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20 年将要发射的长征八号火箭? 第1页

  

user avatar   wo-men-de-tai-k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面对商业市场推出的一款新型火箭,以商业化、低成本、方便快捷、好使用为目标进行设计,长征八号运载火箭芯一级继承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一子级状态,芯二级继承了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三子级状态;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2.8吨;从签署合同到火箭出厂,履约周期约12个月,发射周期约为10天。


目前,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已进入产品生产总装测试阶段,芯二级氢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也取得成功,标志着该型火箭距2020年首飞的目标又近一步。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改进型拟实现芯一级与助推器整体垂直回收与重复使用。

需要说明几点是,

1,按照目前的进度,2020年发射的长征八号首发星可能先不验证芯一级和固体助推器的回收技术。

2,如果将来实现了芯一级和固体助推剂的回收,或者将来实现芯二级的回收,实现10次或者更多次的重复使用,那么载荷进入太空的成本可以降低十倍甚至更多,成本到底会降低多少?以之前马斯克的猎鹰 9 号新火箭为例,全新猎鹰成本约 5000 万美元(含整流罩600万美元),而火箭燃料的成本为 20 万美元。如果火箭可重复发射(假设只芯一级回收),那么就和固定资产的投资一样,只需要支付维护成本,补充燃料就可以继续执行任务。即如果一次使用,则直接成本6020万美元,如果重复使用十次,按每次发射用于火箭芯一级的成本是70%,那么火箭第一段的成本就是3000万美元的十分之一:300万美元+整流罩600万美元+第二级芯的成本约1000万美元,合计2000多万美元,是单次不回收使用的30%。这些费用都包含了火箭第二段以及火箭的回收、维护和检查费用哟!

3、大量的节约了芯一级的生产周期,生产全新的芯一级,约8个月,重复使用时,按照spacex的功勋芯一级的数据(重复使用了四次的那个,据说马上使用第五次),月2-3个月!!这就极大节省了火箭的发射准备时间,提高发射频次!

4、验证回收技术后,可应用在长征九号以及后续的新型火箭中,可极大提高各项任务的可行性可实施性!可回收火箭技术是技术发展和多任务高频次模式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商业航天,是趋势,也是必然。


user avatar   pi-bo-shi-tai-kong-jing-n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讨论长征8号前,先回顾下中国现有的主力长征火箭家族历史,讲讲它的必要性。下图中绿色的部分是现役火箭。

可以明显看出,中国这些年来主要由长征2、3、4三个系列扛大梁,它们在前些年能够承担起我国航天发展的主要发射需求,其中,

a.长征2C/D主攻小型载荷,一般是1-3吨级,可发低轨、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几百千米高

长征2F顶部的逃逸塔使它成为最好认的长征火箭


b.长征2F是我国载人航天专用火箭,唯一带逃逸塔的,所有的神舟和天宫都由它发,轨道一般400千米高,最高到8.6吨运力

c.长征3A/B/C则是高轨专用,20000-36000千米乃至到月球,我国的北斗、各路通讯卫星、乃至嫦娥工程,都是它来的。能力强、成功率高,王牌火箭家族

d.长征4B/C与长征2C/D略有重合,毕竟是两个单位(北京VS上海)做的、有某种竞争关系,它们一般针对太阳同步轨道,运力2-3吨。其实并不强大。。。


上述它们总体上存在一些巨大的不足:

a.近地轨道的大型任务(>10吨),发不了。例如大型空间实验室/空间站,搞不定。

b.极地/太阳同步轨道的大型任务(>4吨),发不了。例如大型雷达遥感卫星,搞不定。

c.高轨和深空的大型任务(超过嫦娥水平的),发不了。

d.燃料太落后,还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技术落后的年代选择相对简单的技术(常温燃料、接触即燃、发挥稳定、成功率高)、忽略它的缺点(剧毒危险、价格昂贵、性能一般),也没办法

e.一次性火箭,成本太高,还由于我国的传统内陆发射场落区问题,残骸砸中花花草草了很不好

f.没有低成本适合商业航天发射的火箭


现在要想成为航天大国,这些不足就必须要克服了,必然要淘汰全系列长征2、3、4或至少大部分才行,需要将它们替代。于是在近些年我国又有了四型火箭,长征5、6、7、11。它们首先有个共同点:基本更新燃料为液氧液氢、液氧煤油、固体燃料等,问题d不存在了。具体而言它们的分别定位是,

长征5号


1.长征5号是我国现役最强火箭,可以完美解决a问题,近地轨道运力达到25吨。也可以大幅改善c问题,至少大型载荷(6-8吨)送火星都可以,大国重器

2.长征7号系列是未来绝对主力火箭,可基本解决abcd需求,国之栋梁

长征6号(长征11号固体燃料)


