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媒体曝光恒大《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恒大辟谣称系凭空捏造,事件对恒大有哪些影响? 第2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恒大说造谣,让我想起一件往事。


印象中是15年,我还在乐视。某天内部出了个乱子,说老贾的邮件泄露了。

当时我不以为意:

邮件泄露是互联网公司的常规营销手段,大家把自己明明想说的话假模假式包装成内部机密,这样就可以用新闻的形式来推送出去。

广告费流量费多贵呀。

结果市场部的兄弟说,这次是来真的。老贾邮箱密码太简单,被人黑进去了。

爆了一封邮件出来,内容是乐视资金链紧张,老贾希望问杰克马半借半融资,额度两三百个亿,没有上限,乐视的影视、体育、手机、电视等业务都可以拿来谈。

被人截屏了。

当时乐视的资金压力已经很严重了,离供应商到宏泰大厦打地铺还有约半年时间,老贾正在动用一切手段稳住媒体,并且以每周一次的频率搞发布会。

(我在乐视组建过流水线式生产PPT的团队你敢信...)


当然,乐视的公关部门是很彪悍的。大概也就三天,这封邮件的截屏在互联网上消失,连讨论的声音都极其微小。

不是看到恒大的新闻,我自己都有点忘了。刚才在网上一顿搜,什么都没找到,我还怀疑了一下自己的记忆。

放心,确实发生过。

去年我去深圳见某位前海系的朋友,曾提及此事,他一口喝干杯中酒:

“当时那事要是炸了,我们的钱就跑不出来了”。


所以,造谣?

我母鸡啊。


user avatar   sunsel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恒大出来辟谣了。

所以,瓜不是瓜了吗?


一、字面解读

恒大16的时候缺钱,正好遇到好事但是被否决了,为了过日子私下筹借了一批钱,这几年遵纪守法没赚到钱,现在没钱还,如果破产就很严重,希望政府帮忙支个招。

二、事情性质

这事不仅是逼宫,因为这是事情肯定是经过了很多次的沟通依旧无法打成协议,政府一直不吃这一套,所以才会发到明面了,利用舆论打成另外的目的。

三、事情影响

政府不会明面上出来救的,要不早就救了。政府也不会阻拦这发出来,要不这个文件大家也看不到。

政府借此:

1、重申房主不炒的主题思路,毕竟恒大逼宫,我都不救,我的目的是民生。

2、结合前段时间,房企入京,就是敲打这些房企,别乱来。

3、但是政府也不会一点不管,任由其破灭,毕竟如果全倒,坏处就多了。而是让市场去调节其手中的土地房屋库存和价格,合适时候干预,保证其不倒就行。

恒大借此:

1、缓和债务纠纷,拖一拖,无论是否倒,毕竟备案了。

2、继续纳投名状,万一就救了,还活了呢。

3、出手一波库存。

4、切割下财产债务,从恒大玩车这事看,其实自己早就有小九九。

最后,市场寒冬真是来了,现在里子已经烂到根,所以面子都兜不住了。


user avatar   xubinlv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怎么突然就觉得我站在风口上了。

吹的呼呼的。

风里在呼啸着:中弘、泰禾、绿地、恒大~~


user avatar   cao-hao-peng-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被建议修改。


user avatar   Miss.J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帮大家解读一下这个文件吧。

第一段:

回A股重组上市,可是大家在16年就已经说好的事情,合法合规。(怎么到现在还卡着没能成?why???

第二段:

我们恒大向来听话乖巧,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国利民(今天给组织添堵,并非我们本意)。

第三段:

我们恒大实力强,对于借钱这事儿,向来是有借有还,从不拖欠(除非实在没钱了)。

第四段:

如果我们不能如期重组,顺利圈钱,会造成多方严重影响。(你们自己看着办吧,钱圈不到,债还不了,大家一起玩完,到时候脸上全都挂不住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主要还是融资环境收紧的问题。

上面不少人都分析了恒大这事的缘由,我就稍微讲一下房企资金链的问题。

先看一下房企的负债情况。

资料来源:东方证券

可以看出,虽然负债比例在缓慢下降,但是绝对值还是非常高。

而2020年房企债券合计到期规模为8962亿,2019年为6482亿,且集中在下半年到期,分别为Q3金额2753亿元,Q4金额2803亿元。

而随着三道红线的发布,未来融资会越来越难。随便举几个例子:

8月5日龙湖地产发行7年期公司债,利率是4.3%,而3月份同期限的利率为3.8%。

8月14日华润发行3年期15亿公司债,利率是3.2%,而4月份3年期中票利率最低为2.42%。

8月25日,世贸建设5年期公司债,利率是3.9%,而5月份同期限利率是3.2%。

未来可能不仅仅是利率高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找到融资渠道的问题。

9月15日的时候,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房地产资金到位情况的数据,虽然累计看,整体在回升,但是单月来看,国内贷款7月份同比增加14%,而8月份同比下降-3%,当时我在公号文章中就提到,未来需要继续关注房企资金到位的情况。

具体到恒大,当然是比较特殊,因为还有多出来的将近1400亿要偿还,所以比较着急,但是往后后,恒大绝对不是最后一个资金链出问题的房企。

怎么办?降低价格,快速销售以回笼资金,保证现金流,可能是最为现实的方式。而且是下手越快,效果越明显。


user avatar   le-tian-zhi-ming-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死忠!恒大就是!

