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中国军队成功研制重组新冠疫苗,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shui-qian-xiao-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媒体人不懂技术,只从纯文本出发,每个红框都要让标题乘以一个明显小于1的系数,乘的多了,标题党就出现了……

“等到疫苗开发成功,本次疫情就过去了。研发要积极务实,目前当务之急是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这才是重点。”宁毅指出,尽管国内外疫苗进展神速,但至少在六个月之内,疫苗成功开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前,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博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现在所有的宣称已经研制成功新冠疫苗都是“忽悠”。“没有哪个‘疫苗’能够在两三个月内用到新冠病毒的预防。”

“对控制本次疫情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开发疫苗的前提是尊重科学规律。”宁毅说,疫苗开发技术的难度非常高,世界上成熟的疫苗屈指可数,即便技术上没有太大难度,政策上也一路绿灯支持,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的实施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我们期盼疫苗研发的成功,但是,不能炒作疫苗研发,影响目前防控的焦点,现在的焦点还是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疫苗开发是长期的工作重点。

不知道你们记得不记得,反正我自从上个月以来,已经看过三波“疫苗研制成功”的庆祝了。而且很神奇,每一次庆祝慢慢淡出,都不影响下一波“庆功”的媒体狂欢。最热闹的那次……天津大学团队你们现在过得好吗?


user avatar   chen-chen-51-63-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生物背景相关来解释一下原理。(已经加上了与美国疫苗的对比)


cs.com.cn/ssgs/gsxw/202

3月17日,康希诺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军事医学院研究所(联合开发方)正在联合开发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该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以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为载体,可表达新型冠状病毒S抗原。

以上新闻引用证券时报发布内容,来源:中证网 作者:许擎天梅


重点:腺病毒载体疫苗。

这次科研机构研发疫苗可以说是不缺钱不缺人,几条路线齐头并进。(5条)

•基因工程重组活性亚单位疫苗
•低度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腺病毒载体疫苗
•RNA/DNA疫苗
•病毒灭活疫苗

(以上种类整理自卫健委3月6日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


这次这个就是其中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不想看太学术的文字的话就跳过这段,下面有说人话的

1.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什么?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原理是将一段用基因工程技术人工构建的保护性抗原基因整合到作为载体的病毒的基因组中,使重组后的基因片段在病毒进入宿主后能被表达并产生抗体。这种疫苗多为活疫苗,用量较少,抗原免疫原性接近天然,载体通常能发挥佐剂效应以增强疫苗有效性。

2.腺病毒是什么?

腺病毒是一种大分子病毒(约36kb),遗传物质为DNA。它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进入细胞核后,虽可以使用宿主的表达系统,但是总是保持在染色体外,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

3.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特点及临床研究

研究发现,携带各种抗原的腺病毒载体能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此外,由于腺病毒载体能感染呼吸道和肠道细胞,可以方便地通过黏膜进行免疫,并能诱导机体产生黏膜和系统免疫应答。因此,腺病毒载体疫苗广泛应用于细菌、病毒、寄生虫及肿瘤疫苗方面的研究,并且很多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4. 此次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Ad5-nCoV)的原理?

该疫苗采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删除E基因的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基因组,同时又把新冠的主要抗原(刺突蛋白S)接到这种腺病毒基因组上去,这种病毒基因组导入表达E1基因的细胞系里就可以拿到重组了冠状病毒S的腺病毒。而携带这种抗原的腺病毒载体能刺激机体产生很强的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

5. 腺病毒载体的类型与风险特征


根据其能否复制,将腺病毒载体分为复制缺陷型和复制型两种。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在进入机体细胞后,外源基因的数量会随着载体基因组的复制而增加,并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表达,反复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诱导强烈、持久的免疫反应。但同时,腺病毒载体自身的蛋白也会大量表达,尤其是腺病毒的晚期蛋白(特别是五邻体蛋白)对机体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与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相比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安全性更好,载体自身的免疫原性更低。但只能一次性感染细胞,载体不会复制,免疫效果比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疫苗差。复制缺陷一般是通过缺失E1基因来实现的。E1基因是一种早期最先启动的基因,对于腺病毒其他早期基因的转录是必需的,因此缺失E1的腺病毒载体不能有效复制和产生各种病毒蛋白,从而不能完成病毒生活周期。

