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承不承认明朝弘光帝是法理上的正统皇帝,弘光帝生母邹太后是不是法理上的明朝皇帝的母亲。
如果你承认明朝弘光帝是明思宗崇祯皇帝的合法继承人,是明帝国的合法君主,邹太后是合法的明朝皇帝的母亲,那么明朝不仅割过地,还准备把长江以北的土地都割让给大清国。
是的,在弘光帝被俘后,在杭州的明帝国的潞亲王在大臣们的拥立下,在邹太后的授权下成为明帝国的监国摄政王。
换言之,潞王作为摄政的监国,他所做出的一切外交协定在法理上都应该被视作是明帝国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应的决定。
而潞王在杭州监国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割让长江以北土地换取明清和平条约”。长江以北一共有多少平方公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下。
只不过多铎没有接受明朝合法政府提出的“割让长江以北换取明清和平条约”的条件,坚持要攻灭明朝而已。
当然,如果你不认为弘光帝是明思宗崇祯帝的合法继承人,是明帝国的合法皇帝,那么明朝确实没有大规模割让过土地。
明朝只是选择“放弃土地”,而不是“割让土地”。
比如明思宗崇祯帝要求吴三桂“尽弃关外之地”。
啥,割地给朝鲜?
有明朝鲜国:我被开除明籍喽?
为什么大明长子会变成“外国”,以及明朝放弃因为元朝不抑制高丽移民以至于被高丽人事实占领的铁岭卫会被当代有些人定义为“割地”,这就要问伟大的清王朝了。
大明表示我和葡萄牙的关系就是房东和租客的关系,主权还在手里,葡萄牙人租澳门是要付钱的,我还白得一个港口,并不算吃亏。为什么澳门会变成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同样请问伟大的清王朝。
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
emmmmm好吧居然被你们识破了,我确实没放图,因为我今天在外边,用手机码的字,而需要用的地图都在家里的电脑上,只能这样凑合一下,晚上回去补上。再说了,各位大佬脑补都能补出来图,放不放的也就是那么回事。
……密……封……线……
我觉得我稍微还是有些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你们居然没人邀我。。。
先说结论:明代没割过地,但是弃过地。
签条约割让某江以北、某岭以南这事,明朝没有;达成和议双方以叔侄相称,对方减五万银绢,明方割某州并某县,划某关与某水为界这事,明朝也没有。
我去年考虑过在同一比例尺大小的图上将明代(1368-1644)十六个皇帝的十七个年号全部做一张全图,以便于查(ru)看(ming),但因为这个工程量实在太大,所以一方面只能先做出一张试试水,这也就是永乐八年明代全图:
而另一方面,则是与靖南黄侯合作,将明代(1368-1644)自攻占集庆路开始(1356)开始的十七个年号与南明(1644-1683)的弘光、隆武、永历三个年号时期,共计328年,所有的府州县卫所的沿革设废梳理成表,详细记录这个行政区是哪一年被明朝占领的,哪年丢失的,其中义军起义攻占城池也标出来。如此,则每一年明朝的领土发生了什么变更,基本上一目了然。
然后果然看出了不少问题。
基本上,明代在疆土上被人诟病的无外乎就是这么几处:内迁山后(大宁、开平)卫所、放弃河套、废弃交趾、废除奴儿干。脑回路清奇的会再加上放羊式管理哈密、藏区以及丢失云南外徼。
咱们挨个数一下上述六项罪状。
“山后”也就是燕山之后,燕山以北区域,狭义上指开平、大宁诸卫所,广义上包括临潢、泰州。明代首次进入此地是洪武二年,是年常遇春攻占全宁、上都,然后班师凯旋,回驻北平,而这一地区再次被北元占领,次年的洪武三年,明军北伐,李文忠再度攻占上都、应昌,并改上都路为开平府、兴和路为兴和府,但是旋即内迁民众,裁撤州县,仍然作为明军和北元军双方争夺之地而存在。洪武二十年,在古北口外设立了大宁、新城、富峪、会州诸卫,这次设卫是军事上明太祖第五次北伐的一部分,主要目标是盘踞金山的纳哈出。作为正式经略山后的初步打算,明朝开始以军卫的手段占领,并进行经营,不再跟之前那样旋占旋退,于是这一地区出现了一个一级区划——大宁都司,次年改为北平行都司。北平行都司全盛时,下辖一所二十卫,并出镇宗王一位,管理着松亭关、古北口以北的山后漠南地区。
洪武二十九年,开平设卫,驻地元上都,实际是将上都西北角作为开平卫的军营(这也就是为什么元上都遗址只有西北角是包砖的),不久又添设开平五屯卫。开平六卫,加上宜兴、兴和二所,管理了大宁以西、野狐岭以北的山后漠南地区。开平卫没有出镇的宗王,但是封在山东青州的齐王经常奉命前来开平屯戍、练兵。
洪武三十一年,山后地区如下:
同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即位。太孙是个热爱折腾的人,一番骚操作,四叔反了,四叔封地在北平,造反需要人,北平城内的十二个卫人手不够,于是有了前往大宁,裹挟宁王一起的举动——注意,宁王实际上只有自己的三卫人马听调动,而朱棣更在乎是怕是北平行都司的剩下的那十七卫人马——当然这事在大多数人眼里成了这二十卫外加朵颜三卫都是宁王的。同时,开平诸卫也在燕王的征调内,四年的内战打完,北平行都司基本上打残,朱棣迁都北京,将北平行都司、开平诸卫尽数安置在北平周边,注意,这个时候开平也在内迁之列。不久,开平卫再次回迁上都城,成为唯一孤悬山后的卫所,最终在宣德时期内迁独石口。
