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明末崇祯怎么做才能挽救明朝? 第1页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区有精彩。

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开评论的理由。

批判之前敢不敢仔细看看我叫什么,把字打对了再批判。。。

撤了宁锦,是准备把辽镇的兵马直接裁撤了还是移驻蓟镇?如果是前者,那山海、蓟镇谁来守?弱成渣的蓟镇需要强化,你准备怎么个强化法?如果是后者,那跟不内迁有什么区别?

在晋曰:“否,当更设兵。”曰:“如此,则八里内守兵八万矣。”

那这意思是,把辽镇的六万人裁了,然后再组织八万人守山海,请问,这样操作的话,辽饷是直接输送山海呢,还是裁了辽饷,再开山海饷?这八万人的银钱谁来掏?怎么掏?

烦请安兄指教。 @安微微

//2018年12月21日覆安兄回复:

辽镇在崇祯初编制关外就只剩七万一千了,崇祯中期就只剩六万八,除开皂吏书办,马步车营83,战兵守兵援兵5.8万。当然,关内还四万呢,可这四万是整个山海镇的,不是山海关的。不知您说的辽镇十几万是怎么算的?出于何典?


我比划了半晚上,越琢磨越特么糊涂,把辽镇退入关内,是省了钱了呢,还是省了人了呢?到底省了特么什么钱呢?没撤,关宁七万多;撤了,王在晋自己都说了关城得八万人,省特么哪儿去了?到底怎么特么省法?!

还有,守不住沈阳守不住辽阳守不住广宁,谁特么给你的勇气就能守得住山海?梁静茹吗?!

//2018年12月21日补:我现在才明白,合着你们以为辽镇有十几万人呢是吧?十几万人撤回关内,王在晋说山海八万人足够,这样一下子就省了一半,再刨除去山海旧卒,辽镇一下子能裁撤三分之二的人,可不就省钱了么……

还有,您能解释一下您这个回答,是何狗彘?


还有,不敢放开评论是什么鬼?这有什么啊?大不了你们在评论区吵起来。。。

哎呀。。。这种问题怎么写都是挨骂。

-1,提议南迁者斩。不能主动南迁,主动南迁就是个死,而且死的很惨的那种,比1276的南宋还惨。直接南迁,那你是准备学习金宣宗咯?金宣宗时期的大金好赖不济吊打南宋没问题,也还能跟蒙古打个有来有往,你让崇祯南迁,吊打谁去?没了地形加持,你准备撑多久?怎么撑?年年过己巳之变吗?准备称臣还是称侄还是称侄孙?让李自成当肉盾在华北抵挡清军的,请问1644年大顺军挡住了吗?1644的百战之余都挡不住,你让1636的乌合之众挡去?螳臂当车?

说弃地的,准备弃多少?陕西全境,那山西要不要扔?1641山东全境、河南全境、湖广大部、南直江北全部遭灾,要不要一块扔了?

所以坚决不能主动南迁。

太子太小,崇祯十年也才十岁而已,靠他,没用。我为什么说不能杀福王?因为还得指望他安定江南人心呢。崇祯只能待在北京,死也得死在这儿,要是真能收拾河山那皆大欢喜,一旦保不住,甲申故事再现,他就只能死在北京,必须死,而且要死的轰轰烈烈,死的天下皆知,死的扬名四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与江南朝廷以天下大义,才能给北地诸省军民一个交代——朝廷没放弃你们,先帝宁死都不肯放弃你们。只有这样,南京朝廷才有号召力。

要是到了崇祯十七年,太子也十七岁了,大年初二走完亲戚,该走就走吧,让他姑父巩永固、大叔刘文炳保着他去。

要是崇祯十年前后,国事汹汹,十岁孩子能做什么?干脆就把朱由崧扔去南京,先历练历练,我知道你们都不喜欢福王,我也不喜欢,这货也不是什么好材料,可崇祯一旦死亡,神宗之孙光宗之侄大行皇帝从兄的身份,足够了,没了儿子,那朱由崧就是第一位的继承人,你要是把潞王甚至唐王什么的搬出来说他们贤明当立,那是嫌朝廷还不够乱。

