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16至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高达13.6%? 第1页

        

user avatar   hereditaryru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家统计局的这段话里划两句重点:

1,3月份16-24岁年轻人的调查失业率是13.6%,比上年同期上升,说明年轻人就业还面临一定的困难。

2,沿海的工业和外贸大省,很多企业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难的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他们宁愿失业也不进工厂。

换句话说,只要把年轻人送进工厂,年轻人高失业率和工厂招不到人的问题都会解决,直接双赢。

那么引导年轻人进入工厂呢?正常思路是,提高工厂待遇及工作环境,让工人也能享受公务员待遇,自然有很多年轻人会愿意进厂。

可提高工人待遇就意味着产品成本上升,成本上升后的中国制造面对海外竞争又如何保持优势,到时候工厂接不到订单,政府的税和老板的利润上哪收去,最终厂子倒闭苦的还是工人。

因此,我建议把职业学院升级为大学并大量扩招,让学校尽量吸收年轻人,用年轻人父母的学费先把年轻人们养起来,以降低失业率。然后再让大学加强实习教育工作,把毕业证与实践环节挂钩,即可解决24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问题,还能提高国民中的大学生比例,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为制造业提供低成本人才,直接赢四次。



一定有人要问,大学本科只有四年,学生总要毕业,不解决根本问题,毕业后不还是失业?其实这也不用担心。现在是2021年,再过4年就是2025年,按照6年前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四年后产业升级就会成功,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产业都升级成功了,还会担心失业问题吗?就算到时候产业升级不及预期,大不了再扩招第二学士学位和研究生,再加二到五年,盎撒匪帮肯定解体,产业升级肯定成功。

升级未到,政策先行。为使“中国制造2025”早日实现,我建议所有英才抓紧时间考取编制,为产业升级献策,鞭策中国制造踏实前行。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还是K型复苏的问题。


很多大面数据都挺好,例如上个月制造业的PMI(采购人经理指数)是51,已经连续15个月高于枯荣线。像食品工业、黑色金属、通用设备、交通设备的行业生产指数都比上个月高。

中国的实体经济总体还处于扩张状态。

从FDI(外商直接投资)角度看,中国全球是全球外资流入第一大国,总计约2120亿美刀,同比增长14%。要知道去年全球FDI减少了38%,中国这属于逆势里强势上扬。

但大面的数据要细看。像总体扩张的PMI,小型企业其实在枯荣线下,只有48.8,是收缩状态。

16至24岁的失业率一定是高的(欧洲很多青年失业率快到50%了)。但今年还比去年高,说白了,中小微企业还没恢复过来,还在衰退。

大企业快速从衰退中恢复,甚至趁机廉价兼并,待到市场复苏后就能爆发式增长;而中小微企业因为抗风险能力差,得到的政府救济也不足,往往趴下了就起不来,甚至继续衰退。

一条线往上,一条线往下。而且往上的那条线虽然人少,但数额够大,因此可以在账面上弥补往下的那条线的损失,哪怕那边人更多。

这就是K型复苏。


六保六稳其实没结束呐,“中小微企业就是市场主体”,这句话不能忘。

去年从大学到事业单位都出台了很多延迟就业的措施,所以很多事实上是失业的小胖友,被专升本、考研、劳务合同给遮掩了。

但毕竟该来的还是要来。去年的874万加今年的909万毕业生,就当至少释放了1600万大学生就业需求;而去年GDP增长2.3%,今年就当8点多,加总也就11个点。

每个点约为150万个新增就业,11个点也就1650万个,将将解决。但新增就业不是全给大学生的,你至少要留个两成给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吧。

pia,大学生那边少了250万左右的新增就业。这等于就算效率极高做到一个萝卜一个坑完美对应,也肯定有至少200万大学生是得不到新增就业的。他们只能转入各种低水平就业和待业的交叉状态。

