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让你有感触的历史人物? 第3页

                 

user avatar   changdlnl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闻鸡起舞的主角。

小时候第一次听到并记住这个成语,觉得闻鸡起舞的祖逖很了不起,自律自强。

后来觉得那个被踢醒的刘琨也很了不起,天没亮被人踹醒,居然不生气,还觉得踹的对。

就像所有的童话一样,成语故事的结局是祖逖和刘琨都成为了了不起的人。

后来,我长大了,教科书提到了祖逖,他成为了将军,但是皇帝猜忌,北伐失败,郁郁而终。

没有提到刘琨,于是我去查。

国家失去了大半的国土,他在满是敌人的故土上坚守。和蛮族,和军阀周旋,最终被杀害。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知道他们的结局,想起小时候知道闻鸡起舞。

两个少年立下了志向,他们为之努力奋斗,

虽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是撑不住崩溃的国家,

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user avatar   lyy58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63年年底,焦裕禄向上级党组织申请回家乡山东淄博探望老母亲。

17年前,他参加革命,就没有再踏进家门。这是他离家后第一次回家乡,也是最后一次。

临行之前,焦裕禄来到兰考县政府大院找到县长程世平。

焦裕禄和程世平一起坐在炉火旁,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老程啊!你今年春节打算回家过年吗?你要是不回去的话,就值班看门。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回家看望老母亲了,打算今年带老婆孩子回家过年。"

程世平爽快道:"那你准备准备回去吧!我没打算回家,你放心,我来看门。"

焦裕禄笑了笑,炉火衬着他苍白的脸色。

"老程,我还有点小事儿。能借给我点钱吗?三四百元就够了。"

焦裕禄夫妇有6个孩子,还有老人要赡养。平时已经过得紧巴巴的了,还要拿出工资救济穷困群众,现在回山东,连路费都凑不齐。

程世平担心道:"三四百不大够吧?要不要多带一些?"

焦裕禄摆摆手:"够了够了,连工资500多,够用。等我回来就想法子还你。"

程世平点点头,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注意到焦裕禄在炉火旁还在打哆嗦,一摸他身上的衣服,竟然就是件空心的棉袄。

程世平说:"老焦啊,你这里面连件秋衣都不套,棉衣里窜风,这不要冻坏了!"

焦裕禄却答:"咱没衣服往里面套啊!没布票,钱也紧,将就着吧,许多群众棉衣还穿不上。"

程世平听完,一定要拿自己的布票给焦裕禄,焦裕禄连连推辞,程世平劝他一定要做件内衣,不然回了老家,要让老母亲看了心疼担心。

就这样,程世平硬拉着焦裕禄在风雪中跑到了大街上,挑了一身便宜的处理布料。

焦裕禄回老家这天,村里人听说"大官"回来了,都跑去看。结果焦裕禄一身旧棉衣,打着大布丁,脚上还是双旧胶鞋。穿的还不如村里的穷小伙子。

焦裕禄在老家待了半个月,这是繁忙的焦裕禄和孩子们最亲密的半个月了。一路上爸爸和他们讲沿途城市的故事,烈士的故事,成了孩子们最后的一段温馨回忆。

返回兰考的焦裕禄马上投入到工作之中。

1964年 3月14日,他在县常委生活会上讲:"在兰考一天就要干一天工作,但最苦恼的就是自己身体不太好,肝疼,扁桃体肿大,现在又多了个腿疼,工作搞不上去……生活上问题不大,春节回老家借了300两块钱,这个月可还100,争取3个月还清,工作上有些急躁,有时对下边的同志批评不够恰当……"

从这段讲话之中可以看出来,焦裕禄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了。女儿焦守云甚至觉得,爸爸最后那次回山东老家,好像就在和家乡诀别一样。

焦裕禄最后受的苦,徐俊雅是最清楚的。冬天的时候徐俊雅把秋衣、棉衣、罩衣都套在一起,放在两层被子之间捂热了,再给焦裕禄穿上。

焦裕禄如果有点精神了,就会在家里为操劳的徐俊雅拉二胡。焦裕禄那如泣如诉的二胡声,好似他在一遍遍对妻儿们诉说着自己的不舍。

一天,焦裕禄和县委办公室的干部张思义骑自行车下乡检查有关工作的落实情况。

焦裕禄缓慢地骑着,看着路边的每一棵树和每一块农田,都是欣慰而不舍的表情。在上坡之时,他实在骑不上去,肝疼又开始发作了,他下车蹲坐在地上,用手不断抚摸疼痛的地方。

张思义很担心,建议焦裕禄现在就回去。

而焦裕禄只是歇了歇,又站了起来,推起自行车向前走。他对张思义说:"事情等着我们去办。"

张思义着急了,直接道:"焦书记,你的病很重了,万一出了问题……兰考人民需要你……"

焦裕禄一听却笑了起来:"我一个人能有那么大能耐?党和36万兰考人民才是改变灾区面貌的力量嘛!再说我这病,我就不信治不好。"

焦裕禄好不容易走到三义寨公社,公社书记一看他气喘吁吁的样子就知道他的病又犯了,同志们都在劝他回去好好休息。而焦裕禄只是拿出笔,让公社书记赶紧汇报情况。

他缓慢地记录着,字迹歪歪扭扭,笔也掉下好几次。同志们实在不忍心,一齐劝他,他却还要坚持四处看一看。

而一走出办公室的大门,一阵剧烈的疼痛让焦裕禄无法站立,就这样倒了下来。

同志们七手八脚将焦裕禄送到县城治疗,他不愿住院,不能按时来医院打针,肝疼刚有点缓解就在外面东奔西走。

医院为了不中断治疗进程,安排一位上下班经过县委的护士顺便给焦裕禄打针。两次打针之后,焦裕禄却觉得自己在搞特殊,坚决谢绝了医院的安排。

焦裕禄是被同志们强行送到医院里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肝脏的疼痛一次比一次强烈,也更加频繁。医院建议他立刻转院治疗。

县委领导决定在3月22日送焦裕禄前往开封治病,临行前,焦裕禄说还有些事情要部署。

他详细安排了工作,始终放心不下,又单独找了几位同志谈话。结果一直到了晚上,县委安排的车辆还是没有出发,行程就这样又耽搁了一天。

那天晚上,焦裕禄躺在床上还在想着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这是他留在兰考的最后一个晚上。

半夜,他又被疼醒了,披衣坐了起来,开始着手写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那是春节刚刚过去不久,河南日报社同意专门为兰考县除"三害"制定专版,为兰考县宣传。焦裕禄召开了通讯员会议,让几位骨干各自领取写作任务,县委的文章由他来写。

在昏暗的灯光之下,焦裕禄写下了文章标题,列下了四点纲要,因为剧烈的疼痛,他笔都拿不住了,无法写下去。他尝试用茶缸盖、鸡毛掸子、钢笔管顶住,试图缓解疼痛,都没有什么用。

