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讲武德,
三四十个师兄师姐:你是要搞导师还是要搞我们?
举报者实事求是,有理有据。
如果我是一名大佬,应该会去帮助他。而不是觉得有这么一个人在身边,是个火药桶,会随时爆炸(因为每个人都会有黑点,大佬们也不例外)
1.这位同学,等到认识的人毕业之后,等了三年才举报,说明他是个很善良的人。本意是不想伤及无辜的人。
2.做事情也有规矩可循。并不是那种一根筋的人。举报之前,会先和导师沟通,指出问题。并不是毫无征兆地就去举报。
3.硕士学位对他来说挺重要的,但与心中的学术理想相悖以后,毅然决然选择了离开,说明他是一个懂得取舍之人。也愿意为了一些更重要的东西牺牲另一些东西。
4.举报信写得有理有据,论证充分,文采也不错,对于一些专业知识把握也很到位,说明他本身业务能力不差,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对业务很上心。
5.没有在当时举报,而是等了三年以后。自己也退学了,说明他举报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而是出于为社会,他人考虑的角度。
6.等了三年,说明他懂得隐忍。有一定的韧性。
综上,值得去培养。只是还需要一定的历练。历练之后会是一个综合能力很不错的人才。
祝愿他在和黑恶势力斗争的同时,也能遇到懂得欣赏他的伯乐,而不是对他产生防备的心理,也不是遇到把他当做工具利用的人。不至于为了心中的正义,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不至于太过于孤独。
祝愿,他的余生:
遇良人,被喜欢,
遇贵人,被欣赏。
这个人不正常
我在评论区的留言被这位答主删了,那我就在这里重新写一遍:
我觉得只有你的关注点很清奇......别人都在指责老师,只有你在给这位学生挑刺,你觉得他应该举报得更完美。但若你处在他的位置,你未必比他做得更好,从你的言谈中我甚至觉得你可能连举报导师都不敢,毕竟你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味道
全部看下来,只有钦佩了。
不同流合污,坚持科研人的清白和操守;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列举出上百页的材料;充分预料到可能遭受的腥风血雨打击报复,先行隐忍;等可能被牵涉的利益相关同学都毕业后才骤然出手,堪称谋定而后动,一击毙命。
对这位同学来说,做这件事(实名举报)的成本和风险太大了——他自己也提到:是农村孩子,父母供他读书不容易。
但他能恪守正义,伸张正义,还有谋略、有胆识,不仅豁得出命,还能保得住自己,真的有学术界超级英雄既视感。
在国内这科研氛围和学术腐败塌方的大环境下,有此热血青年,国家幸哉。
长夜可能难明,但只要有青年,就有光。
广大的知识分子虽然已经有了进步,但是不应当因此自满。为了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为了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知识分子必须继续改造自己,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我们希望我国的知识分子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顿,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我说所有的人,我们这些人也在内。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即使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已经了解得比较多的人,无产阶级立场比较坚定的人,也还是要再学习,要接受新事物,要研究新问题。知识分子如果不把自己头脑里的不恰当的东西去掉,就不能担负起教育别人的任务。
——吐槽王1957
吐槽王说话好听,我没那水平,我俗人一个说点俗人的话
相关回答
近日,某原天津大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了一篇长达123页的论文,系统性地介绍了原课题组在图像识别和数据分析上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突出进展。那么今天,大风老师就要带大家来快速浏览一下这篇论文的精妙之处——
好了不开玩笑了。这个瓜不少同学应该已经见过了,PDF网上也很好搜。剧情很简单,就是举报原导师造假。但是这个举报信就写的很有意思,遂决定睡觉前花上一个小时给吃瓜群众划个重点。毕竟一百多页,读起来也很吃力。
首先看封面,一股论文范。标题也非常漂亮,该给的重点都给了,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字词,我都想拿过去给学生当范本讲论文写作了:
目录也是非常符合论文规范,从introduction到conclusion,甚至还有参考文献,稍微修改一下真的可以投稿了(大误)。
一开始是作者的背景介绍,如何满怀憧憬地从普通院校考上了专业排名第一的天大化工学院:
接下来是一些导师的信息,以及如何见到和选择了这位导师。出于隐私考虑就不截图了,感兴趣的可以直接去PDF里面看。
上了一段时间课之后,发现实验室氛围不对劲:
意识到造假的问题:
不愿意掏钱表征,只能靠自己造数据:
电镜靠网上截图还行……到今天还没被发现也是不容易:
简历也有问题:
