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马云 4 月 14 日再谈 996 的长文,称其不是单调的加班,关键在于「热爱和奋斗」? 第2页

              

user avatar   kai-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仍是偷换概念、转移矛盾、诉诸鸡汤的玩法。

其一,偷换概念,依旧将996等同于奋斗。这其中的谬误显而易见,996不等于奋斗,奋斗同样不只996一种,不同人理解的奋斗更是有天壤之别。同理,不接受996不意味着就放弃了奋斗,拒绝996同样不意味着丧失了个工作热情。更关键的是,正如在上一个回答里所说的,奋斗从来不是胁迫他人的借口。凡是拿奋斗来为加班辩护的,都是别有用心的诡辩。

其二,转移矛盾。一开始是拿企业家从早忙到晚说事,这一次则是拉科学家下水。要知道,科研工作与一般工作存在较大差别,而富可敌国的企业家与作为普罗大众的职工更不能等而化之。科学家的奉献精神让人钦佩,企业家为自己的企业操劳那是自己的事情,员工爱不爱加班则是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企业强迫或半强迫员工996,只会让人反感。

其三,避谈法律。你跟他谈法律,他和你扯奋斗,还说法律问题不是关键。法律问题恰恰就是关键,没有法律,难道靠资本的道德血液?法律怎么规定就怎么来,加班就要付加班工资,工作时长不得超过上限,不能强迫员工加班,这些只是法律的基本要求。连基本要求都做不到,“法律不是关键”?

其四,诉诸鸡汤。说人生而不公平,但如何利用24小时却是公平的,这是再正确不过的废话,鸡汤而已。真要说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资本与员工也是平等的,加班不付加班工资就是不公平的,能做到吗?

这就是劳动节和法律的意义所在,正是因为存在不公平,所以才有博弈与反抗,所以才有法律的约束。法律不重要,那什么重要?

相关回答:

欢迎关注凯风君的公众号 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user avatar   han-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点我们影视行业的杂事吧。国外的。国内影视行业,如果从制度和法律角度看,很抱歉,还处于彻底的原始社会,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所以我就用国内和国外做对比,用国外做例子吧。

在国内拍戏,开大夜太正常了,导演一句话,大家各自忙活,天亮回来电梯口几箱子泡面一人一个完事。

国外,就好莱坞吧。不管你是谁,想开大夜?合同里写了没有?一个月允许几次加班?一次多少时间?报酬怎么算?注意,这不是对主演,是对所有人,包括我们这里民工待遇的普通剧工,和主演一样,都会和你计较这个。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好意思,下班点到了,下班回家。

拍夜戏怎么办?按工作时间算啊,白天休息,晚上拍。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老板,敢擅自喊加班,没人理你那算是好的,正常情况下,第二天演员工会就得请你喝茶:你给说说,你们组昨天什么情况?

如果有人说,我愿意加班,可以多挣钱,那也行,但第二天演员工会一样请你喝茶:你给说说,你昨天什么情况?你违法/违规了知道吗?你涉嫌违法OR不正当竞争,必须停止这种行为,不然我们给你发警告/律师函/报警哦。

为什么呢,因为你这种加班,侵犯他人利益了。

996加班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比5天8小时的人一周多干了32小时,等于正常8小时工作制的人四天的工作量。如果有两个人这么干,那就意味着需要增加一个工作岗位来满足这个工作。

现在你996了,你是自己愿意,但是,你等于剥夺了另外人的就业机会,加大了社会失业率,而且你是在他人都遵守规则(八小时工作制,一周工作五天)的情况下,破坏规则实现了增加自己收益的目的,因此你是不正当竞争。所以工会就会找你喝茶,如果你不改观,那么你就会被开除出工会,严重的话会收到传票。

有些华人在国外开便利店,自家店铺自己看店,于是一周七天,也会收到这种警告,别人一周开五天门,你居然一周七天全年无休,不好意思,警告你。不改观,警察上门。你涉嫌不正当竞争,损害他人利益减少社会就业机会。如果你想7天12小时营业,OK,没问题,雇够工人,工人工作时间一周5天,一天8小时,你爱怎么开就怎么开。这叫公平竞争。

