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初一开始,用户可打开快手搜「泡泡玛特」参加活动,可以免费抽一百万个盲盒。这算是两家企业联手发起的新式红包?确实让人觉得有点「有趣」。
这两家企业都非常的「有特色」,然而特色鲜明的又如同油和水一般。泡泡玛特的主要用户是相对比较细分的一个市场,针对一二线城市拥有高消费力、热衷分享和展示自己品味的人群;而快手应用则更加的普遍,体量更大,在大众认知里是比较下沉的。
但是,这两家企业还真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注入了感情寄托。
很多人会把泡泡玛特的成功简单的归结为盲盒,然而盲盒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盲盒的雏形很早就出现在福袋、小浣熊水浒卡和奇多圈等产品中。单纯的靠集邮式收集和新鲜感的驱动,并不能解释泡泡玛特的的成功。泡泡玛特能够在潮玩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盲盒只是一个载体,其根本还是在于对目标客户的深刻理解。
为什么艺术家玩具或者说潮玩,能够形成一个收集和交换的小圈子呢?背后客户的需求主要有三点:
其实具体是什么人偶、是哪个艺术家的作品,本身并非是目的,而是要服务于上述三个条件的。而泡泡玛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抓住了这三点本质,把本来是小圈子社交的因素成功的通过盲盒进行扩大,也为年轻人之间多创造出来了一个社交的渠道。
在合作的另一边的快手,其实并非如大众想象中那么的「土」。其用户购成和中国网民的比例很接近。相对于来说就是一二线城市的人少一点,但作为一个超大DAU的社区平台来说,和泡泡玛特用户重叠的比例也不小。
再者,相比其他的更加集中于头部,调性比较鲜明的视频平台,快手引以为豪的正是其普惠算法。 社会分配资源的分配,如果不人为干涉的话,非常容易出现「马太效应」,哪怕只是一点点偶然,也会让主播之间的流量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大部分的视频平台,最后都会出现大量资源聚焦于头部的情况。
而普惠算法,恰恰是针对这种情况的。通过算法的分流,把流量更多的给腰部内容生产者公平的曝光机会,激励整个平台内容拍摄的多样性。 这样带来的好处有二:首先就是新用户的内容不会石沉大海,在算法的普惠下,认真做内容的人能够一直看到流量和粉丝的增加,这就产生了强大的激励,支持着很多的创作者继续在平台上创作,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平台上; 第二,创作者人数的增加,从头部作者到腰部作者流量曲线更加的扁平,这也意味着内容更加的多元化,这又反过来塑造了快手「道并行而不悖」的多元而包容的社区文化。
两家企业在这次合作中还是花了很多心思。只有泡泡玛特这样的潮玩龙头企业能承接百万产品的物流、售后等服务,应该也是希望替行业打板,同时借助于快手的平台,拓展更广大的受众群体。而快手一向以普惠、多元、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为指导,像这次春节,快手就策划了很多的玩法。除了面向全民的21亿红包,还有连续二十几天的直播,包括脱口秀、二次元、非遗等各种内容,也包括侧重年轻人的盲盒派送。
其实,快手之前也有在盲盒方面做出过这方面的尝试,像快手的吉祥物,小六和小快就有相应的盲盒产品,也收到了不错的反馈。
这一次和泡泡玛特强强联合的「快手派盲盒,打开好运年」的活动,对于快手而言颇有象征意义。也是希望通过这次互动,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快手温暖和好玩的属性,以及其「尊重每一种生活方式」的态度,让不同兴趣,不同偏好的用户,都能够开开心心的过一个相同好运的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