也差不多15%了。


主要矛盾之后,还有一堆加重病情的。

工厂为什么招不到工?流水线上机械动作,一天要整上12到14个小时,每月干足26到28天,才有5k到8k这个区间。

如果是二十年前,农村种地月入300到500元,那十倍落差是足够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厂的(就像互联网一般能对传统行业形成3倍以上落差,所以很多人996也无所谓);但现在往往进厂也就3倍落差,村里待着每个月也能搞到1000到1200元,还能大白天躺着刷手机。

你要是勤快点做个瓦工木匠,出个工就有一两百,帮人开个大型农机一小时也有四五十,何必进厂呢。

城里的小孩就更不可能了,流水线上的城市青年基本都是撸贷撸崩了的。

在工人薪资停滞的前提下,职业教育就很尴尬:高收入的有,但其实也是一种高学历要求(例如深职院和广轻工,带专双星);其他很多职教专科院校,并不具备培养高收入专业人才的能力。

我国职教体系是有毛病的,但最大的毛病是实体经济的收益不足,无法大规模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这是硬伤。

而且这个硬伤不仅仅是利润率低那么简单,还有大量土地成本和企业借贷成本拉高了经营成本的问题。很熟悉了,按下不表。


现在有种风气:往死里吹第三产业,仿佛这块的增长就能弥补就业压力。

这两年各地也上了一堆网红小镇和直播基地,成了几个嘛?数数嘛。

投资科技和基建以拉动生产效率,效率换来利润增长,更好的分配机制尽可能覆盖更多人,这才是“虽然笨但不会崩”的路线。

印度的第三产业也很火,是因为印度人民收入增长到了一个高度而产生了丰富的餐饮娱乐教育等服务需求么?

是因为别的产业实在拉垮,不得已进这个产业,毕竟第三产业相对门槛低、启动资金少。

送外卖也算服务业,这是充分就业?这是低水平就业,只不过被“灵活用工”这词给遮住了。


要批判还有很多角度,例如扩招和教育体系倒挂。不过当务之急还是保市场主体,恢复中小微企业的繁荣,毕竟这个不行,都不行。

很多指标该改了,要看“大多数”:增长是肯定增长的,但大多数有没有增长?

到今天“以GDP为纲”的考核思路还是没变。而这个思路下,能主导巨额交易量的头部企业将永远是地方的座上宾。

中小微如果不能有效恢复,那恐怕我们就要习惯这种“总量越喜人,普通人就业越愁人”的奇景,因为增长红利并没有沉淀到多数人身上。


user avatar   acecom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可以去看看信用卡和消费贷的坏账率,看看这几年是怎么样的上升趋势。

要注意,这是坏账。分期还钱不算是坏账,只有分期都不还或者还不上才是坏帐。

本质是,年轻人收入来源锐减导致无力负债,从而在宏观层面表现为坏账率上升。

而收入来源锐减,一方面是优良就业岗位供给严重不足;一方面是中低端岗位保护严重不足、吸引力低,所以很多人选择宅在家里、其中一部分人可能还在网络上从事副业,能有一部分收入。

能宅在家里其实是一种社会相对富裕的体现,意味着家庭有余力供养闲置劳动力,允许他只吃不干、或者少干,即日本化。

日本化其实算是一种相当体面的衰退,除了社会死气沉沉、压力大之外,总体上治安、社会稳定、社会运行没有出现重大恶化。强如美帝,去年也是遍地零元购、冲击国会山。

疫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长期的、持久的,很多岗位在疫情及后续防控下,持续衰退失血,恶性循环,经济两级化大幅加深,有钱的经过疫情以后、竞争对手倒掉、信贷便宜,更有钱了;没钱的经过疫情以后 ,就业困难,大幅负债,生活更难了。

既然接受市场经济,必然是硬币两个面一起接受,经过这些年,相信很多原来不懂初高中课本政治讲什么的,能够懂一点了。


user avatar   larry1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不用太担心~

等会改一下统计标准就可以解决了(不是)