这是要用自己的血肉谱一曲《房住不炒》的赞歌。

就我们这领先太阳系的房价,卖房子的没把人民群众搞破产,硬生生把自己快搞破产了。欠了一屁股的账。。。。。

卖房子的欠一屁股账,买房子的也欠一屁股账,更玄幻的地方债 卖地的也欠一屁股。。。。

我真是不知道咋说了,太玄幻了。


user avatar   wang-jia-48-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说的是:2.6亿老年人,至今没能进入互联网时代,而2021年上半年,我朋友圈子里议论最凶的不是明星八卦,而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何时出炉。到了5月11日,靴子落地了。

千百条数据中,一行字尤为瞩目: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与中国发展速度一同狂飙猛进的,是人口年龄。60岁及以上人口26402万人,这个群体在网络和纸媒没有太多声量。低调,安稳,是老年人平安度过余生的底色。

信息化和老龄化,长期并存交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20年3月,网民数量发展至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然而,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却只有6.7%。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懂得怎么用手机扫码买下一块豆腐。

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脱节,失速,加剧。互联网世界是割裂再缝合的。在虚拟的一侧,我们已经在月球上规划城市天际线;在现实的一端,我们仍需要在流动摊点排队购买煎饼果子。一定程度上说,当今社会早已步入文明和繁华,而在暮色四合之际,回望身后,也有一些人被数字的洪流裹挟着踽踽前行。

生活中并不鲜见这些场景:老人站在公交的投币口,颤巍巍地数着手中的硬币;站在地铁口的自动售票机前,圆瞪双眼辨识密密麻麻的站点信息;向收银员递过去几张边缘磨得发毛的票子,却被一句彬彬有礼而拒人千里的“对不起,不设找零”将现金挡了回来;要去大城市探望儿孙,却不懂得如何用智能地图导航……

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电子设备和软件是专门设计给80后、90后甚至00后的。任何新生事物,只要他们会使,就等于所有人都会使了。

这个“规定”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点像是站在一台倾角在25°以上、时速10公里的跑步机。他们虽然已经在努力前行,然而自己还在不断后退。

有时候,我们也会畅想未来,二十年后,是否就能实现人机交互的大发展?水银泻地一般的VR、AR和脑机接口,哪怕是走在旷野和荒漠里,也像是在小区中散步一般,处处可以歇坐休息,时时都有清凉饮料供应,永远不会担心迷路,一个彻底消除电量焦虑的梦境。

然而,真有那么一天,你我还能跟得上趟吗?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牵头,更需要科技厂商们参与。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学习能力显然无法应付科技的迅猛更迭。为了少犯错,少损失,他们宁可一成不变。

2020年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开发布。

工信部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方案决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

助老、适老这件事,不能再拖了。

而想让老年人一同分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援手由科技厂商伸出,是解题的关键。

工信部公布的首批“适老化”和“无障碍”名单中,就网罗了115家热力值极高的主流网站和43个高频使用的app,涉及媒体、交通、社交通讯、电商购物、搜索引擎、金融、医疗等领域,堪称网络时代的“引水入户”工程。

互联网出行平台火速响应,上线“一键叫车”、“老年人电话叫车”功能,针对视力障碍人群推出的“无障碍出行”则覆盖主要城市74座,使携带导盲犬的乘客不再有被拒载的苦楚。

到了医院开门的时间节点,也正是早高峰期间,老年人去医院取药,也能靠网约车顺心直达医院药房。

而各大通讯交互平台,也都推出“屏幕共享”和“远程协助”功能,将老年人与子女千里连携。子女只需要抽空和父母连线,就能通过手指轻触直连老人的电脑,消除“病灶”,避免了叫人上门维修的不必要花销。

国产智能手机品牌随之跟进,在手机中搭载“简易模式”、“屏幕共享”和“远程守护”功能,大大降低了老年人掌握新机核心用法的学习成本。

适老化与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春蕾初绽,却已满山红遍。

对于老年人来说,行走在互联网时代,也如同在冰窖中前行,处处是黑暗和冰冷。在这黑暗与冰冷中的微弱光辉,是由智能手机照亮的。离开家门后,地铁长廊里、医院药房外、银行柜台门口、郊野公园候车处,它可能是唯一的、指引回家方向的光。

