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唐太宗和隋炀帝时期制度类似,战绩却天差地别,可很多人还把唐初胜利归结为制度优势? 第1页

  

user avatar   8080-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隋唐的制度 表面上看起来 比较类似 其实有着巨大的差别

表面上看两朝都是 三省六部制 府兵制 科举制 (租调制)租庸调制 均田制等等 唐朝基本是就是在隋朝的基础上 加以优化 以上这些制度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隋唐在制度上最大的区别 可以说是相左 就是隋朝对门阀士族打压非常严重 唐朝看这样不行 就对门阀士族(权贵阶级)放了放水

具体在制度上的体现就是 隋朝颁布一套组合拳 均田制 大索貌阅 输籍之法 明则为了增加国家赋税 实则为了打击地方世家大族

先说一下背景 原来的赋税制度下 门阀士族这些权贵们 享有赋税减免权 所以很多百姓想法设法的 加入这些权贵的户籍中 成为其的隐蔽户 就不用缴纳国家法定的赋税 当然他会交一些钱给权贵 总之原来给该给国家的钱 就落到了这些权贵手中

大索貌阅就是清点户口时 记录姓名 出生年月及外貌特征 再按户籍上登记的内容逐户核对 清查隐漏户口 防止诈老装小逃避课役

输籍之法为按照国家划分户等的标准 作为征调赋税 力役的依据 这些荫庇的农民大多都满足按国家划分的下等标准,在赋税上享有优惠

均田制 将农民划分成不同类别 国家分给他们不同数量和赋税种类不同的田地 总的来说大家都能分到一定数量的田地 不至于无地可种

均田制 大索貌阅 输籍之法 是一套组合拳 大索貌阅查清户口数 输籍之法降低这些农民的赋税 不然国家赋税高 即使查清楚了 农民也不愿意从权贵户口下回来 均田制保证回来的农民 能分到地 有地可种 这三条制度缺一不可 就这样隋朝在二十年间户口翻了一番多 达到八百九十余万户 国库充盈

说白了这些钱大多都是从 权贵手中扣出来的 权贵们能愿意吗 能不起来反抗吗 隋朝能长久吗

不管看似多么优秀的制度 三省六部制 府兵制 科举制 (租调制)租庸调制 均田制等等 最后都要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 钱不分到我口袋 再优秀的制度 与我何干

唐朝与隋朝 表面上看起来制度差不多 其实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利益分配的问题 隋朝是通过组合拳 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利益 最后导致权贵们的反水

唐朝当然要对这样的制度进行修正 具体制度的体现就是 唐朝赋税分课户和非课户 简单的说 非课户享有赋税减免 大多都是权贵们 家里的奴婢什么佣人啊 都可以成为他们的隐蔽户享受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 有回到了最初 当然唐朝给权贵们的赋税优惠 可能没有之前这么多 但绝对要比隋朝打出组合拳之后好的多 这也是权贵们愿意和李唐干的重要原因

不过这给唐朝后世瞒下了隐患 国家需要的税收总量大致不变 非客户越多 越多人逃税 就代表课户需要交的税 越来越重 之后很多社会问题都是因此而起

制度仅仅是文字 厉害不是文字本身 而是能够实现制度的能力 很多时候台面上说的是一套 能不能够执行到位又是另一回事


user avatar   qiu-ju-luo-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定体问”后遗症。

前些年,公知们特别喜欢把我国发生的一切问题归为“都是体质问题”。

这几年舆论阵地抢回来一些,一部分人出于之前的恩怨,顶着怼,把我们取得的全部成果归功于“体质更加优越”。

(注:这里必须说明一句,我不反对“制度论”,我反对“唯制度论”——其实上面两句我觉得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考虑到过往经验还是加上这句比较好,勿杠。)

然后,出于中华文明深入灵魂的“托古”精神,许多人又开始以今度古,认为古代的“盛世”也都是因为制度优越性。

然后反对派们又跟进,开始大力鼓吹“失败朝代才是制度的探路者”,比如隋朝是为制度奠基趟了雷,唐朝是白捡前人的便宜。

……

吵意识不吵事实,怎么都吵不明白的。

“唯制度论”和“英雄史观”一样,本质都是懒得读史,缺少了解具体历史事件及其形成经过的耐心,想方设法找到一条“推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别看两种“史观”经常对立吵得欢,实际上只不过是同一种思维惰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讲了这么半天,来讲点具体的,比如有一种情况叫做制度摆在那里,但是当权者可以想方设法不遵守制度:

时牛弘为吏部尚书,不得专行其职,别敕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左骁卫大将军张瑾、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参掌选事,时人谓之“选曹七贵”。

这就差把“吏部是挂牌的”写脸上了,三省六部的制度优越性体现在哪啊?