3.长征6号和11号都是小型近地轨道专用火箭,价格便宜、适合商业发射,前者是液体燃料(升级版可能改)、后者是纯固体燃料,互相补充。部分解决f问题(仅小型载荷)

4.文昌火箭发射场投入使用,很好解决了残骸落区问题(e问题)


表面上看,再加上一个未来星辰大海的长征9号(已在研发中),完成近地轨道运力150吨级运力,中国火箭家族就完整了。但目前,还有几个问题依然存在,

1.长征5号和7号实在太贵了,不能叫做适合商业发射、多次规模发射选项,除非把它们的发射能力利用到极致,否则挺浪费。省点钱干啥不好

2.长征6号和11号无论怎么改,都很难在短期扛起重任弥补之间的距离

3.模块化、适应多任务需求的多功能火箭不足

例如,一个很现实的需求就是,假如有4-5吨级别的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任务需要发射,用哪个火箭都不合适:用长5、7杀鸡用牛刀太贵了,长2、4、6、11根本发不了,由于发射场设施配置长3也不能到处跑(西昌火箭发射中心“钉子户”)、且它也贵。但这些轨道非常重要,尤其是各种遥感、侦察、资源勘探、气象卫星,火箭就直接限制了卫星载荷的设计空间,尤其是耽误农民伯伯们时刻了解农业状况啊。

与此同时,国际上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最大的鲶鱼就是SpaceX家可复用火箭猎鹰系列,倚仗可复用、规模化量产,成本极其低廉,以至于血洗了国际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美国传统的联合发射同盟不断有火箭被逼退役,著名的德尔塔家族被逼的只剩德尔塔-4重型了,而且目前形势岌岌可危。搞可复用火箭,也成为大家的共识。


显然,长征8号就是专门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而且性价比奇高,目标是把这些问题集中解决。它的特点主要有,

1.取长补短,模块化设计理念。火箭芯一级用长7方案,二级采用长3王牌火箭方案

2.完全抛弃落后燃料

3.任务的核心是长2、4、6、11做不到,但是用长5、7又浪费的中型载荷的近地轨道、极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具体说来就是8吨以内低轨、5吨以内极地/太阳同步轨道任务。同时,有能力发射小型2-3吨级别的高轨任务,给长3系列做补充。万金油!

4.将会是中国首个实现火箭一级回收技术的火箭,它要带着助推一起回来,难度很大!这是最大的亮点!不过回收火箭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功的,SpaceX也是在无数爆炸中才换来了成功,我国2020年首飞的应该是不能回收版本,随后逐渐技术迭代实现回收

5.由于这是一个用了可复用回收技术、模块化快速组装、定位于中型载荷的火箭,也意味着它将定位于商业发射,相当于中国的猎鹰9号,但战略意义显然超过了战术意义。它将作为我国火箭回收技术的试验田,技术成熟后会不断应用在新型火箭上。

例如,如果未来的长征9号能够复用,那NASA的SLS恐怕真的是无颜再出山了



以前写过的各种关于火箭小文章,


live:


user avatar   ji-jie-32-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透明来说说我的感想:

(以下内容大多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如有不对还请大佬指正)

路线正确真的太重要了

想当年国内刚刚立项载人航天工程的时候,也正是航天飞机大热的时候,当时国内各种方案都有:单级/多级入轨航天飞机、甚至空天飞机。最后还是别好大喜功老老实实搞了载人飞船,一直发展到今天也算自成一派可喜可贺。

而美帝自从航天飞机玩脱了以后(概念先进,难度太大),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至今甚至失去了载人航天能力,只能腆着脸找俄罗斯买高价船票。

到SpaceX横空出世,被各界大佬一同唱衰之后打脸全世界,还打脸了两次,大家这才发现人家才是历史的潮流。

第一次打脸是猎鹰9号火箭成功实现回收复用,证明了运载火箭垂直回收复用方案的可行性,从此可重复使用航天器的门槛再也不是航天飞机级别的黑科技,而且真正做到了可重复使用的核心价值——降低成本。再加上未来的载人龙飞船,可复用的同时连整流罩都省了,这理念太sexy了。

所以我们看到国内有了CZ-8。(不过我确实想吐槽两句看来我们真的是着急了呀,说好听了叫成熟技术可靠性高,说难听了叫赶时间凑成的。。带着助推器回收是认真的吗?这不就是芯级推力不够用助推器凑的么。。助推器一般比芯级早关机,难道芯级还要带着死重飞吗?小透明不懂求科普)

第二次打脸是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证明了中推力发动机多机并联方案的可行性(这么看来好像N-1也不是那么不顺眼了),从此超重型火箭乃至登月火箭的门槛再也不是土星5号和F-1发动机那种东西了。

