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古代朝贡体系下,周边国家给中国进贡的贡品都有哪些? 第1页

  

user avatar   yu-chen-tian-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论起进贡这事,当然不会有比朝鲜半岛的政权更专业的了。

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高丽王朝金良鉴使团进贡的名目包括进奉皇帝物、进奉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物等等。

器皿包括有金器775两、银器及金镀银器1200两。
衣物类包括布12000匹、生绫100匹、色罗100匹、色绫100匹、生罗100匹。
土产日用品有人参3000斤、松子6600斤、香油6720斤、墨400锭、细马7匹

此外还有罽褥、红罗缬袋、御衣、黄罗绢金画大袖衣、红罗销金画窄袖衣、幞头纱、画龙帐共300余件以及长刀、马鞍、弓箭。

而且这些贡品的包装十分华丽,比如马鞍用金镀银桥瓦绫具罽和红罗绣夹鞍覆,长刀用银钑镂装乌漆鞘彩条。

当然了,单纯列名目,对大家没什么帮助。

仔细分析高丽的贡品,我们会发现,高丽进贡“细马”跟中国历史大有渊源。早在汉朝,来自乐浪周边的“果下马”就是贡品。这种马特殊在矮小,高只有三尺。用秦汉时候的尺换算到今天,它的高度可能不到70厘米。所以人“乘之能在果树下行”,由此得名。

不过小也有好处,一是安全,二是可爱,所以非常适合宫廷使用。

《汉书》里关于废帝昌邑王刘贺的罪状里有一条就是“召皇太后所乘小马车,使官奴骑乘,游戏掖庭之中”。这个“小马车”应该就是由果下马拉的车。

而高丽进贡弓箭跟上面贡马的理由也很贴近。汉代就有“乐浪檀弓”。

另外,像是人参和松子,是很早之前就在中国出名的著名半岛特产。南北朝已经注意到“百济参”的价值了。后来到了清代,朝鲜王朝出产的红参更成为畅销货。

元明两朝,高丽进贡了大量的贡女以及太监。其中有两名高丽贡女甚至登上大元皇后之位。元顺帝时,京城里甚至以家中有无高丽女子作为评判门第高下的标准:

(奇皇后)亦多蓄高丽美人,大臣有权者辄以此送之。京师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高丽女婉媚,善事人,至则多夺宠。自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大半为高丽女。

朱元璋和朱棣都有来自高丽和朝鲜的妃嫔这点毋庸置疑。朱元璋最长寿的女儿含山公主(活到了天顺朝)就是高丽妃子所生。

在徐皇后死后,朱棣还一度将来自朝鲜的权妃视作白月光。因为权妃死后,宫中的饮食都不合他胃口,所以朱棣曾经特意命朝鲜进贡“苏鱼、紫虾醢、文鱼”来改善自己“食饮无味”的症状。

清朝入关前,还每年要从朝鲜捞走以万计数的红柿。

人参、松子、鱼虾、海带、柿子......从南北朝开始,朝鲜半岛进贡中国的物品中有大量可以作为“食物”的物品。

这是别的国家非常少见的一种情况。

可以视作半岛贡物的特色。

朱棣之后,来自朝鲜的女官和太监依旧频繁出现在各种活动中,比如恭慎夫人韩桂兰。

其实学历史在古代的价值很大,比如朝廷上发生观点纠纷,你如果精通史书,马上能举出一个前朝就有的旧例来支撑己方观点,那自然加分。

韩桂兰在明宫里混的风生水起全靠这一点。历代皇帝制定的宫规她都可以如数家珍的说出来,等于掌握了很多后宫事务的最终解释权。你想想这种人还得了吗:

或累朝内令有遗忘,来请明者,辄告曰‘如斯为宣庙之令,如斯为英庙之令’,以故嫔御以下,咸称曰老老,而不名云。

她死后,吏部尚书万安亲撰墓表,户部尚书刘珝撰墓志铭,明宪宗派人去朝鲜赐祭。

让我们再把目光放到高丽进贡的“”上面。

其实高丽墨本身的质量只是一般般。

但厉害就厉害在,宋人可以稍微改改制法,把高丽墨作为制作中国高级墨的原料:

“君佐所蓄新罗墨,其黑而不光,当以潘墨和之,乃为佳绝。今时士大夫多贵苏浩然墨,浩然墨本用高丽煤,杂远烟作之

除了墨之外,高丽纸更是深受中国欢迎的半岛贡品。宋代皇家就已经使用高丽纸。到了明朝,《万历野获编》还称“高丽贡笺”是各种纸张中质量最好的。

清朝就更不用说了,高丽纸始终是朝鲜王朝的贡品。而且使用范围非常广,除了写档案、作画,还被用来糊窗。

比如我们熟悉的故宫三大殿,其实清代用来给它们糊窗子的都是高丽纸。

上世纪整理清宫档案时,专家也确实发现,用高丽纸书写的档案特别容易剥离开,跟其他纸沾水之后就糊到一起很是不同。

而就是在那批用高丽纸写的档案里,发现了多尔衮在顺治元年写给李自成,恳求尝试两方合作共谋天下的信,也就是迟起龙回书,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