然而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腺病毒载体都会面临的问题是——载体自身的免疫反应。机体预先存在的载体免疫会影响载体疫苗的初次免疫效果;载体疫苗接种产生的载体免疫反应会影响该疫苗再次免疫效果。研究提示Merck HIV 疫苗IIb临床试验失败与受试者事先存在的高水平腺病毒抗体有关。


参考文献:

[1] 腺病毒载体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柳云帆;吴小兵,阮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0052

[2]Liu M A. Imunologie basis of vaccine vectosJ]. Innunity,2010.33:504- 515




————————开始说人话的分割线—————————————————————


原理说白了就是,人工造出一段可以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新冠病毒抗体的基因,将这段基因整合到一种叫腺病毒的工程病毒上,然后将腺病毒打进人体。人体的免疫细胞吞食或者接触这种病毒后,受到刺激,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因为这段关键基因是重组基因,腺病毒载体又是重组了基因组的病毒,所以叫做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研发疫苗的两个机构康希诺公司和军事医学院的陈薇院士团队之前也在埃博拉疫苗的研发工作中合作过,本身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技术也相对成熟,所以这次挺靠谱的。

研究进程已经到了临床试验一期的阶段,现在要考虑大规模安全性和对病毒防治有效性的问题,这个所需时间挺长的,希望能尽快拿到数据。


解答评论区疑问:

1.腺病毒本身会不会对人体有危害?

这次使用的是复制能力有缺陷的腺病毒,还把有毒性的部分去除了,安全性很好。

2.临床实验的进行方式,成功标准和时间?

以招募受试志愿者的方式,进行人体的药物实验;某时段内产生抗体的浓度达到标准即有效,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内为安全;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疫苗,半年内不可能了,除非降低现存标准。

3.RNA病毒变异会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新冠病毒的变异能力远不如hiv,本质部分很难变异,所以影响不大。


4.想看临床试验的风险与要求的,看我的另外一个回答:

—————————————————————————————————————

应评论区小伙伴的呼声加上与美国宣布的疫苗的比较分析

美国研发的疫苗原理:(非人话,可不看)

美国宣布进入一期临床的是核酸疫苗的一种~mRNA疫苗,这种疫苗不需要像传统疫苗那样去长时间的选育菌株,而且直接提取有特异性的mRNA序列(新冠病毒的特异性mRNA序列是编码刺突蛋白S的那一段,这种蛋白作用的是ACE2受体),用脂质体包裹后,注射进机体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再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反应。

所以美国这次的疫苗优势在于工艺简单,劣势在于成功率低。成功率包含两方面,安全性和效果,安全性方面既然他们敢跳过动物实验直接人体临床实验,说明安全性应该还可以,但是效果堪忧。

而腺病毒疫苗研究比较成熟,效果一定有,但是研发工作复杂。


user avatar   qing-mo0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该是继美股开盘熔断后的第一个好消息!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有五条路径,五个种类。重组疫苗是一种。

这五条路线分别为:

1、灭活疫苗:体外培养病毒,用杀灭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2、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在体外制备病毒的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3、腺病毒载体疫苗:
4、核酸疫苗
5、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恭喜祖国,贺喜祖国!

中国从来不缺人才!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3340494358523904

加油中国!

我想工作啦!千万不要让我们上亿国人失望!

这个武器如果由中国率先自主研究出来,有中国自己的知识产权

直接体现出我们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大国形象!

中国加油!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所有的工作人员加油!

致敬中国速度!


user avatar   na-yici-yang-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看陈薇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眼熟?

对,就是那个研制埃博拉病毒疫苗的陈薇!

这样的人带领的团队我觉得是可靠的,我相信这次的信息不在是自媒体在乱嗨,

而是真的有希望了!

经评论区提醒,就是战狼2中陈教授的原型,只在过人家原本就是女的。。。


user avatar   vigorous-coo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关于疫苗本身我不想多介绍了,好几篇回答和文章里都说了,感兴趣的可以点击进去看看。

zhihu.com/question/3800

zhuanlan.zhihu.com/p/11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疫苗的临床试验情况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

目前在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中能查到这个试验了[1]
注册号:ChiCTR2000030906
状态:预注册 伦理批件还没上传
研究课题的正式科学名称:在18至60周岁健康成人中开展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单中心、开放性、剂量递增设计的Ⅰ期临床试验

单中心、开放性、剂量递增设计的Ⅰ期临床试验

这怎么理解?