0,先把妄意裁撤辽镇、退守山海的砍了。必须砍了,先前说就是不砍也得贬烟瘴边卫去看来是不合适的。

1,停征陕西税赋。反正也收不上来钱,停了吧。

2,洪督师全权负责陕西、三边、临洮五镇边防,钱粮。。。自己想辙吧,马爌、祁国屏、杜文焕等总兵归其节制。

卢督师全权负责宣、大、山西三镇防务,曹文诏、曹变蛟、王朴、姜瓖归其节制。

孙帝师全权蓟辽保定昌平天津诸镇防务,唐通、马科、侯世禄、尤世威、吴三桂、祖大寿、赵率教、满桂全部划他底下。

袁可立负责登莱、东江、水师,窥伺金、复,节制朝鲜,孙元化、张可大、毛文龙、杨国威归他节制。

3,移大宁都司、保定五卫、涿鹿三卫安置永平、滦州,签永平府及蓟州治下一府二州十一县民为军,改为实土卫所。这事让孙帝师负责。

4,郑崇俭出任援剿督师,专办秦晋楚豫一应流贼,铸平贼左将军印给左良玉,平贼右将军印给贺人龙,李国奇、张应昌分别佩平贼左副、右副将军印,听郑崇俭节制。

5,朱燮元坐镇川中,节制川湖云贵一应军政,务必安定西南。铸镇蛮将军印给秦良玉,英雌将军印给张凤仪,前者节制四省汉军,后者节制四省土军。

6,武昌楚藩似有不臣之举,着锦衣卫查办。

7,宗人府衙门移治开封,周王朱恭枵、唐王朱聿键分别出任左、右宗人令,清查宗室,登记、造册,亲、郡诸王有违法乱纪者籍没家产,安置凤阳。各将军、中尉放为民籍,许自谋生路,许参加科举,许经商,许从军。

8,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招募弗朗机人,购买、研制火器,改进历法,向蠔镜的弗朗机人索要火铳手教习。徐光启加礼工二部尚书,专办此事。

9,泉州、广州、宁波、太仓四处市舶司对外贸易。

10,黔国公沐天波招募云南、缅甸、孟养、暹罗诸蛮,训练狼兵。

11,杨阁部。。。杨阁部。。。去苏松屯田吧。。。

12,周堪庚加工部尚书总督河道漕运,治河,兴修水利。

13,毕自严、范景文、倪元璐掌户部,弄钱。

14,福昌王朱由崧去镇守南京,把黄道周、刘宗周两位扔过去,辅导其学习处理政事。

——

有人私戳问我为啥不杀了福王。

很简单,崇祯即位才十七岁,太子崇祯二年出生,到了崇祯十年才八岁,万一哪天太子爷染了风寒,亦或者崇祯钓鱼的时候落水了,你觉得谁来继承大位?潞王吗?

有人问我为啥不废了辽镇退守山海。

长城不是就山海关一个口,山海关固若金汤,不代表蓟镇昌平沿边关隘都是如此。弃疗之前,后金要么死磕辽镇的城堡,要么绕道千把里,可弃疗之后呢?界岭口、桃林口、冷口、青山口、喜峰口、潘家口、龙井关、罗文峪、大安口、黄崖关、黄松峪、墙子岭、古北口、白马关、石塘岭、慕田峪,你准备防哪个?


user avatar   li-meng-yang-88-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崇祯宣布退位,换一个不瞎折腾的继承者来。往前数数,万历,成化,哪怕朱厚照这种水平都可以。

