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第7页

                             10    11    12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袁老走好,

当代中国最伟大的人,又少了一个……

他的英名万人知晓,他的贡献功泽万世,

神农巨匠,万家生佛,国士无双!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用一生的青春和热血,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的人民英雄,

英魂尚飨,与国无疆!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哪有资格评价他老人家。


袁公千古!!

无常何其速……愿早日乘愿再来。


user avatar   tuo-qia-ma-ke-zhi-g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某地群众早年为袁隆平所立生祠,香案前堆满了大米,金身之后对联上联,用典自主席诗词《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诗正是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老一辈农业技术工作者最好的写照。

中华民族苦难而辉煌,在我们的历史中充满了饥饿的痕迹,这种记忆深深沉浸到我们的集体记忆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我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消灭饥饿的努力在我们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出现时便已经在做出,但千百年来屡经波折,直到最近这几十年才得偿所愿,依靠农药,化肥,育种,农机,政策,中国人终于吃饱了饭。

而袁隆平就是我国育种事业的重要代表性人物,这些农业技术工作者的伟大功绩将永世流传。

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把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物神化,供奉,使其配享香火的传统,我们的古代神化传说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对历史事实的艺术化加工,我们朴素又智慧的人民选择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敬仰之情,并把这种集体记忆和英雄们的故事代代传承下去。

类似的例子还有这个

这是福建省惠安崇武镇西沙湾的解放军庙,当地群众为了纪念在宁系军阀集团匪帮空袭我东南沿海时,为了保护群众而壮烈牺牲的27名解放军战士所设庙宇,这些战士们牺牲的时候,距离新中国成立仅仅只有14天,当时我军海上力量和防空力量薄弱,面对宁系军阀集团的海空优势难以还击,以至于当时只能用木质舟船掩护群众,以致出现严重牺牲。

你仔细看祭坛就会发现,对此愤恨不甘的群众们以腾云驾雾的天马和战舰的模型供奉烈士们,他们给予烈士们他们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装备,期望着烈士们能在另外一个世界不再因甲兵不利而失却战机。

这是湖南韶山,主席诞辰时,当地群众以古代祭天的最高级别礼节宰三牲祭奠主席,因为主席爱吃辣椒,爱吃红烧肉,爱吃焙鱼,当日祭奠用的三牲便全都做成红烧肉,再做焙鱼,先敬献主席一份。

为“隆平帝君”造生祠也好,为解放军设庙也好,把主席当菩萨也好,这些行为你大可以说是封建迷信,但任何一个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得出来,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世俗社会,我们以这些方式祭奠那些英雄伟人,是以今人的方式表达对故人的寄托,同时以故人的事迹鼓舞今人的奋进。

甚至于我们的祭奠方式都是高度唯物的,“隆平帝君”前总是堆着一袋袋大米,解放军烈士装备着天马和军舰,主席的案上则是红烧肉,焙鱼,长辣椒和成条的香烟,没有什么玄妙的符祝经卷,没有什么繁复的仪典规程,没有什么三声部的颂圣连祷,只是希望他们能再次和我们坐在一起,同享欢宴,以亲友礼待之。

我们纪念他们,正因他们曾行走于我们中间,正因他们曾与我们并肩而立,正因他们生前创下伟业,逝后仍能激励我们。

我们的神明从未来自天上,而来自人间,我们不因他们能投掷雷霆,发起洪水而膜拜他们,而因为他们曾以肉体凡躯行旷世伟业而敬仰他们。

愿袁隆平院士一路走好,愿中国的农科事业发扬光大。


user avatar   chen-jian-kun-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user avatar   fung-ste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恢63,珍汕97……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吃的米都有名字,它们在水稻科研人员眼里代表抗倒伏,抗虫,抗逆,产量等各种性状,每个品种都是科研人员夏日三伏下田的科研产物。而它们最后只有一个名字:米。

籼稻(Indica)、粳稻(Japonica),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水稻种属要么以印度命名,要么以日本命名,没有任何一个种属拉丁名里有中国。籼稻松散,粳稻粘口。而它们最后只有一个名字:米。

本来不想写这个回答,因为没什么人有能力评价袁老一生。但很可惜,在2万个回答下,没看到几个人告诉大家什么是米?什么是三系杂交?这种靠情绪 无干货的回答真是没意思。

多了解点米,它不只是口粮,也是很多人一生的科研目标。了解米,可能是对袁老最好的缅怀,及对广大农业科研人员最大的尊重。

请不要浪费米。


袁老提出三系杂交。

派助手李必湖发现了野败。

颜龙安分到野败,培育出“珍汕97”。

谢华安 培育出强恢复系“明恢63”。


user avatar   li-miao-wen-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于悲伤啥也说不出.........


user avatar   nai-ping-zhan-do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道消息的时候,刚吃了两碗大米饭…

心理有点堵,十四亿的人口大国,都吃饱饭不容易。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易子而食的事情屡见不鲜。但凡大家能吃饱的时候,都是盛世,能解决吃饭问题的人,基本都算圣人,轩辕黄帝的功绩里也是有“艺五种”的。

袁老解决了这么大个事,可以说为中国近几十年和平发展的局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致敬!


user avatar   qian-xun-bai-du-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时代远去了,他们在新中国最为贫困的年代,艰苦奋斗,为人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粮食安全、国防安全、卫生安全。


袁老在我们这个农业文明起家的国度内,是一座丰碑,这座丰碑 在五千年的时光中依据伟岸。当然,袁老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伟大贡献,他是人类的英雄。

进入工业文明以来,人类终于结束了长达几千年为寻求最基本的温饱而不断挣扎的生活,所凭借的一是化肥,二就是高产作物。在这两项发明上做出突破的,都是人类中的功勋成员。

袁老的杂交水稻切实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底线,促使我国的一系列国策的制定包括18亿亩耕地红线,影响了一系列土地政策、经济政策,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做出奠基性的贡献。

世界人民会不会感谢罗辑我不知道,但我们要感谢我们自己的英雄。


user avatar   hai-shang-ju-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午吃饭时,和同事还在说辟谣的事。刚才看到新华社新闻,我以为我又看错了。

来自新华社




                             10    11    12 

相关话题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成功对接,18 日安装无线 wifi 设备,航天员在太空可以上网?如何实现? 
  现代科学真的是西方文明发展的吗? 
  有哪些乍一看毫无作用的科研成果最后却有着强大应用的事例? 
  人们为什么会对流星许愿?流星是坠落的星辰,它连自救的能力都没有,人们为什么会指望它能实现愿望? 
  为了得到一个实验数据你用的时间最长的有多长? 
  如何看待 2018 年公布的 2017 年 SCI 杂志影响因子? 
  当代科学如何看待“单电子宇宙假说”?关于单电子宇宙假说有哪些科幻小说可以推荐阅读? 
  如何评价 μ 变异毒株 B.1.621 毒株已经蔓延到 40 多个国家?会带来怎样的威胁? 
  如何看待东三省停居民用电? 
  假如在广州塔放个龟年糕或者豆花下去,在下面的人会被砸死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都在说美国衰落,没去过美国,也不了解美国人民生活,哪里衰落了啊?
下一个讨论
大家打完新冠疫苗有什么反应吗?





© 2024-06-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