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小东西……因为日本有现成的,直接买来的更便宜,比国内自建一条生产线的总投资要少得多。
主要是产品太偏门,市场容量小,类似隐形冠军企业,全世界一家企业生产就够了,开两家的话谁都不赚钱。
要说有技术含量吧,也确实有点,但要说很高吧,也实在高不到哪里去,材料上肯定比不上航空发动机螺母,设计上更是一目了然。
如果非要人为割裂市场联系,逼得中国自建一条生产线,那也不是事儿。那样国内企业无非用略差一点的国产替代罢了(比如制作经验和生产管理有差距),而日本企业也就失去了市场。结果就是双输——这是川普的做法。
比如,
美国的服装,还依赖越南的技术呢!
美国的弹药,还依赖台湾的技术呢!
美国的电子元件,还依赖韩国日本的技术呢!
为什么美国不自己造?
因为这不是什么很有技术的产品,可以完全民用化。民用的特点是:尽量只要有现成的、价格便宜的、随时能买到,同样质量拼价格,同样价格看质量。
————
我其实没听说过这家公司,但我看到这个小产品的时候,猜它应该就是个隐形冠军公司。
(补:了解后,觉得它应该离隐形冠军还差很远)
很多小公司,特别小,小到不起眼,但是在产业链里只要找个环节,拿个专利,就能吃很多年。如果凭借先发优势占领这个行业的主要份额,再把价格降下来,就能单用价格阻止别的公司挤进来。
德国也是,因为德国工业起步早,所以产业链很多细节要自己头一个摸索着建立,于是就有很多这样的小企业,可能人家就只生产一个零件甚至是螺丝,行业通用,也可能有个设计专利。大公司觉得自己另起炉灶,再开个生产线专门给自己做,一是费人费事,二是还不一定质量有小公司做得好,三是专利问题,四是投资收益可能划不来,所以就干脆把订单都给这种小公司了。
据说德国有上千家这样的小企业。
国内也有这种反面例子。比如 水笔笔芯尖头的小滚珠。之前很多人嘲讽“堂堂工业大国,连这个都做不出来,还好意思说?”结果格力董女士气坏了,扔进去经费自己研发生产设备——也幸好有太钢把钢珠原料做出来了——前面那些嘲讽的人就又换了风向,说这个本来就没多大技术含量,研发出来没啥难度。
确实没啥难度,可之前那家瑞典公司供应全球,一天小滚珠产量也不过才几吨,毕竟民用的,要价也不高,这点利润维持住生产线和工人刚刚好。这么一闹,蛋糕一抢,估计日子不好过了,格力的研发投资也是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本。双输。所以不能听某些人说疯话。
国内也有,更简单粗暴。
比如我们常见的吸管,义乌某家公司自己生产了全世界的90%(讯息可能有误),你说这能有多大的技术含量?人家就凭自己生产几万根才赚一点钱的价格,但每年几百亿根,就能保持行业不败。其他公司如果也想自己投资生产,可生产多了卖不出去赔钱,生产少了不够投资回本和开工资的钱,还是赔钱,所以就不搞了。
还有生产生日蜡烛的,也是。
隐形冠军公司最好的王牌是低调,闷头赚大钱不要声张,因为别人不抢生意是因为不至于,而不是做不到,就怕某些好事儿者给挑出来单独讲。
日吹偏偏最喜欢拿放大镜把日本的这些小企业都挑出来,夸张成黑技术独步天下的样子——你想总共才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的小公司能有啥黑科技,这其实把人家坑惨了。
比如某样车试制,可能需求不高,国外如果有现成的,那买就买了。如果产量大了,需求上来了,而且专利什么的过期了,要替换成国内的,也是不值一提的小事儿,国内成立一家新的供应商,只要市场够大养活自己,后期再慢慢挤掉前辈。像浪花打翻漂叶一样,没人注意到,国外就有一家小企业破产了。
政府,专心搞好制造2025就行,集中人力在高端取得突破和领先,在真正的核心节点得到突破,不要纠缠于这种细枝末节。
类似螺母这种事情……民营企业自己就会判断,觉得有必要抢就去抢,抢的过就好,抢不过就认输倒闭——正常竞争而已——而不是听狗瞎咋呼“你国药丸”。
所以国内如果高端突破了,低端一般会跟着过来。行业领头的大企业发达了,整条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也就跟着带动起来了。反之如果大企业陷入困境了,那也会有成千上万家小供应商跟着倒闭。
不过想在一个高度复杂的成品中,彻底排除掉一切国外零件,甚至是螺母螺丝都排除,几乎是不可能的。
某些公众号(如题目),在几十万个零件组成的高铁中,找出一个非国产的螺母,然后用此来证明高铁行业的失败——这实在是逻辑诡异。
照此逻辑,波音岂不是更垃圾??