永乐八年,山后地区如下:
成祖时期内迁了山后卫所,但是北边边防并为出现问题,原因倒是简单——朱棣把山后几千里的地区打造成了无人区,根本没有大规模的蒙古人活动。而明军的战斗力在这个时候也保持的不错,宣宗年间还能出塞跟蒙古人对砍并把人砍服。不过,在好些人的认知里,内迁大宁是为了腾笼换鸟给朵颜三卫腾地方,实际上这是无稽之谈,详见:
但是明军再未回到此处,于是内迁大宁、开平,成为了第一项、也是最大的罪过。
也就是常说的放弃东胜卫。洪武三年,明将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云内州等地,次年在东胜州开设东胜卫,但随着洪武五年明军第三次北伐的失败,明军开设在北边采取收缩巩固的态势,大宁、开平全部回迁,东胜卫也内迁大同。洪武二十五年,在完成了田亩清查、黄册编订等一系列工作之后的明朝,拥有了真正进驻塞上的实力,于是在这年,明朝在山西一口气签军十六个卫,并在今天的山西长城之外安置了东胜左、右,玉林,云川,镇虏,宣德六卫,后来又在东胜设安东中屯卫。至洪武三十一年,山西行都司地区一共有卫20,护卫6,屯卫6,守御千户所1,羁縻千户所5,其中七卫在河套东偏的丰州滩一代。如图分布:
靖难之役之后,明朝迁都北京,朱棣把晋北山西行都司大部迁置北平周边,东胜左卫迁于卢龙县,东胜右卫徙往遵化县,这次内迁晋北卫所,晋北一度空虚到仅剩阳和、天成二卫,剩下的大同在城五卫、朔州在城二卫、蔚州在城一卫。于是在宣德时期,为了巩固晋北,又迁回去一些,但无一例外全部在今天长城之内,而丰州滩从此与明朝无缘,仅仅剩下了烧荒的游骑。
但是东胜有个误区:东胜卫不是明朝经略河套的表现,而是守御大同的一部分,是明军出击漠北的桥头堡。关于这个,可以参考:
关于明代为什么要放弃河套,详见:
放弃东胜,标志着明朝对河套的弃疗。依着我的意思就是,有能力守套的时候没必要,有必要复套的时候没能力。
永乐五年出兵安南,灭安南胡朝,次年开设交阯布政、按察、都指挥三司,是为中国最后一次尝试经营安南(嘉靖的逗逼安南都统司不算),也是越南历史上的第四次北属时期。
但是吞了安南的明朝恶名太高,当地叛乱数十年不断,于是宣德三年,好圣孙正式废除交阯三司,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安南作为明朝附庸国存在。
永乐八年,交阯布政司如下:
废弃交阯,很多人表示惋惜,明朝人也感觉惋惜,并纷纷表示,若是将张辅留在当地,如云南黔国公例,世守安南,说不定就吞下了。
永乐七年(1409年),明朝开设奴儿干都司,宣德九年(1434年)废,存在二十余年。奴儿干作为一个羁縻,很多都认为不能算明代疆域内。这个无关紧要,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奴儿干都司”这五个字,是干嘛的。
明代历史上出现过十九个都司、六个行都司、两个留守司、三个羁縻都司、三个羁縻行都司,而奴儿干在这三十三个单位中,几乎是最特殊的——因为它的任务特殊。简单来说,奴儿干都司的职责就是上传下达,下面的羁縻卫所跟他没有上下统属关系,粗暴点讲,奴儿干都司就是东北的羁縻卫所朝贡的集合点。大家要去北京朝贡,先来都司城集合,人到齐了,走人。上面来了钦差,先来都司城,再把周边的头目拢到这儿,宣布事项。
所以,宣德九年废的奴儿干,就是废了这么一个机构,而东北的羁縻卫所还在,只不过是由在都司城集结,变成了到三万卫集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明代在东北的羁縻卫不仅没有随着宣德九年的废弃奴儿干都司而消亡,反而在嘉靖万历时期还有添设。
洪武二十年明代开设三万卫,置卫于斡朵里,目的是招抚女真人。吉林省社科院李路华先生认为,三万卫的得名是源于元代在水达达路设置的斡朵怜、胡里改、桃温三个军民万户府得名,所谓“斡朵里、火儿阿、托温三城,其俗谓移阑豆漫,犹言三万户也”,女真语里,移阑是“三”,豆漫是“万”,大抵可证此观点。元、明时期东北的“斡朵里”地区是有过迁徙的,因为斡朵里指的是斡朵怜军民万户府,而这个府是元代诏谕当地设立的安置当地部落的府,后来这个部落有迁徙,那斡朵里也就跟着搬家了。明代开设三万卫的斡朵里的具体地望,传统说法是在吉林省珲春市一带,也有认为是在黑龙江依兰县境内,而董万崙先生考证是在图们江上有阿木河流域,也就是今天朝鲜会宁旁边。三万卫的四个位置如图所示:
三万卫初设于斡朵里,后来“以粮饷难继,奏请退师。还至开元,抚安其余众,遂立卫于开元”内迁开元也就是开原,跟辽海卫同城。奴儿干都司废弃之后,三万卫实际上填补了奴儿干都司的职能。
铁岭卫设立的目的是跟三万卫一样,招抚朝鲜人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辽东的女真通事(翻译)多是三万卫出身,朝鲜通事多是铁岭卫的。
铁岭卫我看上边有个匿名大佬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可以直接去看他的回答:
