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留不住人才呢? 第1页

  

user avatar   SI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过于功利:总想着掐尖儿,总想着把资源倾斜给顶级人才,而忽略了更多普通人;然而除了绝世天才之外,大部分人才都脱胎于普通人。


足球:

  • 场上踢球的只有11人。
  • 但大名单里有23(25)人。
  • 然后加上整个梯队可能有近百人。
  • 而适龄的人才选拔池内可能有数万人。
  • 这数万人,脱胎于数十上百万的足球人口。

你只想要11或23(25)个好球员,却忽视了数十上百万足球人口才是夯实的基础。


谷爱凌:

  • 拿奖牌出风头的只有谷爱凌。
  • 没拿奖牌但从事滑雪运动的有数百人。
  • 这数百人背后是数千数万名适龄滑雪爱好者。
  • 而这数千数万名适龄滑雪爱好者的背后,是负担起昂贵器材的财力和从事该运动的时间成本。

你只想要谷爱凌,却忽视了普通人并没有财力负担这些器材,也没有时间从事这项运动。


金字塔或纺锤结构,在多数行业内、多数社会中,都是不可动摇、无法撼动的铁律。

但中国在做倒金字塔和沙漏型的白日美梦。


user avatar   damon-dance-for-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内对专业人士和专业人士的意见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信任。

这种缺乏来自两方面:

  1.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缺乏信任。讲到专业意见,客户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故意诓我把我当冤大头”。
  2. 不认为专业人士多年的教育和职业经验值钱,听到和自己直觉相悖的意见就会翻脸。

就比如老子做点IT架构咨询,和老外客户的交流是:

  1. 坦诚讲自己的预算有限,请把有限预算作为考虑的重点
  2. 我了解到对于问题A有选项1和选项2,从你的角度来看哪个选项比较合理,或者你有其他建议?
  3. 在硬性条件(比如预算、工期)范围内接受专业意见

IT之外,我作为客户和其他银行、医生、律师、会计、中介交流,基本上也都是这个模式。

和中国客户没讲几句,就是:

不要和我扯有的没的,你就说10万块三个月能不能做下来吧!


user avatar   UNSC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14亿人口摆在这儿,“人才”绝对是一点也不缺。但你想想他们在国内会干啥呢?脑子好用不光是学术能力强,越是好用,想问题越明白,越知道趋利避害。爱因斯坦二战还没开打就从纳粹德国润到美利坚去了,钱学森纳些年狂写文章给放卫星,中医和气功热吹牛B保命。真当人才都是除了埋头干活啥都不知道的傻逼啊?脑子好用的会把自己往待遇差,压力大的天坑里送?


中国真正的人才八成都去考公务员去了,人家正一年拿着30万base+50万福利在办公室端着枸杞红茶笑看某些傻逼牛马在非洲给黑叔叔卖屁股呢。


user avatar   jessie-lee-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凡是崇尚集体主义的地方,都很难留住人才。

人才有几个特点,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稀缺性。

这意味着,人才不是一群群的,而是东一个西一个散发的。一个足球队就一两个球星,一个餐厅就一个星级大厨,一个大学几百个教授就一两个诺贝尔得奖者,地球上那么多人搞商业航天就出了个马斯克搞成了如今的可回收发射。

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人才的稀缺性,在任何一个地方或者一个组织里,人才就像在沙堆里的那颗钻石,是很稀少的。

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来了:怎么确保沙堆里的钻石被看到,并且允许它发出光芒。

而集体主义会在三个方面构成阻碍:

1)在幼年成长期的时候直接毁灭钻石的形成,通过单一和统一的教育体制扼杀创造力和个性,把有可能成长为钻石的胚胎变成跟其它一样的沙子。

2)推崇“贡献都是集体的”贬低“个人英雄主义”,无视个人的功绩和贡献,直接否定了沙堆里钻石的才华和业绩,使得钻石得不到与自身贡献相匹配的收入或回报,必然导致他们去到能给予相应的回报的地方。

3)不鼓励创新,对探索未知过程中的错误包容度极低。集体主义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能容忍犯错,而人才的能力展现过程必然包含很大概率的出错,通过不断的试错,才能最终发现人才。

ps:集体主义盛行的地方并非没有人才,而是跟其它某些地方相比,人才的数量明显更低。 相信题主提问的含义也是如此,并不是说中国就没有人才,而是相比其它某些地方,人才数量明显更低而已。


user avatar   mo-wen-nan-n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leon-86-38-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说在前面,汉服我没穿过,但我买给家里人穿,而且我会一直买下去。


为什么自己不穿?