附图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9320256/answer/722388973
国际制造业的行业分工,有高低之分。所谓高,是整合设计能力,以及生产关键的核心部件能力。
而日吹不会没得喷。它们无法直接喷国内的高端能力,于是找一个低端的非核心部件的日造螺母拿出来秀,然后再用此“螺母非国产”拐过来极其刁钻地喷高端的设计和制造能力不行。
即用一个低端的非核心技术来彻底否定掉自主的高端核心设计能力。神奇。
——————
针对评论中某类较多的反驳,讨论下。
很多人跟我讲某产品,或者举某部件的例子。
说人家国外的确实比国内的好(前),所以技术上还是依赖人家的(后)。
这个前半句我不否认,我也根本没否认过啊。
但后半句啊,我不认为这会卡脖子,也夸大了,这能叫依赖?
美军军装和防弹头盔都是中国进口的,而且质量比美国国内的还物美价廉,但是美国怕过吗?反正美国也会做,万一真的进口不了了,无非就是招工往自家生产线上塞人的问题,所以毫不担心。
可问啥换成中国就这么招人骂?
某些确实没有国外的物美价廉,可是我们也会做啊,技术也掌握。进口只是因为国外做的比国内好,而不是国内不会做,为啥这么挨骂?
无非就是国外的用5年一换,国内的3年一换罢了,这不叫对外依赖。
优先选择这个环节做的最好的供应商去购买,这才是正常贸易应有的样子,这不叫卡脖子,这叫市场竞争。
只有国外才能做,而国内根本做不出来,而且还得是必需品,没这个部件,最终产品就根本造不出来,连替换都没得替换,这才叫技术依赖。
很多人说了轴承什么的……大概是把正常的企业竞争当成技术依赖,不可能国内的企业在所有行业都竞争过全世界——包括快餐类企业,国内企业竞争不过,就误以为“没有技术,依赖国外”。
我曾经有个佳能相机,记得应该是马来西亚产的,很可能是因为马来西亚的相机生产的物美价廉而抢到了大部分世界份额,而不代表全世界近200个国家除了马来西亚都不会做相机。
我想类似道理,国内做出来,无非做的就是差劲点罢了,或者某些特殊化的轴承国内可能没做过——但不是产业的必需品。
某些低技术产品,就算全给国外也无妨,美国就算服装鞋子全进口,也不会感到什么危险。
先看这东西是不是确实非常高精尖,又是产业必需的环节。国内不产海落因、不产金枕头榴莲、不产泰国香米,就算拖鞋袜子全转移到东南亚,也甭担心,因为那都不是高精尖;国内不产豪华小游轮、不产私人小飞机啥的,因为不是民生必需品,富人多了再说,就算不卖中国也不会导致社会危机。
以上道理其实原答案就写着,这里特意再说一遍,所以再有拿某产品说“国内做不出来国外这么好的”,恕我就不回复了,因为不认同。
——————
昨天看到有人说我是买办哈,这个锅我可不背,真不敢当。
我觉得在正常状态下——非战争或贸易战状态下,贸易是自发形成的的、不可避免的。
应该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我记得他举例子——我实在是脑力有限,无法记住自己曾经看到的每一句话——若有正确版本请告知我,这里我暂时编一个 :
如果英国人的纺织业效率是法国人的3倍,冶炼业是法国人的5倍,那么英国人去和法国人做贸易还有赚头吗?