第二天一早,负责这项工作的通讯员刘俊生听闻焦裕禄要去开封治病了,将几位通讯员完成的稿件交给焦裕禄审阅。

刘俊生走到焦裕禄的办公室之时,焦裕禄伏在桌子上,左手用一只茶杯顶着肝痛的地方,右手还在缓慢地书写着。他面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着,看到张俊生来了,为难道:"我的文章没办法完成了,你让张钦礼书记写吧。"

看着焦裕禄被病痛折磨的模样,刘俊生肚子里一番话怎么都说不出来,只是不停点头。

那天中午,兰考县委机关的干部和群众们都来给焦裕禄送行。

本来县里是安排了一辆美式吉普车送焦裕禄的,他谢绝了。他也不愿架子车或者自行车载送,而是一步步喘着气,走到了火车站,对着同志们不停挥手,让他们赶紧回去,别耽搁事儿。

焦裕禄住进了开封医院,他心心念念还想着兰考的工作,医生劝他好好养病,他却着急着赶紧回去,最好能在兰考一边工作,一边治病。

而开封的医生在仔细检查之后,劝他去郑州的医院再行诊治。

焦裕禄说什么都不愿意。灾区那样穷,他不愿多花国家的钱在治病上。

地委领导派人反复劝说,告诉他让他去郑州是为了让他尽快痊愈,更好得为灾区的人民服务。

焦裕禄最终同意,在妻子的陪伴下前往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医生将焦裕禄的夫人徐俊雅喊过来,告诉焦裕禄已经被确诊为"肝癌早期"。

徐俊雅知道丈夫病不轻,万没有想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她不忍心马上告诉焦裕禄,哭过之后赶紧擦干眼泪,回到病房。

焦裕禄询问徐俊雅怎么一直沉默,徐俊雅只说想孩子了。

焦裕禄便不多问了,他其实多少能猜出来,因为那时候医生已经通知了他转到首都北京。

北京医院的专家对焦裕禄的病情进行了会诊,剖开了他的腹部,判断焦裕禄已经是肝癌后期,皮下扩散。

和徐俊雅商议之后,他们递给焦裕禄一张虚假的病例,上面写着:"慢性肝炎,注意休息。"

专家建议用最保守的治疗方式,并且告诉徐俊雅,焦裕禄的生病最多还有20天的时间。

焦裕禄又被送到了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他选择消化科的普通病房。

他不提自己的身份,一直到后来省领导来探望他,医生们才知道他是县委书记。

那时候的治疗手段有限,病房里的癌症患者都在不停呻吟着,只有焦裕禄一直一声不吭。医生查房的时候,他经常疼得满头大汗,但他只是忍着,什么要求都不提。

焦裕禄的食欲很差,一顿饭根本吃不了几口,护士们想给他送营养餐,他就是不同意,每次都是稀饭面条。

因为疼痛,焦裕禄的右手几乎一直捂着肝部,他的病房里有一把藤椅,焦裕禄常坐在这张藤椅上,胳膊肘则顶住藤椅右边,没多久,藤椅的右边扶手下被顶出了一个洞。

在那里负责记录焦裕禄病情的是一名医学生,他当时只知道焦裕禄是一名干部,而且是一位很朴实、很随和、很怕多花国家一分钱的干部。

即便非常痛苦,焦裕禄也没有悲观。每次兰考县来了人,他再疼都会尽量起来,迎到门口,脸上似乎都有了血色。

他总是笑吟吟对着来人说:"我病了不能工作,还在花国家的钱,还麻烦同志们来看我,我心里很不安啊。"

对同志们,他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一直在询问除"三害"工作进展的情况,几乎不会谈到病情。

除了同事们,来医院看焦裕禄的大多是兰考的农民。他们都非常安静地站在外面等着,生怕打扰到焦裕禄休息,有的时候,会派两三个代表来。

他们看到焦裕禄都掩不住难过,就像至亲的亲人生了重病一样,有几位老人会抱住焦裕禄痛哭。焦裕禄都在安慰乡亲们不要担忧,乡亲们带来的鸡蛋和花生,焦裕禄都不会收,让他们都带回去,一直叮嘱他们,在医院他吃的很好,啥都不缺。

医生护士们也劝焦裕禄少些操劳,焦裕禄却说:"兰考就是我的家,走得再远,你也不能不关心家里的事啊!"

5月4日,女儿焦守凤来到医院看望爸爸。焦裕禄瘦了很多,脸色蜡黄,说话都费力气。

这天外面正在下暴雨,焦裕禄显得有些不安,他对女儿说的第一句话是:"小梅,咱兰考淹了没有?你把实际情况告诉我。"

焦守凤眼里含着泪,使劲摇头。焦裕禄却还是不放心,一直叫徐俊雅回兰考看一看庄稼怎么样了。

焦裕禄好几次托主治医生去联系刘俊生,刘俊生得到消息之后当天就去了郑州医院。

焦裕禄见到刘俊生,话就没有停下来。他每天都看报纸,却一直没有看到兰考的专栏,他问刘俊生兰考的新闻专版有没有进展,刘俊生很遗憾地告诉焦裕禄,总编辑室的同志告诉他暂时不能发了。

焦裕禄在住院期间一直挂念着这件事,他脸上有些失望,还是和蔼地对刘俊生说:"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到位,不发,也是对我们的鞭策。"

焦裕禄沉默了一会儿,又问起兰考最近的情况:大雨有没有把沙区的麦子打毁了?老韩陵的泡桐种了多少了?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如何了?

刘俊生一一作答,庄稼都没事儿,小麦长得平平坦坦,泡桐树也发芽了,看样子都成活了。

焦裕禄很高兴,他是真的高兴。连续的对话耗费了焦裕禄太多的精力,刘俊生还在兴奋地说着小麦的长势,焦裕禄竟然昏迷了过去。

等到焦裕禄再醒过来,迷迷糊糊看到刘俊生还在,他一把抓住刘俊生的手,喘着气说道:"刚才,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兰考的小麦丰收了。你这次回去,一定请人捎一把秦寨碱地上的麦穗来,叫我看一看。"

刘俊生赶紧点头,眼泪已经控制不住了。

焦裕禄的病情一直在恶化,他嘴上不说,自己的身体他自己清楚得很。

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来探望他,他握着张钦礼的手:"我的病咋样?为什么医生都不肯告诉我呢?"