主要我觉得男人穿有点别扭,一个是头发短,一个是没胡子,穿上去没那味儿。




你看加钱哥这造型,邪气是邪气了,但好歹也有胡子桩啊,邪得爷们,不至于被当成东厂干员。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就影响我自己,碍不着谁。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遗憾的是,对于觉得衣服漂亮只想进来凑个热闹的人,汉服可不仅仅是“文艺复兴”那么简单。

文艺复兴的本质,是民族复兴。

您上“贼船”了,懂吗?我这边要恭喜这些兄弟姐妹了,算是无意中参与了一件注定载入史册的大事件。

汉服汉服,带了个“汉”字,是有“准入门槛”的,跟汉族的“汉”有本质区别。

相对于民族主义者,所谓的“身份证汉族”才是我们这个族群的绝大多数。


民族属性,出生即具备,这东西不是个人主动选择。也许你投胎技术好,一步到位润了北欧,让咱们这些九九六工具人只有羡慕的份。除非将来有一天,耶稣基督专门找到你,跟你说当初本想让你投到某个东方未婚先孕的少女肚子里,牛棚都给你准备好了……



……但后来考虑到某大国风气太过开放,说处女怀孕也是打死没人信,所以只得把你从东方弥赛亚降格使用,在北欧当个躺平阿宅算了。


你听完是不是擦了一头冷汗,在胸口立马画个十字。


仔细想想,北欧废宅竟然只比东方弥赛亚低一档,恶意比喻了属于是。


成为哪个民族,不是当事人能选的,具有强制性。要是民族能像国籍一样自由选择,只怕一堆高华立马给自己填上“高加索人”,实在不行“荣誉白人”也可以啊。

本来吧,当一个孩子出生,作为父母就该教育孩子,你是谁,你是什么民族,你是什么国家的人。

并由此逐步给孩子建立一个基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日积月累,民族认同也就起来了。去看看加沙朝以色列丢石头的小孩,我打赌他们的民族认同绝对比成年人强。



孩子是一张白纸,往上写什么就是什么。


那我们这边有类似的家庭教育吗(树立民族意识)?


我不是社会学专家,没有头衔,申请不到经费搞抽样调查,只能结合自身经历和见闻去推测。


如果单看结果,我觉得是没有的,即便有,也极其淡薄。


北约炸了我们的大使馆,我同学老胡冲别人领事馆丢石头——《关于我的同学老胡润了这件事》,你觉得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没错。

但这并不能证明老胡是个有民族意识的人,否则后面他也不会一润了之。


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改编不是胡编,里面的每个梗都取自现实。


请看下图:


单独拎她出来说事也不公平,润的人太多了,不差她一个。


“根据联合国移民署发布《世界移民报告2020》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全国的移民总人数大约在2.72亿人,占全世界总人口的3.5%。在移民输出国中,中国以高达1070万的人数位居全球第三。”



“华润万家”时局图,一目了然,不言而喻。


然后我们再看看饼状图上的移民目的地,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英国……


嘴上反美反日,脚底板却比谁都诚实,口嫌体正是吧?


您要觉得不服气,我请您再看一次这位“怒怼克林顿的女孩”。



虚伪吗?不虚伪。对于这种疑似精神分裂的行为,别人一向是大大方方承认的。


“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


懂,我懂。


像是2000人民币大于3000美元不等式的发明者,不也在德州买了大豪斯嘛,人家女儿也嫁给了美国人,是地地道道的美国公民。


至于华人润出去后,是否还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这个就不多说了,免得一会儿又被高华教育。


还是那句话,不问过程,只看结果。


结果就是几十年下来有了谷运动员这么一位,一张外国脸就够瞩目了,连国籍都是灵活多变,至今没个准话,而且已经拿钱走人。


丸子头,旗袍装,不知道的还以为从日本九十年代漫画《乱马二分之一》里走下来的人物呢。


成天抱怨外国人把“满清”当成中国,结果回过头来自己刻板自己,我还能说什么?