有。而且英国人尽量多做冶炼业,因为有相对纺织业的优势,然后拿冶炼产品和法国人交换,比英国人自己两个产业都自己做还要划算。
因此,人们会自发的通过交换,也就是贸易获得利润,哪怕某国在各个产业方向都极为强势,也不可避免会出现资源依然向最优势产业集中的趋势。
再者,国内自古以来,官府如果不管,民间就会自发形成商业模式,包括对东南亚的沿海贸易——说明贸易也是会自发形成的。由于古代重农抑商思想比较重,所以官府若要管理,一般都是限制,或海禁。
我自认为是想给正常贸易说个公道话,不想让人误以为外国人卖国内东西就是国内同行太无能。居然给我戴个买办帽子,我也是受宠若惊,要不哪位做外贸代理的联系我做个代言?让我体验下买办的感觉。
为了免杠,这里不考虑法国人用纺织品去卡英国人脖子的行为,以及战争、地震、美伊开战、印度崛起、英国脱欧等等一切与纯粹贸易无关的行为。
————————2019.6.21——————
依据日媒统计的P30 Pro的零部件成本数据,一台P30 Pro手机当中,来自美国的零件为15个,总价值为59.36美元,占总价的比例为16.3%;来自中国大陆的零件为80个,总价值为138.61美元,占比为38.1%;来自日本的零件为869个,总价值为83.71美元,占比为23.0%;来自中国台湾地区的零件为83个,总价值为28.85美元,占比为7.9%;来自韩国零件为562个,总价值为28美元,占比为7.7%。
可见日本零件虽多,可并不值钱,甚至是价格极低(但比韩国贵点),应该都是附属的非核心小零件。
不过有个例外,摄像镜头,算是关键部件,索尼生产。
零件的大头(38%)来自中国大陆自产,应该包括核心技术零件和很多附属小零件,
若加上台湾产的7.9%价值比例,则国产部件价值在46%。
美国产的零件单价最高(16.3%价值/0.9%数量),可能都是国外产的优秀关键核心零件,应该比大陆自产的好很多,所以华为如果能买,就短时间内不太可能替换成备胎。
由此可见,一部国产手机里,华为能用国产的也已经在尽量用了——这是合情合理的,用三星手机想必也是日韩产的零件多。
其余非国产部件中,美国擅长做高端,日韩大部分做低端。
严重同意高赞回答,这几次去日本和一些小企业谈合作,他们都非常担心,反复恳求我们不要回国去大肆宣传他们的产品,要合作可以私下谈,不要宣传,他们并不缺生意,然而一旦暴露了自己的隐形市场,势必会吸引中国的一些产业巨头去投资,这对他们是灭顶之灾,比如之前的圆珠笔事件,董小姐就搞了一波,最后证明了做圆珠笔头就是小儿科,但这样一搞,大家都不好受了。
他们非常害怕自己的小市场被掠夺。我见过日本有做微型管道的,做的非常精致,看上去很不错,全世界也就他们一家在做,可是他们很害怕,因为这不算什么高门槛科技,如果中国铁了心要自己做,一定可以做出来,而且一旦做出来,他们就死了,没有人会在意小公司的死活,这样的小公司在日本特别多,他们专注于非常细分的领域,只想小心翼翼的生存下去,并没有什么工匠精神,更没有什么优越感,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强加给他们的,人家不但不喜欢,反而害怕我们这样宣传,这样下去会刺激领导层在国内另起炉灶搞自主研发,不仅在政绩上可圈可点,在利益上更可以获得国家支持,日本小企业是打不过的,最终会砸了他们的饭碗。。。
——————
最近贸易战打得火热,那么我国到底要不要做这些小产品,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现在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没必要什么都自己做,连个螺丝,笔头都要另起炉灶,无疑是浪费资源,中国要想搞一路一带,要支持全球化,就必须有的放矢,集中力量抓核心科技,而让一点蛋糕给其他国家,发挥大家的长处,各取所需,这样不仅成本低,也有利于产品质量提升,不能撒绝户网,小鱼小虾都给吃尽了,这样谁还会支持我们的欧亚一体化战略?