张钦礼摇摇头,帮他擦着头上的冷汗。

焦裕禄一连问了许多遍,张钦礼只好告诉他:"这是组织上的决定。"

焦裕禄心里有底了,他格外镇静,点了点头:"那我明白了。"

焦裕禄从自己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递给张钦礼:"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斗争下去。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张钦礼紧紧握住焦裕禄的手,差点哭出声音。

此后,焦裕禄两次病危,他对医生说:"不要给我用什么贵重的药了,留给更需要、更有希望的同志们吧。"医生看他疼得浑身冷汗,想要给他打一针吗啡,焦裕禄就是不愿打:"我能忍住。"他打听过,那时候吗啡一个病区只批2到3针,他舍不得打,舍不得看其他人受罪。

临终前,焦裕禄取下了手上戴了多年的手表,递给了女儿:"小梅,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可是我身边的这一本,现在还不能给你,我还能活些时候,我还要是看它几天。以后,你要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依靠它去工作,生活。"

随后,他对徐俊雅说:"你一定要坚强起来,你要顶得住,绝不能倒下去。生活上要艰苦一些,不要随便伸手向组织上要钱要东西。"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离开了人世,也离开了他始终放不下的兰考。

从3月23日,焦裕禄被"强制"住院,只有53天。

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下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和焦裕禄生活了14年的徐俊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才33岁,丈夫的离去让她更加内向,心中的苦楚,始终不愿意说出来。

焦裕禄留下了6个孩子,在他们的回忆里,那段期间,整个家都是浸在泪水里的。

埋葬焦裕禄的时候,徐俊雅几次想要往焦裕禄的棺木上撞去,被身边的人死死拉住。

孩子们都受到了惊吓,全部围在妈妈身边大哭。

徐俊雅后来才对他们说:"如果不是为了老焦的临终嘱托,我就随他去了。"

焦裕禄的母亲李星英看着儿子下葬,她没有哭。兰考县委领导来看她,约好大家都不哭的,屋内还是呜咽声一片,她老人家一个个安慰他们:"同志们,不要哭,哭是没有用的。"

她问县委领导:"焦裕禄的任务完成了吗?"

领导说:"完成了,很出色!"

老人家点点头:"对得起啦,很对得起毛主席啦!"

在儿媳和孙子孙女面前,李星英一直忍着泪,一直到回到了山东,在博山八陡火车站,她一下车就趴在了地上,手抠着黄土哀号:"我的儿啊,我的儿啊……"

很久之后,有人问老人家为什么不哭,她说:"俊雅还年轻,又带着6个孩子,将来所有的事都要靠她一个人。我在那里哭,俊雅怎么活呀!"

焦守云说到奶奶,总是在赞扬:"不是这样的女人,养不出这样的儿子。奶奶的隐忍和坚强,影响了父亲的一生。"

逢年过节,是徐俊雅最容易触景伤情的时候。有时她端着饭碗,突然想起了焦裕禄,手在发抖,碗也掉在了地上。

焦裕禄离开后的最初几个春节,徐俊雅为了压抑自己,整夜都在包饺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不让任何亲人帮她。到了大家伙都放鞭炮庆贺的时候,徐俊雅就把自己闷在床上一整天不吃不喝,哭累了睡,睡醒了又哭。

一家人,无论搬到哪里,都会将焦裕禄的遗像带着,每天都会擦一擦,就以这种方式"陪伴着"父亲。住在兰考的时候,徐俊雅一早一晚都会到焦裕禄的墓前走一走,和焦裕禄说说话。

徐俊雅在兰考县统计局工作,每个月工资57元。除了孩子,还有孩子的奶奶和姥姥要赡养。

焦守云记得有一次母亲去街上买鸡蛋,家里没有零钱,就带上了10块钱。鸡蛋贩子拿接过10块钱说找不开,就说去换钱来找给徐俊雅。那贩子走了许久都没有回来,徐俊雅回家哭了好几天。10块钱那时候是一家人一个星期的生活费。

焦国庆实在舍不得辛劳的母亲,一度觉得念书就是在家里吃闲饭,13岁这年他放弃了念初中和大姐焦守云去当兵了。

6个儿女一个个走出了兰考,都在外地工作。徐俊雅退休之后不愿和儿女们同住,而是独自留在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附近的家中,这样,她每天都可以到丈夫的墓前走一走,和他聊聊天。哪怕她后来老了,被病痛折磨着,走路都走不动了,还是要坚持每天去。

焦裕禄留给家人的,可以留下来做纪念的物品很少很少。焦裕禄曾经对刘俊生说:"你要把镜头对准群众,不要给我照。"刘俊生拍了3000多张和群众有关的照片,只给焦裕禄拍过4张照片,其中有3张都是刘俊生偷拍的,焦裕禄并不知道。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的475天里,走遍了兰考1800平方公里土地。

当年焦裕禄在朱庄亲手种下的那株泡桐树,随着岁月的流逝长了一圈又一圈,当地的群众称他为"焦桐"。

这曾经荒芜的沙堆,掩埋着焦裕禄的心血,浇灌着看似孱弱的树苗和麦子。他生前,怕树长不大,麦子长不好;他走了之后,兰考人民,看到高大的泡桐树,心都是疼的,吃口馍,泪都止不住。


user avatar   lliang9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传奇人物,年少成名,由人成神,再从神变鬼,大起大落,很多事至今依然争论不休。


比较讽刺的是,也正是因为这个人成了“鬼”,所以我们才有机会了解到这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神”的另一面。


比如,很多人揭发说这个人在刚投身革命时就想过当逃兵。对此,粟裕将军多年后还回忆说,大多数人信心都增强的时候,动摇已久的林彪却跑路了。


其实,第一个揭发这个事的陈毅元帅最早是这么说的

当时,队伍里湖南人最多,闹起来要回湖南,所以在路上要慢慢整理部队。这个时候,林彪跟几个黄埔四期的学生连长就来找我。他们要求要离开队伍,而且劝我也离开队伍:“队伍不行了,你是个知识分子,没有打过仗,没有搞过队伍,我们是搞过队伍的,与其当俘虏,不如穿便衣走,到上海另外去搞。”我说:“我不走,现在我拿着枪,可以杀土豪劣绅,我一离开队伍,土豪劣绅就要杀我。所以,我还要看一看,不能走。”那几个要走的同志听了我的话后还是留下了,后来都阵亡了,名字我也记不清楚了。后来,我们进了大庾后,林彪还是开小差跑向梅关,但在当天深夜又跑回来了,对我检讨说:“现在外面老百姓收腰包打人,有时还要杀人,我还是回队伍里来吧。”我对他说:“你现在不走就好,回来我欢迎,还是把你的七连抓好吧。”我现在说林彪曾经是个逃兵,这并不是因为林彪死无对证就乱讲他,这的确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 ”


陈帅的揭发和粟裕将军的描述还是有相当区别的,林彪不是对革命动摇要跑路,而是想去上海另外搞革命。


另外有个有趣的地方是,陈帅揭发说当时想和林彪一起去上海的都阵亡了,陈帅特意说不是因为林彪死无对证就乱讲。但是从粟裕将军的回忆看,当年知道林彪要跑路的人似乎并不是只有陈帅一个人,所以陈帅完全可以用这个事有其他人可以证明,而不用特意申明,不是死无对证乱讲的。


再比如,我们知道这个人上了井冈山又怀疑红旗能打多久,主席那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的就是他。


但是如果我们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原文很清楚的写着“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因此在行动上你不赞成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


从主席的原文看,这个人并不是对革命前景有所怀疑,他同样相信革命高潮会不可避免的到来。他怀疑的只是革命高潮会迅速到来这个判断,并在行动上反对一年争取江西的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主席写这封信的时间是1930年1月5日。换言之,一个人在20年代怀疑革命高潮会迅速到来,不相信1年就能夺取江西的计划。无论如何,似乎也不能和“怀疑红旗能打多久”挂上钩。