无论如何要清楚一点,中朝以鸭绿江为界,不意味着整条鸭绿江都是国界。事实上鸭绿江为界这事早在辽代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候高丽仅仅摸到了鸭绿江入海口,而今天的丹东对面也就是朝鲜义州、新义州地区,当时是属于辽代东京道的保州;辽末金初的时候高丽趁机北上夺了保州周边,导致保州事实上孤悬于鸭绿江南,但是金朝还是设了十余年的保州路,天会后期废掉,而委以江北侧的婆速府。高丽向北侵蚀是沿着海岸线走的,所以一个是鸭绿江入海口早早被其摸到,另一个就是曷懒甸地区,也就是传说中的双城总管府。然而实际上双城总管府无论是辽还是金,都是属于高丽,这一地区反而是蒲鲜万奴的东夏拿到的,也就是曷懒路的青州,曷懒路也就是合兰府,在双城北边,被元朝接管。而在元朝后期高丽就反手夺得了此处,不仅是双城、合兰,连带着鸭绿江南侧的静州义州等也全部拿走了,这时候中原连红巾军都没起来呢,怪明朝?没有道理。
关于铁岭地望辨析,可以看已故直江公的旧文:
在明朝万历中后期奴儿干地区沦为松散部落,万历末期东虏起来之后,彻底没了。
羁縻就是羁縻,这个没办法说。
哈密本来是元朝出镇畏兀儿地的肃王封地,但肃王本来的封地并不局限于哈密,旁边的火州、北庭都属于其管辖,但是在元朝后期的时候被察合台吞了一些。明朝最早跟哈密、东察接触是在洪武五年明军第三次北伐的时候,西路军冯胜麾下大将傅有德师至沙州、瓜州,但是因为这个时候甘肃人口实在是少得可怜,甘肃行省的省城只有区区八百三十户,于是冯胜只能带着缴获的军民人马牛羊全部内迁撤回兰州、河州——基本上洪武五年这次北伐就是颗粒无收,中路大败、东路退回、西路赢了但是没乱用只好退回原点。肃王兀纳失里上表朱元璋表示臣服,明朝得到了这么一个账面上的小弟。
洪武二十四年,家底基本摸清的明朝有了底气,在这一年借口哈密阻碍西域国家朝贡大明,派刘真、宋昇率军攻破哈密,俘虏一千多士兵,班师回朝,而肃王兀纳失里又带着残余人马回来哈密,继续当草头山大王。永乐时期,册封去世的老肃王兀纳失里的弟弟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设哈密卫,这地就变成了明朝的哈密卫。关于明代的哈密卫,可以看关毛兄的这个回答,挺有意思的:
除了哈密卫之外,关西还有阿端卫、曲先卫等七个卫所,合称关西八卫,关西八卫牵涉到一个叫“撒里畏兀儿”的问题,具体可参看李新峰教授的《明初撒里畏兀儿设卫考》。总之,这一地区在正德、嘉靖时期逐步被西边的叶尔羌、吐鲁番等吞并,残部退入嘉峪关内附安置。
至于朵甘、乌斯藏,也是一笔糊涂账,可以看这个回答:
元代云南空前广阔,明代是更进一步,在元代云南的基础上又收狗设立了大古剌、底马撒、底勿剌等三个宣慰司,账面上把疆土扩到了印度洋。而有证据认为,底马撒军民宣慰使司是在印度阿萨姆地区的,详见陈孺性《关于“大古剌”、“小古剌”与“底马撒”的考释》。这么大的范围你要是说都是大明的,有些勉强,但是宣德年间能在缅甸宣慰司城开设驿站,似乎又能说明一些问题……总之,随着万历年间东吁王朝的崛起,明代逐步丧失了云南外徼,而将国界线稳定在今日中缅边境外不远,但是仍未接触到今天的国界线。三藩之乱的时候,缅甸趁机夺取孟艮御夷府,并进一步接近云南,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国界线。
但是,在云南外徼这个问题上,其实明朝算不上丢分,甚至还能得一个不错的高分。
好啦,在解释了上面几处问题之后就可以发现了,明朝确实没有割过地,签条约割让某江以北、某岭以南这事,明朝没有;达成和议双方以叔侄相称,对方减五万银绢,我方割某州并某县,划某关与某水为界这事,明朝也没有。
也就是说,理论上来讲,明代废弃、放弃、内迁这些地方,是跟明初洪武时期一样,暂时性调整,为的是等条件成熟之后反推回去建立更为稳固的统治。至于回不回得来,这是明朝本身的无能,白纸黑字的“割地”确实没有。
然而,有这么三处地方,却是明代抹不去的黑点。这里才是辱明的关键,也是如山铁证,铁到宣德再世、嘉靖复生也无话可说。
这三个地方分别是云南宁远州,广西西平州、禄州,广东北仑河口的分茅岭-北仑河-十万大山合围地区。如图:
这一地区牵涉到现在广东、广西、云南三个省,中国、越南、老挝三个国家。简单来说就是,这三块地区是明朝继承元朝的固有领土,洪武时期就已经进行了行政设立、官吏派遣,妥妥的固有疆土。但是在宣德三年好圣孙放弃交阯的时候,这三块地区居然被当成安南固有领土给划入了安南。我甚至怀疑,当初诏封安南国王、废弃交阯三司的时候,明朝没有一个人管过这三个地方,甚至是没人知道这事,更不用说现场踏勘了。
这种马虎甚至于在广东弄出了一块延绵近六百年的飞地:
如果说交阯三司是明朝新征服地区,守不住,扔了也不可惜。没问题,可以,但是我想问一下,云南宁远州、广西西平州、广西禄州、广东分茅岭以北的那些地方又算什么呢?这可是实打实的领土,既不是羁糜,也不是前朝失地,更不是争议地区。这难道是利息吗?天下哪有这么重的利息!再说了,凭什么给他利息?
这三块地区,目前只有一个分茅岭以北的地方要了回来,另外两块目前看来是绝无可能。什么时候要回的呢?中法战争之后。当时张之洞主持中越(法)两方勘界中方要求分茅岭、三不要地、十万大山以南循丈二河两岸南抵新安州滨海、新安州江口、思兴水西岸潭下、河桧、六虎村一带、古森港海口、澌凛峒三歧江海口、芒街、江平、黄竹、海面筷子笼、青梅头以南至九头山附近诸岛皆为中国界。不知道废了多少功夫,才要回来这尺寸之地,而当初明朝丢弃这些地方的时候倒是爽快,一纸诏书就扔出去了,真真是崽卖爷田。
所以你们明朝兵部职方司以及户部云南、广西、广东司的郎中、员外郎、主事们是死绝了吗?你们就不能派个专员来看看情况?甭说来现场,但凡翻一下洪武《诸司职掌》都出不了这么大的问题。
这好圣孙,还真是让人□□,□□□□□□□,□□□□!