我们航空发动机上用的自锁螺母正确安装的时候没听说过出什么问题。是比较贵啦,不过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贵。是体制税还是环境试验做的太多了。
这些日吹呀,还记得圆珠笔的笔芯圆珠么?吹得连李博士都惊动了。
结果,中国人造出来没?太钢造出后,日本那家公司怎么活?
你们非要把这些没几个人知道的,小领域的冠军公司,一个个拿出来炫耀一番?
你们可饶了这些冠军公司吧,人家打下市场不容易,要是被中国的某位大佬看到你们的文章,非要做出取代的产品,这些公司该怎么活?
大家一起赚钱不好?你们为什么非要把这些公司一个个搞死?
另外,这个螺母在中国高铁的市场也非常小,不是所谓隐形冠军,大部分高铁还是用国产的螺母,你们一定要把这家公司仅有的不足1%的市场都赶尽杀绝么?什么仇什么怨呀!
工业上集成能力更加重要
这些东西不是我们不能造,而是造出来亏本。
常言道杀头的买卖有人干,折本的生意没人干。这么小的东西,产量又少,一家小公司生产的就够全世界用,如果你为了跟他竞争,研发投产了一条生产线,他日子肯定不好过,但是,你的成本多少年才能收回来,估计还没回本,这东西又被淘汰了,那你投钱是为了什么呢……
举个例子。
我们那里有个表盘厂,破破烂烂,全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备,二十几个五六十岁的退休或者快退休的工人,生产全国百分之九十的仪表表盘,包括辽宁舰上用的,都是这家小破烂工厂生产的。为什么没有大厂抢饭碗呢,因为人家算了,我投资五百万建一条现代化生产线,三天的产量就够全国一年用了,一周,全世界一年都用不完,那剩下的358天,我就只能停机了,照这个情况,生产线报废的时候,都挣不回本钱。这种指定赔钱的买卖,傻子都不干。
就拿之前经常被提到的圆珠笔芯的钢珠举例,我们算个账。
世界每年生产的圆珠笔大概是500亿支左右。淘宝上一盒100支装的圆珠笔芯,便宜的可以卖到4~5元,也就是说一支圆珠笔芯的价格大概是0.04~0.05元。假定一支圆珠笔芯钢珠、油墨、塑料和笔头的成本均等,那就是说一支圆珠笔芯钢珠的价格也就是0.01元(这里面还包含了圆珠笔芯厂商的利润,实际成本可能连0.01元都不到)。
0.01元是什么概念?1分钱。这就是说,全世界每年生产出的500亿支圆珠笔,用掉的笔芯钢珠的价格也就是5亿元左右。5亿人民币,也就是7000万美元左右……我要说中国每年出口的西瓜都比这钱多,你会怎么想?