“越出国越爱国”,话说的挺漂亮,问题你们倒是回来啊。


本人或子女没有承担兵役义务可能性,即是“非本国公民”的人,没资格谈爱国,乌克兰就是明证。

当罗刹飞机出现在基辅天空的第一秒,手持两本护照的二毛子富豪们就跑路了。

我打赌这些人平时也没少说:“爱国与国籍无关。”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润美润英润日本,人不辱我我自辱(别忘了雄狮少年),现实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为什么?


没有民族意识。


恰恰民族意识是个非常重要,且基础性的东西。由此可以产生“自尊”,“气节”,“自豪”,“情怀”等一系列正面情绪。


一旦缺失,那就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人血馒头要吃,革命要同去,小尼姑要摸,突出了一个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八国联军可以组织华勇团当炮灰,到了北京有百姓扶梯子,沿途还有当地人划船运送补给。甚至敌方里面也有帮忙打仗的——在天津防御战的关键时刻,义和团从背后偷袭聂士成所部。


一盘散沙就这样,还能咋滴?


也别忙着嘲笑咱大清,大明两亿人,不也一样被总人口不过几十万的满洲勇士剃了头。


面对异民族入侵者,宋朝算是力战而亡,明朝这算什么?


外敌入侵,内部还在忙着掐。联虏平寇这种骚操作,也只有后世蒋先生的“攘外必先安内”能比一比了。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下降到了次要地位。”


对于伟人的高瞻远瞩,不能领悟的俗人满山满谷。


有些人始终把他们的私利摆在国家民族之上,有些人干脆就没有民族意识……


日本人仇家太多,惹了美国佬,在大陆败得太快,导致很多人看不出小鬼子的真正危害,觉得这就是一帮搞大屠杀的猪突疯子。对于这种盲目乐观的朋友,我请你们看看台湾。


用父慈子孝来形容日台关系,似乎好像也没什么错。


日据台湾几年?不长不短,五十年,洗脑就洗得差不多。假如给日本人再占领东北二十年,伪满洲国的“伪”字也可以去掉了。


人的思想,你不改造,别人就去改造,何况是清末民初那种脑袋空空,毫无民族意识的人。


你以为的革命党,暗杀破坏搞武装暴动。实际上的革命党,暗杀破坏搞武装暴动兼职卖书。


卖什么书?


《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


销售成绩一百一十万册,而清末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无疑了。


不先进行思想动员,搞什么革命。


这边你为国家为民族而死,那边一堆人手拿馒头等着蘸你血呢。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不知谭嗣同先生殉难时,有没有观刑的老百姓朝他丢东西,我觉得应该不少。


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人,就是这种“狗屁不通”的状态。十几年后革命军来剪辫子,不还有一堆人搁那儿号丧嘛。


鲁迅弃医从文,是基于义愤,为何义愤他已经解释过了,这里不再重复。


人病了其实不要紧,大不了自己死。思想的禁锢才是最可怕,这玩意儿可以传染,一传染一大片。


明末,没有意识,清末,也没有,等到民国日本人打进来了,终于有了,连反动军阀都不会给日本人当狗。


但这属于被亡国灭种的重大危机刺激出来的,等承平日久,再沸腾的鸡血也会冷却。


那天在知乎看见一个问题,是问:外国人在中国受欢迎吗?


我的回答是:假如谷运动员这么一个“半美国人”都能霸屏输出,那我觉得外国人还是吃香的。


你要接着问外国人在咱们这儿吃香好不好?


那我肯定说不好啊。


旧殖民主义已死,新殖民主义却是流行。


大炮军舰的屠杀掠夺,只会激起原住民拼死反抗。打仗这东西又没个准,要不是无意中传播了天花病毒,西班牙在玛雅人那里都得翻车。


新殖民主义就不同了,火力输出变成了文化输出,略等于上千部电影上万部电视剧的大出口。轻轻松松一个人不用死,谈笑之间就收了小弟若干。


英国当年必须用大炮怼脸,才能逼得中国人来买东西,买卖做完了不仅没仁义,还结仇。如今美国一艘军舰不用派,洋货在这边也能卖疯。


心甘情愿,趋之若附,闭上嘴,拿走我的钱(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你说别担心,豺狼来了有猎枪。


对。


可要是别人笑嘻嘻的送电影来了,你不就只能上好酒了。


当年印第安人都能跟殖民者搞轰趴,也就是第一个感恩节,咱们不能还不如印第安吧?