单中心,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地方,只在湖北武汉开展,选的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汉特勤疗养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开放性,也就不是单盲或者双盲,大家都知道自己接种的是啥,因为这期实验没有对照组,所以肯定是开放性的。

剂量递增设计,因为在动物实验的时候,疫苗的使用量是有一个剂量范围的,根据动物的剂量换算到人身上一般有个公式进行换算。这牵扯到药学上的两个概念,急毒和长毒。对于急毒来说,也就是急性毒性试验是——

在24小时内给药1次或2次(间隔6~8小时),观察动物接受过量的受试药物所产生的急性中毒反应,为多次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设计剂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体过量时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I期临床的剂量选择和观察指标的设计提供参考信息等。
而长毒,也就是——
长期细胞毒性试验一般是在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观察评价动物反复给予受试物后,机体产生毒性反应的特征及其毒性损害的严重程度,以及主要毒性靶器官及其损害的可逆性。

这样换算到人体的时候一定要是非常安全的剂量,因为要通过动物的实验结果换算到人体的耐受性,这也是I期临床的主要探索对象。

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改良的Blach Well法:两种动物急性毒性试验LD50的1/600及两种动物长期毒性中出现毒性剂量的1/60。(LD50代表半数致死量)

2、Dollery法:最敏感动物的最效有效剂量的1/50-1/100,或同类药物临床治疗剂量的1/10

3、改良的Fibonacci法:以小鼠急性毒性LD50的1/100,或大动物最低毒性剂量的 1/40-1/30。

本次疫苗临床实验设计了三个剂量组——

组别:1;样本量:36;干预措施:低剂量组(5E10vp);
组别:2;样本量:36;干预措施:中剂量组(1E11vp)
组别:3;样本量:36;干预措施:高剂量组(1.5 E11vp)

也就是5×10e10 病毒颗粒数、1×10e11 病毒颗粒数、1.5×10e11 病毒颗粒数,这是比较大的一个数量了。


经费或物资来源:国家科技部

经费直接由科技部负责,这一点是平时疫苗厂研发没办法比的,真正的“国字号”。

研究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研究类型:预防性研究
研究所处阶段:I期临床试验
研究目的:评价18至60周岁健康成人接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关于接种对象这一点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现在很多疫苗的受试人群都是60岁以下。鉴于新冠病毒感染对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致死率更高,所以一定要在疫苗临床试验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年长的人群,在疫苗安全性确定以后一定要纳入60岁以上的人群不能到最后疫苗上市了,最危险的人群反而接种不了。

比如流感的裂解疫苗,因为流感的高危人群就包括老年人,所以一般流感的裂解疫苗的使用对象是3岁以上均可注射,建议新冠疫苗后续制定实验流程和后续上市的时候像流感疫苗靠拢。

研究设计:非随机对照试验

这不用介绍了,非随机对照,随机对照是实验组和对照组是随机分配的。

纳入标准:
1.年龄在18至60周岁之间的受试者。
2.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受试者能够并愿意遵守临床试验方案的要求,并且能完成6个月的研究随访。
4.HIV筛查阴性。
5.腋下体温≤37.0℃。
6.2019新型冠状病毒血清抗体(IgG和IgM)筛查阴性。
7.胸部CT影像正常(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8.鼻咽拭子/痰液和肛拭子的实时定量荧光PCR核酸检测阴性。
9.BMI指数18.5-30.0。
10.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在正常范围,或经医生判定无临床意义(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空腹血糖、肌酐)。
11.经查问病史、体检和临床判定健康者,符合本制品免疫接种的受试者。

排除感染过新冠的患者,需要的是健康成年人,所以血常规生化指标要正常,另外免疫缺陷人群要排除。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能完成6个月的随访。