本文的第二个关键点,把实验室研究生的工作抢过来,给女儿挂一作。其女最后靠这些论文申请到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博士生名额,这一点文章后面有提到:
考核造假:
忍无可忍决定退学。没有选择忍气吞声拿到毕业证,令人敬佩:
等到熟悉的同学都毕业后才决定举报,也是有情有义:
从第二章开始就是对造假行为的具体分析,包括大量图片的重复使用,数据点的删改等等,还包括许多文章的对比和投稿记录等。具体就不多做赘述,总体来说这下锤的是死死的,没有任何翻盘的余地。
最后看一下第七章,结论部分,作者提出了四点诉求:
说实话,全文读下来,我最大的感触是作者文字功底了得,除了一些少量的错别字之外,一百多页酣畅淋漓。整个文章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文笔流畅,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评阅毕业论文常用句式)。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天大的研究生生源确实是高hhh。
另外,最新进展是天大已经发出通告,经过调查,认定学术不端属实,解除了聘用合同。也算是没有辜负吕同学的满腔热血。而天大并没有选择包庇当事人,回应之迅速,也是值得一个大大的称赞:
补一个PDF链接吧,用有道云笔记分享的:
pdf更新在文章最后了
我打开PDF的时候,其实我是抱着吃瓜的心态的,心想是不是又是什么复旦婚外情的故事。
我一看到有123页,我差点笑出来,心想这是多大的瓜啊,这学生估计是苦大仇深。怕不是这个导师人太坏不知道怎么压榨学生呢。
我再往下翻看到目录和标题,我还戏谑的想,这个作者怕不是挺认真,凡事就怕遇到较真的人。
但是我越看越肃然起敬、越看越触目惊心。吕同学是一个真的对科研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字里行间都是他对于学校的敬仰、对化工的热爱、对科研的尊重。他并不是一厢情愿的倾诉感情、反而是认认真真的把所有的有造假的文章和细节都一一列举出来。他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前途受阻去举报自己的导师,正相反,他是因为导师对科学的亵渎才做了这个事情。
他的文章里专门提到被骗的政府官员,希望有人善意提醒
他的文章里专门提到被迫造假的学生和在读的学生,希望不受牵连
他的文章里提到了张的女儿占用了一个名额就有一个无辜的考生落榜
他的文章里专门提到了自己的文章,希望撤稿
他的文章里还提到了张的导师,希望老人家一切安好,不被败类牵连
虽然他可能没有什么真正像样的科研成果
但是这他妈才叫科研的脊梁。
热榜上不是正好有一个问题问,什么样的学生有科研的潜力吗?
就是这种学生。
真心的希望能有好的学校和导师给他一次机会,这种认真对待科研的学生,才是瑰宝
吕同学文笔流畅、逻辑严密、证据确凿,小论文写的非常漂亮,摆事实,讲道理,非常有学术素养,整个举报过程也是谋定后动,冷静、缜密、客观、果断,有牺牲,有舍弃,还保护了同学,而且最后一击奏效,以后就算不干科研,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吕同学还说:“我和张教授已经达成和解了,我没打算举报他,不知道谁把举报信发到了网上……”这就等于:“张老师,对不起,我是乱打的……”
所以,以后大家都要学一学吕同学的斗争经验和斗争手段,大好的青春,宝贵的生命,犯不着和那些人渣、伪君子导师生气,死都不怕,还怕斗争?活着才能看到胜利,活着才能赢得胜利。
同学们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讲究斗争策略,相信国家、法律、党组织和正义,时代在向前发展,社会在进步,那些肮脏、黑暗和腐朽,终究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上次和一位老师聊天,谈到了学生举报老师的问题,那位老师对“举报”非常反感……我能理解,大部分大学教授、导师都是好的,但如果像吕同学那样,碰到了张教授这种学术造假、人品不端的“导师”,难道眼睁睁看着他祸害研究生,祸害大学,祸害中国科研吗?
在传统的“导师负责制”下,导师简直就是封建时代的“师长”,只有权力,没有责任,他们可以决定研究生的命运,可以像使唤学徒一样使唤研究生,而研究生却没有对等的监督、制约手段,要知道,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有“师德”的。那么面对人品低劣、违规霸凌、学术不端、不讲师德的导师,举报又有什么错呢?
11月11日,教育部印发了研究生导师行为准则,明确规定了“十不得”。
研究生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坚持严谨治学,带头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关注研究生学业、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准则明确,对违反准则的导师,培养单位要依规采取约谈、限招、停招直至取消导师资格等处理措施;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一经查实,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学阀”们一手遮天、无法无天、学术造假,借科研为自己谋私利、把实验室当做自家作坊、以导师身份奴役研究生的时代,也该过去了。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