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2019~2020这个时间段适合买房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9月更新。等等党的胜利就快要来了,________的末日就要来到。各地甩卖的房源越来越多,但接盘的越来越少。还有的人幻想国家继续大放水拯救房地产,但我认为国家不会被房地产绑架。一旦继续大放水,那么暴涨后的崩盘会来得更快更猛烈,这是决策层不愿看到的。



答案是,你等的起的话,就等到2022-2023年。你等不起,你就别问了,问了更伤心。

看到有人说刚需无所谓,随时可以上车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刚需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吗,刚需挖你家祖坟了,一定要当你们这些炒房者的接盘侠吗?

任何市场价格都是由供需决定价格,而不是成本,所以喊地价越来越高房价一定涨的可以歇一歇。房产的价值跟地价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高地价只是需求旺盛的表现形式(投机需求也是需求,都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或者加杠杆来维持价格的)。你地价再高,房子定价再高,盖出来的房子如果没人买,你卖给谁,卖给你们这些房产中介吗?你们的脑回路怎么跟正常人不一样呢,为了找人接盘你们也太不要脸了。

既然明白了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那为什么房地产的需求这么旺盛呢?我想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所谓的刚需,没有房子的人想买房子自己住(除此以外都是伪刚需,房价只要有向下的预期,这些伪刚需就会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二是投机需求,炒房暴富的故事在每个中国人身边都是耳熟能详,这部分的需求相当巨大,毕竟躺着赚钱的生意谁不喜欢呢。三是货币保值增值需求,普通人没有合理的投资渠道,许多人有钱就买房了,毕竟二十年来房价基本没跌过。第二种和第三种需求都是以真正的刚需为接盘侠的,因为只有刚需的房子买来是住的,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出售,就相当于击鼓传花的游戏到了刚需这里,这花(房子)就被刚需收入囊中了,这时下一朵花才能登场来继续这场游戏,游戏顺利进行。试想一下,如果刚需大幅度减少,玩游戏的绝大部分是第二种和第三种人,投机客和投资客的房子你卖给我,我卖给你,这朵花传来传去又回到了投资客手中,这时第二第三种人就要骂娘了:CNM,我要的是钱,不是这朵花,赶紧来个接盘侠把我的花接走!

中国历年出生人口,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查一查。

这里只简单说一说。2001年的出生人口相较之前的年份大幅减少,当年出生的人到2023年年龄22岁,刚好大学本科毕业(如果能上大学本科的话),在这一波房价大涨的背景下,许多父母已经提前为子女买房了,暂且推定2001年出生的人口大致在2023年买房置业。(中国年轻人大部分都没有机会上大学本科,另外考上研究生和博士的也是极少数,所以综合推断毕业时间为2023年)。

我们知道2023年及以后刚需数量大幅下降,而房地产开发的速度却没有降下来。各大中小型房企在2019年仍然在拿地,到2023年建成的房子、一二线解除限售的房子(数量巨大),投资和投机客手中要变现的房子(比想象的还要多,上市公司炒房了解一下)。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会怎么样呢。最近频频爆出的止跌令,限跌令,降价销售!被约谈,被罚款,规定半年内降价不得超过5%,大家自己琢磨琢磨。

体制人,匿了。


user avatar   xiao-ou-b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危机都马上要来了兄弟们!

全球经济体的环境都在恶化衰退,怎么还有人幻想着靠买房发家致富呢?

不信我们来打个赌,3年内世界性经济危机必然出现!


什么?还要经济危机的证据?我现在就给你证据!


就在昨天凌晨,美国2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形成倒挂,这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


这倒挂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个信号如此令人担心?


倒挂意味着天量资金的焦虑,意味着对未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极度担忧,


甚至,是国际经济衰退与危机的信号!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明确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倒挂。


通常来讲,不论你去存钱也好,买银行理财也罢,都应该是存的时间越久,银行给的利率越高才对。如果是你存10年的利率还不如存2年的利率,还有谁会愿意去存10年?

正常情况下,国债也是如此,2年期利率一定是要低于10年期。


但是,还会有一种特殊情况存在,那就是当有大量资金资本对未来几年经济环境异常担忧时,对未来不看好时,处于避险需求会不计代价的疯狂买入10年期国债,从而导致10年期的利率低于2年期利率。

美国国债收益率的倒挂,尤其是3个月与10年期,2年期与10年期,通常被市场认定是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甚至经济危机的预警信号!

