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特点,逐鹿北方大体是无限可能性的。近些年一提南北实力差距,就有人拿女真满清之类的说事,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这么说吧,李自成给打得就剩17个人了,都差点翻盘成功。但是,以南方为根据地最终统一中国的,大体就刘邦、朱元璋两例,而且项羽是联军,灭秦后依然分封了诸侯,朱元璋北伐时元廷也正在发生内讧。也就是说北方是较有凝聚力的整体的情况下,南方一举成功的样本是0。这么长的历史,这么多例子,我认为不应该归结为南方那么多名将还没有我们聪明,也不能认为是南方没有打出决定性的胜利(赤壁、石亭、淝水、刘裕北伐都是)才不能一举翻盘。

近些年我还有一事不解就是“以攻为守”怎么还成了蜀迷神论了,首先这是王夫之说的,不是哪个网络蜀迷或者易中天发明的;其次如果要否定这一说法,不就等于把《出师表》的“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否定了么?诸葛亮自己的逻辑都认为,正因为蜀国弱,所以才要积极进攻。否则不就成了坐以待毙了?

当然,有一点逻辑需要梳理一下,无论是“以攻为守”还是“危急存亡”,都不能跟“不可为”划等号。题目这句话据我所知可能是吴秀波的司马懿说了后热门起来的,那毕竟是电视剧,当不得真。北伐虽然最终目标确实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也并不代表非要一举灭亡曹魏才算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如果把雍凉、陇右打下来了,那也壮大了蜀国,削弱了魏国,并且获得了精骑产区,形势益张。

而且以蜀吴联盟的实力,达成这一目标还是有可能的,别说诸葛亮时候的蜀国,连姜维都差一点通过大胜迫使魏军放弃陇右(连邓艾都认为应该放弃,因陈泰意志坚定才未能得手)。那么,将明明有可能做成的事束手放弃,而坐等魏国人力国力不断增长(西晋实际最终增长到了1000多万口,而汉朝全盛期北方有4000万口),才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以,诸葛亮北伐还不如说是“知其必为而为之”。




  

相关话题

  诸葛亮和石勒对于汉光武帝的评价哪个更公允? 
  历朝历代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人共有多少个?都有谁? 
  从东汉到三国,人口的急剧降低是什么原因? 
  如何看待网上的“关羽是被刘备和诸葛亮害死”的说法? 
  袁绍死前两年都做了什么? 
  我国现在各个省会城市在三国时期都在干嘛? 
  朱温与李克用,双方的综合能力怎么样,谁更厉害些?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令人感伤,而孙权北伐就令人发笑? 
  有多少人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周瑜指挥的? 
  成都武侯祠供奉着哪些人? 

前一个讨论
法拉第和特斯拉 到底伟大在何处?
下一个讨论
怎么评价2019年的实体经济?





© 2025-04-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