其实之前我也说过这种问题,我的意见一共有三,国家扶持的政策,我们根本不缺的。经济发展势必需要公共部门去发力,我这里主要谈谈私人市场 :(

1.提高工资和待遇

这个层面的直接影响很简单。

一来激励劳动力供应。劳动力供应不止是单个人进入劳动力市场,还有工时,实际施展的努力。

二来提高劳动力跳槽的机会成本,稳定就业。如果工人一直跳槽,“浮躁地”寻觅所谓“适合的岗位”,【我之所以说是浮躁地,是因为我们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太……】实际上会破坏learning-by-doing这个过程。当然,matching是应该被鼓励的,因为一旦适配到了合适岗位,可以减少摩擦性失业。

三,这算是个生产要素替代的过程。

过低的工薪(这里的过低我说的不算,总之就是没有达到劳动力群体预期的工薪?有没有和劳动力边际生产率对等?工资有没有体现劳动力的生产水平?

以至于劳动力人浮于事,生产率与预期利润率之间产生差值,对于企业来说反正工资不太贵,多雇佣几个,直接粗放式地,跟小农经济生产一样,一个人搞不定就来两个,两个不行拉一堆。

对于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低得令人发指。一个公司里一堆大学生硕士生之后呢?有好好利用他们的内在生产力么?有事没事就让劳动力猝死和脱发不叫利用人力资本,叫做浪费人力资本。

除了从单单地堆数量转成精细化利用人力资本。

工资的提高势必逼迫企业考虑向R&D,熊彼得式创新发展转变。把资源投向实在的创新,而不是继续雇人,雇几百个人没日没夜地干简单机械的活。

人人都喊:国际分工里产业链不高,岗位和教育水平不配适,所以失业。

谁家产业升级全靠别的国家,全靠国际市场给的?我们没有能动性?如果依旧靠劳动力,“工人后备军”拿人海战术来填坑,这种发展根本不可持续。

想要靠目前的工资水平调动所有企业投钱去有风险,固定成本高的研发上,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因为明明几千块钱雇百来个人也能活的下去,为什么要花千把万去做innovation?根本没有动机。科学技术不止是国家实验室和载人飞船。研发3080显卡也是一种进步,而且收益更直观。

2. 盘活劳动力市场

人人都说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但实际上这种竞争大部分都不是为了“生产效率”,而是为了“信号”。

劳动力都追求证书,学历,谁比谁或做PPT,谁比谁会做presentation。这实际上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

一个HR一天要读几百份简历,那么要极快地筛选就必须从一些明显的,与“生产效率”正相关的“信号”上设置门槛。

但以现在与生产脱节的高等教育视角来看,谁能有十足地把握说“越高学历,生产效率越高”这种相关度很高呢?

这种巨大的信息不对称,驱使学生个人,家长,学校,社会风气,把教育资源向“塑造信号”而不是“塑造劳动力”上投入。

所以内卷到底在卷什么呢?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卷我比你更强?还是卷我比你看起来更“光鲜亮丽”?鸡娃学的那些东西到实践中到底能发挥多大用处?还是只是让简历更好看些?

归根结底,劳动力市场这个要素市场缺乏真正的“竞争”与“激励”,大部分劳动力本身在这个市场上没有任何议价权,这个劳动力市场在一个宏观视角上,我个人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真正的供给方,这更像一堆大鳄去矿区淘金,矿石屹然不动,死气沉沉。这么一来,势必是低效的。

具体表现为:大多数情况凭一种有定价权的需求端发放信号,这种信号更像一种粗陋没有计算的计划指令——“我今年要学土木的”,“我现在要CFA”,“我以后都要学IT的”,“我要网红主播”。

劳动力供应跟农业生产的周期一样,刚刚还“供不应求”,突然又“供大于求”。劳动力市场的这种低效,很明显传到到了“教育行业”,除了把很多资源都丢去塑造劳动力的信号之外,还有以下影响:刚刚还“天之骄子,黄金专业”,在某些专业砸了一堆钱变成沉没成本,固定成本之后,突然又“天坑专业,千万别来”。您觉得这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么?