美国人曾经说过我们这边有人能顶五个师。


我觉得现在美国队长也能顶我们五个师。


信不信他从飞机上挺着他的“美国翘臀”下来,一群女的当场尖叫着昏死过去?


不信是吧?那看看NBA球迷。


啊,对不起!上错图了,我真是个没有螺旋桨的东西。


打仗,打什么打,用得着?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通过政治手段能得到的,还打个毛啊。


你觉得蒙古骑兵威风八面,打汉人的草谷厉害得不得了,天天都在零元购。你知不知道别人内心的痛苦?自家鸡毛掸都造不出一根,为了抢个脸盆就得玩命,这是人过的日子?


不是懂王二杆子精神大爆发,商人之魂附体,两边早就黄河绝恋2.0了。


跟新殖民主义对抗,动刀动枪那个不可能,拳头不打笑脸人,北美大陆的印第安老乡都干不出来。临阵抱佛脚搞出一堆“类好莱坞”影视作品,想师夷长技以制夷,我觉得也很难,国内的创作环境,懂得都懂。


“赵国之亡,非战之罪。”


何况我们为什么要搞宏大叙事,那个与我们又没关系。


只说自己,我们能做什么?


那就是尽可能快的让汉服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时髦,一种逢年过节都要穿的东西。汉服运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文化复兴运动。


何必要等,何必要在乎?


只管闷头发展,只管去做自己,每多一个人穿,就是新的胜利。


解决了存在问题,什么都可以谈。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后续阅读烦请各位朋友移步本人公众号“无言的善良”,感谢。


user avatar   liu-lao-shi-69-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毛文龙可以嚣张跋扈,屡战屡败,瞎几把吹,只要他在敌后能牵制后金,

袁崇焕可以不要监军巡抚节制,可以辽事一言而决,一年领几百万军饷钱粮,只要他能控制那帮狗日的辽西军阀,不让后金破山海关是明庭的底线。

辽事败坏的大锅在于辽西军阀卖国卖友军,几十万明军死在辽东,只有关宁军转进如风。

袁崇焕可以杀毛文龙,只要他能控制东江军配合他在辽西的筑城,在他指挥下东江军能发挥更强的战斗力。

但是毛文龙死后东江军内斗崩溃,旅顺被攻破,三顺王投清送上重炮水师。

督师平辽平到京城了,烧的不是你家房子,死的不是你家亲戚,


user avatar   xiao-yuan-xiao-yuan-yue-lai-yue-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续书又不是原著,我就顺便分析一下

第九十七回 次日,薛姨妈回家将这边的话细细的告诉了宝钗,还说:“我已经应承了。”宝钗始则低头不语,后来便自垂泪。

但是,这个并不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的时间,而是宝钗知道和宝玉婚事将会怎么操办的时间,这种骗婚的婚事操办方法,宝钗肯定不愿意,但是已经没有她说话的余地了,

宝钗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呢,第八十五回就知道了

这里贾母问道:“正是。你们去看薛姨妈说起这事没有?”王夫人道:“本来就要去看的,因凤丫头为巧姐儿病着,耽搁了两天,今日才去的。这事我们都告诉了,姨妈倒也十分愿意,只说蟠儿这时侯不在家,目今他父亲没了,只得和他商量商量再办。”贾母道:“这也是情理的话。既这么样,大家先别提起,等姨太太那边商量定了再说。”

……

那黛玉留神一看,独不见宝钗,便问道:“宝姐姐可好么?为什么不过来?”薛姨妈道:“他原该来的,只因无人看家,所以不来。”黛玉红着脸微笑道:“姨妈那里又添了大嫂子,怎么倒用宝姐姐看起家来?大约是他怕人多热闹,懒待来罢。我倒怪想他的。”薛姨妈笑道:“难得你惦记他。他也常想你们姊妹们,过一天我叫他来,大家叙叙。”