这种情况,还反映在一些技术工种上。譬如拍戏时候发现需要动力电,国内就喊人去周围看看,有地方接,给点钱喊个随便什么人去接个线过来,搞定。

国外,不好意思,这个活必须有执照的电工干,什么?你当初建组没想到这个事?那就等着,先去演员工会让他们给你派个,再赶紧补办手续,什么待遇住宿条件吃饭条件工作时间干什么都清楚得很,严格执行。你敢自己派人接线,等着请你喝茶OR收警告/律师函吧。

这叫劳动保护,公平竞争,同时承担一个企业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财富。

加班受益最大的是谁?资本家。

一个正式工作岗位,国内意味着五险一金,工作场地、设备费用,以及一系列间接费用,譬如行政和管理费用。

如果你加班,只需要给你加班费就可以了,更别提你主动加班不要报酬的义务劳动了。

这能替资方省多少钱?

而不好的地方,就是本来这个岗位需要三个人,现在只要两个人了,于是有人因此找不到工作。这个人有可能是你,也可能是其他人,总之,这个社会一定有人因此失去了一个工作机会,对吧。所以一个原本某工种需要300人的公司实行996,那么它现在招200人就够了。

企业不但因此逃避了社会责任,还减少了成本和支出。而它因此减少了就业机会的这个后果,却需要由全社会及你我来负担,这不是占全社会便宜、不正当竞争是什么?譬如京东一边裁员,一边要求996,就是这方面典型了。

之前看见过一个消息,说某投资大佬说,如果国内的创业者去国外,绝大多数可以秒杀国外创业者。实际上这是扯淡,真这样,为什么都回国创业才成功?在国外都有哪些成功案例?难道国人都不在国外创业?显然不是。真实的原因,是国内可以无序竞争,不正当竞争,诸如抄袭、剽窃、侵犯版权、996,不胜枚举,嗷,还有金融服务费什么的,你去国外试试?都不用想,你敢这么干的结果,我可以用我国一千古名篇里的话来总结——创业未半而中途崩殂。不坐牢就是祖上积德了。

工会最大的作用,是保障工人利益,争取就业机会是它最大的目标。所以在好莱坞,演员以加入演员工会为荣,演员工会加入有门槛的,其实并不容易加入,一旦加入了你要保持身份,就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如交纳会费、不能随意加班等等,如果你老板违反规定喊你加班,那工会就会为你出头。就这样。

在好莱坞,演员工会的主要对手,就是代表资方的制片人和制片公司、电视台、流媒体平台等等大boss。

996不是不可以,有些特殊岗位和职业,确实需要996,但需要严格的规则约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而不是现在如同原始社会这个样子的野蛮生长。

ps:说得干得多于是才能得到更多这事,我以前也写过,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有兴趣可以看看。

zhihu.com/question/3999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最可怕的不是善于扯淡满嘴谎言的资本家。

因为就算资本家再怎么煽风点火,996依然是违法的,只要全体劳动者一起抵制,实际上资本家也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强迫你996。

最可怕的是,真的有打工的以为996是“高端的”、“高尚的”,他们通过996多挣一点钱,买一个奢侈品,就觉得自己比没有996的人高出一个层次,离资本家又近了一个段位,扭过脸来嘲笑别人,你买不起某某品牌是因为你懒!

没错,这种人并不少见,他们认为能买得起某个品牌就是自己上升了一个档次了,而996呢?只是累一点,因为996所以多赚了一点钱买得起某个品牌了,这样我就上升了一个层次,那996就是他们理解的这个层次必须的。没错,你没看错,就是这种荒谬的逻辑。而且他们真的觉得自己变得“很高端”了。

这才是人民日报里面说的自愿996的来源和根源。因为这些人的存在,所以不愿意996的人就处于很尴尬的地步,你不996,那请你离开,因为有人愿意996。这些人的存在,成为了资本家对付劳动者的筹码,而对于不愿996的劳动者,这些人的存在极大地增加了自己事业的不确定性,因为真的有这种人会顶掉你的工作,所以,到最后就是很多答主提到的,所有人都会“被自愿”去996,因为为了生存他们别无选择了。

而那些以为996让自己上了一个层次的人呢?睡了四五个小时,努力用纪梵希遮瑕遮住自己因为过度劳累迅速衰老的脸和倦容,感叹一下,你看,原来衰老可以用钱来弥补的,幸亏996我多赚了钱,才有机会遮住自己的衰老!