排除标准:
1.有惊厥、癫痫、脑病和精神病等病史或家族史者;
2.对研究疫苗中任何成份过敏者,过去有较严重的疫苗过敏反应,过敏史;
3.女性尿妊娠试验阳性者,怀孕、在哺乳期的妇女,或在6个月内有怀孕计划的妇女;
4.急性发热性疾病者及传染病者;
5.有SARS病史者;
6.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肌梗塞、严重高血压且药物无法控制等。
7.患有严重慢性疾病或病情处于进展期不能平稳控制,如哮喘、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8.先天或获得性的血管性水肿/神经性水肿;
9.接受试验疫苗前1年有患荨麻疹;
10.无脾或功能性无脾;
11.患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凝血障碍(可能造成肌内注射禁忌);
12.晕针者;
13.过去6个月内有过免疫抑制剂治疗、抗过敏治疗、细胞毒性治疗、吸入皮质类固醇(不包括过敏性鼻炎的皮质类固醇喷雾治疗,急性非并发皮炎的表面皮质类固醇治疗);
14.接受试验疫苗前4个月内接受过血液制品;
15.接受试验疫苗前1个月内接受过其他研究药物;
16.接受试验疫苗前1个月内接受过减毒活疫苗;
17.接受试验疫苗前14天内接受过亚单位或灭活疫苗;
18.正在接受抗结核治疗;
19.根据研究者判断,由于各种医疗、心理、社会条件或其他条件,有悖于试验方案,或影响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的。

排除标准就比较多了,因为这关系到疫苗的评价,所以最近打过疫苗的要排除;感染过SARS的要排除;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要排除;有自身免疫病的要排除;免疫缺陷的要排除;潜在危险人群要排除(孕妇等)。

研究实施时间:从2020-03-16至2020-12-31

这个也没啥说的,肯定年底前能完成。


最后是疫苗的临床I期的评价要看的指标了——

测量指标:

指标中文名:0-7天内的不良反应;指标类型:主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接种后7天;测量方法:观察、检测
指标中文名:0-28天内的不良反应;指标类型:次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接种后28天;测量方法:观察、检测
指标中文名:严重不良反应;指标类型:次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6个月内;测量方法:报告

这部分是I期临床试验主要看的对象,特别是打完疫苗一周内有没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有多少?是不是处于可以耐受的范围。

比如注射部位红肿等等这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指标中文名: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指标类型:次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接种后14、28天、3个月、6个月;测量方法:检测
指标中文名:抗SARS-CoV-2中和抗体;指标类型:次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接种后14、28天、6个月;测量方法:检测
指标中文名:抗Ad5中和抗体;指标类型:次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接种后14、28天、3个月、6个月;测量方法:检测
指标中文名:特异性T细胞反应;指标类型:次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接种后14、28天、6个月;测量方法:检测

这部分的指标就跟疫苗效果有关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体液免疫,另一部分是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就是看的抗体,一部分是S蛋白特异性的抗体水平,一部分是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水平,还有因为用的是5型腺病毒载体,所以还看这个的中和抗体。

细胞免疫看的是T细胞,可能是测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用四联体刺激后的活性,这部分门槛有点高就不介绍了。

指标中文名:实验室安全性指标检测变;指标类型:次要指标
测量时间点:0、7天;测量方法:检测


采集人体标本:
标本中文名:血清组织;人体标本去向使用后销毁
标本中文名:外周血淋巴细胞组织;人体标本去向使用后销毁

测抗体要用血清,测T细胞要用外周全血,然后用Ficoll分离淋巴细胞进行后续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原始数据公开时间:试验完成后6个月内公开

这个不用担心了,万众瞩目、国家花钱的事情。


在武汉符合条件的人,加紧报名哦,总共才36名×3组,名额有限呢。

参考

  1. ^ http://www.chictr.org.cn/showproj.aspx?proj=51154

user avatar   bluedr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世界人民,特别是正在焦头烂额的欧洲人民托个底。现在跟中国搞好关系比跟美国有效,哪位就是赶工,疗效不说,产能跟信誉堪忧


user avatar   zhuangshili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无论是哪个国家最先制造出新冠病毒的疫苗,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幸事。


这也是我昨天在回答问题「如何看待美国新冠病毒疫苗临床试验 3 月 16 日开始,首位志愿者已接种候选疫苗?」的第一句话。


这次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详细信息,可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查到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机构


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次临床试验,说一些重点


注册题目: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

试验主办单位:1.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2. 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研究目的:评价18至60周岁健康成人接种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研究实施地点: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汉特勤疗养中心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招募对象:18-60岁的男性女性(怀孕女性除外)