其实这个问题下面各位大佬都已经回答的非常完善了,但还是老有人喜欢拿明朝割地朝鲜说事,不得不说这年头辟谣真难啊。
元末明初中朝边界本来就处于一个剧烈变动的时期,元朝在鸭绿江,图们江南岸一系列政府机构在元末都已经在高丽不断北进渗透中沦陷了,你拿前朝的领土让本朝背锅???
而且由于铁岭位置上的误会导致明朝和朝鲜差点大打出手,虽然因为高丽自身兵变消弭了战争,但是朝鲜取代高丽之后也不断在图们江南岸做小动作。
明朝和朝鲜对于世居于图们江南岸建州女真都采取了积极的招抚策略,以至于像猛哥帖木儿之类的女真首领身兼明朝和朝鲜两国官职,并且女真人也首鼠两端,不仅参与明朝的朝贡,也私下觐见朝鲜国王。而且朝鲜下手更狠,对图们江南岸的女真人大肆驱逐杀戮,猛哥帖木儿的斡朵里部被打的西迁。
尤其是猛哥帖木儿死于“七姓野人”之乱以后,朝鲜诱杀毛怜卫首领把儿逊,陆续设北部六镇,筑城移民,到后来彻底消灭了毛怜卫,可以说朝鲜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把世代居住在此的建州女真打跑,誓要控制此地。
朝鲜对于图们江南岸土地势在必得,而明朝就相反了,对于这种甚至自己都没有实际控制过的地方,明朝根本缺乏维系的动力,因此对于建州卫和毛怜卫等卫所缺乏强力的行动上的支援,世居于此女真人要么归附朝鲜,要么迁徙离开此地。
此后到宣宗,英宗时期,实际上就已经默认为图们江是中朝界河了,但是其实又不能这么说,因为中朝两国在明朝时期并没有明确领土划分的国界线,图们江是默认的。
然而问题又来了,论者以为是明朝割地咸镜道于朝鲜,但咸镜道在元末早已沦陷,明朝在该地招抚女真人设卫统领,实际上该地女真多首鼠两端,一边看着朝鲜一边看着明朝。
朝鲜就地域上来讲,距离近,威胁大,明朝体量虽然大,奈何主要精力都放在漠北蒙古身上,很难分神对该地女真土著有什么强力支持。朝鲜就不一样了,上一秒招抚你,下一秒就可以打你,再加上原本的前朝政府机构都没了,女真人只好对朝鲜俯首听命,不肯归附的,就离开图们江南岸去明朝讨生活了。
要说割地谈不上,就算不提什么近现代国际公约,也算不上割地,因为割地的前提是你得有,这个你都不能算拥有过你咋割?就因为建州三卫在这里待过?女真土著身兼两国官职,一边朝贡明朝一边觐见朝鲜王,你说他到底代表明朝还是代表朝鲜统治这里???
所以明朝时期的中朝边境很模糊,在朝鲜北部六镇陆续设立起来以后,宣宗,英宗时期就大致上默认了图们江为界,但统治范围还是很模糊,图们江流域南岸并非就没有归明朝管的女真人了,但是到了大清就不一样了,我大清居然承认了图们江是界河了?!?!
千古一帝康熙大帝放弃了对大清龙兴之地的主权,宣布图们江南岸是朝鲜领土,这要我说就是欺师灭祖啊,老祖宗的故土都不要了,到底是谁割地啊(´இ皿இ`)
谢邀,趁着看欧冠间隙简答一波
首先表明下基本观点,我对大明不割地这种抒情式口号不感冒,而且相对的,单对于你清被列强割地赔款这种事而言我也不觉得是你清最值得乳的黑点
借用 @李梦阳 的一句话,“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疆域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巅峰也都有低谷”。要讨论割不割地可以,前提是对于古代什么才是疆域这个标准要有点基本的统一和认识
但看了一圈回答后,有几点忍不住提一下
比如9102年了还有在说明朝割了澳门的
直接上这个回答
再比如9102年了还有一边喊着“实控领土才算领土”,一边不停地帮大萌开疆好论证大萌割地给朝鲜缅甸的
朝鲜的例子有几位答主已经讨论得很好了,这里说说缅甸。事实上云南百夷包括三宣六慰在大萌体系下被视为羁縻统治的封臣,在大萌和缅甸间来回摇摆,按实控领土的标准本来就够不上割地
这要也能算割地,你清末年的失地之罪真的可以再大一圈的
从缅甸《琉璃宫史》的记录来看,明朝对于所谓实控领土和羁縻之地,确实是区别对待的。(文中孟赛即腾冲)
不过话说回来,不是实控领土是不是意味着就没有统治权威呢?下面这个是通常被认为是大萌完全丢了六慰之地给东吁之后天启年间的情况
“所用仍中朝原颁印信”“夫灭之而不有之,非心不欲,势不及也”。什么意思?
按明朝“实控领土”的标准,东吁王朝作为一个核心领土近在咫尺,又和周边土司有更强文化认同的政权,同样做不到据而有之,只能分封其地,甚至还要沿用明朝印信来稳定民心
所以明末西南的局势,本质上是中原王朝和一个边境强权在比拼对周边的影响力,这个地方不是只有今天地图上的中国和缅甸两个国家而已
当然脑子里只会复读所谓实控领土者,是理解不了这一点的,而且同样也理解不了汉唐时期所谓的“实控”程度,和明朝有什么区别,反正对他们来说历史就是只要看着地图玩填色游戏就行了
新鲜出炉的双标!羁縻嘛。上下五千年一起来吧。麻烦把从汉唐至清朝地图上那些羁縻地一起删了吧,例如汉之西域,唐之各类羁縻州,清朝西藏东北黑龙江流域各部等等…哦对了,大清可是拿条约把黑龙江以北的外东北羁縻地都割出去了哦!明朝的几个西南羁縻土司可是你大清送给缅甸的哦
当然这位连鸭绿江以东女真地连大萌羁縻地都算不上的事实是不清楚的,他已经替大萌地图开疆了。
鸭绿江和铁岭的那些事看这2个答案,我不重复了。都9102年了,长点心吧
https://www. zhihu.com/answer/661941 700
————以下原答案
谢邀
不知以什么标准算割地?看了一下本题下面的回答。嗯哼,GC迭起,虽然我不知道有什么可GC的。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实力不济放弃控制一些土地收缩防御就算割地。秦汉唐宋元明历朝历代都割过。在我的概念里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疆域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巅峰,也都有低谷。
如果以现代的主权领土概念算割地,那只有清朝割过。
如果以割自己实控土地送给别国的概念,类似春秋战国的割地,割几个城池,那这事大萌没干过,仿佛大宋干过。
如果是地图开疆爱好者……………喵喵喵?