呵呵呵,你们董事长太太比你年龄大二十岁,可是看起来比你还熠熠生辉的哦。。。

相信我,最可怕的永远不是资本家和剥削者,而是工贼和叛徒。


user avatar   de-shu-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马云先生,说句不好听,这话还轮不到你来说。

热不热爱,奋不奋斗,那是我们的事,不是你的事。

这里诡异的地方在于,本来做五休二是本分,996是铁人。而马云、强J们却妄图把855定义为耻辱的懒惰者,把996定义为懒人线。

这就是他么的变相涨价的惯用套路!



你即使十倍百倍地卖力标榜你乡村教师的身份,你依然是资本家,是剥削阶级。

无论你做的事,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多大促进,你依然是资本家,是剥削阶级。

无论你方便了多少人的生活,你依然是资本家,是剥削阶级。



羊群中的个体,可以说"我要努力奋斗,好好吃草长身体",这没有问题。

牧羊人摸着羊头,关切的说"你要努力奋斗,好好吃草长身体",那就有很大的问题。




我们尊敬马云,是他因为对社会贡献大;

而我们尊敬铁人,却是因为他们收入高,给自己家庭贡献大。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值得尊敬,独独站出来呐喊"不给我拼命打工的人是懒虫"并不光彩。



这世上,不光给资本家打工是奋斗。

给孩子讲作业、参加家长会、陪孩子遛狗逛公园,陪老婆旅游、看望丈母娘、走访小舅子,帮父母洗脚、带父母体检、病床前尽孝,通通都是奋斗,都需要心血。


资本家妄图让我们浑身上下都只剩一个标签--出卖劳力的泥腿子。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除了泥腿子,我们还是儿子、女儿、媳妇、女婿、父亲、妈妈、兄长、姐姐、弟弟、妹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我们并不欠你马云什么,你马云也没资格对普罗大众指手画脚。

你已经拿到了你的几千亿,享受了你的名与利,你不是救世主,不是大善人。我们享受的便利是我们拿钱从你手上买的,是拿劳动换回来的。


user avatar   zhao-gang-53-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记得湖畔大学吗?马云任校长,众多资本大佬出资,学园学生都是各路身价千万的至少中等以上的老板。学院号称“价值观共同体”。

这个是什么价值观呢?


user avatar   Auto-Zer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果然,即便是马云和阿里,也摁不住互联网上的涛涛民意,终于发声了:《马云再谈996》。但是,这番言论一如既往的馊。

比如:

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

这个恰恰就是996成为焦点话题的关键。

法律规定了许多东西,但是也有许多东西无法规定,比如,当企业想用调岗等看似“合法”的手段逼员工辞职时,员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很难;比如,当企业设置了过重的任务和指标,逼得员工不得不996时,员工如何运用法律维护权益,很难;当你跑完仲裁跑法院,交了材料等开庭,运气好胜诉了,然后又找工作,结果下家一看,这厮打过维权官司啊,不能要——很难。

这么多“很难”摆在面前,普通员工几乎无法抗拒强制996。

法律如果是万能药,陕西奔驰车主就不需要爬上车前盖。这时候,社会需要企业从内部规章和自律上保护员工的权益。但是很遗憾,马云一脚把这个诉求踢到了一边。


我们人生的意义和奋斗的方向在哪里,思考清楚了,就不会纠结,懊悔……找到喜欢的事,不存在996这个问题。

这句话本身来说,是没错的。

喜欢、热爱自己的时候,会主动加班,这个逻辑本身没错。但是套用到996中,就显得很荒谬了。

再喜欢的工作,如果每天12小时,每周72小时去做,多多少少都会感觉到厌倦,毕竟人不是机器,人要遵循生理规律。所以,大多数人会给自己寻找一个平衡,给自己一些喘气的时间——但是996的强制性把这种权利剥夺了。

