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狩猎和采集时期的食谱相比,人类农业时代吃的东西品种少,营养价值低,而且更不健康,以前吃的都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过渡到农业生产之后,整个人口的体质都变弱了,没有以前健康。传染病、蛋白质摄人不足和牙齿疾病不断增加。因为农业生产的种种弊端,一些人类学家(如詹姆斯·斯科特)将由狩猎采集向农耕的转变看成作茧自缚。
然而,农业社会却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史无前例的高生育率。
非定居人口通常会特意限制子女的数目。对于居无定所的人口而言,若须同时抱着两名幼儿移徙,虽说并非不可能,但行动会变得十分吃力。因此,狩猎采集者孩子们的年龄间距大约四岁,而为达到此一目的,他们采用的方法有:延迟断奶、服堕胎药、忽视照管或是杀婴。此外,日常活动剧烈以及蛋白质多而脂肪少的饮食造成青春期较晚到来、排卵不规律、更年期较早发生。
反观采取定居生活的农民,孩子年龄间距太近所造成的负担要比经常移动的狩猎采集者轻得多。而且儿童作为劳动力的价值也在农业社会中被大大提升了。由于定居生活的关系,月经初潮的时间会提早。由于谷类食物较软,婴儿可以更早断奶。此外,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促进排卵,同时延长女性的生育期。
定居农民的高生育率高到足以弥补因采取定居农耕生活而产生的高死亡率。一开始的时候农民的生育率优势与狩猎采集者、游牧者相比似乎微不足道,但是一旦这种优势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积累(类似于利滚利滚利滚利……滚上好几千年),那么最终的差异会变得很大。打个比方,一个狩猎采集群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14%,那么该群体需要4952年人口才能翻一倍,而一个农耕群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24%,那么仅需2889年人口就能翻一倍。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农业社会不仅没有灭亡,而且还不断扩张,在扩张中不断压缩狩猎采集者和其他非定居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