招募人数:108人,分为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3组,每组36人


测量指标:

· 0-7天内的不良反应(这个是主要指标,以下的都是次要指标)

· 0-28天内的不良反应

· 严重不良反应

· 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

· 抗SARS-CoV-2中和抗体

· 抗Ad5中和抗体

· 特异性T细胞反应

· 实验室安全性指标检测变


简单说一下咱们国家第一个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和美国第一个的不同点,主要有两点,

1.美国的是mRNA疫苗,中国的则是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根据我个人对这两类疫苗的理解,我个人更看好的是后者,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正式的人用 mRNA 疫苗上市,而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成功经验更多一些,包括陈薇院士团队之前研制的埃博拉疫苗,用的也是重组腺病毒载体技术。

2.美国的临床试验随访周期是1年,中国的是6个月。无论是哪个,我们现在可以明确的一点是在今年秋天以前,新冠肺炎疫苗顺利上市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关于疫苗更多的背景知识,我就不重复说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昨天的回答。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无论是评价中国的疫苗还是美国的疫苗,我应当秉持相同的标准。像昨天美国疫苗进入临床,热门微博底下的评论是这样的。


而仅隔一天,中国的疫苗也进入了临床试验。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等到疫苗上市的时候,正好可以拯救世界。

全球疫情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这无异于是最大的喜讯。

看当前的全球疫情,未来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疫苗了!

这是中国原版的作业:

这是韩国抄的作业:

通过封城之后中国的7日新增倍数曲线,可以清晰地看出,刚开始封城,中国走了一些弯路。在倍数降低之后,因为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造成倍数再次上升,但到了1月28日之后,新增倍数开始急速下降。从急速下降到疫情出现拐点,用时15天。而15天的时间,和新冠状病毒的感染周期相当。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防疫的力度,几乎达到了,检查出绝大部分病毒携带者的地步!

由于韩国早期宗教等各种聚众活动,还出现了超级传播者,7日新增倍数曾达到了惊人的30倍。这是我统计各国疫情常规数据里,达到的最高倍数。

正是因为感染者目标明确,加上韩国吸收中国经验,回避了失败的教训,仅仅在封城的第三天开始,7日新增倍数便急速下降,没有再出现反复。

无独有偶,疫情达到拐点的总时间也正好差不多15天左右。当然,因为没有走弯路,以及国家规模、人口规模、外源感染等等各类因素,韩国疫情控制速度比中国稍稍更快一些。

从数据可以看出,严格的封城防控,只需要15天便能控制住新冠病毒的流行。

只可惜,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是根本抄不了中国的作业,意大利就是很好的对照:

意大利在进行防控之后,7日新增倍数有所下降,但比起中国和韩国,明显差了很多。而且3月10日封城,因为外紧内松,实际效果只有轻微下降,而且17日出现了较大的反复。

既然西方国家抄不了中国的作业,全球疫情会走向何方?

自新冠状病毒出现以来,海外新增病例数,7日增加倍数就没有低于1倍,也就是说海外病例数,每隔七天至少翻一翻。3月初,海外病例新增突然增加,主要在于韩国和伊朗的爆发。在韩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之后,欧洲疫情紧接着爆发。

通过对比中国7日新增倍数与海外7日新增的数据,可以看出消极防控和积极防控带来的数据增长和效果的差异:

这个图是不是和这个图很类似?

虽然已经知道中国初期的感染情况下,但从国家开始严控开始,7日新增病例倍数急剧上升,这正好反应了国家的防控力度加大,检测人数足够庞大。

可以这么说,疫情初期,严控型国家的病例新增倍数是大大高于病毒的真实新增感染倍数的。而倒了后期,随着感染时间过久的病例减少,病毒传播速度和新增速度逐渐接近,甚至反超。

而海外国家大多采取了消极的防御措施,绝大部分的感染者没有检测到,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7日新增倍数都在一个比较平缓的梯度。中间新增倍数的提高,主要由韩国和伊朗的数据所支撑。随着韩国数据的稳定,后期的7日新增倍数维持在2倍的水平。由于韩国数据也是底数的一部分,欧洲地区的7日新增倍数实际更高。

做了一张排除韩国、伊朗之外的海外7日新增图,并与美国七日新增倍数进行对照:

可以明显看出,欧洲总体7日新增曲线和美国的7日新增曲线接近同步。欧美地区,一开始基本上采取了类似的消极防控措施。

尤其是美国,从2月10日到2月20日之间的检测近乎停滞,在随后检测工作继续展开之后,疫情感染比率空前提高。越不检测,未发现的病例数越多,传染人数越多。等到开始积极检测的时候,7日新增倍数已经高居不下。

当然,只要病例检测出来,有效的隔离,就对疫情的防控有效果。

通过对比中、韩两国的数据,可以得出疫情拐点和疫情得到掌控的7日新增倍数:

根据中国和韩国的的疫情数据图,可以得知,当疫情7日新增倍数低于50%的时候,则出现疫情拐点;7日新增倍数低于10%的时候,疫情得到基本控制。

无论意大利、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等,7日新增倍数距离50%,都还有很长的差距。前面已经说明,意大利7日新增倍数原本已经降低到2倍,然后出现了反弹。整个欧美地区,7日新增倍数,将会维持在1~3倍很长的时间。

德国、法国、美国近期的7日新增倍数高达5倍,而西班牙则由超过10倍回落到5倍。

要知道,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消极检测,实际数据会更加的庞大。所以我接下来预测的数据,都是最低数据。而马云捐赠的检测剂这就到美国了,拭目以待。

意大利、西班牙的病例数已经超过韩国,而在明日(原回答是17日晚回答,现在18日,已经超过)德国病例数将超过韩国,两天后法国病例数将超过韩国,三天后美国的病例数将超过韩国。这些国家病例数超过韩国之后,再加一天,病例数则超万。

近10天以来,美国7日新增倍数5倍以上,仅仅两周时间便能增长12倍。保守估计,美国3月31日将达到4万人感染。即便我们假设美国4月7日新增倍数开始自然下降,如果不进行军事化的防控,到4月底至少也是上100万感染。

整个海外7日新增感染倍数,已经连续9天在2倍左右浮动。如果一直持续到3月31日,正好两周,可计算得出,到时候海外感染人数将达到62万,仅仅欧洲地区将达到近50万。

即便意大利的疫情稍稍得到控制,西班牙、德国、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疫情也已经达到了不可遏制的地步。

整个欧洲地区,由于意识形态, 以及拖的时间过久,保守估计,7日新增降低到1倍至少也得到4月底。而保持这个递降梯度,到4月底全球感染人数便已经超过1000万。

所以,重点还是要看欧洲地区和美国的防控力度,7日新增数越早接近1倍,疫情最终感染人数将会空前降低。但在当前趋势下,即便防控力度达到中国这样,最终感染人数也会达到极高的规模。

而印度、南半球等高密度人口区域,不出现爆发是最好的结果。

整个西欧国家,基本上只有在尽量降低感染数的情况下,让疫苗来拯救了。这也正是特朗普如此热衷于疫苗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是欧美国家所能解决新冠流行的唯一方式。

但等到疫苗上市至少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而这大半年的时间,新冠感染数早就超过1000万以上。

如果在经济上能做到彼负我正,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中国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灾后工作,中国也有先行的经验。

以后再次遇到大型流行病的时候,其它国家第一时间想到求援的必然是中国。

中国人有技术,能救你,而且愿意救你。

美国人总是在电影里拯救世界,现实世界,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呢?


user avatar   138141540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厉害了。

我一直说“一切都是生意”,做生意是正解。

大佬们更智慧,直接来个彻底的协议,好好做贸易。

服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英国政府官员“甩锅”中国,并称准备跟中国“清算”? 
  11 月 6 日河北新增确诊 21 例,无症状感染 2 例, 其中辛集确诊 18 例,目前情况如何? 
  美国反疫苗运动存在吗? 
  第一例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报告公布,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辉瑞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进口注册,这具有哪些意义? 
  1 月 9 日消息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 6000 万例,这意味着什么?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请大家猜测一下,下半年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是哪个? 
  如何看待美国驻华大使馆官方微博公然使用“武汉病毒”这一词语的行为? 
  如何看待美众议长佩洛西新冠病毒检测阳性? 
  10 月 21 日北京新增 1 例京外关联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此前确诊病例之妻,目前防疫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小米8长期体验如何?
下一个讨论
当今的中国文学真的超级差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