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汉语词汇相对于英语、法语等欧洲语言的词汇是否带有更多感情色彩? 第1页

  

user avatar   aiyinxing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题主喵。有这种感觉没错,而且绝对不会只有你一个人会有这种感觉,在知乎上这么问,估计也会有很多赞同你的人。但是问题在于,你的感觉是有偏差的,因为你只有一种母语,看你的描述,其他的语言——不管是不是欧洲语言——都不是你的母语,因而就算它们的语言里有细微的情感差别、丰富的感情色彩,你也不得而知。正如大街上随便走来一个老太太,你未必会对她自然而然有亲切感,因为她并不是你的亲人。

我们依然从positive和negative开始谈起。且不论positive和negative在术语翻译时是不是永远翻译成“积极”和“消极”(答案显然不是,这个我在后面会举例),我们先回到英语里,反观这两个词在英语中的用法,在描述情感的场合,positive也是褒义的,negative也是贬义的,一个积极向上一个忧郁消沉,词典里经常会这么表示,这点和汉语里的“积极”与“消极”如出一辙。但是,当用于术语的时候,positive和negative就会相应地失去其褒贬含义,我对positive/negative liberty定义不熟悉,还是用一个大家更耳熟能详的吧:positive/negative integer。这一组词对应到中文里,是指“正整数”与“负整数”,数学上的概念我们都熟悉,那么在提到positive integer或者正整数的时候,你会不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呢?大概未必吧。

外行人对于术语总有可能会望文生义,哪怕术语是在自己的母语里实现的——或者说,越是在自己熟悉的语言里接触到术语,越容易受到术语外一般词汇惯用法的困扰。在我们这行(语用学)里,有一对定义:positive politeness vs. negative politeness;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止一次听到英语为母语的人说:既然positive politeness是对人有礼貌,那么negative politeness是不是就是impoliteness(不礼貌)的学术化说法啊?即使是英语母语者,也会明显地被negative的“负面”、“消极”含义带跑——negative politeness实际上是指以疏远的方式提出请求、以避免与对方针锋相对的“避让式”交流方式,因此被称为“消极礼貌策略”。而如果我们把英语母语者和题主这样的汉语母语者放在各自的对等语境下看待,那么英语母语者们误认为negative politeness传递的是消极的信息的现象,与题主“积极、消极这两个词,对于未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来说带有明显的褒义、贬义色彩”的感觉,实质上是同质的。

那么,最后折回来:positive和negative,有没有可能完全清除掉“积极”和“消极”的意味?当然有可能。如果一个英语母语者看到自己的化验单上有一项HIV positive的话,我想,就算positive再怎么积极向上,他也很难得能积极乐观起来吧。在中文里这个术语被翻译成了“阳性”和“阴性”。当然,扯得远一点,“阳”是正面,光明正大、阳光灿烂,“阴”是背面,阴险狠毒、秘不见人,我想这可能是很多汉语母语者都会有的感觉;但是说起“大三阳”、“HIV阳性”,估计也会把“阳”的好处抛到九霄云外了吧。

说完positive和negative,我们再来说Zeitgeist(虽然说英语应该小写,但是这么明显的德语词不大写感觉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和室友)。这个词很明显是德语发源的(维基上说可以追溯到黑格尔,我已经放弃了哲学,所以轻拍),Zeit是“时间”,Geist可以大略地翻译成“含义”,因而汉语里对译为“时代精神”并不为过。那么Zeitgeist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引用一下维基消歧义页面的解释:

Zeitgeist is the intellectual fashion or dominant school of thought of a certain period.

也就是说,Zeitgeist的原意,是指在特定一段时间里,在一个社会群体内部(以下称为“共同体”,包括后文)占据主导位置的思想与学说。维基解释里的“intellectual fashion”,我很想把它翻译为知识界的时尚:和服装、化妆乃至电视电影里的时尚一样,它们是具有明显时代性的,正如“在二十一世纪谈论结构主义语言学是过时的”一样,一旦流行过后,就会被新的时尚风潮代替。如此说来,在汉语里用“时代精神”来表述这个概念,实际上是基本符合的——哪怕是一个很负面的学术风潮,那毕竟也是当时时代的精神,谁说一定要有褒义色彩了?

谷歌用Zeitgeist来作为产品的名称,通过搜索词监测年度热门话题,自然是一个很好的命名:毕竟流行语和热门话题与学术意义上的时代精神一样,会在特定一段时间内对一个共同体的成员产生明显影响,在这些地方大词小用,连产品瞬间都变得高端洋气起来了。但是误以为流行语和热门话题就等于英语(或者德语)里Zeitgeist的原意,甚至认为它等于汉语中“时代精神”一词所指的对象,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一个已经变成了专名,一个则是既有的学术概念,两者生拉硬拽在一起,是完全没有对比意义的。

在进行跨语言的语义比较之前,一定要意识到自己在比较什么,否则这样的比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那么,现在可以讨论题主的问题了:是不是相对于英语等语言来说,汉语比较缺乏中性的表达用语?

我的回答是:不是。

那也许有人会再问一句了:既然你对上一个问题说了“不是”,那么是不是相对于英语等语言来说,汉语反而有更多的中性的表达用语?