就这样子。
看见有大佬质疑我说的朱元璋不可能搞错地名,我只想说大佬我们2个结果是相同的只是过程不一样,说实话我之前已经说过了退一步来说
退一步说他就算知道他凭啥拿回来?大元都就那样了没管这事明朝去管吗?莫名其妙把这帐算在明朝头上。这逻辑就好比,唐朝灭亡后宋朝没能把辽东甘肃以及新疆中亚给打回来=宋朝割了中亚新疆甘肃辽东领土。莫名其妙的逻辑
这是我的原话,所以就算朱元璋知道双城总管府这个地方也叫铁岭又如何了?
再来我回复下大佬 @顾则羽 大佬提出以下问题
首先是这一千人明军是否真如大佬说的那样到过高丽地方?我认为不可能因为根据高丽史是这样说的
元沚又报辽东都司遣指挥二人以兵千馀来至江界将立铁岭卫, 帝已设官置站。 禑泣曰: "群臣不听吾攻辽之计使至于此。" 遂徵八道兵莹阅兵于东郊。
这句话只是说了将要设立铁岭卫。也就是说还没有设立只是在计划设立,然后根据明实录是这样说的
置铁岭卫指挥使司先是元将拔金完哥率其部属金千吉等来附至是遣指挥佥事李文高顒镇抚社锡置卫于奉集县以抚安其众
从明实录我们可以知道铁岭卫是设在了奉集县,这个地方我原回答也有说过在那。
然后关于我为什么认为明军不可能到高丽地盘因为高丽史还有一句话
俄而后军都督府遣辽东百户王得明来告立铁岭卫。 莹告禑令杀辽东旗军持榜文至两界者二十一人只留思敬等五人令所在羁管。
莹告禑令杀辽东旗军持榜文至两界者。这句话两界明显说的就是明朝与高丽边境,其次我原回答已经说过了高丽在元朝末年已经军事占领双城总管府地区,不可能有明军跑到高丽驻军地盘而且就那么容易挂了二十一人,没发生个军事冲突。甚至实录那边都没关于这个消息
再来关于朱元璋对铁岭地区地理知识水平
那么拿大佬的地图来看
我们又以朱元璋知道双城总管府是铁岭地区,那么看看上面这句话
西面就是高丽西京啊,难不成朱元璋把高丽东宁府当成自己领土了?
以上是对大佬回答一些问题疑问,看了大佬文章也长了一些知识。可能朱元璋确实知道这个地方
哦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后军都督府遣辽东百户王得明来告立铁岭卫
我不觉得后军都督府派人到高丽通知设立铁岭卫有什么问题,毕竟是处在中国与高丽边境的军事卫所。而且朱元璋在设立之前就说过不要越境所以没什么好奇怪的
至于理想8我只能说
XSWL
以下是原回答
这篇文章终于通过修改了,另外被 @宁南左侯 和 @李梦阳 两位大佬认可了。非常感谢。
另外就是说下关于明朝是否割让双城总管府给朝鲜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因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有人你觉得是明朝割土地给朝鲜你就这样认为吧毕竟叫不醒装睡的人。拿着一本不是历史教授写的书,我也不知道证明了啥那书是有证据证明朱元璋想过在铁岭卫设立双城总管府吗?然而并没有史料证明。
还是那句话,朱元璋只说过在奉集县设立铁岭卫这个地方就是在鸭绿江边,没有在朝鲜半岛设立过。
我再说下理想8从头到尾是怎样变化他的说法的,最早在这个问题是
从朱元璋派人跨过鸭绿江在朝鲜半岛设立过铁岭卫,到暴露出自己根本不知道高丽在元末北扩然后变成,非要证明朱元璋知道一个叫双城总管府的地方就是拿不出史料证明。读史料把鸭绿江为界理解成鸭绿江南端我也是不知道他说的鸭绿江南端在那,反正就是在朝鲜半岛······再到自己拿出的铁岭市官方网站,结果是断章取义的截图被我发现。
所以我只能说:你觉得是明朝割土地给朝鲜你就这样认为吧
再说下,所谓朱棣割地朝鲜说法。我实在是搞不懂一个压根就没接受招抚的地方怎么算明朝领土了?
这个地方甚至还有朝鲜开国将领儿子,你要认为当地女真人不接受是因为明朝权威或者影响力不行,你就那样认为吧。反正朝鲜人家在当地都能出现一个开国功臣的儿子当酋长,我觉得当地女真人肯定是认同朝鲜比较多就这样。 @贺六浑 答案有李朝实录截图明朝并没有招抚成功,所以朱棣割地不成立
还有关于与元朝相比,明朝确实没有朝鲜半岛领土。但我认为这些地方早在元朝还没有完的时候就已经丢给朝鲜了,我实在是无法理解凭什么算在明朝头上丢了这地方?朱元璋早期并不知道有这地方,退一步说他就算知道他凭啥拿回来?大元都就那样了没管这事明朝去管吗?莫名其妙把这帐算在明朝头上。这逻辑就好比,唐朝灭亡后宋朝没能把辽东甘肃以及新疆中亚给打回来=宋朝割了中亚新疆甘肃辽东领土。莫名其妙的逻辑
朱元璋割铁岭?麻烦能不能别造谣了?这只是因为地名产生误会而已!再说那地方是元朝就丢了凭什么怪明朝割地?
