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挺真的,因为社区团购已经出现准垄断巨头了。
18年社区团购开始火,19年资本批量下场,20年疫情倒逼大量消费者居家买菜,彻底奠定了社区团购的投资主干道地位。
腾讯、阿里、美团、京东、拼多多,大厂能来的都来了。连同程旅游都搞了个同程生活。
滴滴觉得自己有车也能送菜,推出橙心优选,恒河里。
总之互联网突然就盯上小区买菜这点事了,买菜也成了互联网的“下半场赛道”。
20年社区团购企业的融资额超过100亿元。
过去互联网搞点啥,大家都期待着一些高科技的概念。群众潜意识里就是把“互联网”和“高科技”画等号。
结果这帮大厂搞买菜,所有人的思路都是一样的:补贴,廉价倾销搞死对手。
什么一块九毛一袋菜,首单一毛钱一个鸡蛋,都来了。
第一波受到冲击的,就是那些互联网适应能力差、资金少的本地个体户。他们要么是转行,要么是放弃直接掌握客户,转型为社区团购平台打工,做散仓配送的分发工作。
然后是依附于分散个体户的小供应商,某种意义上他们算农业个体户。分散的采购方在消失,他们也不得不被整合进集约供应链里。
采购量会稳定些,但供货价还得下降。
我们对补贴大战已经很熟悉了,最后都是要还的,都是要从韭菜身上割回来的。
何况这还直接干预到了线下就业。
去年年底,市场监管总局拉着商务部,发布对社区团购的“九不得”,明确引用反垄断法,禁止低价倾销、价格联盟、排他经营等垄断竞争行为。
于是到了今年上半年,社区团购半年的融资额就达到了260亿,比去年一整年还翻番有余。
这个结局,其实去年年底我已经说过了:
如果没有明确的禁止跨业竞争与投资,那么反垄断法在根本上,是无力阻拦互联网资本对实体业务的挤压。
“九不得”只能迟滞一下互联网资本的扩张速度(不过这次好像也没慢下来),改变不了互联网资本在该领域形成新垄断的事实。
尤其是卖菜这种零散业务,个体户们抗风险能力差,撑不了两三个月。互联网资本只要一边虚心接受去开会,一边坚决不改继续低价扩张,一个春节下来,就足以熬死个体户们。
就算监管事后反应过来了,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很多区域,散户已经退出市场,本地多数供应能力已经掌握在这些巨头手里。
只能接受新垄断成型的事实。
现在滴滴收手橙心优选,其实就因为新垄断基本成型,再烧钱意义不大,不如回大本营烧死那帮第二梯队的网约车同行。
腾讯京东投的兴盛优选,18年10月,A轮拿的融资额是数千万美刀;到今年2月的D轮,是30亿美刀。兴盛优选累计融资额在50亿美刀左右。
阿里投的十荟团虽然不行了,但是阿里的盒马集市作为替代品,转入扩张。阿里的态度是:“对社区团购的投入不设上限”;
线下老玩家美团肯定不会撒手,王兴今年8月的表态是:“美团优选将是我们最重要的领域”;
多多买菜则是拼多多“电商业务的新延伸”。
美团京东单个季度,就敢为社区团购亏损个30来亿元。剩下的这几个大庄家,基本就是社区团购的新寡头。
这就是发生在反垄断法眼皮子底下的新垄断。
中国鲜活农产品市场规模是3.5万亿。
3.5万亿是什么意思?一年中国人要吃3500000000000元人民币的农产品,这其中还不包括农民自产自消费的那一部分,中国进口农产品远高于出口农产品,你这部分还是净逆差,所以这仅仅是计算的中国8亿城镇居民体现在GDP统计数据里面的规模。
当然这个数据并不准确,这里仅仅是体现一个数量级的问题:资金盘到底有多大?
我去年亲手操作过一个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平台,当然最终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放弃了,因为投资人不相信他根本撬不动这个资金盘。当时接触过很多做互联网农产品平台的人,其中就有橙心优选的人,还有美团和阿里的,也有“四大”的人,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们实实在在的低估了农业、农产品市场的难度。
绝大多数人在统计市场规模的时候,连统计数据的方向都是错的,大部分人找的统计数据是“农产品产量”,包括德勤的分析师。这里面的问题在于: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并没有那么简单。你去按照产量推市场规模,误差太大了,大到无法容忍的地步。
实际上你只需要看终端消费价格与消费量,也就是下表。
真正做过农业的人一定是清楚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必须要区分为鲜活农产品和粮油产品。这两个市场混为一谈,你绝对无法组织物流链。目前世界上就没有一个国家、政府、公司,办成过这件事情,包括最为接近这个成果的,军队,也没有真正把这两个“市场”合并在一个业务之下。
现实呢?
