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上来说,38号这期视频是具备了较深的洞察力的,提出了若干一针见血的观点,以他的影响力会对社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不过,他还可以“更深”一些 —— 如果他使用辅助驾驶的经验更为充足的话。
评价L4自动驾驶,在美国有专门的测试。测试有两个常见的定量指标:百万公里事故率(安全行驶里程)、接管率(自动驾驶里程)。近两年,由媒体组织的L2领航辅助驾驶功能评测中,也有意无意地采用了这两个评价指标。
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参考38号的比喻:人类驾驶员为学霸,L2辅助驾驶为学渣。以事故率、接管率来评价L2辅助驾驶,实际上是“让学渣独自考试,摸摸它的底”。
关键是:学渣的底摸清楚了,又有什么用呢? “人机共驾”是学霸与学渣配合做同一张试卷,又不是让学渣独自考试。
38号在视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学渣做简单题,50分拿了48分;学霸做难题,50分拿了40分;这不能证明学霸比学渣弱。
此比喻的主要目的是说明L2辅助驾驶系统的能力比人类驾驶员弱,这是毫无问题的。这个比喻也暗示了一些事故的原因: 学渣拿了48分,做错的那2分导致了车毁人亡。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也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对于L2辅助驾驶的认知。但是他没有深入探讨两个重要问题:
高速封闭道路上,有道2分的题非常简单,但学渣却不会做 —— 高速行驶过程中遇到静止车辆。这样的事故你可以查一查,很多。
问题是:为什么明知这道题学渣不会做,还要分配给学渣做呢? 背后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教育培训不够、可能是宣传误导、也可能是车主麻痹大意。
学霸这么牛,为什么还会做错题? 因为我们虽然知道安全驾驶很重要,但开车回重要电话、长途疲劳驾驶依然是非常常见 —— 这就是学霸做错的那十分。学霸做错的这十分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学霸的巅峰能力很强,但他的状态起伏比较大。
由此可见,学渣寸有所长、学霸尺有所短 —— 为什么不把学渣做错的那2分,分配给学霸来做;学霸做错的那10分,分配给学渣来做呢?这不就拿满分了吗?
试题如何分配,是由学霸来决定的 —— 对于大部分学霸来说,无论他是一位普通驾驶员,还是一位资深车评人,在试题分配这个问题上都是新手。
我强烈建议对辅助驾驶有测评兴趣的车评人、专业工程师,长租一辆车在高速上跑5000-10000公里以上之后再来重新看待这个问题,看法肯定非常不一样!
下面是我的一个学习过程中的观念转变:
这个学习过程不会浪费的,因为我认为对于私家车来说,L2人机共驾可能就是终点,永远(15年内)不会有单车智能的L4。
假设这次考试特别难,学霸巅峰状态都拿不到满分 —— 例如特大暴雨高速驾驶、例如深夜在光污染严重的高架上驾驶。
这时候学渣的“寸有所长”会更突出一些:相对于人类视觉,毫米波雷达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较小。
当然,试卷这么难,直接扔给学渣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策略: 20分由学渣来做、20分由学霸来做、60分先由学渣做再由学霸校核。
事实上,我就是这样做的。现在夜晚在高架上开车,有辅助驾驶的时候下心里会有把握很多;在大暴雨的情况下,没辅助驾驶我最多敢开X公里/小时,有辅助驾驶可以X+20公里/小时。
再举一个更复杂的例子: 有些题学霸做不好、学渣也做不好,但俩人配合起来却能做得很好!
在车流较多(但不是很多)的高速情况下,当前车剧烈减速时,学霸一般会“过度刹车”—— 因为前车从120km/h降低到60km/h的一瞬间,学霸猛一激灵很难判断它是否会刹停;若不需要刹停的情况下刹停,则很有可能被追尾。
你可能说,追尾后车全责,但如果后车如果是大型SUV或货车,它们没有做刹停的举动呢?
学霸与学渣的配合策略(仅供参考,与车子功能强弱有关,不要贸然使用):
这种配合策略,是学霸无法独自完成的(受限于神经反应的速度、对车速判断的精确度),必须依赖学霸与学渣的配合。
请注意:我并不是过于相信L2辅助驾驶功能才这么做。我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出于自身安全最大化考虑的理性策略!
大部分消费者会认为:如果L2辅助驾驶始终需要监管,还不如自己开;就算能够节省一些精力,长期使用下来懈怠了不是更危险吗?
这也是Waymo为什么走L4,而不开发L2的初衷: 他们认为L2人机共驾反人性,是激进的技术;L4听起来科幻,实际上从安全角度来看是保守技术。
我认为Waymo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为此付出了巨额代价!
38号这期视频没有指明这一点,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略微嘲讽了L2辅助驾驶的不实用性: 不是学渣辅助学霸,是学霸辅助学渣;不是车辅助人,是人辅助车。
人辅助车这种说法,我倒是很赞同的 —— 车负责80分的试题,人负责20分的试题,这正是人机共驾的正确使用方法。
对人辅助车的质疑声音主要有两个方面:
这个议题说起来就复杂了,在此我展示若干“优秀学霸”正确分配试卷之后的收益,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