讲道理,以崇祯元年的气象,明朝还没到亡国的时候。如果是一个不瞎折腾的主,兴许还能多活一些年,可惜崇祯上台一通瞎折腾,提前让大萌GG


见我以前对崇祯的评价

明朝历代皇帝,崇祯排倒数第二没问题,倒数第一是英宗。毕竟崇祯有勇气上吊,英宗舔着脸还回来复位了。


更新12-24

这个随手答的居然破百赞了。惭愧。

既然如此,说一下崇祯继位后在蓟州人事上的一通神操作吧。各位体会一下

崇祯元年蓟辽总督为阎鸣泰,六月因阎为阉党,被拿下,接替者为张凤翼。但是老张屁股还没坐热,是否到任都不清楚,八月又换成喻安性。崇祯二年3月蓟门发生兵变,明史说刘策夏季接任总督。同期还有个总督王象乾专抚夷不负责防务。

但是在喻安性之后,刘策似乎并未直接负责蓟镇防务,这里面夹了一个顺天巡抚王元雅,在崇祯2年3月后实际主持蓟州防务的是这个巡抚,崇祯授予他负责蓟镇防务之责。一直到9月袁崇焕提醒蓟州防务都是对这个王元雅说的,而这个王元雅偏偏还只负责蓟,不具备沟通协调蓟辽的职权。所以,这里刘策到底是干什么的?

刘策分明就一倒霉鬼刚上任啥都没负责呢就因己巳之变被砍了。

蓟镇这一防务重地在至关重要的总督人选上频繁换人,权责不明。最终导致己巳之变赵率教被三屯营总兵拒绝入城而全军覆没,这中间就是因为缺少蓟辽总督这个职权的人居中协调关宁与蓟镇各镇总兵的原因。

更不要说蓟辽总督之上还有个蓟辽督师,说他不管蓟,分明屡次对蓟镇插手,说他管,又没明确管。

这就是己巳之变前夕蓟镇这地方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的乱像。

这种猛如虎的操作,已故蓟镇总理戚继光复活也无能为力啊

后记,你以为这是最终版本么?崇祯14年后,蓟辽同时搞出了4个总督一堆巡抚,谁都不知道谁该负责什么~~


user avatar   xiong-san-45-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少管事,多享乐,或者提前十七年在歪脖子树上吊,大明延长个五十年还是有机会的。

对比清末的太平天国,捻军等等,清末局势不知比明末坏多少了,但是慈禧就比他高明的多。权利该放下去的,就放下去,后面都有人举报曾国藩造反,慈禧也只是暗地防备,明面上依然嘉奖信任曾国藩。

要是崇祯,估计会把曾左李等人都逼反或者逼死。所以崇祯这人,属于是主帅无能,累死千军的典型。无论在辽东对抗后金,还是西北对抗农民军,还是内政,都是骚操作不断。

正面一线战场的主帅,他常常因为几个龌龊的官员编造的言论,然后臆想一堆理由,把他们换掉,拘捕入狱,或者杀掉。想想他当皇帝的十几年间,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14个兵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甚至7个兵部尚书被他杀掉,治国对他来说,就是过家家,你说可笑不?!换着你们公司,每年都换三四个副总也会受不了,何况一个国家!

说实话,人家正面战场一线的人,不比你崇祯在皇宫里了解的多?不比那些呆在家里酸的官员懂得多?崇祯整天脑子跟装了屎一样,鬼还有人给他老朱家卖命!可惜了明末那么多牛人,要是这些人给慈禧,都能创造好几个中兴!

什么明亡于万历,亡于天启等等,都是扯蛋,明实实在在的亡在崇祯手里,真的明粉无不愤恨他。


user avatar   feng-da-67-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很知名的观点认为,明朝防守辽西可以牵制清军、避免清军绕道入关。

这个观点很奇葩。因为明朝防守辽西、清军绕道入关是史实

也就是说,在历史上,明朝防守辽西完全没有起到阻止清军绕道入关的作用。

依据正确的历史,才能进一步讨论。

那么,明朝防守辽西完全没有起到阻止清军绕道入关的作用,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历史上,明朝在将大量精力放到辽西之后,清军历次入关都是走的长城各口。

第二,修辽西只防了山海关一个口,而不是为了防守整个长城。可是清军不走这里,就白花钱了。

第三,明朝九边防线历来就是防守整个长城而不是只防山海关。

原因很简单,辽西不是必争之地。

辽西的地形就是一个死亡走廊。

从明军角度看:

