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上有三百六十个行业,那么我相信就会有三百六十一种律师。不同城市、不同律所、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律师差异巨大。以我为例,经常有不了解律师行业的亲友用非常羡慕的语气问我是不是工作自由不坐班,有精力就接案子,法庭上唇枪舌剑、激烈交锋,累了就随时放假,我只能傻笑着回复我不是诉讼律师不出庭打官司。知乎上的答题者以诉讼律师居多,但是他们描述的工作和生活,往往难以让我产生共鸣。也经常有稍微了解律师行业的亲友问我是不是做IPO业务经常出差,一年一半时间在客户那里驻场,我每次都会解释我主要做香港和美国IPO项目,出差并不多,也不用在客户驻场。
本人的业务领域主要为境外(香港、美国)IPO和投融资交易,客户以TMT企业和私募投资机构为主。手中多个项目连轴转,几乎时刻会有大概会有三四个IPO项目和两三个投融资项目同步进展,以及一些其他暂时未有动作或工作量较少的项目。工作很忙,工作日每天吃完晚饭接着回办公室加班。有时遇上项目节奏紧张,通宵熬夜连轴转也是常有的事。节假日加班也是常态,即使出门也总得带着Thinkpad,以防高年级律师或客户随时问问题或者分派任务。每天必须时刻保持着求知欲和紧迫感,时刻关注行业最新监管动态、专业文章和评论,和同事交流难点疑点
与主做境外A股的非诉律师相比,我好在出差并不多。针对境外IPO项目,一般不会去客户处驻场。对于香港IPO项目,如果是券商中国律师,则出差相对较多(但也相对少于A股),需要陪同保荐人进行工商、税务调档和第三方访谈;如果是公司中国律师,则除了政府合规访谈,一般不会有其他的出差。如果是美国IPO项目,则出差会更少。对于投融资交易项目,如果是被投公司律师,则主要负责交易文件,不会出差前往被投公司进行尽调;如果是投资人律师,由于主要做TMT行业的投融资,被投公司均为轻资产类型,一般对被投公司进行尽调也较少前往公司现场。
非诉业务是团队工作,少有非诉业务是可以靠一两个人单打独斗完成的,需要不同级别的律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有时遇上大型IPO或者投融资交易项目,甚至需要调动一二十人参与项目。因而,团队氛围也至关重要。工作都已经那么忙累了,要是团队氛围非奇奇怪怪,人不是要逼疯?我所在的团队,老板很nice,为人包容,提倡平等和个性化,虽然经常出差,但回所内总是会请团队吃饭、聊天。高年级律师专业能力让人敬佩,也很乐于分享和指导,没有强烈的阶层感。团队的小伙伴们工作尽职尽责,能互相cover,也都很有趣幽默,周末也经常约打球、K歌和短途旅行。律所考勤很体贴,并没有强制要求每天九点打卡,十点之间到所里即可。甚至前一天加班较晚,还可以十点之后到所里,或者申请在家办公。
在高压的工作状态下,生活不可避免的会被挤压。如果个人再认为收入水平不能体现自己的辛苦程度,则不可避免的会跳槽或转行。本人有幸一毕业就加入了目前所在的律所,起薪25K,如果不考虑买房,可以说是较高的收入已经让自己获得经济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