其次,以马云的财富,他可能不会考虑到普通人生活中,情感和经济的边际成本有多高。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尤其是结了婚有孩子的人,他在家庭中的职责会越来越重要——不仅需要提供金钱支撑,还需要对爱人和孩子倾注感情。对于富豪来说,把孩子交给托儿机构,成本相比于他们的资产,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普通人不行。普通人甚至可以为了一个月省1000块的房租,每天多坐两小时的地铁——这对马云来说,可能是极为愚蠢的行为。

再比如,长期的996对身体和精神的伤害很显然。马云精神疲惫了可以找调理师聊天,生病不舒服了可以调用最好的医疗资源,但是普通人不行。

在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太忙了,没时间谈恋爱结婚。那么,说这种话的人,是不是有许多正在996?刚刚发布的结婚率骤降、离婚率骤降的数据,是不是和996也有关系呢?


没有人喜欢在一个强制996的企业里工作,既不人道,也不健康,更难以持久……我想员工会自然选择离开那些毫无前途、希望,瞎折腾员工的996公司的,因为中国可以选择的企业有几千万家。

这段上听上去很通情达理。但是实际不是这样。

因为换工作有着巨大的成本。

这一点对年轻人的影响要稍微小一些,但是对中年人的打击是致命的。有个段子:

为什么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因为那些中年人穷,不敢辞职。
因为那些中年人有房贷车贷,有老婆孩子和父母要养。
因为那些中年人,没有实力找到更好的工作,没有更好的选择。
因为那些中年人,可以为了家人而容忍那些责骂。

听到裁员消息时都战战兢兢,竟然还主动辞职?

但是这世界确实有很多996,甚至007的人。不仅仅是企业家,大部分成功或有追求的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官员、政治家基本上都是996以上的。不是因为他们有超常的毅力,而是因为他们超爱自己选择的事业,他们为此付出超常的奋斗和努力,才获得了常人没有的“成功”。

马云举的例子或许是事实,但是很遗憾,不恰当。

逻辑谬误自不必指出——马云把运动员、科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的成功归因于996,然而,这不对。

另外,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也好,科学家也好,他们辛苦工作,每天996或者007,他们能收获到的结果远远大于企业员工:艺术家可以艺术展上留下自己的作品,科学教可以在教科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运动员可以在奥运台上留下自己的身影,等等。

但是对普通大多数普通员工来说,他们只是螺丝钉,替代性极强的螺丝钉,做得再好,也只是能让仪器运转更加顺滑的螺丝钉。他们的996,大部分的价值都被企业和老板榨取,帮助企业和老板实现他们的理想和人生意义。

这一点,大多数普通而平凡的人早就看明白了。

这样的人其实不少,也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的996,997,才让上世纪我们有了“两弹一星”,才让我们的国家在过去短短的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才会有“神五”“神六”,才让我们对未来有了信心。

看到这句话时,我感觉到了不寒而栗。马云把国家经济科技建设结果直接和996挂钩……直接把不996不加班的人打到了对立面,无法反驳,无力反抗。

……

再多的吐槽也没什么意思。


马云的微博认证是“乡村教师代言人”,他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诸如后悔创办了阿里、最大的理想是做个老师、如果有机会重来一定要陪陪家人之类的话。我相信这可能是马云在经历商海浮沉之后的一番感慨,有一定真心的元素,体现出难得的“人性”。

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在996的问题上,马云毫不犹豫的亮出了自己的獠牙,发表了悖逆人性的言论。

所以,马云有两个人格,一个是自己,一个是资本的化身。所谓996,只是代表了资本的化身而已,只是在怂恿广大普通人化身燃料,投身资本熔炉而已。


user avatar   fu-lan-ke-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赢在中国开始,马云逐步走上神坛,自称不怎么读书的马云慢慢地开始变成了金句制造者,真理创造者以及学生和创业者的人生导师,和他同一时期作为主要嘉宾的牛根生,因为退居二线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时的俞敏洪和柳传志也因为企业没有进一步大跨越发展,也逐渐失去了一些光环,只有马云还一直是那个受人敬仰的马云,处处都是人生导师。