第一,从山海关到大凌河,绵延数百里,行军需要近十天时间,远远超出随身携带粮草的极限,任何一支军队通过这里,后勤都是极大的软肋。

第二,辽西左海右山,易于遭到两翼袭扰、断绝后勤。辽西走廊的西北面是蒙古部落居住区,东南面是渤海。

第三,由于明朝没钱收买蒙古部落,后金可以有效控制蒙古,那么明军一旦进入辽西,就面临着随时会被切断后路的巨大危机。

从清军角度看:

第一,从山海关到大凌河,绵延数百里,行军需要近十天时间,远远超出随身携带粮草的极限,任何一支军队通过这里,后勤都是极大的软肋。

第二,辽西西北全是蒙古部落,易于遭到袭扰、断绝后勤。辽西走廊的西北面是蒙古部落居住区,东南面是渤海。

第三,大海是明朝水师的天下。清军如果走这里,在明朝失去蒙古部落支持之前,就面临着随时会被两翼夹击的巨大危机。

人们可以注意到,明清两军遇到的“形”都是一样的(加粗部分),但是一旦攻守易势,所遇到的“势”却是不一样的。

后勤补给线过长,两翼都是敌对力量,这个场景应该让人感到熟悉。熟悉军事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包围圈,一个大口袋,一个天然的“天炉战法”执行地带。

历史上,熊廷弼提出了利用这个地形、搞一个大口袋的建议(三方布置)。明神宗批准并支持了他的建议。

历史上,王在晋支持这一建议,提出加固口袋底、继续搞大口袋的建议(在山海关修筑重城,加固口袋底,为钓鱼做准备)。明熹宗明确决绝了他的建议。

历史上,孙承宗反对这一建议,提出填实口袋芯、送脸上门去打辽东的建议。明熹宗同意了帝师孙承宗的建议。

历史上,努尔哈赤沿着明军修好的堡垒,有吃有喝的深入辽西。明军无力守卫这些堡垒。因为修小了守不住,修大了修不起。最后只能修几个孤立的城池,但是又不敢去救。要说去练兵,但是哪有那么多钱呢?

历史上,明朝执行孙承宗这一建议直到灭亡。最终,崇祯皇帝在松锦大战中将最后一支能战之兵沿着辽西走廊走到对面,然后被敌人成功干掉。

历史上,清军利用辽西走廊干掉了明军。

但是清军在辽西走廊没有修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是明朝自己修的。

历史上,明军在辽西修筑了大量堡垒,有人说,此举是为了防止清军绕路突破长城。问题是,清军走长城各口是历史事实。

主因是军费都被挪用到辽西了,导致明军长城沿线得不到补给。明朝九边正供一共只有三百多万两,这是包含了原先辽东在内的总额。可是,自从选择在辽西大修堡垒、屯驻十几万大军之后,仅辽西的军队耗资就达到了一年五百多万两。到了天启六年,加征的辽饷到达了七百多万两,依然被花光了。

人人都在喊明朝末年财政危机,甚至还有人痛心疾首地说,卢象升战死的时候,他麾下的部下连饭都吃不饱。那么钱都去了哪里呢?辽西。那辽西干了什么呢?什么都没干。

在财政紧张的环境下,花钱打水漂,孙承宗,你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帝师。


user avatar   eddy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让王承恩接手锦衣卫,维护皇城安全和自身身家性命,将老魏在禁宫中的影响力降到最低;(掌握自身安危)

2、与老魏谈心,赐他封赏,让他安心为自己卖命、收税、制衡东林、背黑锅,维持阉党、东林党斗争常态;(不作,延续木匠对老魏的用法,老魏就是自己的收税机器和百官的“考成法”,但要懂得张弛有度)

3、派遣亲信在京畿、山东搜寻青壮,用一年时间编练一支只听皇帝差遣的一万人军队,期间让锦衣卫暗中调查收集京营部队吃空饷、贪墨腐败的证据,一年后利用新练成的部队肃清、遣散京营的那帮“老弱病残”,并以此为基础用2-3年的时间重新编练京营,人数控制在12万人左右;(建立真正属于自己的强大武装力量)