再比如,说他辽沈时不敢南下打决战,打锦州犹豫。


这个说法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主席之前并没有要在东北打大决战的想法,要打的也不是锦州,而是打锦州、榆关和唐山三个地方。这一点可以从主席对战争进程的预期看到。


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

10月10日,主席通告全党,争取5年左右打倒蒋公是有可能性的

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

11月11日,主席通告全党,因为九、十两月的伟大胜利,5年计划落后了,再有一年就能打倒蒋公


在主席的预计里,打锦州、榆关、唐山只是5年打倒蒋公的计划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是没想到,最终生生打成一战夺取东北的辽沈决战。


再比如,还有说他在援朝时不敢上阵的。这一观点,可能是受了聂荣臻元帅的影响。


但是如果我们捋一下彭总的行程就会发现,事实也许和上述的说法不一样。


10月4日,彭总来到北京,参加了当天下午的会议。虽然会上主席表态支持出兵,但是彭总没有表态。


10月5日一早,主席把彭总接到中南海亲自动员。彭总说,如果苏联不援助,就只能看朝鲜玩完。主席说,哪怕打输了也没关系。最后彭总支持出兵。


随后,主席问挂帅人选,彭总提出林彪。主席告诉彭总,林病了,不能去。于是彭总勇挑重担。


从上述事件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点:


1、10月5日前,除了主席外,基本没有支持出兵的领导人。


2、10月5日前,因为主流意见是不出兵,所以极可能没有讨论到挂帅问题。否则,初来乍到的彭总不会在5日一早就提出有病不能出征的林彪。


3、林彪身体不好不能挂帅的说法,是主席告诉彭总的。也就是说,参加了4号会议的彭总,依然对林彪的身体状况一无所知。


4、彭总支持出兵是有前提的,需要得到苏联的援助,否则我们不能出兵。


5、主席对出兵的态度是,哪怕打输也能接受。虽然这是主席动员彭总时的说法,但也可以看到,主席对最坏的情况预期是,打输也是可以接受的。


说了这么多,最后说一下感触


在这个人“永远健康”的时候,他的一切言论,行为都是无比正确,是无比英明的。而在他成为“林贼”后,他的一切言论,言行都是别有用心的,是有特别目的的。


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一句话,同样的一个行动,因为身份的不同而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历史有时就是这么有趣。


user avatar   linxuan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林彪。

23岁军长,从东北一路打到海南,功劳无双,用兵如神。

历史著名人物对他的评价:

毛泽东:“林彪是无以伦比的常胜元帅。在1949年以前,林彪对于中国革命是功大于过。”
蒋介石:“我要表扬他(林彪),他是黄埔最优秀的将军,因为他把他的学长和教官都打败了!我这个校长失职啊,在黄埔对他关心不够,以致他投奔了共产党!”
李先念:“(林彪)少年怀党,青年研战,中年主军,晚年叛国。”
聂荣臻:“元帅中只有林彪、彭德怀两人敢于顶撞毛泽东。”
陈士榘:“林彪是历史无法抹煞的军事天才。”
埃德加·斯诺:“由于林彪作为战术家出众才能,奉派前来同他交战的政府军,无不遭到他的歼灭”。 “而他自己从来没有被打败过。有时南京部队一经发现与红军一军团对垒就闻风而逃”。
斯大林:“林彪是常胜将军,常胜元帅”。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他(指林彪)是红军中年轻的雄鹰。在红军这道星河中,没有比林彪更为灿烂的明星了”。“他的胆量和善用疑兵超过任何人”。

扒出了一篇林彪指导下属的口述,由下属杨成武整理成文:

《如何当个好师长》

把师长换成干部同样适用,而且语言非常接地气。

一、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
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
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二、要摸清上级的意图
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
指挥员的勇敢集中表现在歼敌决心的坚定顽强上面。指挥员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最高自觉性和正确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面。

三、要调查研究
对于敌情、地形、部队的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实际上这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着,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 " 智 ",才有基础。
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要贯串在各项工作中,要贯串在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整个过程,反对打莽撞仗、糊涂仗,反对急性病,反对不亲自动手做调查研究的懒汉作风。特别是敌情,必须切实摸透。因为敌情是活的,敌人必然会极力隐蔽、伪装他们的真实企图和行动。要尽一切可能不间断地侦察,查清敌人的部署和动向,看他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主力还是非主力?是骄兵还是败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们进攻和阻挡我们的进攻。查明敌主官的特性,看他惯用和擅长用什么战法,根据他当前的企图判断他可能采用什么打法,等等。
只要摸清了敌情、我情、地形的底,决心就快,就硬,就坚定。就不会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住。如果情况不清,就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坐失良机,或者勉强下了决心,一遇风吹草动,听到畏难叫苦和不正确的建议,就容易动摇,可能一念之差,前功尽弃。

四、要有个活地图
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读的方法是把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着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地区,从地区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逐块逐块地读,用红蓝铅笔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城镇、村庄、道路标划出来,边读,边划,等到地图差不多快划烂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图背熟了,背出来了。
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要亲自组织有关指挥员和参谋对作战地区和战场进行实地勘察,核正地图,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至脑子里去,做到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影,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这样,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下,可以比敌人来得快,争取先机,先敌一着,掌握主动,稳操胜券。

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来找答案。把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们心中无数,措手不及。
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
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

六、要及时下达决心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错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不足的条件,要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来弥补,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

七、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
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合拍,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都要勤快,都千方百计地办好事情,完成任务。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扰,不抱旁观者的态度。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八、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
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猛追。特别是要勇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招。在追击时,要跑步追,快步追,走不动的扶着拐棍追,就是爬、滚,也要往前追,只有抓住敌人,才能吃掉敌人。
好的战斗作风要靠平时养成,要靠实际锻炼,要在紧张、残酷的战斗中才能锻炼出来。不敢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让他打几次就打出来了,因为已经见识过硬仗、恶仗的场面,有了体会,有了经验,知道怎么打了,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做工作也要有好的作风,说了就要做,说到那里做到那里,要做得干脆利索,要一竿子插到底,一点不含糊,不做好不撒手。好的作风的养成,关键在于干部。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的作风怎么样,部队的作风就会怎么样。因此,首先要抓好干部,要干部做出样子,影响带动部队。只要干部作风好,指挥好战斗,多打胜仗,即使是新建的部队或者原来基础较弱的部队,也会很快打出好作风来,像铁锤一样,砸到那里,那里就碎。

九、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
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坚强的党的领导、坚强的政治工作。连队的支部一定要建设好,支部的工作要做活,就是要把所有党团员的革命劲头鼓得足足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把全连带动起来,通过他们去做政治工作,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阶级觉悟。有了坚强的党支部的领导,有了坚强的政治工作,就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争先恐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战术、技术也要练好,特别是技术,如果枪打不准,战场上就不能消灭敌人,就不能解决战斗。因此,军事训练不能马虎,党政工作要领导好训练。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部队有了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有了好的战斗作风,再加上过硬的作战本领,就如虎添翼,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user avatar   chen-wu-yu-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语文课和我开的最大一个玩笑,就是让我误以为,写下《长恨歌》的白居易是个痴情种。

很久以前,一个文艺女青年给我发私信:白居易真是个渣男啊。

那一刻,我竟认为她说得很有道理,无法反驳。

在我印象里,白居易撩起妹来,确实是炉火纯青、挥洒自如,简直堪称我辈之楷模。

不论是在浔阳江头,还是鄂州河畔,他总是能邂逅某个落单的少妇,而且每次搭讪还老是同一个套路:姑娘,我这里有酒,你有故事吗?