因为自二战结束以来,每一轮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先兆,都是2年期美债收益率高于10年期。


比如1990年,2000年,乃至2008年的经济衰退前,都没有逃过这一预兆,都出现了倒挂情况。

而如今,这一预兆正在重演!

2018年12月,3年期美债倒挂5年期美债。(1月,发展中国家央行立刻就扛不住了开始降息,前三个是加纳,印度,埃及)


2019年3月下旬,3个月美债倒挂10年期美债,并且之后的2个月里频繁出现。(4月起,发达国家也扛不住了开始出现降息现象,前三个分别是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


2019年8月15日,2年期美债倒挂10年期美债,这也是07年以来首次出现2-10倒挂。

07年的那次倒挂,最终验证了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那么这一次呢?

而且通过历史的经验来看,哪怕美国和世界央行通过各种刺激政策来调整,也只能做到延缓,大的趋势已经形成,再难逆转。

这绝非危言耸听,全球经济衰退正在逼近。


对于即将面对的这一切,我们必须要有足够清楚的认知,并提前做好御寒的准备。未来这段时间,请各位好好工作,存好余粮,不要轻易跳槽,不要轻易投资,不要过度加杠杆,少看股票多提升个人技能……


为了让大家对目前的现状有个更清楚的认知,我们再来看几组关键数据。


我们都知道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下面这些是国家统计局昨天刚刚发布的最新相关经济数据。


首先是投资增速,第一张图是1718年的,第二张图是今年的,希望大家能清楚的意识到,别说回到16年了,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情况连17年都回不去。


再看消费增速情况,依然是1718年对比19年,一目了然。


目前三架马车中的投资,消费增速都处于相对低位,至于净出口,鉴于中美最近的形势,不提也罢。


这一切,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形势,其实国家比我们更清楚,所以也更早开始做准备。


比如,再次强调防住不炒,提升银行房贷利率,加强调控政策,严控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严禁违规向房地产输血,这是在干嘛?


往大了说,这是在保护房地产行业,提前加固堤坝,应对未来潜在的风险,保护每一个人的资产不受外部环境侵害!


往小了说,这就是在救那些对风险抵抗能力弱的人!


有很多明明没有能力上车的人,以及过于乐观的投资客,依然在盲目的借钱买房,信用卡信用贷买房,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根本没有抵抗风险的能力,那国家怎么办?只能通过严控贷款,提升利率来把这些最容易受到风险侵害的人过滤出去,保护起来,等度过了这几年的风波,你再买也不迟。

而这些动作体现上数据上,就是年初过热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目前在明显降温。(一些危机感比较强的开发商已经开始收缩拿地规模甚至暂停拿地了,这些消息最近很火,百度上一堆,在此不再赘述)

房价涨跌也维持在一个非常稳定的区间。

至少在目前的国际大环境下,不大涨不大跌,不断加固楼市抗风险能力,降低杠杆,房住不炒,绝对是最最正确的决定。

最后,针对可能会到来的国际经济衰退,说说近期购房大方向上的注意事项。

首先,热度过高的三四线城市,现在真的可以停手了,不是开玩笑,现在是时候考虑资产配置了,只有一二线核心城市和大都市群重点城市具备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就算是重点城市,老破小老破大也不要再买了,二线城市15年以上房龄,一线城市25年以上房龄的房子,尽量不要再考虑了。


第三,如果刚需改善近期一定要买房,一定不要高估自己未来的收入和还款能力,不要贪图一步到位,尽可能留够3年月供当流动资金,这样才相对安全。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不要过于焦虑即将到来的严峻。我们的管理层面对经济的下滑,没有走老路子,没有再把房地产这个夜壶拿出来,而是保持了相当的理性,选择了更长远的发展,这一点就足以看出其中的变化。

我们也要相信国家,不论短期发生什么,我们在中长期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正如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掌门,《原则》的作者达利欧近期所发表的观点:


未来的机会在中国,聪明人进入,越早越好。我们完全同意,选择中国这个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坚定长期价值投资,这是下个时代,依然能赢的全球最佳策略。


最最最后,我们不如打个赌,就赌3年内,也就是2022年之前会不会出现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觉得会出现的点赞点收藏点关注随便点什么都行。

觉得不会出现的留个言mark点反对点没帮助随便什么的也都行,只要你能找回来。

3年后我们就在这里验证,输了直播 ( ̄ε(# ̄)☆╰╮( ̄▽ ̄///),就不信这个邪


-end-

更多楼市分析关注公众号【楼市时评】


延伸阅读:10K赞回答

中国的房价会因为什么而下跌,怎么让中国房价下跌?