4、加大“两厂一卫”和京畿武将对辽东军、东江军的渗透,封赏辽西将门和皮岛众将,并将其后人接到京师担任闲职,定期让辽东军和京营新军、蓟州兵相互换防整顿。命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兼任蓟辽总督,增大力度援助毛文龙,整顿蓟州、宣大防务,维持天启年间对林丹汗的赏赐外交;(做到这一点,后金便永无翻身之日)

5、提前內迁陕西农民,暗中让锦衣卫调查一些太“肥”的藩王,利用各种手段“割韭菜”,在增强自身荷包的同时也把藩王的地分发给陕西的农民们耕种,同理对山西的八大晋商也这么做;(至少五年内的军饷不用愁了,还可以减少将来农民军的威胁)

6、重点提拔洪承畴、孙传庭等人总理陕西军务,杀掉杨鹤。逐步提拔卢象升至蓟州总兵。

7、用3年时间清丈全国土地,之后再用5年时间推行摊丁入亩。利用各种软硬手段削藩、弱藩。

8、重新制定合理商税,提高官员薪资俸禄。

9、发展火器、海军,搭上大航海时代的班车。

10、修道、做木匠活、玩蛐蛐儿各选其一,不作不死,静等小冰河期过去、后金覆灭、蒙古归顺、台湾回归、进军南海。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抄家。


明朝问题在那里?

没钱。

哪里有钱?

除了皇帝以外的其他人都有钱。

怎么弄过来?

魏忠贤。

他们要是反抗怎么办?

哈哈哈,他们要是会反抗,我大清就打不下这个江山。


user avatar   avalon-i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问题是问人品

比较复杂,因为除了郭老私人感情,他朋友上下级对他评价都很好。

私人感情上你单看结果,确实不该借鉴

但你放在当时时代,滚滚历史长河,都是裹挟人前进的。郭老也逃离不了时代。他真的不爱第一个夫人,因为包办婚姻。没什么好说的,至于第一个夫人怎么怎么为郭家,那都是她自己的事,她做的好,后人会评价她好,她离开了,后人也没资格指责她。

第二个夫人,也是最多人怜悯的,郭安娜

确实是遗憾,因为郭老和她是相爱的。你看他们生了几个就知道了。而且处境那么困难。至于说什么婚内出轨,真的什么野史都有,要是有,都会有记录。目前来看,更为信服的是没有。

郭老有三段婚姻,五段感情史 。但没有婚内出轨过。发生三段感情都是有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抛弃郭安娜,不是他故意。是必须这样做!郭老是回国抗战,代表中国对抗郭安娜一家的日本右翼势力。这时你带着右翼主要家族来中国抗战,你有多少信服度?你能保证你妻子儿女不会因为民众迁怒遭遇危险?

而且郭安娜也是右翼分子,她不过是因为对郭老的爱,才没表现那么严重。但她也是不支持郭老回国的。在中国,一个男子要为国报效是至高荣誉,此时一个人对此表示不支持,你会气愤吗?理智点,他妻子是大家族女儿,留在日本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虽然安娜父母不支持,但起码日本不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后来安娜遭到监禁,但也恢复日常生活。

至于后来遇到第三任夫人,我老师就说过,感情的事,没有对错 。真的情来了,你是躲不掉的。何况大家忽略了一点,当时抗战到什么程度?郭老作为对日宣传工作的高官,深知中日绝不两立,你死我活。你觉得和日本妻子相聚有可能?这不是多爱的问题,这还是民族气节的问题。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很多情况,你是很难全的。难道普通人家庭不幸福吗?但那就是普通人的幸福,因为他们没有付出代价。所以为什么城外的想进去,城内的想出去了。

后来遇到第三位夫人,你觉得你是重新和第二位夫人和好?无论怎么做,郭老都是要被后人指责的。但当初他回国是写好遗书了,因此他活下来,是幸运的。安娜还能遇到郭老也是幸运的。很明显,十几年,是你你也是喜欢现任,对前任更多是抱歉和遗憾。