某人也知道是有争议了?那你为什么肯定朱元璋割地朝鲜了?
再来某人的回答,某人连上面这句
置鐵嶺衛指揮使司。先是元將拔金完哥率其部屬金千吉等來附。至是遣指揮僉事李文,高顒鎮撫社錫。置衛於奉集縣。以撫安其眾。 你连奉集县在那都不知道,再来下面那一大段话
鸭绿江为界看不见吗?
再看他怎么解释这句话的???朱元璋意思指的是双城总管府了?自己都没看懂自己发的东西。也是牛逼
又开始说
那肯定是中国人啊,连五百里多远都不知道
《辽东志.周鹗传》(洪武)二十一年,领军铁岭创立卫站,至黄城(今吉林集安),招致江界万户金完奇等二千七百余口。吉林集安在那?
蓝色部分就是,理想8所谓的鸭绿江西南端怕不是异世界位面历史。
又开始看不懂史料了,而且连地理都不及格。
说别人?不过他说对了确实是中朝边境分界点如上面发的图。
不过这开元是在那?
咸平府,即辽宁古城开原,辽开泰八年(1019年),在今老城街道所在地西设置咸州,《辽史·圣宗记》中是这样说的:“开泰八年十月甲辰改东路赫里太保城为咸州,建节以领之。”“建节”就是设置安东军节度使。辽代在这里建了一座土城,它南临清河,北依黄龙岗,故有“北枕黄龙,南抚青龙”之说。到了金朝,此处设咸州路,成为当朝19个省级建制之一,路尹为正二品,也就是说,现在的老城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省会”,下设咸平府、韩州、安东军,坐拥八县,包括现在的铁岭、康平、开原、昌图等地。元朝末期咸平改名为开元,因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禁用元字,于是,开原之名由此而始。
理想8已经,证明了明朝初期压根就不认为铁岭在朝鲜半岛的双城总管府。还说别人不会标点,我只知道你看不懂史料就行了。拉黑也是我应有的权利
又开始发表神论了,连元朝末年高丽往北扩张都无视还说什么高丽向北扩张搞笑言论。你也知道开元在元朝时期是很广大的机构,但我实在是不明白人才为什么非要理解成和双城总管府有什么联系。从《辽东志.周鹗传》(洪武)二十一年,领军铁岭创立卫站,至黄城(今吉林集安),招致江界万户金完奇等二千七百余口。已经啪啪脸打响了证明明朝从来没有去过双城总管府设立卫所
拿着一个日本人在20世纪10年代的观念当成个宝也是服,不过就是中国史学界不是很重视这个历史事件而已直到现在开始重新研究罢了。
理想8是要认为朱元璋在鸭绿江边设立铁岭卫,然后yy地图开疆对双城总管府有控制了?还是理想8自己压根就不知道朱元璋不清楚朝鲜有个铁岭的地方?从高丽的史料来看明朝人只是在鸭绿江边招抚人并派人到高丽通知设立铁岭卫不要越界,高丽此时已经实际控制双城总管府明朝怎么没有人到双城总管府位置设卫了?而是在鸭绿江边设卫了?在某人看来一定是在所谓鸭绿江西南端,而不是鸭绿江为界。那么就奇怪了《辽东志.周鹗传》(洪武)二十一年,领军铁岭创立卫站,至黄城(今吉林集安),招致江界万户金完奇等二千七百余口。辽东志可不这样认为啊
所以肯定是某人自己水平不行或者压根就不懂跑出来乱说
原来你已经证明自己不清楚了,一点不了解所谓朱元璋割地铁岭这地方原来历史。甚至还发明出鸭绿江内江说法还说什么论文作者拜我为师?不好意思相关论文早有了你看来不是这个世界位面的人而是其他位面穿越过来的
早在1356年高丽攻占双城总管府之前,高丽就已经渗透这个地区了
而元朝原来的东宁府也因为是和高丽关系提高以后,让给高丽去了1274年高丽就不断渗透双城总管府。
而这篇论文也说了,高丽在元末攻占了元朝控制的双城总管府。并且知道以后不管不问采取的是安抚可以证明元朝已经割让双城总管府给高丽也就是铁岭地区,而这论文作者也说了根本不存在朱元璋割地铁岭给高丽这一说法!!!!也就是你一直搞不懂的地方。
你说,我不知道高丽是怎么扩张的。表示这是神论怕我说的话如果被我引用论文的作者看见都要拜师,对不起是你看的论文太少了。相关高丽往北扩张论文早有了!
这是2007年论文,作者就表示国内还没有学者对这个问题有专门研究。
这是在知网能查到研究双城总管府结果论文,还有一篇是2012年研究朝鲜韩国历史的论文。
这论文也说了史学界对研究有问题争议大
然后在下面又说了中外研究都少
可以证明,理想8抱着一个100年前观点。而历史研究就是不断考证加翻新
那怕就是这篇论文也说了,高丽已实际控制双城总管府地区。甚至还翻越了铁岭地区
那么这个摩天岭在那?是朝鲜北部的摩天岭山脉,现在再重新看看理想8说的话
鸭绿江内江,高丽领土还扩大了嘛。
再说一下拉黑和匿名,首先匿名是我的自由拉黑也是我的自由。说别人胆小只敢匿名不觉得可笑吗?知乎既然有这系统我干嘛不用了?
按照这逻辑,中华民国丢了外蒙古=共和国没有收回外蒙古属于共和国丧失了外蒙古主权控制,看来是共和国丢了外蒙古。
按照某人的逻辑,元朝时期双城总管府已经被高丽吞并。而且还是实际控制朱元璋如何在高丽已经派官驻军的情况下还派人去那地方设卫啊????