5K 赞回答:

历史上有哪些精准到可怕的预言?

炒房团是怎么炒房的?

纯技术型回答:

市中心老房子老小区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在买房之前,有哪些问题是必须考虑清楚的?

人口净流出的城市,一平米你都不要买


user avatar   ye-lv-su-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看看从2003年起,专家们怎么说的。

2003年: 上海房价将大跌! - 家在深圳


2004年: 2008!中国房价必全面大跌!_经济论坛_论坛_天涯社区

上海房价大跌楼市现“拐点” 最大跌幅超千元(转载)


2005年: 《一年内房价不下跌,我自刎以谢天下》_房产观澜_论坛_天涯社区

最近有传言说房价会下跌,现在卖房套现是时候吗?(内空) - 家在深圳

2006年: 房价三年内肯定会大跌的两个原因(转载)_房产观澜_论坛_天涯社区

[转帖]房地产处在崩溃边缘:三年后房价必将大跌 - 谈房论市 - 时空社区

2007年: 牛刀:陈良宇事件是房价下跌的信号 - 家在深圳

关于房价现在的房价总是高居不下,那我们穷人 - 手机爱问

2008年: 上海房价05年大跌故事是否重演

2009年: 2009年,将是中国房价雪崩元年 - 家在深圳

今天周末,地产交易明显大幅下滑,房价大幅下跌指日可待,看来摒住不买是对阿! - 篱笆社区手机版

2010年: 两会快评:房价可能大幅下跌 国人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搜狐财经

对“一个炒房人的终极预测”的深度揭露-----房价必将大跌30-50%,5年不_房产观澜_论坛_天涯社区

2011年: 牛刀:美元即将总攻 中国房价会大跌

2012年: 刘忠良:中国房价分两次崩溃 2013年必有一大跌

韩世同:房价大跌不可避免_经产观察_新浪财经_新浪网

2013年: 地产商"反攻"一二线城市 三四线地产市场面临未来房价大跌趋势

楼市暴跌势不可挡!中国经济发展不该靠高房价而拖累老百姓!!!(转载)_经济论坛_论坛_天涯社区

2014年:中国房价分两次阶梯崩溃,2015和2025左右各有暴跌_经济论坛_论坛_天涯社区(时间改改还能用)

三大迹象表明中国楼市2015年起房价开始大跌-评论频道-和讯网

2015年: 人民币贬值会致房价大跌?

网传房价大跌成定局?济南买房9大原则不看必后悔

2016年: 一组图告诉你 房价大跌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吴其伦:房价一定会大跌

2017年: 2018年房价会大跌?千万别再等了,该买房子的时候千万别犹豫

专家:中国房价2017年即将大跌,年轻人不要急着买房?(买还是不买?)

2018年: 房价终于降了!下跌50%!楼市却乱成了一锅粥!












最后,我不希望大家对谢国忠产生偏见。

现在回望谢国忠,大家可能认为他就是一个沽名钓誉的骗子。

但谢国忠和牛刀、时寒冰这些时事评论家不一样,谢国忠是实打实的经济学家,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是摩根士丹利亚太地区的首席经济学家。

谢国忠在1997年初就分析出了东南亚地区即将爆发金融危机——然后1997年7月亚太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1997年夏天警告中国即将陷入通缩——然后中国就是1998年大下岗和朱的各种改革。

2005年,他认为美元利率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升至4%,未来有可能达到5%——后来确实如他所说。

2006年,谢国忠预计2008年世界经济将出现衰退,当时基本没有一个人相信他,2007年2008年做空美国股市的人被大家认为疯子。然而事实上,2008年确实发生了金融危机。

如果论学术水平,逼乎上这些野生“经济学家”加起来,估计也不是谢国忠一个人的对手。

但一个这么厉害的人,为什么在中国房价上一错再错呢?为什么每年都看空房价,就几乎没有对过一次呢?