学会用智能手机,就等于学会上网。

除了在产品层面做适老化改造,大公司中,贝壳找房还在公益层面做了许多工作。

贝壳找房从2019年起开始发力“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行动,通过定期开展的培训和实操课程,逐个社区地扫除盲点。培训课堂和到店咨询双管齐下,帮助老年人掌握手机基础用法——尤其是与生活相关的功能。公益教学持续开展,已遍及全国14个城市的352个社区,累计开展手机学习课程超过3500节,参与量多达11万人次。

贝壳教给老年人的操作方法是更为本源的模式与套路,是一种标准制式,而非专门与特例。大量的重复教学,对贝壳员工的耐心提出严苛的挑战。这场教学,既是泛读,也是精讲。

可以想象,在未来,一键报警、亲友代支付、老年人健康档案管理等更多适老化服务的提供和接入,也将逐步建立。科技绝不仅是算法与机械,它还是进步的思维与心怀弱者的温情。有人说,技术的进步是在黑暗中踩在坚冰上前行。正因如此,才要向黑暗和冰冷回敬以冷冰冰的代码。然而科技的内在应该是温暖的,因为不讲人情的科技是速朽的。

现在,真正通向科技新纪元的道路,也许正在搭建中了。


user avatar   liu-mu-84-83-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楼上的答主说的非常好,根本原因是美国停了各种搞事的经费,没钱,什么也办不了

君不见,今年网上的言论都没那么激进了,各种外国的太阳、月亮也没那么圆了吧,也没有所谓的慢一点,等等你的人民了吧。

归根结底,网上各路公知的公关费用停掉了,

为何香港前一段时间那么闹腾,因为有钱啊,

钱一断,各路人马立马就消停,你信吗?

什么人权、自由,都是扯淡,还是美金更实在,要上路也行,拿钱就有人,没钱,谁去。

各国之前的反政府武装啊、恐怖袭击啊,背后都是利用各国相关矛盾,然后给钱倒腾,然后获取利益的,没有外部的资金、没有物质,谁都跳不起来,好好的呆着吧。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建议:应该给川普颁发一个一吨重的诺贝尔和平奖


user avatar   hu-ming-we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了很多答案,但是我觉得只看到一些表面的,而没有说到点子上。


毛主席说过,统一战线就是要先弄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有人说,现在西方应该醒过来和我们一起反对恐怖分子了吧!

——这就是典型地没有弄清楚谁敌谁友的问题!

西方精英习惯了高高在上,他们从来不是和我们一个阶级,所以中国人,就是被他们侮辱来取乐的。说中国女人easygirl,说中国男人是bullshit,遇上地震说我们是“报应”,昆明火车站事件,他们说我们压迫少数族群造成的,新冠肺炎他们说我们……我都不忍心讲了,何时他们理性对待过呢?


所以,我们对付一个不理性的,不是要跟他讲道理,去慢慢扭转他,感化他,而是用我们的规则教育他们。君不见,查理周刊侮辱咱们中国人,我们屁都不敢放一个,但是对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他们从来不敢讽刺,讽刺了就要做好后事的准备,我看这样很好啊。


当一个女性正常着装,这些外国人去吹口哨,去搭讪,去骚扰她。而当她披上象征着宗教的黑衣的时候,外国人连看都不敢看她!

我希望我们中国人可以学习同样被压迫下的这些穆斯林,他们被迫于被西方的眼睛歧视着,但是他们同样有他们的对抗方式。

这是最大的矛盾,所以谁压迫咱们咱们就要去反抗。关于这一点,很多年以前敢于反抗的人很多,但是那个人去世以后,那一代人就变成了在洋人奢侈品店 排队还被洋人赶出队伍、吐口水、还死皮赖脸继续排队的大妈们。




        

相关话题

  怎么看待马云、任正非等大佬声援柳传志和联想? 
  香港1999年提出的数码港计划有哪些成果? 
  怎样在未来建立奴隶制度? 
  妻子被醉酒男子调戏,丈夫反击致 1 死 3 伤,法院判无罪,该案中有哪些细节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宅代洗创业初期剪断校园内洗衣机电源线,使同学被迫使用其服务的行为? 
  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 
  西安一男子进超市专挑过期食品,向多家超市索赔,现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提起诉讼,如何看待「知假买假」行为? 
  我爸沉迷于玄幻小说,劝不动怎么办? 
  为什么选择留在农村种地的中国农民越来越少? 
  如果电影《误杀》中男主角的脱罪操作发生在现实中,警方能精准破案吗?男主能逃脱制裁吗?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为何能不惧美国?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印度新冠病例超 573 万仍坚持继续解封?后续会如何发展?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