我们这些牛逼轰轰的互联网公司,我就没见过一个想到这一点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侧面,从这个侧面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这些赶热潮的互联网公司有多么的浮躁,对农业有多么的不了解。他们搞这个注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试图以公司行为介入农产品消费市场并形成垄断,但是垄断的结果是大家一起挨饿。
就不要说什么滴滴、阿里、多多、美团,我的预言就是这些企业一个接一个得倒掉,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不可能在他们手里完成。我对这话负责任,放在20年的时间尺度内,这一波热钱涌入农产品市场的结局不会有一家公司有好果子吃。
这个判断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比一家公司的组织度高出去很多很多倍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军队都不可能做到从上到下的食品供应。嫌加黑不显眼,我给你单独弄出来看:
从上到下
从上到下
从上到下
随便哪家公司一旦准备垄断农产品消费市场,结局一定是饥荒。只要你想着把竞争对手踢出去,回应你的绝对是一场饥荒,这是农业的本身特征决定的。
现在你知道这些企业“烧钱”的竞争模式有多蠢了吧?
然而既然有竞争,就肯定有烧钱的人存在,你不烧钱就被别人烧死,互联网企业进农产品消费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件蠢事儿,你既不可能按照正确的方式进入,也不可能按照错误的方式进入,这不就是死路一条么?
至今没有人完成过对农产品消费的垄断,包括一切社会组织,苏联、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各国军队,都没能完成。
因为对消费市场的垄断,在农产品行业里就是对上游和下游的扼杀,既扼杀产品生产,又扼杀产品消费。这个跟工业品的生产消费是两码事,Jack Ma可以在小商品零售方面取得成功,但是农产品方面绝对不可能。
工业品生产与消费中间,时效性要求即使最低最低的,莫过于当季服装,那也至少有长达3个月的周期,而且是可以预见的;
农产品生产与消费中间,时效性最长的,莫过于食用油,也就1年周期。
那么工业品消费市场实际上是个长周期市场,它的资金整个流转周期是可以拖很长的,比如说一家制造企业被拖欠货款好几年的都有,也很正常,回款周期不怎么受限制。企业主的资金链拉紧一点,也能撑下去。
农产品则是一个短周期市场,虽然3.5万亿的规模跟工业比起来很少,可是它最长最长1年就必须要周转一遍啊!
你垄断了以后,这个资金是必然要被挤出周转周期的,结果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双重萎缩。
类似的实例,外国人不懂你中国人还不懂吗?
计划经济过去也就仅仅一代人,熟悉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家还大有人在,那可是用行政命令乃至于军令维持的一套分配体制,就这样还导致了普遍的物资匮乏。计划经济时代物资有多么匮乏,这个回家问一问家里老人就知道了,这里面又发生过多少腐败,不要老是觉得贪污受贿才是腐败,利用职权搞利益输送不是腐败?
想象一下,这一切都由一家公司来操作,会是个什么场景?
更不用说是由一家资本疯狂扩张的公司来完成了,最终一定是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是贪污腐败、效率低下而且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满意。
事实上现在还在运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各国军队,包括解放军和美军都是一样的,军粮配送肯定是计划体制的。在采购端,解放军和美军都是市场体制,但是东西一旦进了军队就立刻变成计划的。
这个不涉密,你百度一下就能打开这个网站,这就是军队物资采购的入口,这里是市场经济体制的。
但是下一步我就不能告诉你了,我们就泛泛的说一下。
计划体制的核心就是需求上报汇总与物资下发配送。
很多人在这里提到一个“大数据系统”,总以为大数据系统能够解决问题,实质上不可能。大数据也是有局限性的,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就是需求预判不准确。我个人做过军内的大数据系统,需求的预判怎么说呢,目前人类计算机科学没有这个能力。你把人们的需求汇总然后试图去找到规律,别的地方兴许能行,农产品也就是吃的却不现实,真正在军队里管过后勤就知道了,众口难调不是闹着玩的。
当然,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农产品的品类和数量趋于稳定,这是一切大数据系统存在的根基。
可是这个资金盘需要的量不是你几百亿能够撬动的。
要撬动这个资金盘,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周转周期不得高于1年。
而资金成本主要构成要素是三个:
1、人力资源成本;
2、物流配送成本;