如果这么厉害的一个人都不能预测中国的房价,你真的还有必要相信逼乎这些野生“经济学家”吗?


user avatar   pureri-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没看过《少年的你》,仅从小说构成层面对“融梗抄袭”进行一个质疑。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融梗”可以作为抄袭判定的理由。如果要判定抄袭,大概需要其他的证据进行证明。

或者说,要么直接讲这本小说抄袭,要么就是没有抄袭,融梗不应该介于其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被使用。

以下是本文内容纲要,用以方便各位迅速定位:

一、“梗”的存在在小说构成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二、“梗”的雷同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三、有关“融梗”是否构成抄袭的个人看法。

四、有关抄袭判定的个人意见。


一、小说构成


一般来说,在进行写作前总要进行规划。

由于写作过程中的许多突发情况不能预测,为了保证作品整体不至于因受到干扰而失去控制,作者一般会做一些约束准备,一方面对必要素材进行积累,另一方面对小说框架进行构建。

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作者会在完全不进行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写作。在这种情况下,作品的完成度视作者的能力情况而定。一部分作者可以做到横跨几万字埋设伏笔,而我超过两千字就得写具体纲要。这种对小说控制力的差别普遍存在,不过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

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的作品控制力要比没有进行初期准备的作者强。


那么,作者在进行一个小说的构建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确定一个主题。而确定主题的过程一般会与灵感来源绑定,换而言之,一部分作者是通过一个原型事件来进行主题的确定,这种情况下,作者会同时获得事件原型和主题。另一种情况下,作者是在特定主题下寻找原型事件,网络小说通常就处于这种状态:根据其题材及最终目的,确定小说的主题。在这里讨论的主题实际上比较抽象,它不能和核心思想等同,更多情况下,它属于一种基调,或者关键要素。

主题是进行事件选择的第一个约束:一旦当事件不符合主题就将事件否决。


在主题的基础上,作者会寻找一个原型事件。原型事件的来源实际上非常广泛,一部分是真实事件,另一部分是经典故事,还有的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产物。

一般来说,我倾向于调查真实事件选定原型事件。以此为例,我在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原型事件的意义:

几天前我去一个中学考察,本来是打算记录我的好朋友“衣锦还乡”的表现。途中却发现了一个情况。

有一个小朋友一直被同学欺负,他去找老师,老师解释成闹着玩,没有理睬。有一天他突然生气了,把以前欺负他的小朋友打了,老师反而惩罚了他。小朋友很郁闷。

我于是将这个原型事件提取了出来。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原模原样的把原型事件引用至故事,他们还需要对原型事件进行加工处理:

譬如说,上面的事件,我将它抽象化为:强势者对弱势者实行双重标准,而弱势者无可奈何。

这样一来,我就一次性消灭了“人物”和“具体情节”两个要素。这样,我就可以把原型事件与主题复合,用复合得到的新主题进行约束,筛选具体情节。

同样的,我也可以仅保留具体情节:弱势者受强势者打压,诉诸权威而没有回应。弱势者于是自己处理问题,反制强势者,此时却受到了权威的干涉。

这种情况下,这个具体情节,实际上更符合于梗的定义。不过现在网络上提到的梗有时也会和人物或背景要素相复合。

而提取原型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化主题或者寻找具体情节。精确化主题要受到更高等级主题的约束,而具体情节则会应用到故事框架中,成为主题的具体表现。而人物设定与背景一般会由总体主题和局部主题确定,与具体情节复合,就实现了故事纲要。

以上,我简单重复一下在小说的前期准备中所使用的结构:

  1. 总主题确定总情节。
  2. 总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情节集合。
  3. 分主题确定分情节。
  4. 分情节表现为分主题集合和最小主题集合。
  5. 最小主题决定最小情节。
  6. 最小情节复合人物背景要素,结合修辞进行实际表现。

也就是:

  • 1 总主题→总情节
  • 1.1分主题→分情节
  • 1.1.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素,背景要素
  • 1.1.2分主题→分情节
  • 1.1.2.1最小主题→最小情节←人物要去,背景要素
  • 1.2分主题→分情节
  • ……

由此可见,原型故事的确定非常重要,也是“梗”的直接来源。而梗本身在小说构成中所代替的就是情节部分。

那么,我们补充一下另外两种原型故事来源的状态:

从经典故事中获得灵感的情况并不少见。一般来说,是那些经典故事对作者达成了某种启发,从而使得作者创造了某种结构。同时也有一部分作者干脆提取经典故事的结构拿来自己用,这也无所谓:很明显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这一结构已经被反复提取到随处可见了。

而作者自己虚构,这种情况其实一般可以与前两种情况等同。或者说,作者虚构行为本身就是调用自己的经验,而自己的经验就来自于故事或现实经历。

以上,“梗”在小说构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但单个梗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二、雷同梗的出现原因