时过境迁,如果换做如今,她再来问我,白居易到底是不是个渣男。

我可能会沉默,不知道该如何去告诉她。

因为有些事情,连我自己也不清楚答案。

就如同,多少年前,我并不知道,白居易放浪形骸的背后,原来是这么一个烂俗且虐心的故事。

那是贞元六年,白居易终于结束了寄居叔父家的生活,回到了宿州符离。

这些年来藩镇动荡,到处都是兵连祸结。父亲职责所在,走不脱,只好让母亲接他回符离避避风头。

母亲姓陈,说起来还是白父的外甥女,二人是近亲结婚,一度遭到当世非议。这也让陈氏的性格越发的要强,她为人处世雷厉风行,绝不肯落后于人半步。

在嫁为人妇的这些年,母亲敬二老、事夫君、待宾客,不论大小琐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为邻里所称道,一派女强人风范。

由于符离穷乡僻壤,请不到德隆望尊的先生,母亲干脆亲执诗书,教导白居易和他的两个弟弟。

母亲性格如火,可教儿子的时候却温润如水、谆谆善诱,就连大声呵斥他们都没有过。

在白居易兄弟几人的眼里,母亲在外人面前永远都是尊贵体面、不苟言笑,是人人敬畏的白夫人。

可唯独在他们几个的面前,母亲是世界上最温柔的人。

她会半夜起来,为他们偷偷地盖好被子;她会早早起床,去煲他们最爱喝的莲藕排骨汤;她会偶尔容忍他们开小差,发现他们在书房互相打闹却故意装作没看见……

所以那时的白居易,也一直想成为一个很温柔的人。

在兄弟几人里,白居易作为曾经的「神童」,被母亲尤其看重,甚至把白家的未来都赌在了他的身上。

可符离毕竟是乡下,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母亲怕他被带坏,严令他不准与村里的其他小孩接触,只准他读书。

母亲对他说:「你是官宦子弟,总有一天要去考科举、当大官,不可以和村子里那些野孩子混在一块。」

他很听话,认认真真去读书,老老实实地走上了母亲为他安排的道路,不敢有半点违背。

可年少懵懂的心,还是让他在读书之余,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窗外。

他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爬树、捉鱼、荡秋千、跳山羊,等等。可那些欢声笑语都不属于他,陪伴他的,只有桌子上堆积如山的书籍。

直到那天,他在路边散步,一个轻灵的身影就这般毫无预兆地出现在他视线里。

那是一个明朗欢快的少女,四野荒芜寂静,唯她生机勃勃,翩然荡漾在春风里,洋溢着数不尽的温柔。

那一眼,她给他的感觉,是云中烛火,是豆蔻芳华,就犹如一道光,猛然铺进了他沉寂的内心,亮得耀人。

也许就在第一眼看见她时,他就已经爱上了,只是彼时浅薄的阅历还不足以让他明白,那是爱情的模样、心动的感觉。

少女的身影渐行渐远,自小就孤僻的少年,不愿遗失这触手可及的缘分,竟不知从哪儿借来了勇气。

他急忙冲上前去,脸憋得通红。

他说:「你好,我我我我叫白居易,想认识一下你。」

那年,他十九岁,她十五岁。

初见,

这一卷青史,终是开了章。

……

少女是白居易的邻居,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湘灵。

湘灵是贫寒家庭的女儿,眉梢却总是挂着笑,她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声音如银铃似的好听。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湘灵不似贵族家的闺秀,她自小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也会经常在田野里撒开脚丫子嬉戏。


user avatar   ltharrysmit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至今为止极少数让我觉得真有点破防的太平洋战争相关人物之一:


Guy Louis Gabaldon (March 22, 1926 – August 31, 2006) was a United States Marine who, at age 18, claimed to have captured or persuaded to surrender over 1,300 Japanese soldiers and civilians during the battles for Saipan and Tinian islands in 1944 during World War II.

盖·加贝尔东(Guy Gabaldon),1926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是一个美国墨西哥裔穷移民家庭的孩子,12岁时因为家里太穷,被一对姓中野(nakano)的日裔夫妇好心收养,学会了流利的日语

珍珠港事件后中野夫妇和其他日裔一起被送进了怀俄明山区的日裔集中营,十五六岁的加贝尔东成了未成年无业游民,最后在阿拉斯加州的一家罐头食品厂为生计当了工人 。

1943年他17岁生日那天再次为了生计报名参加了海军陆战队,最终成为了陆战2师第2团的一名侦察兵,参加中太平洋一线战役。

刚过18岁生日不久他就参加了塞班岛战役,军宣称,凭借难以置信的劝降技巧,他在战役期间凭借口头说服劝降了超过1300名日军和日本平民,获得绰号“塞班岛的魔笛手”(The Pied Piper of Saipan,“塞班岛的花衣吹笛人”,原词是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哈梅尔的花衣吹笛人,著名的童话故事,中世纪同名德国城市的民间传说里先是吹笛子让老鼠跳河自杀,又吹笛子拐走不付灭鼠钱的市民的孩子们),后来在劝降过程中受伤去后方住院,获颁银星勋章,成为海军最年轻的战斗英雄之一,1960年又补授海军十字。


这个劝降数字自然是有水分的,但即使日军+平民加起来只有零头300人,那也是毫无疑问的奇迹——44年6月底的塞班岛之战中,美军直接+间接杀死了31000名敌军中的大约30000人,大概占97%,仅仅921人被俘虏;平民的死亡数目在7000-20000人之间。要在塞班岛上找到300个能听到劝降的日本活人就是奇迹。这个年轻的战斗英雄就是当之无愧的魔笛手。


除了破防我不知如何评价他,因为确实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个故事拿文言文写一遍,那就是《太平洋战争新聊斋》。也许战争女神真的有一支能使出摄魂大法的魔笛,但她只会把它给命最苦的人

——小伙子,你要这个有何用?你最多也就能救几百人。

——足够了,毕竟收养一个穷孩子只需要2个善良的日本人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钱学森。

在年纪还小的时候,我只知道他是一个很厉害的科学家,是“两弹一星”元老中的一员,和其他许多科学家一起归国建设祖国,是那个时代伟大的爱国情怀的组成部分。我相信你们大多数人,基本都是在这样一种介绍中知道他的名字的。

但是后来,才逐渐知道,历史没有这么简单,他和邓稼先、钱三强他们,是不完全一样的。

………………………………………………………………

回国前的钱学森不是一个普通科研狗。他是庚款留学生,由美国政府资助。在加州理工时,他和同学做火箭试验,出了事故,学校非但没有惩处反而在校外划了块地让他们继续研究,这就是帕萨迪那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前身。后来他服务于美国军方,成为主持核心研发工作的军事科学家,为美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9年,他在加州理工主持了新成立的火箭推进研究中心,事业如日中天之盛。