我的回答还是:不是。

我们所感到的“褒义”、“贬义”,会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来源。一个是词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是词汇语义层面的,另一个则是词并不具有的、只是我们能够“感觉”出来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就不再是词汇语义层面的了,而是上升到了语用的层面,成为内涵义(implicature)的一种了。

词汇语义层面的褒义和贬义很容易理解:“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在一个普遍的广义语境下,“美德”就是一个褒义词,而“邪恶”就是一个贬义词,这是根据词汇产生时所代表的概念而产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发生改变。我们平时用到的“这个人很积极”、“他对于这件事态度十分消极”,包括英语里的positive和negative,实际上是属于这一部分的含义的,正如positive在剑桥词典里的解释是“full of hope and confidence, or giving cause for hope and confidence”,而negative最基本的意思则是“not expecting good things, or likely to consider only the bad side of a situation”。

而语用层面内涵义的褒义和贬义就非常微妙了:它们是随着惯用法的出现而逐渐形成的,是属于惯用法附加上去的“特别”的含义。举个很极端的汉语里的例子吧:最近这两年大家很喜欢用“狗”这个词,什么“单身狗”、“留学狗”、“生狗”、“博后狗”,或者是“今天累成狗”、“晚上失眠白天困成狗”、“被导师骂成狗”,一说起“狗”,就觉得自己满脸血泪、浑身上下都是尘土,卑微委屈得不行。但是一旦回归到词汇语义的层面,“狗”只不过是一种动物,并无其他特别的含义,你无法指着一条萨摩耶或者哈士奇说“这玩意儿有一种贬义的情绪”——大家不都还觉得哈士奇很可爱很蠢萌么?“狗”所携带的贬义感情,实际并不与它的语义有关,而是我们在长期语用里依靠惯用法完成的附加物,这和“negative”所表达的负面含义是完全不同的;“时代精神”给人的宏大、壮丽感,自然也属于这一类而不是词汇语义类。(针对这方面的更多分析,可以参照我之前的回答

为什么有的词说多了就会变成贬义的? - Chris Xia 的回答

和专栏

超市物语·用爪子投票 - 听雨庭院工作室谢喵图书馆 - 知乎专栏

那么,这样的区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词汇的语义是可以直接习得的,但是语用层面的内涵义区别很难习得。内涵义的产生与固定和in-joke一样,是在一个共同体内部完成的,由所有的共同体成员“投票”决定;在决定内涵义的时候,这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是一种语言的母语者(或者是母语者的子集)。外语者是被排除在这个共同体之外的,因而无法参与内涵义的固定;更进一步,由于内涵义并不是直接能够反映在语言结构上的,因此外语者甚至无法直接通过听说读写来判断内涵义的存在和内容,从而对内涵义的存在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说回题主在问题回复里的例子:ambition,以及它的形容词态ambitious,至少在五年前还是一个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对应为汉语的“野心”。题主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并不是因为不熟悉ambition的字面含义,而是没有感觉到它存在的内涵义。当然,现在如果我们谷歌一下的话,就会看到很多人写文章说“Ambition is not a bad word”——不过试想,如果没有之前的负面色彩,哪里会有现在的“洗白”呢?

题主的毛病正出在此:能够感觉到自己母语里的词汇语义和内涵义两重褒贬,但是只能感觉到外语里的词汇语义(对于一些外语水平有限的人来说,连词汇语义都无法正确感知,就更别提内涵义了)。由于这完全不对等的对比,导致认为“相对于英语等语言来说,汉语的表达方式更容易表达出感情”,或者按照题主自己的话来说,“相对于英语等语言来说,汉语比较缺乏中性的表达用语”。我相信,对于一个学习汉语或者日语的英语母语者来说,他也可能会觉得,“相对于汉语、日语来说,英语比较缺乏中性的表达用语”。

最后说回之前留下的一个小尾巴:词汇语义层面的褒义和贬义是根据词汇产生时所代表的概念而产生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发生改变。既然我说有“大多数情况”,自然也会有少数情况:特定的语境、专有名词(实际上,在我的分类法里,专名也算一种特定的句内语境),会导致语用层面的中性的内涵义反过来覆盖掉词汇层面的语义,从而消除掉原有的褒义或贬义。positive politeness和negative politeness,positive integer和negative integer,“正相关”、“负相关”、“正电子”、“负电子”,都是这样的例子,语境拔高从而覆盖掉了“正负”的“好坏”,也就无所谓精神层面上的“积极”和“消极”了。

有感觉是好的——但是跟着感觉走,往往会掉到坑里的。与各位共勉。




  

相关话题

  保持语言的多样性有什么价值? 
  应以何种思路破译此文本? (IOL 2013 团队赛) 
  救救我,英语零基础的人怎么学英语,也不如初中水平,面临着英语四级考试 ? 
  为什么秒针是钟上第三根针,而要叫「秒」作 second? 
  中国如今对英语这么重视,无处不在,是因为曾经是英语系国家的殖民地吗? 
  东北话有哪些当地的特别词汇? 
  如何提高学术领域英语演讲的能力? 
  怎么看待高考取消英语这一呼声? 
  面试最后,面试官说给你发欧否,欧否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前面的路还长」和「后面的路还长」都是表达的同一个意思? 

前一个讨论
产品经理在早期如何快速学习?
下一个讨论
关于德国当年占领青岛时修建下水道,并延用百年至今青岛不淹水的故事是真的吗?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