众人遗憾这感情,是因为安娜很棒,她移居大连,转为中国籍,为中国奉献一生,死后捐出全部遗产。子女为中国建设出力。但我们也没有一直说郭老没错啊,我们慰问她,选为政协委员。说明我们也是遗憾这感情的。

但再遗憾,也是别人的感情。倘若你你能让几位女子对你那么痴情,你此生也满足了。何况你还是单身狗,感情都没经历几年就讲对错。恕我直言,严他不律己

第三位夫人,那这。不太好评价。

这位夫人是自杀的,原因一方面是子女意外离世,原身体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加上郭老先走了,和知道与姐姐的感情史。嗯,复杂。

但我对此表示怀疑,为何结婚这么多年,都不知道与她姐姐的感情史?真的在后面才知道的吗?这要考究。

总有人说是受不了自己是姐姐的替代品,原来先喜欢姐姐什么的。人家都结婚几十年了,那个年代什么风浪没见过,一根稻草就压垮了我们共产党员?很明显还有其他的事情嘛。

这个锅,郭老不能背,毕竟他是先结识于老的姐姐,也没结婚同居什么啊 只是相中。

后来和于老结婚,说明是爱这位夫人的。

因此,抛开郭老全部功绩来说

评价郭老应该说

是个感情史丰富的人,他多情,他对于感情事情处理不够圆滑。

他对几位为他付出一切的女人抱有愧疚,有遗憾。

结合他对感情的处理

他不是渣男,不是故意的,不是背叛家庭的人。第一位夫人,他不爱,但他知道她一直守寡在老家,后来特意去拜访,鞠躬表示愧疚。第二位夫人,因为时代原因,错过了,便不爱了。但他没有推卸责任,人们评论时,他都没有反驳。子女他让他们回国了,文哥郭老一家承担了,他还是有爱,但这爱已经不能表现出来了。第三位夫人,他没有错,子女离世,他也痛苦,倘若他知道妻子在意之前的和她姐的感情过往,他一定会好好请罪。可惜,郭老师先于老走了。

加上郭老的功绩

这些都是小事,放在国家危亡之际,放在那个民族困难年代,这些值得一提?

天天提这些的还不是你们这群能站在前人鲜血搏杀获得的安逸的人。恕我直言,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是这剧情的主角估计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一名国外著名大学优等生,奖学金拿到手软。在自己领域成为风云人物。被前政府邀请为部长级人物,委员会一员,打仗时担当将军。后即使抛开政治研究学术,也是科学院主任级别等等等。你和我谈他年轻时恋爱次数多,感情多么渣?

对不起,这样痛苦我也想承担一下,请问你能告诉我怎么像他一样吗?


user avatar   you-shan-ju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kagurazakali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苏……苏星河???

这么说《天龙八部》中苏星河的原型找到了?时间似乎也对的上,苏轼生于1037年,萧峰差不多是1060年。

苏星河是函谷八友的老师,然后苏轼门下有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叫苏门六君子。再加上他的弟弟苏辙,再加个西湖名妓王朝云,可以凑够八个人 。这么说石清露还与苏星河有一段不可描述之事,这个伏笔真是太强了。

苏轼是当年嘉祐二年龙虎榜中的进士,这么说丁春秋也是同年的,考虑到和苏星河处于敌对的势力,所以这个人要么是章惇,要么是吕惠卿。吕惠卿这么多年来也是被黑惨了,这么一看天龙八部真是一部政治讽刺巨作啊。

这样一来,无崖子的身份无疑就是欧阳修。

无崖子的师傅是逍遥子,这么说逍遥子应该是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那个。所以无崖子的同学还是比较多的,比如韩琦、富弼、范仲淹、王安石之类的,然而因为王安石的关系,韩琦富弼范仲淹欧阳修后来都不怎么得志,所以流落江湖也是有可能的。

这样其实又解开了一个千古谜案,话说当年欧阳修写了一首词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明显写的是一个怨妇,这个怨妇看来就是天山童姥无疑了,还水精双枕,啧啧,这么说来欧阳修的确可以的呀。