君主集权就是君主集权,人治就是人治,不要老想着托古改制生搬硬套。

------------------------------------------

再更新补充一例:

可能有人会觉得,“皇帝不遵守制度导致亡国”不是制度的问题,只要皇帝自觉遵守制度并治理好了国家,那么这个制度就是有优势的?(暂且先不考虑“不能限制君权的制度是不是好制度”这么深奥的问题了)

我们再来看实际情况:

高祖常有敕而中书不时宣行,高祖责其迟,瑀曰:“臣大业之日,见内史宣敕,或前后相乖者,百司行之,不知何所承用。所谓易必在前,难必在后,臣在中书日久,备见其事。今皇基初构,事涉安危,远方有疑,恐失机会。 比每受一敕,臣必勘审,使与前敕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迟晚之愆,实由于此。” 高祖曰:“卿能用心若此,我有何忧?”
——《旧唐书•萧瑀传》

伏见比来尚书省诏敕稽停,文案壅滞,臣诚虽庸劣,请述其源:贞观之初,未有令仆,于时省务繁杂,倍多于今。 左丞戴胄、右丞魏徵,并晓达吏方,质性平直,事应弹举,无所回避。……比者纲维不举,并为勋亲在位,品非其任,功势相倾。凡在官僚,未循公道,虽欲自强,先惧嚣谤。所以郎中抑夺,唯事谘禀;尚书依违,不得断决。或惮闻奏,故事稽延。 案虽理穷,仍更盘下。去无程限,来不责迟,一经出手,便涉年载。或希旨失情, 或避嫌抑理。勾司以案成为事了,不究是非;尚书用便僻为奉公,莫论当否。递相姑息,唯务弥缝。……久妨贤路, 殊为不可。将救兹弊,且宜精简四员。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如并得人,自然纲维略 举,亦当矫正趋竞,岂唯息其稽滞哉!
——《旧唐书•刘洎传》

虽然是两个例子,不过性质相似就放一块说了,这两件事体现出三省六部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

慢。

唐高祖时期,萧瑀担任内史令(即中书令),内史舍人写好的诏书拿到他这审核,他担心前后诏令相违背,就每次都跟之前的诏书比对,确认没有互相打架再签字,然后就因为拖得太慢,被皇帝找上门来了。唐太宗中期,侍御史刘洎上言尚书左右丞不作为,能力小架子大,导致左右司郎中凡事都要向上禀报,六部尚书各自不知如何决断,想要上报皇帝又怕被骂,然后大家就都这么拖着,比如已经查明的案子不知道该谁管,就打回去再查一次总没错的……

(说到这插一句:不知看到这有没有人觉得自己被打公屏上了的……)


你看,光是一个三省六部,抽了两个相关官员的传记,就有这么多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很少洋洋洒洒地写一些所谓的“宏大叙事”。至于为什么有人觉得“某制度在微观操作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在宏观层面上就是一切成败的根源”,我也不知道。




  

相关话题

  李世民的出现是不是中国的幸运?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不能成为李世民? 
  唐朝玄武门之变与清朝九子夺嫡哪个更惨烈一点? 
  为什么中国朝代在魏晋南北朝乱了那么久,到了隋突然就变得无比强盛? 
  为何卫霍征战的功绩都算在汉武帝的头上,李渊靠李二打天下就是坐享其成?这种评价是否有一定双标的成分? 
  为什么高句丽威胁这么大,没有在隋末大乱时逐鹿中原? 
  为何部分李二粉认为朱棣亲自指导编写的实录不可信,而李世民亲自指导编写的实录就是可信的? 
  玄武门之变的真相是什么,李渊父子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的? 
  李世民真的和他们说的一样那么爱民如子吗? 
  为何唐太宗临终前没把兵权交给长孙无忌的关陇集团,而是重用了山东寒门出身的名将李勣作为军方代表? 

前一个讨论
「市」在多数国家的行政区划中范围很小而在中国却是「超级广域市」吗?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辽宁舰的出场率比山东号要高?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