但是种的菜烂了就烂了,劳动力回炉重造基本上……

3.社会观念

其实我之前和别人讨论生育率的时候就说过,除了纯粹的资方与劳方,供给与需求之外,还有一个因素起来很大的作用:职业观念。

那种三六九等的职业等级其实还潜在地影响着劳动力市场。

打个比方

这里有100个人,95个希望以后做白领当经理。5个人选择做蓝领技术工人。

如何让95个人当经理管5个人成立呢?

更何况现在的公司架构应该是精简化的,中间管理层因为被拆除掉以提高效率。

这时候有人可能会说,需求端会发挥作用,让劳动力流向技术学习。

但很抱歉,需求端也存在这种三六九等,他们不打算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释放信号。或者这种信号根本不够强烈来弥补“成为职业歧视链末端”的损失。

这种资源错配有没有办法解决?

有~

比如德国的职业教育,19世纪的德意志就推行职业平等观念。这种观念的深入要花很长时间。

还有一种想多快捷的,给工人议价权,完善工资激励的传递。


user avatar   volunteertrav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之前的回复其实就不断提到了,当一个社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时候,

年轻人失业率攀升,工资增长停滞,物价上涨。

这种情况我在东南亚看到的例子简直数不过来,

很多人告诉我东南亚太小,不能类比之类的云云,我觉得无论经济体大小,

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现象都是一样的,这个世界本质上就是个资本社会,

无论你是什么体制,都要遵循最基本的经济规律。

未来如果不解决财富分配失衡的问题,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无法实现的话,

以我在东南亚看到的现状,除了年轻人的失业率会继续保持在高位外,

更让人担心的是那些背负巨大家庭债务的35岁以上的中年人。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不知道高不高,横向比较吧

Theunemployment rate in UK(the proportion of the economically active population who areunemployed) for16-24year olds was 13.2% in February-April 2021. This is down from 14.3%inthe previous quarter but up from 12.5% a year before.

英国和中国差不多

US:

During the periodinquestion,youth unemploymentranged from a low of 9.9 percentinMay 2021, to a high of 27.4 percent in April 2020.

美国印钱看来很有效果。

Unemployment - Youth unemployment rate - OECD Data

OECD发达国家平均大概是14左右

另外,受教育是不算失业的,因此高等教育普及率越高的国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youth unemployment rate 应该越低。换言之,如果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的国家youth employment和高等教育普及率低的国家一样高,那应该是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的国家出了什么问题了。


The youth unemployment rate is the number of unemployed 15-24 year-olds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youth labour force. Unemployed people are those who report that they are without work, that they are available for work and that they have taken active steps to find work in the last four weeks.

不过这个指标很tricky,你在last four weeks没去actively地找工作,就不算了。这也是美国在2020.4失业率贼高(因为很多人3月还真的尝试在找工作)而后面就狂跌的原因之一(一部分人不指望能找到所以就不去找了,从而减少了分母),可能”就业率“是一个更好的指标。


user avatar   you-know-noth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下面一共432个回答,我翻了很久,只看到了几个本科生用自己身边的朋友举例,说因为没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准备考研,选择暂时失业。

400多个回答,没有一个是16-22岁之间的失业人员。这只能说明知乎er整体受教育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基本读完本科、大专就22岁了,13.6%的失业率居然没几个人中招,知乎精英诚不欺我。

然后知乎告诉我35岁之后就要失业,但是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25-59岁就业主体人口调查失业率是4.6%。我觉得25-35岁的就业率应该是100%,不然怎么符合22岁以下失业、35岁以上失业的大前提呢?如果数据统计不对,那一定是数据出了问题。

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就业主体人口失业率为4.4%,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3%,涨幅较低,猪肉价格下降23.8%。

什么?我们中国的失业率居然在稳步下降?这怎么可能呢?欧美发达国家失业率应该更低吧?

上面是2021年5月份各国失业率的官方统计口径,一定是因为他们的调查失业率统计制度更加完善,我们有很多失业的人都没有统计进去,怎么跟人家比?

