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具三个例子吧:
1.埃尔金石雕:英国埃尔金勋爵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购得了雅典帕特农神庙的部分石雕,然后切割肢解后,运回英国,导致石雕和神庙原环境的分离;石雕到了英国之后最终成为大英博物馆的馆藏,但是为了迎合白种人最优论并获得一笔捐款,大英博物馆将石雕磨去一层,以露出白色的石料底色,以试图说明古希腊人和现代西欧的日耳曼人同根同种,这种对白色的崇拜以及长久以来的古典主义艺术实践及意义阐释也使石雕脱离了原意。
2.《女史箴图》:《女史箴图》原藏紫禁城建福宫花园,慈禧太后时期被移往颐和园。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驻颐和园的英军第一孟加拉骑兵团的克劳伦斯·K.约翰逊上尉趁乱将《女史箴图》盗走,后为大英博物馆购得。由于不了解中国画作的使用方法(《女史箴图》是卷轴形式的手卷),大英博物馆错误的认为中国的国画像油画一样,应该是挂在墙上的,所以将《女史箴图》裁成四个独立的部分。其中,画心部分是从前题记隔水和后题跋隔水中分离出来并装裱于镶板上。装裱的时候还错误的采取了的“日式折屏手法”,导致现在《女史箴图》能够看到明显的开裂与掉粉。
3.广胜寺壁画:洪洞广胜寺寺址在洪洞县城东北霍山南麓,近代其下寺的四幅壁画流到美国,最终分别藏于大都会博物馆、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目前通过对三馆所藏的壁画比较研究发现,其艺术风格有一定的差异,是原本如此还是后来修复导致,已很难考证清楚。
第二个问题
今日对文物所在的争执,实际上是后殖民时代原殖民、半殖民关系崩溃之后,国际社会和文化秩序重建的过程。而问题中所提的损害,大可以放到后殖民主义的语境下去解读。
1.导致被掠夺国家的艺术史难以研究和完整的展示给公众:当年中国人到国外去研究敦煌文物,是要付钱的。而现在翻看苏利文等学者所著的中国艺术史,引用的大量的艺术品和文物藏于国外,而我国民众难以一见。
2.如问题一的埃尔金石雕案例,文物掠夺国家对文物的诠释很有可能被杜撰脱离了原意,而被杜撰的意义则常为政治及意识形态所利用。
3.在政治意义的殖民主义崩溃之后,无论是文化、政治还是社会层面,对把流失文物纳入原生文化表达之中的需求,是异常迫切和强烈的。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应该是发展的、完备的、体系化的多元文化交流,而不是一元文化和其他文化碎片之间的“多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