考虑到李元昊有个儿子因为练气功失败吃不下饭饿死了,这和后来虚竹选驸马时那帮人练功之后的怂样差不多,也就是说晏殊的确在西夏收了弟子。而李元昊攻打宋国的时候,晏殊也的确通过撤消监军、训练弓手、追回物资等手段。不过现在一想,这些事根本不可能起作用嘛,最可能的就是晏殊直接跑到西夏王宫,然后收了西夏王室为弟子,因此西夏才退的兵。

(所以说果然大家都喜欢看这种一本道理的分析吗,那就补上李秋水吧)

晏殊去西夏的时时候想必也带上了欧阳修,考虑到李元昊这人曾经夺取过自己的儿媳为老婆,所以他老婆肯定独守闺房空寂寞。而且李元昊似乎并没有什么有名的女儿,所以李秋水并不是西夏王室,而是李元昊的皇后没藏黑云。她在1047年生下了李谅祚,李元昊于1048年去世,如果说李谅祚其实是欧阳修的儿子,那么这个巧合也就说得通了!!!

而野史疯传没藏黑云与李守贵私通,呵呵,欧阳修化名李守贵和没藏黑云私通,骗得了别人难道还骗得了我么?

然后最重要的,没藏黑云的侄女是李谅祚的皇后,所以李秋水根本就没有什么小表妹,那根本就是她的小侄女,想不到欧阳修也精通炼铜呢。

而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李秋水姐妹斗不过一个天山童姥,因为后来没藏氏被李谅祚灭族了。


user avatar   ning-meng-30-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所谓男拳师做的都是重复女权主义者的言论,或者总结女权主义者的话术,远远没有女拳师激进,且南拳属于ZZ不正确,得不到大众支持。

如果南拳真的要和女拳势均力敌,同样要学习女权主义者的攻击距离及精密度和左右互搏+美化自己。

女拳的攻击距离之广和精密度之高不用多说了,已经可以从游戏里的句子里甚至字词里出拳了;而南拳则没那么厉害;举个例子,“屌丝”这个词,用男性生殖器缺陷来形容一些比较差的青年,如果用“黑逼”来形容这些人,让女权知道了拳法不得打到天上去?

女权的左右互博主要就是女权主义者自称平权却会出现多种意见却打不起来,比如彩礼问题,A女权说彩礼是男权产物,是把女儿当物品卖了;另一个问题下的女权B则会责备男性不给彩礼是“空手套白狼”,同样是女权主义者一个反男权一个拥护男权产物,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两种回答都会得到很多人认同,且这两拨女权不会碰到一起,被骂的永远是男人。

美化自己分成两种,一是美化定义,每当你反对女权的时候总会有人出来大喊“女权即平权!”,咱也不知道个B定义为什么死心塌地的相信;二则是美化自己的语录,比如说明明当男性要求某件事平等的时候拳师总会窜出来说“有本事你生孩子啊!”,拳师能说成是“讲生育带来的成本”,你说这谁受到了?


对了,多说一句,拳师还有还有个技能性别转换,你点开拳师主页大概率是个男的且关注战斗力旺盛的伯爵等大V,正好和那群拿知乎男女比例证明知乎男性多的人打配合,“男乎石锤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人认为明朝的儒生是奴儒? 
  如果你是李自成,击败了孙传庭后该如何推翻明朝,抗击女真,统一天下? 
  谈谈你对明朝了解的有哪些事? 
  如何看待一些明朝粉不待见金庸? 
  仁宣之治究竟名副其实吗? 
  为什么明末清军士气那么高? 
  崇祯皇帝对于明朝灭亡有多大责任? 
  明朝为何罢子爵、男爵? 
  明朝灭亡后,明朝王爷的结局如何? 
  为什么古人削发为僧,就可以避开官府追捕? 

前一个讨论
你在“域外汉籍”中发现过哪些与中国皇帝相关的有趣记载?
下一个讨论
2018 年你读了哪些历史著作?





© 2024-06-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