要是拿螺母来举例子,就更有意思了。文中提到的这个哈德洛克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现在的员工数量不到100人,年销售额大概是1.3亿元人民币左右,不到2000万美元。2018年中国高铁的总销售额是1400多亿元,世界其他国家高铁的销售额加起来与此大致相当。假设中国、日本、法国等等国家的高铁全部都使用了哈德洛克公司的螺母,那就意味着哈德洛克公司一家的螺母就满足了全世界的需求。你觉得中国有无必要在一个1.3亿元规模的市场里,跟其他国家去拼死拼活的抢?就算是抢过来了,也不多是多了一家不到100人规模的小企业……
有人说100多人的企业也是企业啊,至少也能拉动100个就业岗位呢。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问题是,你要设立这个厂子,首先得拿出几亿元来做研发吧?研发出来,还得跑销售吧?同样的质量下,想让别人接受你的产品,价格得低一点吧?也就是说,搞不好你得拿出10亿来设立这么一个厂子,然后企业每年的利润还要比日本少一半以上。搞不好要几十年甚至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如果真的是为了就业,还不如开个其他的厂子……我之前去吃过饭的一家火锅店,员工有100多人,据他们老板说每天的流水有40多万,算下来年销售额也是1.3亿左右。当然,如果到时候真的禁运了,那么花再多钱也要研发出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拿哈德洛克公司把图纸拿出来别人也造不出来这种话来忽悠人,也真是够了。咱们换个角度去想,德国可是精密制造领域的大拿,就算是中国人造不出来,日本人把制造图纸公布了,就不怕德国人也学了去?难道说大德意志的制造能力已经被日本远远甩开了?说到底,日本公布这图纸和工艺的目的,就跟美食作家王刚的教学一样,不是说我教了你也学不会,而是我用教学来告诉你我的厨艺还是很不错的,以后我要是开了饭店你们多来捧场。
很多人需要明白,在如今这个时代,那种一辈子只做一个小物件的“工匠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这样的“工匠”真要是多了,所有人都要饿死。更何况,在当下的产业链里,最挣钱的永远是系统集成企业和品牌商。一台256G的iPhone XS Max,官方售价1299美元,物料成本不超过440美元,毛利润高达759美元。你觉得索尼只想卖十几美元的摄像头,不想挣这759美元?
按照这个吹法,我完全也可以吹一波国内企业。比如福耀玻璃,占有国内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国际市场份额也基本是全球第一。难道说其他国家造不出来更好的汽车玻璃?
说真的,我替那些造圆珠笔、造螺母的国外厂商们求一求国内的这些公知们,别再吹了。人家干了几十年、上百年才积累出的市场,被你们一吹立马就被中国企业抢了。估计人家心里正在骂你八辈祖宗呢。
当初澳大利亚对中国买矿的态度是“我有矿石你没有,我卖啥价格你都得买”
而中国放任对方一年多,让其扩大公司规模招工买设备,突然态度转变了“全世界只有我能买这么多,你有能耐别卖!巴西,过来聊聊。”
买方卖方谁是爷爷谁是孙子,要看谁对对方的依赖小。
你这个是从根本上就对供求关系误解了,中国的高铁和其他竞争对手都不一样,中国高铁需要外购的零件肯定不是通用件,德国高铁日本新干线都不用,如果一个日本公司专供中国高铁的零件,那中国是有力量的一方,要你怎么卖你就得怎么卖,不高兴了我下个十倍订单你做不出来违约公司就死了,然后中方可以搂底买专利自己做。
美军的军服大多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那么请问,没有这些东南亚国家,美国大兵就得光着腚打仗吗?
其实全都是买的也不要紧,只要能保证都能买到,对方不会乱涨价。
那么怎么才能保证呢?
选项一,这东西很简单,我也能生产出来,不过成本高,买你的便宜。或者是应用的地方少,生产出来也没多少地方用,没必要
选项二,我手里也有你特别想要的东西,你敢涨价我也涨价你不卖我也不卖。
选项三,人畜无害的小国家,或者美利坚。
实际上对于中国而言,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外汇,你买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钱,只能拿别人承认的货币。
八十年代很多产品赔本卖就是为了外汇,日本的贷款只能高价买日本的二手货你还不得不买也是这个原因。
我们卖给美帝东西,但是美帝卖给我们的东西少,你想买的他不卖,当时真有一船东西运到美帝不想空船回来运回来一船草的,只能买美帝国债了。
所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有经济学家怒斥我们以前独立自主是浪费还举例子说在苏联学习怎么生产一件产品苏联直接说去德国买。
但是这个专家唯独不说当时苏联也有很多出口产品能换外汇,我们一直到2000年之前外汇都很紧张,价格虽然高能自己造也是自己造。
题主的螺丝钉,实际上是第一个情况。
能造,但是没有必要,就像是你是做五金的,没必要再去种西瓜,买一个就行了
毕竟就你自己吃,种出来的西瓜你吃不完,买西瓜的人就那么多,两家西瓜厂竞争,多少年才能回本啊?
不过……
中国人口多,为了安置就业人口
这事儿
这不是不能干……
蚊子再小也是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