如果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那真是一个最完美的皈依者标杆:一个来自落后、贫穷、愚昧、野蛮的国家的天才,在自由世界的感召和尊重下,找到自我,实现了个人价值,弃暗投明,脱胎换骨,得到了进入万神殿的资格,为灯塔的圣光而证道。

可是后来完全变了。

麦卡锡主义兴起,钱学森由于身份政治遭到移民局和FBI的迫害,虽保释但被迫离开科研岗位,日常生活受到监视。他要返回中国但遭到拒绝,滞留美国5年,方才回国。接下来的履历,才是普通人所熟知的钱学森。

在他年老离开核心科研岗位以后,美国人多次邀请他访问美国,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离开的时候就发誓永远也不回去。他对美国的芥蒂乃至敌意,半个世纪都未能消解。他的成就在美国科学史上是永远抹不去的,但他的历史定位却从他离开后注定充满争议。

在我们的叙事中,钱学森是永怀中国心,抛弃优厚待遇和科研条件也要一心归国的伟大爱国者;但在美国人的叙事中,他怀着对自由世界的向往和忠诚,发光发热的抱负,却因为门户之见遭到美国政府的无理背叛,失望之余愤而离去,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与美国为敌,终生都未能谅解。俗一点说就是本来已经决定当上气了,结果一盆冷水浇下来,灯塔瞬间灭了,发现满大人才是亲爹。

——无论我们还是他们,其实都宁愿相信,他的本心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我们不愿相信他本不想走,只是因为迫害而被迫回国;他们不愿相信他早就想走,迫害只是推迟了他走的时间。如今他的真实想法已无法得知,这也成了一桩永远没有答案的罗生门。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叙事模式,他在两个国度成了完全相反的镜像。在双方的舆论和文化氛围下,谁也不想得到与自己的期望相反的答案,谁也不愿意相信他不是自己人所期待的那个偶像。在他历史地位的定性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诉求如此鲜明和强烈。这或许就是文化自信的执念,我们如此,他们亦如此。

………………………………………………………………

更加值得玩味的是,钱学森在美国遭到迫害,是因为不理性的意识形态狂热;他回来以后,却把完全相同的事情又经历了一遍。我们不知道他心里有什么感触,只不过这一次他懂得了保护自己。那个时代顶级的功勋科学家大多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冲击甚至迫害,只有他稳如泰山。为了这些,他或许说了一些违心的话,但看到他那些同袍的处境,也很难不予理解。

经历过神话和浪漫破灭的沉重打击,当老剧本又一次降临时,早有经验的他比其他任何人更加理智,也更游刃有余。他不只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个必要的话事人。虽然并不单纯,但在不可以常理计的特殊年代,他在科学以外的情商和智慧,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同道们,都是至关重要的幸事。毕竟,被FBI关押,还有他的导师和加州理工的师生们能为他声援,在这里呢?又能有谁?

现实不止一次地告诉他,人性的弱点是没有国界的,无论心中的精神祖国是哪里,它都不会因为信仰就自动变得完美无瑕。但罗曼•罗兰有句名言,真正的浪漫主义,是认识到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这可能是他人生的最好概括。他对万神殿有过幻想,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再不原谅,宁可回到梦开始的地方,叶落归根,从废墟中建起通天塔,尽管这里似乎更不完美,一样充满了七宗罪的残酷。

只不过,又有几个人有他这么复杂的经历,有这么理智的心态呢?

看起来越美的东西,一旦破碎,反噬也就越加残酷。人心散了,就很难再回来了。意识形态狂热对社会的破坏,对信仰的摧残,是多少年都难以挽回的。美国家大业大,有钱有人,或不伤筋动骨,我们呢?


user avatar   xiao-yuan-tong-xue-23-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笔者不论有没有人看,也一定要把这个人的一生记流水账一样写完,这是笔者在知乎上立的第一个flag。如果有人看到并喜欢我的文字,记得祝我中考大捷。




正如很多大佬的传记开头一样,史称他“博学,善属文“。我们来讲讲他开挂的一生。

秀士的父亲死得很早,大概是在他八岁的时候。

儿子天资聪慧,父亲临终前对他说:“儿啊,读书人这辈子一定要见到皇帝老爷......”

说完父亲惊喜地发现自己还有一口气,于是摸摸儿子的头,不料手抬到半空,人就去了。

秀士的心情很复杂,眼泪落了下来,说:“我一定会的。”那个时候爹没了很正常,没爹的孩子满大街都是 ,和你能猜到的励志剧情一样,在开元二十二年,学霸秀士进士及第,出人头地.......



不幸的是,秀士被发配到边疆小州当州长,时值安禄山横行乡里,杀人放火金腰带的那种,卖官卖爵,偷税漏税,嫖赌浪费什么人渣的事情都做尽了。秀士对这个新认识的同事很不满意,想到安禄山家大业大,造反是迟早的事,于是.......

不久唐帝国自全盛以来遇到了第一次必须载入史册的大叛乱,安禄山带着少数民族同胞席卷了西北十个州,几乎团灭,秀士所守的平原州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突兀不和谐地守住了。

安禄山带着部将最后一次绕过平原城,找了个嗓门大的喊:”这是老子最后一次规劝你投降,早日归回正道,不然狗官你.......“

”呸,狗贼!"

安禄山这辈子除了他爸哪个还敢叫他阿狗......呸,狗贼的,他哪里受得了这气。“哎哟我这个暴脾气.......”

于是安禄山亲自领军第七次大败而归,0-7,还有更羞耻的战绩吗........看着相貌平平的秀士身披铠甲手执长刀,这个0.15吨的胖子感到心生寒战。没错,这不是穿越小说,没有历史的主角Buff加成,秀士打得赢安禄山。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好季节,逆贼全线逼近长安城,部将问:“那姓颜的孙子怎么办?”安禄山瞥了他一眼,说:“围住,断他粮。”

长安的皇帝玄宗此时才得知安禄山反了要上长安来了.......可见当时要进皇宫的消息多么好蒙蔽.......

“那怎么办?”端坐一旁的妃子装作急切地问,没停下捶皇帝膝盖的手。

“战略性撤退!”皇帝扶额,“西北十万里土地二十四郡没出一个勤王的好男儿吗?”

“陛下,西北已经被团灭了.......”一个太监战战兢兢的回答到。

一些重要的人总是在谁都没想到的时候窜出来改变历史,只是这次秀士出现得太不及时了。当秀士骑着战马拐着长戟带着一众人马卷起万里翻扬的黄沙杀入长安时,皇帝主子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了。

“陛下,末将........”