我说了多少次了朱元璋根本不知道朝鲜有个叫铁岭地方,因为朱元璋对朝鲜地理不清楚!不清楚!不清楚!说三次了看懂了吗?!朱元璋他不知道朝鲜有叫铁岭的地方!
朱元璋只在鸭绿江边招抚然后根据辽东志记载
从《辽东志.周鹗传》(洪武)二十一年,领军铁岭创立卫站,至黄城(今吉林集安),招致江界万户金完奇等二千七百余口。 从来没有在元朝双城总管府设立过卫所!这就是为什么明朝还派人通知高丽原因!因为明朝已经以鸭绿江为边境设立卫所了!很难理解吗?位面之子抱着一个所谓主流观点居然是一个日本人观点?!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方面四个观点是延续了日本人说法因为这个日本人影响太大了!
那中国方面四种说法了?
中国学者的观点
中国学界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明太祖原计划在半岛内设铁岭卫(咸镜道与江原道的分界,元朝双城总管府南界),目的是接管旧元双城总管府领地,但由于高丽的反对,以及安置纳哈出降众的任务繁重,再者考虑粮饷难继,所以没有设于半岛内,而是退设于辽东(奉集县旧铁岭城)。[6]这与日本学者和田清及韩国学界普遍观点基本一致。
一是明太祖在鸭绿江以东的江界设过铁岭卫,此位置为现今朝鲜慈江道,即中国吉林省集安市鸭绿江东岸130里,后来由于高丽派朴宜中交涉,进行外交欺骗,加上明太祖打击北元的政治需要,所以退设于辽东。[7]
一是明太祖在辽东设立铁岭卫以后,因高丽对辽东领土有野心,所以终于启动了抢占辽东的战争,并因此招致了高丽王朝的终结。[8]
一是明与高丽之间围绕铁岭立卫的争论,似乎是一次缘高丽与朱明所指地点不同引起的误会,即鸭绿江以南铁岭和鸭绿江以北凤城市东南边门古城铁岭的误解。而凤城铁岭有可能是前代“侨立”单位的所在。也就是说,明与高丽之间围绕铁岭立卫的争论,缘于铁岭这一地理概念的误解,此观点仍不排除铁岭卫由凤城移置于奉集县。[9]
纵观以上中日韩三国学者的观点,除了极少数学者认为初即设于辽东(奉集县旧铁岭城)以外,大多数学者认为最初计划设在半岛内或鸭绿江边上,后因高丽的反对,以及安抚北元势力的政治需要,退设于辽东。显然,退设论(移设论)占据了上峰。
但问题是这些说法太老了!
[6] 董万仑:《东北史纲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27-132页。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88页。刁书仁:“元末明初朝鲜半岛的女真族与明、朝鲜的关系”,《史学集刊》,2001年7月第3期。
看看是啥年代写的东西了
[7]张杰:“朱元璋设置铁岭卫于鸭绿江东始末”,《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8] 白新良主编:《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67-70页。
[9]王頲:“鲜祖效变——威化岛回军事件新考”,《鴐泽抟云——中外关系史地研究》,南方出版社,2003年。第274-290页。
看看所谓的主流观点是啥时候的玩意了?而关于朱元璋从来没有在双城总管府设立铁岭卫是在,2003年就开始有人提出质疑,从03年开始直到16年对于朱元璋铁岭卫问题,中国方面资料不断更新。你凭什么非常肯定朱元璋割地?虽然有个2004年还是认为朱元璋在朝鲜半岛设立过卫所,但这之后07年又有人反驳了这个说法因为双城总管府在元朝时期就被高丽各种渗透在元末实际控制抱着十几年前所谓的主流观点不觉得搞笑吗?
至于开元路
元朝的政区之一,开元路辖区,最初范围很广,南抵长白山,西临辽河,北逾黑龙江达外兴安岭,东到日本海,幅员辽阔。
铁岭卫旧属开元,你又有什么史料证明一定就在朝鲜半岛?
位面之子最大一个毛病就是不明白朱元璋并不知道朝鲜还有个铁岭说法,而这个问题相关论文就已经说过了。双方因为地名相同产生误会!
再说下位面之子所谓的明朝关于铁岭信息问题,根据高丽史料记载朴宜中离开开城时间为1388年2月28日以后,洪武二十一年4月到南京请求朱元璋把铁岭给高丽统属,而这个高丽使臣在到南京之前也就是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明朝就已经设立了铁岭卫,而这个铁岭卫就在奉集县。
这个高丽使臣从朝鲜半岛走陆路最快到南京的速度也要100天左右,明朝最早通知高丽国王设立铁岭卫是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2月辽东都司派人渡过鸭绿江张榜,高丽使臣偰长寿口宣圣旨,由此以为明朝将收回旧元双城总管府界
为了防止某人又乱说我发高丽史料
《高丽史》卷一一三,列传第二六,《诸臣传·崔莹》:先是, 西北面都安抚使崔元沚报云, “辽东都司遣承差李思敬等, 到鸭绿江, 张榜曰, ‘户部承圣旨, 铁岭迆北·迆东·迆西, 元属开原, 所管军人汉人·女眞·达达·高丽, 仍属辽东.’” 莹与诸相议攻定辽卫及请和, 诸相皆欲请和. 赵琳又至辽东, 不得入而还, 莹集百官, 议献铁岭迆北可否, 百官皆曰, “不可.” 禑独与莹密议攻辽, 莹劝之. 公山府院君李子松诣莹第, 力言不可, 莹托以党附坚味杖流, 寻杀之.元沚又报辽东都司遣指挥二人以兵千馀来至江界将立铁岭卫。帝已设官置站。 禑泣曰: "群臣不听吾攻辽之计使至于此。" 遂徵八道兵莹阅兵于东郊。 俄而后军都督府遣辽东百户王得明来告立铁岭卫。 莹告禑令杀辽东旗军持榜文至两界者二十一人只留思敬等五人令所在羁管。太祖曰: "欲攻辽阳卿等宜尽力。
同月根据高丽史料记载高丽使臣偰长寿回国后口宣圣旨,自此高丽以为明朝要收回铁岭(半岛东中部)以北旧元地盘,开始密议攻辽上面这段史料就说了。
而高丽使臣偰长寿口宣圣旨是在辽东都司遣承差李思敬到鸭绿江招抚,同月发生的。下面就是口宣圣旨记载
《高丽史》卷一三七,列传第五〇,《辛禑传五》:偰长寿还自京师, 口宣圣旨曰, “高丽愿听朕约束, 朕令岁贡马, 所进马不中用. 而又诉难, 我令勿进, 只令三年, 进种马五十匹, 所进马又不中用. 後买五千匹, 又皆弱小, 以我一匹价, 可买彼两三马. 今又以改衣冠, 谢恩进马, 粗蹄肿腿, 旣是来献, 何至於此? 是必使臣, 行至西京, 卖换而来耳. 已囚张子温于锦衣卫, 使经年罪之. 尔归以告执政大臣. 朕旣许通商矣, 彼反不肯明白通牒使来贸易, 乃阴令人来大仓, 窥觇我兴师造舰与否, 重赏我人之去洩消息者. 是街中小儿之见也, 自今愼勿如此, 又毋得遣使来. 铁岭迆北, 原属元朝, 并令归之辽东. 其馀开元·沈阳·信州等处军民, 听从复业.”