所以国内马上就有了如出一辙的921载人火箭方案。

其实我觉得回顾SpaceX的技术路线,他们的思路其实一直特别清楚,SpaceX最核心的竞争力其实就是具有深度节流能力的梅林发动机。深度节流能力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应用:一是火箭发射阶段在最大气动载荷处节流降速以减小载荷;二就是火箭的发动机反推垂直回收(想想为什么嫦娥-3/4的软着陆稳的一比而月船2号栽了跟头,变推力发动机啊)。

于是猎鹰9号封神了,解决了多机并联问题后,超重型火箭猎鹰重型也看谁都是弟弟了,人家还是可回收复用的。你打不了的载荷我能打,我还比你便宜的多,我还能挣钱,这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找谁说理去啊?

不得不感叹:美帝,掌握核心科技。现在人家把道路趟出来了,那么作为蓝星最大美粉的我们,加油奋起直追吧。



更新:

谢谢大家喜欢上面两张图233,也是以前网上看的,搬运工.jpg

另外应评论区指正:长8用的是长7的一级,而长7从助推器分离到一级关机只有14秒,所以基本不存在带着死重推二级这种问题。

但我又想,芯级为了着陆回收是必然要留燃料的余量的,而且留的量还不少,火箭结构直接沿用的话只能早关机来省燃料,那岂不变成了芯级比助推器早关机。。

另外应另一个回答里评论区指正:助推器和芯级一起回收可能是因为芯级发动机节流能力不够,留下来当压舱物的。。。还有这种操作?

我还真查了查资料,对比一下长征七号和猎鹰九号的芯级:

首先是长七,如图:

长七的芯一级是两台YF-100,注意发动机布局。两台发动机如此布置的话,垂直着陆的时候不能像SpaceX那样只开一台,应该是要两台都开,不然推力就偏了。

而YF-100的推力调节能力是多少呢?最低推力是满推力的65%:

来自公开资料

如果没错的话,也就是说长征七号回收时的最小推力只能达到满推力的2/6再乘以65%,也就是21.7%左右。。不过据说长七的干质比并不高,好像凑合也能用?

再来看看猎鹰九号,最新型的版本芯一级是9台梅林1D发动机,布局是这样的:

最后落地的时候可以只开中间那台发动机,不存在推力偏离质心的问题,而且梅林1D的节流能力是多少呢?根据马一龙的推特,最低推力能达到满推力的40%:

也就是说,猎鹰九号的推力调节范围,不只可以通过开关发动机的数量来调节,还能通过单台发动机的深度节流能力大范围调节。而芯一级能达到的最低推力,是1/9的40%,也就是起飞推力的4.4%左右,而且我看到的未证实的资料还说猎鹰九号的干质比特别高,可怕。。。


user avatar   isp10mmp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翻译下“不针对任何国家”的意思:

“不是……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


user avatar   fdsa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评论指出事发地点是东门外,已查证并进行了修改(楚天都市报报道mp.weixin.qq.com/s/0dv6,报道中有事发之前学生围观致狐狸受惊的猜测和事后学生积极努力抢救的细节)。昨天匆忙作答时仅回忆了当时在朋友圈看到的信息,对事发地点的说明确实有误。本答案其他部分不做改动。


————————————————

有一个背景是:为了满足群众心愿,让白狐狸珈珈与此前在山上安居的红狐狸珞珞早日相见,学校保安把白狐狸从出没的狮子山逮到了红狐狸在的珞珈山。学生经营的宣传平台还为此做了特辑,希望看到两只狐狸“谈恋爱”。

白狐狸被撞死事发于东门外的马路上。

校园里被遗弃的宠物狐狸成为网红并不是什么好事,只会鼓励市民将类似的宠物继续遗弃在校园里。此后如果继续出现类似事件,不仅有动物伤人侵权之虞从而成为师生安全的隐患,也有可能挑战目前我国的动物保护监管体系。

愿白狐狸珈珈安息。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首次公开亮相? 
  航行于真空状态的宇宙飞船的外型可以随便设计吗?如果不能,那么最理想的外形应是怎样的? 
  长征七号首发倒计时完毕后为什么延迟了五秒才点火起飞? 
  太空舱对接,拉根绳子,会不会更好? 
  中国航天真的很弱吗? 
  天舟三号发射成功并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带去了哪些货物?在空间站建设过程中有何作用? 
  旅行者号为什么没有探测柯伊伯带天体? 
  为什么长征五号芯一级尾焰是黄色的而助推器是蓝色的? 
  嫦娥五号什么时候返航? 
  北京 2022 冬奥会火炬点火可不可以从天宫空间站发射一道激光点火呢? 

前一个讨论
滑雪烧钱吗?一般零基础的人员学会滑雪需要多少钱?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知乎不能按赞排序?





© 2024-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