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诸葛亮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吗?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特点,逐鹿北方大体是无限可能性的。近些年一提南北实力差距,就有人拿女真满清之类的说事,这种说法不能说完全没道理,这么说吧,李自成给打得就剩17个人了,都差点翻盘成功。但是,以南方为根据地最终统一中国的,大体就刘邦、朱元璋两例,而且项羽是联军,灭秦后依然分封了诸侯,朱元璋北伐时元廷也正在发生内讧。也就是说北方是较有凝聚力的整体的情况下,南方一举成功的样本是0。这么长的历史,这么多例子,我认为不应该归结为南方那么多名将还没有我们聪明,也不能认为是南方没有打出决定性的胜利(赤壁、石亭、淝水、刘裕北伐都是)才不能一举翻盘。

近些年我还有一事不解就是“以攻为守”怎么还成了蜀迷神论了,首先这是王夫之说的,不是哪个网络蜀迷或者易中天发明的;其次如果要否定这一说法,不就等于把《出师表》的“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否定了么?诸葛亮自己的逻辑都认为,正因为蜀国弱,所以才要积极进攻。否则不就成了坐以待毙了?

当然,有一点逻辑需要梳理一下,无论是“以攻为守”还是“危急存亡”,都不能跟“不可为”划等号。题目这句话据我所知可能是吴秀波的司马懿说了后热门起来的,那毕竟是电视剧,当不得真。北伐虽然最终目标确实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也并不代表非要一举灭亡曹魏才算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如果把雍凉、陇右打下来了,那也壮大了蜀国,削弱了魏国,并且获得了精骑产区,形势益张。

而且以蜀吴联盟的实力,达成这一目标还是有可能的,别说诸葛亮时候的蜀国,连姜维都差一点通过大胜迫使魏军放弃陇右(连邓艾都认为应该放弃,因陈泰意志坚定才未能得手)。那么,将明明有可能做成的事束手放弃,而坐等魏国人力国力不断增长(西晋实际最终增长到了1000多万口,而汉朝全盛期北方有4000万口),才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以,诸葛亮北伐还不如说是“知其必为而为之”。




  

相关话题

  孙夫人当初要带走刘禅,虽然最后失败但这难道不会恶化孙刘之间的关系吗?为何之后刘备集团对孙氏戒心仍不大? 
  夷陵之战是否可以说明诸葛亮不善于择主? 
  诸葛亮是因为体育课输给了司马懿吗? 
  三国有关问题中,知乎的政治正确就是褒诸葛亮吗? 
  谁能比较详细的说说诸葛亮不受宠的时期? 
  刘备从未提防过关羽吗? 
  曹睿为什么默许司马懿屠杀和迁徙辽东百姓? 
  为什么司马师和司马昭在权力面前还能保持兄弟和睦 ? 
  刘备得诸葛亮前后有哪些方面的变化,致使他最终摆脱之前的困顿,成就一方霸业? 
  孙权叫“孙十万”的话,那么深究妙算、六出祁山、屡战屡败的诸葛亮算几万? 

前一个讨论
法拉第和特斯拉 到底伟大在何处?
下一个讨论
怎么评价2019年的实体经济?





© 2024-06-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