1.约束条件相似

我们知道生物学有个概念叫趋同进化,也就是两种不同源的生物由于受到相似的生活环境的筛选,特征变得相似。而以上面的构成原理为前提,在小说构成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举一个比较直观的例子,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的作品(自己和自己对比),都存在(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的)大框架相似的情形。这大概就是因为其最上级或者较上级主题反复使用的缘故:由于表达思想类似,所以表达手段也接近,虽然具体表现并不相同,但宏观看待,这些作者反复在讲同一个故事。

一部分单元剧也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其消灭了主线,换而言之最上级主题分离代替每一个次一级主题,导致次一级主题基本相同,进而导致约束条件也类似。不过单元剧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写坏了,因为自己和自己重复。

网络文学(在这里特指网文)应该是这种情况最普遍发生的地点。由于其收到题材影响强烈,又受商业目的约束,同时作品量大,撞梗几乎不可避免。这种相似一部分是由于接近“最优解”的缘故,另一部分则是模板化写作的结果。我们批判网文的“套路化”严重,实际上就是因为套路本身就是一个特定时间段的情节最优解。因为有效故而被模仿,然而随着时间过去变得不那么有效或引起审美疲劳,故而被批判。

综上所述,在约束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雷同情况。

2.原型事件相似

这种情况现在并不多见,但偶尔也有。比较常见的情况可能是一些作者根据某个热点事件进行改编,从而写出了相似的作品。

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们在一同考察后,写出了相似的作品。以网络为载体,可以实现这种共同考察的机会并不多。前段时间我与其他作者去台湾考察,回来写的小短篇就撞了梗。不过这种时候,由于共同考察的作者们互相有联系,一般不会同时发表相似的作品。故而少见。

从相同的经典作品中获得类似的灵感,这种情况当然也存在,不过机会更加渺茫。直观一年讲,可能相隔十年,两个灵魂相似的人撞了个梗,这种情况,与其纠结于雷同,不如说是有缘分。这种情况多发于学生作文,刚学完某个文章就拼命引用。

当然,从原型事件的最后之来源也可以判断,生活经历相似的作者很可能写出类似的作品。这种情况大家应该可以理解,譬如说在相同历史环境下写出的文学作品会有一定的相似性。

3.借鉴或抄袭

一般被我们深恶痛绝的就是最后一种情况了。羊毛出在羊身上,薅羊毛薅久了就能织毛衣。转手把毛衣卖了,就自在。不过有的羊羊大毛多,不在乎几根毫毛,可能不搭理薅羊毛者。有的羊本来毛就少,薅到最后薅秃了,是我我也得发飙。


作者抄袭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嫉妒,其二是懒。

第一种情况出现的机会不多,一般是抄名家名作。作者与作者之间普遍是互相瞧不起的关系,因为小说构成的精妙之处不太容易被发现,但丢手艺一眼就看得出来。

第二种情况一般在诸如卡文,或者对小说质量有硬性需求的情况下出现。在卡文的时候,由于懒得进行细致构成,于是抄袭。或者对小说某章节有质量要求,譬如说开篇部分,简介部分,而作者自身能力不足,往往也会寻找范例进行模仿。


三、我对“融梗抄袭”的质疑


首先,以下讨论的“融梗”仅指多情节多来源雷同。

在出现这种“融梗”雷同情况时,由于两个因素影响,雷同的“梗”越细碎,来源越多,作为抄袭的立论越没有说服力。

具体地说:

1.“梗”越基础,它的雷同机会越大。而“梗”的来源越多,抄袭难度,雷同机会也就越大。

针对小说,抄袭指责被反驳的一套常见的说辞是“每个字都抄新华字典”。这种反驳实际上就表现出了一个问题:梗越基础,其组合性越小,越容易在已知作品集中找到雷同点。

在这个比喻中,新华字典可以替换成已知作品的全部情节集。而每个字则可以替换成构成小说的最小情节集。

我们再比喻一下:

设作品情节集

  • 90865
  • 32146
  • 79645
  • 12457
  • 36980

0到9九个数字(即最小情节集)都能在作品情节集中找到。

而两个数字的组合(即复杂情节集)在作品情节集中就没有全部出现了。如70/07

于是数字组合的位数越多,抄袭证明越有力。换而言之,越复杂的情节组合重复,抄袭证明越有力。


同样的,如果扩充进行比较的抄袭来源作品数量,我们这样比喻:

抄袭嫌疑作品:

  • 1095860

抄袭来源作品: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抄袭嫌疑作品和作品来源B很相似,以它们两个为对比:

1095860 1096534B

有数字109完全一致,另有5 6非常接近。

而如果将A C加入并对比:

  • 1095860
  • 5812437A
  • 1096534B
  • 2586460C

那么,疑似作品的109与B雷同,58与AC雷同,60与C雷同,简直没有自己原创的部分。然而58/60作为两位的数字组合,出现雷同的机会还是比较高。

在进行作品比较的时候,只要作品来源足够广,就一定会增大雷同情节的出现概率。这种时候一些细碎情节的雷同不应该作为补充证据用以论证抄袭,而应该舍弃。

之前看到某本小说被指责融梗上百本小说,实际上属于后面提到的这种情况,大量的样本扩充了用来比较的作品情节库,可是雷同的仅仅是一点细碎的情节。这样一来,在论证过程中,好像原书作者无恶不赦,一连抄袭了上百个作者,可是实际上,可能这个作者仅仅对其中几个作者进行了创造剽窃。


2.受前文所说雷同梗出现原因影响,题材越接近,主题越相似,出现大面积雷同的可能性越大。

这一点在类型文中经常出现,假如一本小说的疑似梗来源来源于多部小说,我们就应该考虑这个梗的来源是否由于同题材所导致,而非草率地下一个全员抄袭的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这种状况时,我们反而应该扩充对比作品集,用大量同题材同主题作品,去除其公共雷同部分,再进行雷同部分比较,以减小由于约束条件相似所带来的影响。换而言之,就是减少“烂梗”被误判为抄袭的机会。


以上,融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不合理。我个人认为,如果在抄袭判定的过程中能在去除上面两个因素的影响后,还可以认定成抄袭,那么没必要谈融梗,直接炮打即可。

反过头来,如果是因为受到以上两个因素的干涉才做出抄袭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是站不住脚的,或者说误差太大,没有说服力的。


四、我个人认为的抄袭判定条件


我个人判定抄袭的标准相比较法律标准还是比较激进的。以下仅提供一些判断思路,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问题。

1.直接使用原文而未引用来源。

这一判据最直接,但要谨慎处理诸如百度百科一类的内容……

2.在去除合理的雷同情况下,大量复杂情节组合/关键点来自于同一部/几部作品。

此判定条件需要大量同题材同主题对比材料确定公共雷同情节部分,在排除掉这部分情节后,若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作品在一段足够长度的内容中存在大量复杂情节的雷同,则可判定抄袭。

同时,应当排除如:存在多雷同点,但雷同点细碎且不集中的疑似抄袭来源作品。

3.逻辑链断裂。

此条作为前一条的论证补充,若存在较简单非公共雷同点,且疑似抄袭作品在此雷同点出现严重逻辑链断裂的情况下,可以将此雷同点判定为抄袭。

如果规划相对完善,逻辑应该也是相对连贯的。但一部分作者不写细纲或干脆不打草稿,这种状态也很容易出现逻辑链断裂的情况。判断逻辑链断裂的雷同点相较于第二判据可以简单一些,但仍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复杂度。

4.终端修辞表述大量相似。

这一根据有混淆借鉴与抄袭的嫌疑。大部分作者不会在具体的表达方法上考虑雷同问题。所以此根据只可作为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补充判定的根据。

判断方法如下:

在一段足够长的纯粹功能性内容中,疑似抄袭作品与疑似抄袭来源使用同样的修辞表述结构,譬如递进强调的比喻等。两段功能性内容的目的必须相同,且表达结构必须完全一致。

这种方法只能作为判断补充,不能作为单独判断雷同的根据。


大概就是这样了。




  

相关话题

  到了2019年仍然觉得房价会跌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 
  为什么说房价即使崩盘,本来买不起房的还是买不起? 
  你理想中的完美户型长什么样? 
  如何评价「25岁买不起房,说明你家庭能力不行;35岁买不起房,说明你个人能力不行」? 
  现在的房价这么高,首付都要一百万了,买了房的首付是怎么凑出来的呢,难道真的个个都有一百万去付首付吗? 
  如何看待:人民日报称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成高收入国家无多大悬念? 
  请问看空和看涨的各位,你们名下有几套房? 
  国内哪些空气好、环境好的城市适合老人定居? 
  男朋友很想结婚,但是两年多了还没怎么着手房子上的事,也没怎么攒钱,还有继续在一起的必要吗? 
  国外很多别墅都有巨大的落地窗,为什么国内别墅很少有这种设计呢? 

前一个讨论
目前心理咨询行业存在哪些问题?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申公豹?





© 2024-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