其他比较知名的半岛贡品,还包括有瓷器。虽然高丽青瓷在文献中并没有见到它被宋代列为贡品。但杭州宋代考古倒是确证了这一点,甚至有一件高丽青瓷的残片上还有“贵妃”两字,可见同样是受到宋代宫廷青睐的商品。

只不过高丽青瓷的输入未必是进贡,是由宁波商人带回国的也有可能。

看到现在,其实大家也能感觉到,像朝鲜半岛进贡中国的瓷器、纸张能受到欢迎,确实是因为他们有可取之处。

这也可以纠正受“厚往薄来”影响的很多人的观念,外国的贡品中是有中国切身需要的东西的,并非所有都是为了“骗钱”。

而从金良鉴使团带来的数额巨大的连包装都十分华丽的工艺品同样可以看出,高丽此时的手工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但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对宋丽外交来说,并非是什么好事。

高丽在臣服辽国之后,曾经跟宋朝中断了40年的外交关系。后来高丽文宗计划制造大船重新和宋朝联系时,大臣反对的原因就有:

我国文物礼乐,兴行已久,商舶络绎,珍宝日至,其于中国,实无所资。如非永绝契丹,不宜通使宋朝。

需要的东西(文物礼乐),我们高丽基本都能自立自产,外国商旅们也能提供,实在没必要从大宋朝廷输入些什么。


user avatar   159271025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明代是古典中华朝贡体系的巅峰时期,在这种对外交往模式下,各国、各地区的朝贡者定期来华朝觐,并进献贡品。朝觐贡品不仅包括鸟类、兽类、香料、布匹及珍珠、宝石、金玉等一般贡物,还包括黑奴、阉人、象奴及妇女等特殊贡品。

一、贡物

要说各种贡品之珍贵、丰富、稀有,那还得是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永乐年间,他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真正的万国来朝,各国进贡的奇珍异宝也不计其数, 包括鸟类、兽类、各种香料及布匹类等。

各国进贡的鸟类贡品包括孔雀、火鸡、鹦鹉及倒挂鸵鸟等中国未见物种。我曾经在这篇文章专门说过南洋的满刺加国向明朝进贡的一种火鸡

另外,朝鲜因为紧靠中国,向明朝进献各种珍惜鸟类更是极为频繁,如海青、白鹊等,甚至到了皇帝都受不了的程度,如成化年间朝鲜国王李瑈连续三个月进贡三次珍禽,宪宗不得不下敕让他别献宝了。

成化三年正月戊子(正月二十一日),敕谕朝鲜国毋献珍异。
先是朝鲜国王李瑈累以海青、白鹊遣使来贡,礼部言:
先有诏“禁天下贡献。”而朝鲜三进异乌,虽曰小国效顺,然远途劳费亦多矣,请止绝之,以彰不宝远物之盛德。上深以为然,至是其陪臣崔景礼、赵瑾等陛辞,乃赐之敕,令赍归谕瑈。

敕曰:

去岁孟冬,王遣金永需进白鹊,季冬遣赵瑾进海青。未几,又遣崔景礼继进,三阅月间三次进贡。王之勤诚,固为可见。然朕即位之初,已诏各处不许进贡花木鸟兽。况白鹊瑞异之物,海青羽猎之用,朕以稽古图治为用,得贤安民为瑞,于瑞禽鸷鸟澹然无所好之,得王所献,徒以置诸闲处而已。
王继今进贡,宜遵常礼,勿事珍奇,况王罗致此物,不免劳民,取其嗟怨。昔者周武王慎德,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然惟受其服食器用,于旅獒则却之,朕所法也。王诗书礼义之国,岂其未知此乎?王其忱念之。

兽类贡品包括狮子、犀牛、骆驼、麒麟、白鹿、白象、黑熊、黑猿、福禄马、及白獭等。

这里仅以狮子为例进行说明:

如据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成化十七年,撒马儿罕进贡了两只狮子,中国本土不产狮子,确实是珍奇野兽,据描述是“其状只如黄狗,但头大尾长,头尾各有髵耳”,狮子每天吃活羊一只,醋、密、酪各一瓶,还有专门的养狮人,甚至授予其官职,“养狮子人惧授以官”,花费极高。