君臣四目相对,愣愣地谁也没说出一句话。如他爸的遗嘱,秀士见到了皇帝老爷,不过场面一度有点尴尬。长安还是没有留住皇帝,一众人向着南方逃去。

秀士因为护驾有功,进入中央工作了,成为一名公务员。



这是第一个片段,第二个片段是关于秀士在官场中摸爬滚打,最后混到了吏部尚书,太子太师。这里我们略写,你只需要知道他过得很顺就行了,就像那个叫什么中国式人生的角色扮演类页游一样,交了钱就有像开了挂一样的人生。

但是这里有一句话送给大家:开挂本就是逆天而行,被封号也很正常。



好了,接下来就是秀士——我们本文的主角一生中最重油重墨的一笔了,且听我小圆下回分解。

秀士在朝廷中正色为官,遇恶必惩,尽忠主上,秉公行政,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一方面端正了大唐的官风,另一方面在有些奸佞看来无异于秀情商下限。眼见同僚一个接一个被秀士搞下去,小弟对老大卢杞说:“朝野中留着这样一个人不和谐啊,老大,办不办?”

“能办早办了.......我卢某人有办法,不要求急。”老淫贼的笑容浮上脸来 。

据安史之乱平定过去了二十年,又有一个不识好歹的逆贼冒出水面,叫李希烈的。好在这人没安禄山能打。

“今年是安史之乱平定二十周年庆典 ,又逢李希烈反,这个宴席还办不办啊,陛下?”掌宴乐的礼部官员问道。

“办,为什么不办,今年不过二十年庆,你逮着明年庆啊?“玩得正欢的皇帝瞪了他一眼,正色道。官员不好再说什么,走了。

花满人间,风华正盛,酒会选在最大的皇家园林里,风刮动叶子呼呼作响,鸟鸣相和。

此处省略几十句此起彼伏的语言描写兼环境描写,笔者笔力不足。

“不善,为人君主,在李希烈贼反之时,臣以为陛下会召集群臣,共商国是,还复国土。臣以为最好的集会之处是议堂。”年纪已然老去的秀士说。

“臣附议,”卢杞高声道,“贼人当道,满朝忧心,此时我们应该决议平乱之事,借强唐之风,灭贼子之心!”

“臣举荐颜卿赴李希烈处劝降!颜卿作为国之重臣,气概压全国,不愁反贼不降。”

满朝哗然,进而鼓起了掌。皇帝心情有点难以平复:“颜卿如何?”

“喏。定不辱使命!”全朝野恐怕只有两人不知道卢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一个是不食烟火的皇帝,一个是不食烟火而且天不怕地不怕的老秀士。


“你不怕吗?”妻子问他。

“怕什么?”秀士问。

秀士拍了拍马屁股,走了,头也不回。妻子第一次发现自己的丈夫其实很帅。只是以后可能没有机会再见到了。




“报告大王,朝廷来官!”

“绑来。”李希烈说。

两个壮汉抬着五花大绑的秀士,“逆贼!孽畜!逆命而行,大祸苍生,乱臣贼子,枉为唐臣!放爷爷下来!”

李希烈看着他,说:“狗官,我的地盘,我是爷爷。”

秀才被松绑,副官拿着刀抵着他的胸口,"你还敢骂?“

”狗贼!欠损,欠啐,欠揍,欠管教,欠x,唾弃的词根,罪恶的源头,先祖为之蒙羞的子孙.......“秀士抢先一步,副官吓得忙抽回刀。

秀士被扔到了牢里。在秀士生命中最后十几天里,受到了各种人的各种折磨,辱骂,他不卑不亢,史书说他”赴火骂逆,何其烈也“,”凛然拒贼“。十七天后,老秀士终于把从字典中能找到组成的脏话骂了个遍,人李希烈的耐性也逐渐消磨殆尽。

最后,一个武士来到他面前,说:“诏书已下,拿你性命。”

秀士惊诧:“哪里来的诏书?”

"大梁来的。“

秀士愣了一会儿,哈哈大笑:”逆贼也敢称诏书?!“

手起锋落,刀光剑影,血色上苍穹。

秀士死后几年,朝廷中只有不多的几个人还记得这个烈性刚强的骨干了,新皇帝渐渐也忘了这个”赴火骂逆“的臣子了。坊间或此事为笑谈,也只有少数几人谈到他会一撒热泪,感慨万千。

不知道他在天之灵会怎么想呢?心如死灰,灰厚几何?

至少,他的最后的狂放笑容,成为了乱军铁蹄下唐帝国最后的风骨。

至少,他说明了,人活在世界上,毕竟不是为了吃饱穿暖。

大家都认识他的,字字泣血的《祭侄文稿》,笔笔遒劲的《多宝塔碑》,如其人——颜真卿


user avatar   tian-yuan-nan-quan-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触这种东西,是历史与时事结合产生的共鸣。

最近让我最有感触的历史人物,那当然是伍连德了。

我想久在知乎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过伍博士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故事,他以大胆,卓越的,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手段,战胜了肆虐东北的肺鼠疫。

那时,伍连德通过调查,判断这种新颖的鼠疫是通过呼吸和飞沫传播的,这一判断遭到了同为防疫专家的法国人梅特尼的反对,为避免争端,伍连德向清政府上疏:只要能封锁疫区,他愿意辞去职务。

清政府的回复是及时的,尽管此时已经是清政府的最后几年,但一向长于文字狱的清朝官员并没有把伍连德以祸乱民心的理由抓起来,也没有隐瞒不报,更没有发文自责,而是全权任命他为防疫总指挥。

自此,伍连德获得充分的自主权,疫区所有的物资调配,不需要通过任何组织,不需要筹集任何捐助,流畅的流向各个防疫机构。

由于确定是飞沫传播,伍连德要求防疫人员陪戴口罩,并奇迹般的以晚清政府的生产力充足的供应了每一个防疫人员,没有让其不得不以裹脚布自制的局面。

(注意,此时伍博士臂上标志单纯为医学标志,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

伍博士对于疫区情况深入了解,大小数据烂熟于心,从没有一问三不知,号称自己搞不懂的情况。

尽管东北当时已经是全国铁路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且正面临闯关东人民节日返乡潮,但由于伍博士当机立断,没有拖延或者预告封锁措施,整个疫区得以完全隔离,使其没有扩散全中国。

伍连德第一时间制止了所有大型聚会活动,避免了出现高达万人的聚餐亦或是戏曲演出云云……


时值1911年,晚清政府尚有不到一年的寿命。但伍博士在这亡国前夕所焕发的光芒,却明亮过了多少盛世中露出的腐朽。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让我最感慨也是最佩服的人莫过于冉闵(汉族)

其次是耶律楚材(契丹族)


这两个人,估计很多人都不认识,也不知道为啥历史书不怎么提及。但是这两个人,都干了一件事:在汉族最危险,即将遭遇灭顶之灾的时候,拯救了汉族人。

先问个问题,你知道汉族历史上最危险的历史时期是什么时候么?