总的过程就是
洪武二十一年(1388)2月辽东都司派人渡过鸭绿江张榜,高丽使臣偰长寿口宣圣旨,由此以为明朝将收回旧元双城总管府界,到3月朴元沚报告辽东都司遣指挥二人到江界及辽东百户王得明到开京通告立铁岭卫,误解进一步加深。而此间,高丽国内发生了不可逆转的事变。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2月,禑王与崔莹密议攻辽,4月,禑王任命崔莹为八道都统使,曹敏修为左军都统使,李成桂为右军都统使,5月7日,左右军渡鸭绿江,屯威化岛。5月底,李成桂自威化岛回军,攻打开京。6月3日,李成桂囚禁禑王及攻辽派首脑崔莹,6月5日,崔莹被流放至合浦,后被处死。6月8日,禑王被废至江华岛,后也被处死。也就是说,高丽禑王和崔莹还没等弄清楚辽东也有一个铁岭,明朝已在辽东设卫,就被亲明派李成桂推翻。6月9日,李成桂立禑王之子昌为王。6月12日,高丽使臣朴宜中回到开京
朴宜中离开开城时间为1388年2月28日以后,高丽上表时间为同年4月18日,朴宜中带礼部咨文回到开城的时间为6月12日,全程总共花去三个半月,100多天,单程平均50多天。按常理,朴宜中到达北京一带约需四十天,那么到达南京则需更长时间,他断不能在同年3月到达南京,最快也要在4月,实际上,朴宜中上表文的时间为4月18日
理想8也只纠结表情包,叫我去看铁岭官方网站。我倒是点了网站去看了下
不过我在看理想8发的截图的时候发现了个细节,也就是理想8发的截图
我发现这个细节以后,我,一眼就看出来了压根就没看完人家网站说的全部
再来看看理想8之前说的,他说官方没改还是主流观点。
1.关于朝鲜半岛之铁岭山立卫说
从史料有关明太祖对于朝鲜半岛地理状况的认识情况的记载来看,明朝不太可能会选择在半岛铁岭山立卫为界。
中国古代的官方史料存在着重中原而弱边疆的特点,其对于朝鲜半岛历史的记载本身就不多,关于该地地理状况的记载就更加有限。对于立国不久的明太祖来说,其对半岛地理状况的掌握实际相当有限。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年)……上谓中书及礼官曰:‘今安南、高丽皆臣附,其国内山川宜与中国一体致祭’。于是礼部考其山川……高丽山有三,曰鲁阳、曰嵩、 曰苇;水有四,曰川礼成,曰盐滩水,曰浿水,曰马訾水即鸭绿江也。遂命者之祀典,设位以祭。”[4]由此可见,明朝君臣上下对于高丽山川的认识仅局限于“三山四水”。即便在此“四水”中,其却把在鸭绿江中游以西的盐滩水即今中国浑江认定为高丽境内之水。这说明其对于高丽山水地理乃至辽东东北部地理的认识又是模糊、混乱的。其最为了解与关注的应只有鸭绿江,但并非为整条江,而只是该江的中下游地区。
此外,后世创作的《辽东志》中载有《辽东河东地方总图》以及《开原控代外山川地理图》,从其中分别描绘的鸭绿江状况[5]以及辽东东北部 山水地理状况[6],也可以确知明朝的上述状况,即可作为间接之旁证。特别是《开原控代外山川地理图》右下角所显示的对于朝鲜半岛东北部的认识,其中的铁里关所指代的即应为今朝鲜铁岭山,据此说明明人对于半岛的那个铁岭并不十分 清楚,实际也不重视[7]。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
不能这么讲。在当时的背景下。一人兼任多个藩镇首领是常规操作。比如王宗嗣。曾经任安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看账面实力的话。卧槽。从哈萨克斯坦到山西,所有边军全归这哥们一个人管。然后呢?不也没出事嘛。
安禄山任三镇节度使。看起来很屌。其实他也就是在范阳和卢龙两镇树大根深。任河东节度的时间并不长。如果让河东军打蛮子。安禄山做得到。但是让河东军南下。安禄山并没有那个控制力。叛乱以后的河东军也印证了这一点。
至于说为什么给安禄山干了三镇节度使。是因为即便如此。安禄山也并没有挑战中央的能力。老皇帝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所以问题的根本在于。老皇帝可能是懒政、怠政。但并没有老年痴呆。问题的关键。是。安禄山石乐志。搞起了一件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成功的叛乱。
然后结果就是老皇帝一通神级微操。把半年可以搞定的事情拖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