什么?美国失业率去年竟然高达13%?4月份比中国高1%,5月份比中国高0.5%?所以说啊,世界灯塔还是厉害,一个月的时间差距减小一半,下个月应该就反超中国了,阿霉痢卡南波湾!

我总结一下部分知乎er对着统计数据发泄情绪的惯用套路。

第一步:发布一下失业率,发布一下基尼系数不会怎么样的!

答:这些数据都已经发布了啊。

第二步:果然如我所料,你看这数据这么差,ZG真的不太行,吃枣药丸!

答:其实数据还可以,虽然还存在结构性矛盾,但在逐步改善。

第三步:可以个P,这数据你也能信?国外比我们好多了!

答:国外的数据更差,你看美欧********。

第四步:比烂能解决问题吗?不许比烂!

答:我们确实要解决问题,但发展的问题要靠发展去解决,不能凭空建立地上天国。

第五步:你终于承认了吧,不行就是不行,扯那么多干什么?

答:你赢了!阿霉痢卡南波湾!


user avatar   blackla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调查”失业率

取样区间16到24岁(嗯,这个年龄段…)

取样时间3月(农历新年刚结束)

我知道有些资本家很焦虑,想着东墙损失西墙补,实在不行骗点税收优惠也行,但忽悠人不是这么忽悠的。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连着看了几个答案,发现都在顾左右而言他。你们难道没注意到题目问的是16~24岁的人口吗?你16岁的时候已经就业了吗?

如果一个人。读大学的话那么16岁,他正在读高一高二的样子,要一直到21岁,22岁以后他再正式就业。那么原统计数据中,这部分读书的人你是怎么算的?

如果他读的不是高中,而是职校,相当于高中的这个年纪16-18岁,他也应该在学校。

所以,如果按照绝对人口算的话,那么在目标人群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正在读书,只有22岁以后的部分和18岁之后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就业,当然还有16岁初中毕业的部分选择了就业。这么算的话,我觉得失业率已经相当低了。毕竟。那么大把的人都没有就业。

如果学生本不算做就业人口,只有不读书的人才进入统计,也就是高中没考上的,读完职校18岁后就业的以及22岁大学毕业后的,那我觉得这个数字也正常。毕竟年轻人在找工作阶段有很多摩擦和阵痛。初中毕业就出来混的工作可没那么好找,职校毕业的工作,一般是工厂进行打工,而且很多人还要在回老家务农和工厂打工之间犹豫。工作状态也往往不稳定。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公布下失业率,公布下基尼指数。天能塌了?

失业率高,啥原因?分配问题,贫富差距大,穷人穷死,没钱消费,富人钱多的花不完,不产生消费。生产就相对过剩了,市场就萎缩了,企业就倒闭了,失业率就高了。

要改,不改不行了。如果富人不能节制自己的贪欲,不能让利于民。最终的结果,就是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最终大家都得倒霉,谁也跑不掉。

有效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严查超时工作和加班。一次性发放普惠纾困金。这些都应该尽快搞。




        

相关话题

  2020年新生人口会跌破1000万吗? 
  国家统计局称 2020 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增长,你怎么看?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为什么明明生育观念还较为传统的中国整体生育率会这么低? 
  为什么生育率为2.1能达到人口平衡? 
  如何看待韩国总和生育率连续两年全球垫底?为何出现这种情况?中国和韩国相比情况如何? 
  不久的将来,人口红利消失后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不是进退维谷? 
  能否通过将生育率纳入地方考核来推动解决低生育率问题,就像将环保纳入考核一样? 
  几十年后我国人口有望稳定在8亿吗?(在人口结构合理的情况下)? 
  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多了,还很多人鼓励生育,是因为人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消失?还是其他原因? 

前一个讨论
假如你灵魂穿越到了《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后,该怎么逃离这个世界?
下一个讨论
波利尼西亚人如何能只靠独木舟征服太平洋,独木舟上的吃喝、生火怎么解决?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