成化辛丑岁,西胡撒马儿罕进二狮子,至嘉峪关,奏乞遣大臣迎接,沿途拨军护送。事下兵部,予谓进贡礼部事,兵部不过行文拨军护送而已。时河间陈公钺为尚书,必欲为覆奏。
予草奏,大略言:狮子固是奇兽,然在郊庙不可以为牺牲,在乘舆不可以备骖服。盖无用之物,不宜受。且引珍禽奇兽不育中国,不贵异物贱用物等语为律,力言当却之。如或闵其重译而来,嘉其奉藩之谨,则当听其自至,斯尽进贡之礼。若遣大臣迎接,是求之也。古者天王求车、求金于诸侯,《春秋》讥之,况以中国万乘之尊,而求异物于外夷,宁不贻笑于天下后世?
陈公览之,恐拂上意,乃咨礼部。时则四川周公为尚书,亦言不当遣官迎接,事遂寝。而遣中官迎至,其状只如黄狗,但头大尾长,头尾各有髵耳,初无大异。《辍耕录》所言皆妄也。每一狮,日食活羊一羫,醋密酪各一瓶,养狮子人惧授以官,光禄日给酒饭,所费无算。在廷无一人悟狮子在山薮时,何人调蜜醋酪以饲之。盖胡人故为此以愚弄中国耳。

据实录记载,各国进贡狮子的次数着实不少,主要是永乐、成化、弘治、嘉靖等朝。

永乐十三年九月戊申(九月十四日),西域贡狮子,文武群臣以为圣德远及所致,叩头称贺。
永乐十七年九月丙午(九月初四日),满剌加等十七国王亦思罕答儿沙等进金镂表文,贡宝石、珊瑚、龙涎香、鹤顶、犀角、象牙、狮子、犀牛、神鹿、天马、骆驼。
阿鲁国王子叚阿剌沙喃、渤利国王子沙者罕亦遣使贡方物,赐织金袭衣、白金铜钱纻丝纱罗彩绢有差。
弘治二年十一月壬申(十一月十八日),旧例,撒马儿罕入贡俱由甘肃验送,至是阿黑麻王遣使从满剌加国取路进狮子、鹦鹉等物,至广州,两广总镇等官以闻。
上曰:珍禽奇兽,朕不受献。况番使奸诈,又不由正路以来,其即遣官阻回。广东镇巡官违例起送,宜坐罪,姑从宽宥。礼部仍移文谕之。
礼部覆议:夷使虽违例进贡,然不可绝之已甚,宜薄给赏赐,并量回赐阿黑麻彩叚表里等物,以答其意,使知朝廷怀远之仁。
从之。

香料则有奇南及苏合油等,布则有兜罗及丝绵等。

这是根据明朝人俞汝楫所著《礼部志稿》制作的一张周边四夷、国家进献贡物明细表:

二、贡人

进贡各种奇珍异宝很多人可能知道,实际上各朝贡国除了进献贡物外,还向明朝进贡“人”作奴仆,亦称为“蕃奴”。这里特别讲一下。

1、黑奴、黑小厮

南洋各国进献“黑小厮”到中国为奴,可能就是所谓的“昆仑奴”,大概是一种东南亚矮黑人,即尼格利陀人。

据《名山藏》、《皇明象胥录》及《续文獻通考》等明代典籍记载:爪哇国、渤泥国、满剌加国、娑罗国及三佛齐等国均曾经向中国进贡黑小厮。

洪武三年,三佛齐捧表入贡方物及黑奴三百人。

据实录记载:

洪武十四年十月辛巳(十月三十日),爪哇国王八达那巴那务遣其臣阿烈彛烈时等上表贡方物及黑奴三百人。赐阿烈彛烈时等衣钞有差。
洪武十五年正月乙未(正月十五日),爪哇国遣僧阿烈阿儿等奉金表贡黑奴男女一百一人、大珠八颗、胡椒七万五千斤。诏赐绮帛衣钞有差。

于慎行在《谷山笔麈》中也记载:

唐史:昆仑在林邑南,云交三百余日,盖远而悍者也。国初,西南海中诸国多以黑小厮入贡,即昆仑奴之遗种耳。

明代的很多史料都有提到昆仑奴的活动,多把其当为娱乐消遣之玩偶, 或者将其作为可以赠送的礼品。

罗日褧在《咸宾录》中提到,“ 昆仑奴者,能踏曲为乐者也”。

2、阉人

进贡阉人的主要是朝鲜和琉球,为中国皇帝服务。

明朝时,朝鲜、琉球两国极力讨好宗主国,不仅向大明王朝进献珍贵贡物,还直接向皇帝进献阉人。

比如,据娄性《皇明政要》记载:

永乐三年三月,琉球国进阉者数人。
上曰:“彼亦人子,无罪而刑之,何忍?”命礼部还之。
礼部臣曰:“还之虑阻远人归化之心,请但赐敕止其再进。”
上曰:“谕之以空言,不若示之以实事,今不遣还,彼欲献媚,必有继踵而来者,天地以生物为德,帝王乃可绝人乎!”竟还之。

永乐三年三月,琉球国进阉者数人,明成祖认为阉人也为人子,不忍心其远涉重洋到中国为奴,故不愿意接受琉球国所进献之阉人。礼部大臣认为不接受琉球所贡阉人,势必会阻碍远人归化之心, 请求皇帝告诫琉球使臣下不为例。朱棣还是坚决地拒绝了。

3、象奴

安南、占城、真腊、暹罗等国产象,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献大象、象牙的同时,还经常进贡能够驯服大象的象奴。

洪武二十一年四月壬子(四月初八日),遣行人董绍往谕占城国王阿答阿者曰:......
今年四月,复得安南奏,云行人刘敏道出占城,真腊所贡象五十二只,占城令人诈为强寇攘夺其四之一并奴十五人,益知尔居南夷,不知尊敬中国,但以劫虏为生。.....且如往岁所进象奴二人,自送尔子还,竟藏匿不遣,尔之所为若此,一则无以小事大之心,一则失交邻国之好,信义俱亡,何以保国。尔其涤虑改图,毋贻后悔。
洪武二十一年九月丙戌(九月十五日),真腊国遣其臣柰茅俚等贡象二十八只、象奴三十四人、番奴四十五人,谢赐印恩也。诏赐使臣衣钞有差。
洪武二十一年十二月癸丑(十二月十三日),安南遣其臣阮完等来上表谢所赐敕书及文绮,贡象四只、象奴三人。
上以其来烦数所贡方物,往往过侈,道路不无劳扰,诏礼部咨谕安南国,令三岁一朝,方物随其所产,止许一人进送,效其诚敬而已。象、犀之属,毋或再进,以重劳吾民。

明初,南洋各国向中国进贡大象、象奴比较频繁,几个国家为这事屡起争端,占城国甚至假冒强盗打劫了真腊国的贡象,朱元璋也觉得太麻烦了,沿途扰民不轻,就让各国减少进贡次数。其后记载大象、象奴的频次也的确少了一些。

天顺四年七月丁丑(七月初三日),占城国副使究村则等奏:蒙本国王差委,同王孙进贡至崖州,与象奴先来,今王孙及正使人等在广东未至,闻三司官留与方物同行,诚恐迟误。
上命礼部遣人乘传谕广东三司,先以金叶表文同王孙起送至京。

4、贡女

朝鲜为表达恭谨之心,还时常进献年轻貌美女子给中国皇帝,主要是永乐时期,当时宫中有数位朝鲜籍嫔妃。而另外一部分朝鲜籍贡女则被分配到了教坊司,为皇帝及达官贵人服务。

宣德十年,英宗即位,命礼部整顿教坊司,选择部分堪用者留下,其余均发回原籍为民, 一次性释放乐工达到三千八百余人,其中就有来自朝鲜国进献的妇女。英宗怜悯这些朝鲜妇女也有乡土父母之思,命中官遣回金黑寺等五十三人还其国。


其实对于各国进贡的黑奴、阉人、妇女、象奴等这些特殊贡品,明代皇帝基本持不欢迎态度,其记载大多见于明代前期,到了明代中后期,各朝贡国一般仅仅进献所产方物,进贡“人”这一特殊贡品的行为已经十分罕见。


个人公众号:【明天明史明实录】

翻译、解读《明实录》,长期连载更新!

以及研究以明朝历史为主的各类文史问题,分享个人所收藏的各种电子资源。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玄武门之变是否是李渊纵容二子派系斗争造成的? 
  中国有哪些背景故事适合拍成 勇敢的心 那样的战争电影? 
  如何理解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对于中国钓鱼岛主权的看法? 
  假如你是古代皇帝,有什么反腐的好办法? 
  如何看待叙利亚抽检发现「美国发放给叙利亚麦种四成有粒线虫病」,并称此举目的为破坏叙利亚粮食安全? 
  杜甫自己都吃不起饭活不起了,国家领导人几十年都不曾重视他,士不遇,为什么依然那么忧国忧民? 
  一个三四岁的弃婴在古代有机会活下去吗?? 
  美国四大鹰派代表人物来华,中国如何应对? 
  为什么汉朝在已经做到「三十税一」的情况下,仍然有人卖田,甚至为奴? 
  北宋的藩属国是不是只有西夏和交趾两个? 

前一个讨论
“爱国是底线”成立的逻辑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自制中国古代军事地图?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