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串珠子,这些珠子颜色各异,所以我们把它们视为不同的珠子:
但是数学家为了简便,干脆就将这些珠子标号 (数字间的逗号省略)
就是一些将这串珠子打乱顺序的指令集合,数学上成为对称群.
下面我以 为例子.
三颗珠子分别标号为 ,你能想到的一切打乱顺序的方式都在中,比如,我想将:
变换的结果是
上面的操作还可以记为 ,进一步,我们干脆写成 ,所以这个“指令”就属于,即 .
而对于一般的 ,其中的元素都是 这样的序列,以及这些序列指令的叠加(变换的乘法)构成.
比如 ,这条指令意思是将前三个珠子 轮换一下,然后后两颗珠子对换一下位置 . 我们发现这条指令可以拆解为两个不相关的指令
也就是可以拆成两个独立的圈,而且你会发现,这两个圈位置互换,这条指令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也就是说:
但是对于不满足这样关系的两个指令,是无法交换的,这个读者自己验证.
这个定理很基本,当然也极为重要:任何有限群,都可以看为指令集合(或者按照术语讲“对称群”) 的一个子群.
这个定理很厉害,体现出代数包罗万象的特点. 也为任何有限群的表示给出理论上的保证,只要你愿意,可以把任何有限群都写成轮换的乘积所构成的集合.
叫对称群是有几何方面的渊源. 为了刻画各种具有对称性质的几何体(正多面体、晶胞等),我们可以用他们的“对称群”来刻画、分类. 在化学上,我们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对称性质比较好的分子,物理性质方面就不太依赖方向的选择;反之,对称性很差的分子,其物理性质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
最早接触群论的时候,常常看到科普文章说群和“对称”的关系. 但是我那时理解的“对称”很有限,这是因为首受限于三维空间,有些不可思议的对称变换在我们的世界目前是看不到的(我没说没有). 但是 定理说,没关系,你看不见不影响你去理解它,它就是把XX和XX换了一下……总之都可以理解为一根绳上的珠子(一维).
伟大的爱尔兰根纲领,提出者、大数学家克莱因指出,几何研究的就是在某个对称群保持不变的性质. 这个思想极为深刻,在哲学中,所谓“本质论”、“本体论”,就是尝试去寻找事物最纯粹最本根的对象,是事物之所以为其自身的根本原因. 狭义相对论抹平了惯性系的差别,广义相对论抹平了非惯性系的差别,无论你在哪个参考系下,根本的物理性质是不变的. 可以说,克莱因的思想贯彻了物理学后面的走向.
一个杯子,你放在地球任何一个正常的地方(别放到岩浆里),杯子的特性依然没有改变,它仍然可以拿来盛水. 那么你把它拿来拿去的动作,就属于它的对称变换——不改变其本性的操作. 但是,你把它摔碎、放入高温高压、强酸强碱里,把它毁了,它就失去了它的功能,这就超出了其对称变换的边界.
人也是如此,只有放到一个正常的环境,人性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 只有放到极端环境,人性就不再是人性. 《三体》里让我最震撼的句子是:上了岸的鱼不再是鱼.
事实上一切学问都在探讨保持其自身不变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