这些年随着阿里巴巴市值不断壮大,马云的神话也在继续辉煌,自称不怎么读书的他早已经习惯了指点江山,评点人生,好为人师在他这里是不成立的,因为他走到哪里,哪里都会有许多人期待着马云能够给他们上一课,无论发生什么事件,也都有人想要听一下马云的看法。

十几年前虽然互联网已经比较普及了,虽然每个人都能很容易地上网了,但是当年的主流舆论还是被少数几个媒体控制的,即使当年有人对这些大佬的观点提出质疑,也只会沦为贴吧或论坛里一个很不起眼的零回复的帖子,根本引不起任何注意。

更关键的是,那个时期正处在我们加入WTO之后的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许多生意都是你只要去做了,都会拿到不菲的回报,跟着大佬混,大佬吃肉,你也能吃不少肉渣,肉渣吃饱了,连汤都看不上。

所以许多创业的人,跟着创业的老板一起干的人,都吃肉和肉渣吃饱了,他们回过头来一听这些人生导师的鸡汤,觉得正确无比,确实是这样的,只要努力,就定会有收获,今天很痛苦,明天也很痛苦,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阳光,这些吃饱了的老板们觉得自己就是那个看到了后天早上阳光的人。

所以他们觉得这些鸡汤真美味,真的很有道理。


可是电梯理论告诉我们,你如果想要去到顶楼,最关键的是你要在电梯上,而不是在电梯上倒立,做俯卧撑或者是撞墙。

但是,那些坐着电梯的人生导师告诉你,要在电梯上撞墙,于是上了时代的电梯的人跟着撞墙,一会儿门开了,大家都上到了顶楼,出来后大家击掌相庆,说,这个撞墙理论可真是对啊!

我以前说过,这一批60后70后们的奋斗哲学已经失效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电梯可以给新一代的年轻人去乘坐了,但是已经上了顶楼的人却还在贩卖电梯俯卧撑,撞墙,倒立理论。

现在的情况是,前面已经有了一批年轻人按照这些理论去实践了,发现不行,上不了顶楼,后面的年轻人眼睁睁看到了奋斗哲学的失效,这时候,你又加大剂量地提供改装版的老一套的电梯倒立,撞墙,俯卧撑鸡汤,年轻人当然不吃这一套了。

但是,已经习惯被称为大师,人生导师的人们却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早已经习惯了自己说啥都是真理的氛围了,突然有一天发现,我擦,我怎么说了一段寓意深刻的话,大家都不买账了,怎么还反过来攻击我,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于是赶紧再把自己的这段寓意深刻的话打上几个补丁,放出来,发现依然我擦。

于是,最后人生导师们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这届年轻人是真不行!垮掉的一代。



user avatar   LinkinBry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话本身没有错。

企业不该依赖996来获利,企业主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强加在员工身上,强推996给钱再多员工也会跑光。

错的是说话的人。毫无疑问他说的话越对,就是在越用力地扇自己的脸。

但是你要说他为996辩护洗白,那我觉得也挺断章取义的。

这显然是为他自己洗白,做切割,或者干脆说是在铁拳面前认怂但是又非想要说点什么。

至于这问题提的,这些回答答的。

都是啥玩意儿。


你就说996吧。

8小时工作制是1817年由欧文提出的。

为此,

工人们奔走了一百年

呼吁了一百年

抗议了一百年

怒骂了一百年。

然后终于在1917年,整整一百年后。

或者说,十月革命后第四天。

苏联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8小时工作的法令。

然后我才明白

他们不过就是在资本家的办公室门口

跪了整整一百年。


user avatar   holy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从马老板4月11号散播“福报”以来,这已经是第2次回应了,然而,不出所料,又是一碗鸡汤,而且又馊了。

马老板错在哪了呢?

马老板第一句“啰嗦”就是:

关于“996对不对”,法律自有规定摆在那里,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

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

法律问题不是关键,什么问题是关键呢?如果996不违法,那么一切争论都不会产生了。马老板为何就无法坦坦荡荡的说一句“我承认996违法”?