既然薛姨妈愿意,不可能不告诉宝钗,从来就没有寡妇私自答应女儿婚事,对女儿根本不说一声的道理,所以在林妹妹这个生日的时候,薛宝钗已经知道自己和宝玉的婚事了。

宝钗为啥不来,不好意思见宝玉,因为她已经是要许婚的人了,更不知道怎么面对林黛玉,

然后这一回,正好在宴会上收到薛蟠被判罪的消息,

这下就算宝钗有犹豫,薛家已经彻底完了,夏金桂这个泼妇,也没留下薛蟠一点点骨血,薛蟠被流放,她肯定带着嫁妆回娘家,然后逼和离,一个被流放的罪犯,也不可能执掌族里的事情了,

宝钗嫁给宝玉是唯一的选择,薛姨妈老了还有依靠,和王夫人姐妹作伴,如果嫁给别人是很难把母亲接过来奉养的。

宝钗唯一的牵挂就是母亲,就算嫁给宝玉没什么好结果,但只能跳进去,

第八十七回 她写了一封书信给黛玉,

妹生辰不偶,家运多艰,姊妹伶仃,萱亲衰迈。兼之猇声狺语,旦暮无休。更遭惨祸飞灾,不啻惊风密雨。夜深辗侧,愁绪何堪。属在同心,能不为之愍恻乎?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对菊持螯,同盟欢洽。犹记“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之句,未尝不叹冷节遗芳,如吾两人也。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宝钗对黛玉是歉疚的,如果她有更好的选择,她也不会嫁宝玉,但现在她更没有选择,

唯一能做的,是写一封言辞真挚的书信给林妹妹,盼望林黛玉知道真相的一日,还记得这封书信,不要怨恨自己,

(为啥我着重提这个,因为我觉得宝钗的书信,和黛玉的回歌都太有文采了,尤其是那一句“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语义双关,不是高鹗能写的出来的,应该是曹公的原文,

就像某个评价说的,你看宝玉见北静王,高鹗写的跟老大爷串门一样,再看宝玉贾兰贾环第九十四回做海棠诗做的什么烂诗,因为高鹗根本没那个文采。

宝钗说“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这意思再明确也没有,宝钗为什么说何去何从,因为她知道婚事了,你让我何去何从,你让我能怎么样呢?

“失我故欢”指的是林黛玉,这件婚事一揭露,林黛玉永远不可能成为她的朋友了。所以“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宝钗告诉林妹妹,和你的友谊破裂,将是我的永伤。

然而黛玉根本不知道宝钗是什么意思,做了四阙曲子回歌,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这句太绝了,焉字双关,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相投,一个意思是你和我的心啊怎么能相投。

最后一句,“素心如何天上月!”简直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一个性质,写出诗人宁为玉碎的高迈。你看高鹗笔下黛玉的哭啼啼哪有这种风流态度?宝钗书信这种古人高士的楚辞味道也不是他能写出来的)


所以第八十五回就知道的婚事,知道自己只能瞒着生平最欣赏的林妹妹,你说她九十七回被加个骗婚还能有什么心理波澜?都麻木了。

千红一哭,只剩麻木。


(注:如果这封书信和回歌是曹公真笔,曹雪芹的剧情,确实有是宝钗知道婚事后,和黛玉的寄信对答,但是贾母那么疼爱黛玉,撮合宝黛的态度不可能立即变化,只可能是上面有变动,林黛玉可能另许他人,贾家没办法推辞,

而林黛玉最后一句 素心如何天上月,可能是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呐喊,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人生如轻尘,幻想置身天上人间,这简直是决绝的离世之意,说是死前绝笔都符合。)




  

相关话题

  高等大学里高傲自负的人多吗? 
  为什么中国人才流失如此严重,但中国发展依旧飞快? 
  为什么很多领导都喜欢奴才而不是人才? 
  你身边有没有二十岁左右的很优秀的人? 
  中国能走美国吸引人才移民的路吗? 
  发展中国家人才流失严重还怎么发展? 
  为什么很多领导都喜欢奴才而不是人才? 
  为什么中国耗材流失如此严重,但中国发展依旧飞快? 
  有没有某个人在某个领域让你觉得,这个领域我只服他? 
  在当今的就业形势下,理论型人才重要还是技能型人才重要? 

前一个讨论
一年级孩子没有提前学过数学。在学校被老师贴上反应慢的标签。是我没有提前给孩子上课,做错了吗?
下一个讨论
生物遗传学求大哥讲讲解题,思路,不会做?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