放至我新开的知乎专栏

zhuanlan.zhihu.com/yuan

欢迎大家捧场!

-----------------------------

不觉得做人工智能一定要先学点生物。

首先,大脑的设计不一定最优。本着”能用就行“的原则,大自然无意识的进化产生了很多并非最优的设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视神经如何从眼底连到大脑视觉皮层,任何一位有经验的工程师都会让视神经信号从视网膜的背后汇集,然后传进大脑,而不是像人类的眼睛这样,信号从视网膜的前面汇集,然后在视网膜上打个洞穿过去(这就是视觉盲点的由来)。如果承认进化论是正确的,那么人脑中的许多复杂设计未必是实现智能所必需,而只是长年进化的副产品。有些设计可能是抵抗细菌病毒入侵,有些可能是供给细胞能量,还有些是处理慢得不能再慢的神经信号传递,还有些可能是以前两栖类爬行类的残留,只要拼在一起可以产生自我意识,就会有物种在无聊时萌发对智能的好奇。因此,从计算角度来说,并没理由相信大脑的设计一定是最优的。把大脑的设计全搞明白再做智能,个人觉得过于迂回了。

其次,以目前的生物学方式研究智能,不一定有效率。发现NO分子,发现膜离子通道,发现化学渗透,这些拿到了生物学诺奖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计算上看起来,只是找到了生物传递信息和转化能量的各种方式,而且其效率与当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相比差了不只一个数量级。如果目标只是智能,那为什么不用现成的?如果我们把大脑比作是一台复杂的计算机,那么我们现在对大脑的研究,就相当于检测到了总线上几个比特的变化和传递,或者最多是检测到CPU正在进行加减乘除。但对这台计算机究竟在做些什么高层的操作,运行什么算法,毫无感觉。同样的加减乘除,可以是为了牛顿法求平方根,可以是对目标函数做梯度下降,可以是计算一个字串的哈希值,或者正在对一个高维向量进行线性投影。从单纯的加减乘除中要推断出这台计算机在做什么,是非常辛苦困难的工作,不仅要事无巨细地完全记录,还要做大量的综合分析,现在因为实验技术的限制,我们连前者都做不到,更不用谈后者,这就是研究人脑的难点所在。但是如果退一步想,如果对一个未知庞大系统的反向工程太难,那为什么不自顶向下搭起呢?从原理出发,干净清晰,逻辑明确,能提高成百上千倍的效率。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现在做的正是这样重头搭起的工作,有便宜的存储,便宜的内存,便宜的CPU和GPU,速度上电脑又比人脑快,数据量大,实验可控制可重复,方便之极。

有人可能要说,大脑可能非常复杂,不是几个简单原理所能总结的。然而这几百年来的科技狂飙表明,大量复杂神秘的现象,其实往往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概括。我相信大脑也不例外。科学家们拿进化算法解最优化问题,结果往往比不过有数学上理论保证的算法,可十亿年的进化却能出现复杂智能,我想非常可能的原因,是复杂智能其基本原理并不复杂,因此不管进化算法如何瞎折腾瞎组合,总是能撞上正确的路线,尔后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迅速将这条路线推向极致。智能的出现,就是这样的结果。

世界是很有趣的,先是从几条基本原理中衍生出千姿百态的世间万物,然后在琳琅满目中习得认识一切懂得一切的普遍法则,形成”一生万,万归一“的结构。几百年来基础理论的发展几乎解决了前者,并因此让我们从蒙昧走向了文明;而人工智能,则是我们攀登后者的证明。我不知道最后是否成功,但我相信,由几条简单物理定律所创造的世界,必将能由从几条简单原理出发设计的系统所认知。等到我们找到这几条基本设计原理,那大自然千百万年做出的简单粗糙的玩具,那些曾让我们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崇拜得五体投地的造物,在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面前,只是更好设计的开始。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至少从目前看,饶毅是没错的。

1,AI最火的是1980-1990,反而90后计算机发展超快,不火了。原因是80年前以为智能限制是计算能力问题,90后发觉计算能力早到了,智能还是没有。

这个最直接的,可以说是机器翻译。80年之前的未来学家,都以为90年机器翻译就成功了。

2,现在的AI,说到底还是很落伍于想象的(不仅是外行,也是落后于行业内)。原因在于对

智能的理解没有透啊。

3,用飞机来比喻的,没理解清楚重点。人们在飞机之前,早就理解了鸟类飞行的原理。虽然人类

选择机翼而不是扑翼的,但是科学的正确选择。(鸟是无法长成飞机这么大,限制的原因是大小。

而不是说鸟类真的效率低水平差。)

4,然而智能(大脑)的原理还没有理解。所以与其现在AI的乱撞式的智能产生法(可能再20年没结果),饶毅觉得还是研究大脑智能法或许更加靠谱些。(这个很可能10-20年内有结果)

饶毅这种大牛不会去犯简单的错误的,大家批评前至少要稍微了解下状态。当然饶也没必要去

担忧,学生物的懂电脑的多,懂电脑的学生物的也不少,无论呼吁不呼吁,有办法就会找到的。


user avatar   guo-wei-20-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相关话题

  如何以赵泠是个 AI 为开头,写一个故事? 
  如何看待崔永元与饶毅原定在7月2日开展的辩论? 
  计算机大二分方向,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哪个好? 
  如何看待swin transformer成为ICCV2021的 best paper? 
  如何看待NVIDIA 即将开源的DLA? 
  在前沿科技领域,拥有话语权的中国企业有哪些,成果如何? 
  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是回归(regression)问题的一种特例吗? 
  如何看待「2020福州人工智能围棋大赛」疑似众多队伍使用开源程序「KataGo」参赛? 
  “基因编辑婴儿”知情同意书曝光: 经费来自南科大。大家怎么看? 
  如何看待刘强东:"机器人把你所有的工作都做了,共产主义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Google 围棋 AI AlphaGo 击败欧洲围棋冠军?
下一个讨论
哪些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中文词汇,在日本人眼里很高大上?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