把法律问题抛在一边,马老板就立即开始熟练地熬鸡汤了。

先是说没有人喜欢在强制996的企业里工作,让你觉得他似乎有点人情,可是这人情刚刚持续一个自然段,就话锋一转,开始谈996、007的好处了。

什么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什么两弹一星、神五神六、国家民族事业,超乎金钱,一堆让人看了以后恨不得立马烧了自己拿去炼钢的话。

然而,马老板列举的这些人和普通员工有关吗?

艺术家、科学家、运动员的奋斗,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事业,他们的事业成功则可以收获巨大的利益或者垂名青史,他们的奋斗是实实在在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名声或是理想奋斗。

然而在企业打工的普通员工呢?股权是老板的、成名是老板的、建设的结果也是老板的,老板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他们的理想凭什么要和老板一样?

他们的理想可能是在城市里有一个舒适的家,下班回家之后休息娱乐与家人共享天伦,让孩子平安幸福的长大;他们的理想可能是赚钱去世界各处走走看看,让自己不局限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们的理想也可能就是下班后可以打开steam、王者荣耀或者B站。

马老板说,干部员工没有理想、不努力,问题出在了自己的身上,然而马老板根本就忘了,绝大多数员工的理想就是他嘴中的“没理想”、“不努力”啊!

马老板为什么会意识不到这一点呢?

因为马老板已经脱离了群众、脱离了普通员工、脱离了无产阶级许多年了。马老板每天的理想都是星辰大海,改变世界,张口闭口便是“让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宏图伟愿,并且也认为人人都该有这样的理想抱负。即使尽马老板最大的想象力,哪怕是想到了绿化西北的荒漠,拯救非洲的贫民,都不会想到普通人的理想根本没有那么大。

于是,马老板为我们送上了一碗又一碗,莫要说吃下,便是闻也闻不下去的馊鸡汤。

然而,我们还是要感谢感谢马老板,当然不是感谢他带给我们的福报。是马老板用切身言行告诉我了我们,他所在的阶级和绝大多数普通人不是同一个阶级,他所代表的利益和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不是同一份利益,他让我们清醒了过来——必须与资产阶级划清界限,斗争到底!


这是一篇新的文章,为大家解释了996为何是非制度性的,以及如何产生的:


user avatar   zhuo-zhuo-24-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热爱本职工作,且家里没什么后顾之忧,经常996,那也是个人的选择,我们无权说什么。

可是,我依然强烈的反对996,因为如果今天不反对,那么明天996就是各行各业的职业形态;今天你说我不喜欢996,你还可以选择到一个没有996的工作,如果不反对996,明天你走到哪里都是996了,当你到三四十岁有家庭需要顾忌的时候你想换份955的时候,已经全社会996了,你再也没有选择,即使你是个人才,你不愿意996,老板也不会在乎:“你走吧,你走到哪里都是996,还不如好好给我呆在这儿!”

当996成为每家企业的常态时,相信我,前面还会有8-12-7在等着你,人性经不起考验,谨记一句话:得寸进尺。当再有什么裁员的时候,8-12-7就会成为标杆。最终的你们退无可退。所以在萌芽状态的996时绝不能退缩!




              

相关话题

  我国将取消社会抚养费,将入户、入学、入职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该如何落实?会带来哪些影响? 
  B 站为员工猝死一事发长文致歉,称将扩招审核人员 1000 人降低工作压力,审核岗工作强度有多大? 
  极路由偷偷上传? 
  员工辞职需要为现公司考虑吗? 
  体制内为啥有的领导快退休了还在拼命干活? 
  为什么土木/水利我看到的都是在劝退,真的就没有出路吗? 
  裸辞后找不到工作,心态崩了怎么办? 
  如何看待最近互联网大厂回巢热?当真是好马要吃回头草吗? 
  有哪些让人笑到肚子疼的搞笑段子? 
  你见过的最奇葩的精日精美的人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手机内存 RAM 容量疯长甚至有隐隐超过电脑通用 8G 的趋势?
下一个讨论
龙芯处理器还在发展吗?





© 2024-06-0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