答案:五胡乱华和元初。


先说冉闵。

五胡乱华时期,汉人遭遇了各种屠杀。胡人之残暴,汉族人之悲惨屈辱,估计很多人也听说过。著名的“两脚羊”就是那会产生的名词,最后有说明。

然而,天佑中华,出了闵冉这么个汉族战争奇才,屡屡以少胜多,还发布了著名的“杀胡令”,号召汉族人进行反击,把胡人屠杀殆尽,赶出中原大地。虽然行为不光彩,但是确实把汉族人拯救了。在那个时候,中原地区由于胡人作乱,据说汉族人从数千万锐减到百万级,而胡人人口剧增至百万级,虽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据估计最严重的时候,胡人和汉人数量已经大抵接近。以胡人的血腥秉性和强悍的战斗力,如果没有闵冉这样的人,在这么下去,汉族也许真就灭绝了。

杀胡令颁布以后,民间的汉族人开始屠杀胡人,以至于好多高鼻梁的汉人都被当成胡人跟着遭殃(幸亏我这种高鼻梁的汉族人,不是生在那个年代的,捏把汗)


但是为啥历史对这么一个神人会不怎么提及?

闵冉这个汉族人,其实并没什么民族觉悟,从小被胡人养大,一开始甚至替胡人进攻汉族。只不过后期因为内部权利斗争,反叛杀了领养他的胡人,进而利用胡汉矛盾进行争权。所以,他的行为,更多是出于个人利益,而非民族利益。真实的闵冉,为了争权夺利甚至做过不少不齿之事,改过三次姓(所以有人叫他三姓家奴),反复无常,动辄杀人灭口,很是残暴,并不像很多野史和地摊文学里说的那么正义凛然。至于他的行为最终救了汉族,更多是他争权的副产品。所以和岳飞,文天祥这样的人比,格局确实差距太大。

其次,他这个人,战争奇才,却不善于治国,有点类似项羽。所以,只有不断的胜利,才能压制各种反叛和敌人。无论拿过多少次战争胜利,只要一次失败,就很难翻盘。最终,不过短短十几年,他的冉魏政权随着战争失利而灭亡。但是有兴趣的真可以查查他的战绩,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包括一纸杀胡令,确实道德上说不过去,好多圣母也会因此来反对。

所以,他只能算战争奇才,算不上伟人。但是他确确实实救了汉族。


最重要的是,如今上层出于民族团结的目的,所以对于五胡乱华时期的历史(整个就是一个民族仇恨史),不做过多宣传(广电总局甚至还把闵冉大帝这部片子禁播了)。

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汉族人,带领着羸弱的汉族军队,面对胡人的铁骑,敢于正面反击,居然奇迹般的屡屡以少胜多,最终延续了汉族命脉。这种战神级的人,即使有那么多的缺点,依然让我膜拜不已。

只是可惜,出于某些原因,这位拯救过汉族的人,就这么被雪藏了。


再说一下耶律楚材。

首先很不理解为啥很多人把成吉思汗这个屠夫当民族英雄。

如果不是耶律楚材,估计整个华夏地区都是讲蒙语,汉族人彻底沦落为少数民族甚至绝种。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可以看一下南宋人同时代的其他民族就遭到了怎么样的种族灭绝:先是契丹人被金人杀了个干干净净,紧接着蒙古人杀光了金人,还杀光了西夏人。这些民族不光是血统,连语言和文字都彻底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没错,那会的战争就是这么残酷不堪,胜利者不光是虐杀战俘抢你财务欺辱女性占你土地。。。而是整个民族不分男女老少,通通杀光,让你整个民族彻底消失。日本鬼子相比都差多了。


这本来也将是汉人的命运,但汉族也许真的是上苍的选民,派来了一个神的使者,来挽救这个行将灭绝的民族。这个人的名字叫耶律楚材,契丹人,受过汉人的教育,比较崇尚汉族文化。这人曾经正确的向成吉思汗预测了一次日全食而深受成吉思汗的信任。

原来成吉思汗是这么计划的:杀光所有汉人,把整个中原地区改造成草原进行牧马。

幸亏这位外族人动了恻隐之心(也是担心汉文化失传)。终于决定来管这份闲事。他对成吉思汗进谏道:臣跟随大王多年劳苦征战,无非是为了得到土地和人民,今天土地得到了,人民却被大王杀光了,大王喜欢的玲珑奇巧之士,能工巧匠,俱在人民中间,我为大王计,认为这很化不来。当时在场的所有蒙古将领全部反对,认为这违反蒙古的既定国策。只有成吉思汗出于对宰相一贯的信任,点下了他尊贵的头-----这是汉人能够奇迹般的摆脱天命。

虽然后来蒙古人对汉人的统治异常苛刻严厉,十户共用一把菜刀,甚至享有汉族人的“初夜权”等等让汉族尊严丧尽,玷污民族基因的行为,但是起码汉人生存了下来,并终于在容忍了99年以后,在另一个神级汉族英雄朱元璋的统领之下,成功把蒙古人赶跑。




前方高能。介绍一下上文提过的初夜权和两脚羊。

先说一下,很多东西由于出于历史传说,未必是真的,也没法考究到底是不是发生过,是后人杜撰,还是发生过没记载,众说纷纭。所以大家就当看个演义好了。




网上比较流行的两个传说:

蒙古人把十户汉人变归到一户蒙古人手下管理。一把菜刀放在蒙古人家里,谁家要做饭就去申请菜刀,用完了要立马归还,防止私藏铁器造反。

汉族结婚,新娘子要送到蒙古人家里进行三天陪睡,这就是所谓的初夜权。可想而知,那会的汉族人有多么屈辱。

所以,很多汉族人,为了保证血脉纯正,只能采取一种无奈的反抗方式:把第一个生下来的孩子摔死,防止那是蒙古人的后代。但是很多人下不了这个狠心,于是后代便有了蒙古基因。比较典型的就是,四肢粗短有力,颧骨高,大园脸塌鼻子加小眼。其实这种长相,仔细观察一下,现在的汉人中也挺常见,就是遗留于元朝。

一个民族一旦战争失利,下场能有多悲惨,莫过于此了。

(关于说法常见于网络,存疑较大,个人也不算也太支持,只是做简单转述)



两脚羊

五胡中的羯族是历史上有名的“食人恶魔”,史书记载羯族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叫做“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被驱赶的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

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时大概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掠夺汉族少女就达20万。这些汉族女子是被羯族人当作“双脚羊”来饲养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

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到了南北朝进,拓跋鲜卑的拓跋焘发动三十万大军进攻宋国,居然不带一点粮草,如果掠夺的食物不能解决需要的话,就只能是“掠人而食”了。


两脚羊这个称谓,能查到文字记录的,是宋朝。而且人吃人这种事历史上发生很多。但是最严重最泛滥的历史时期,非五胡乱华莫属。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谈到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美国对华武器禁运时好多人会选择性失忆? 
  认为古代没有民族主义有道理吗? 
  有哪些历史人物的死亡场景可以配乐希望之花? 
  历史上是否出现过真正「伟光正」的组织或者个人? 
  能不能说西周的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互为表里? 
  真实的太平天国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何评价斯大林? 
  希特勒执政的前8年到底做了些什么,能让德国政治,军事,经济,科学,社会心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上有哪些“一把好牌打的稀烂”的例子? 
  三国志中说曹操曾任“济南相”,具体是指什么? 

前一个讨论
牛顿在神学领域,研究出什么了吗?
下一个讨论
史书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