3、产品成本。
这些互联网大厂想到了转嫁成本的办法,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和人力资源成本上,通过所谓的“社区合作”模式,让小超市去承担人力资源成本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德勤的分析师也是这个思路,他跟我沟通中始终不同意计算人力资源成本,我最终跟他闹翻了。这个成本你不得不考虑,因为你不让小超市老板赚钱,他绝不会跟你合作,而他赚到的钱一定是你掏或者转嫁给消费者。
在我看来这些互联网大厂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不健康的,也不可能最终通过“割韭菜”来治愈自己。韭菜割不到手,反而自己会元气大伤。
产品本身倒是不重要,甚至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完全规避,因为你掌握了现金流,产品等于现金流,在一个快速周转的系统里面这点成本微不足道。
那么企图通过烧钱垄断去把小超市老板收编,能不能做到呢?也不可能,他们在物流配送系统里面需要占据的利润分成太高了。在现有菜市场的模式里,菜市场摊位老板占的利润份额也就是农产品增值的成分,是15%到25%之间,否则就赚不到钱。一些不懂行的小超市老板刚开始可能被你欺骗,过不了几天就会反应过来的,他很快就会意识到千辛万苦的经营农产品,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谈论一切问题都不要离开中国农产品消费市场总额:3.5万亿。任何事情涉及到中国,就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3.5万亿的最终消费规模,里面的15%到25%是多少?我们取最低值,并姑且算你互联网企业牛逼,“高科技”,给他们压缩到10%他们还挺开心,行不行?那么这也最少最少是3500亿元资金盘。
还没完,还有物流配送。
抛开已经解决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看“最开始一公里”,末端解决了我们来看供应端。农民卖菜现在已经有成熟的体制就是农产品批发体制,你要挤垮这个体制让他们转移到你的平台来,成本是多少呢?你至少需要组织一个物流配送系统去跟这个既有体制干,干赢它,它才会属于你对不对?
这里面现在的成分占比是终端价的30%左右,包括农民卖给小贩、小贩到产地批发市场批发、大宗农产品的全国范围交易、最终运到消费市场。30%别看多,摊到每一级其实没多少,他们也要养家糊口,他们也要付出成本。互联网企业确实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幅度是有限的,不可能真的把这30%成分完全消灭,最多只能把市场摊位费、低效盲目远程运输导致的错配、分散化市场导致的恶性竞争不良竞争给消除掉。实际上这部分并不算多,最多5%左右。你依旧需要付出25%的最终价格成分去把这些人安排了。
撬动整个中国农产品消费市场、实现一定程度的垄断,你需要的资金盘应该是在1万亿左右的规模。
这个比例测算基本上是靠谱的,数量级上没有错,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与军队内部农产品消费现实是吻合的。
大家可能有的注意到了,这里面我完全没有提到“增值税”这个问题,企业税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完全没提,这部分我大方一点,替资本家省了,要是一起算上其实需要的资金盘会更大。
那么现在,抛开企业税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干巴巴的算资金盘的话,就与计划经济时代和军队内部可以类比了,都是不涉及企业税和内部管理成本。实际上大致按照1978年统计数据进行前推,国家用于稳定农产品市场的资金盘,与末端消费总量的比例,就是1:3.5左右。在军队内部需要的钱要少一些,大概在1:7左右,因为军队内部不涉及农产品生产,不参与生产端。具体的数据我也不引用和论述了,那样这个文章就太长太枯燥了。
这说明,维持一个稳定的农产品生产、消费市场,现金准备与消费市场规模的比值就在1:3.5左右。
哪个资本家有这个资金盘?1000000000000元/年!
有,真有。
但是你得去算,这么大个资金盘,利润率是多少?我们不能干以大博小的买卖,让你投资1000万一年只能赚500块,你干不?
再通俗一点说,我有这个钱我干嘛不去干点更划算的买卖?
能够拿出1万亿规模资金盘的资本实体,咱先不管它是个什么东西,这个规模几乎一定是国家(含外国)资本了,主权基金什么的,它拿去赚农产品消费的钱?
农产品消费市场一年顶多顶多利润在5%的水平,综合税率我也不知道得多少,最少最少你不会低于10个点左右。扣掉税,这么大个资金盘一年的4个点的收益率,我问你你干不干?
我操那么多心担那么多风险,最终还不如国债的收益率高,那我图个啥?
这就是橙心优选这些商家的困境,一个博弈困境:
1、你不烧钱专心做市场,别人烧钱烧死你;
2、你烧钱跟别人竞争,谁都烧不到形成垄断的地步,垄断不形成你去哪儿割韭菜填烧钱的坑?
3、形成了垄断,生产和消费市场都会同时萎缩,导致饥荒;
4、你当政府是吃素的?你当农民、小贩、批发商是吃素的?
唯一可行的方式是依附于现有农产品消费市场做市场升级与互联网化改造。既不要去触怒既得利益者,也不要去另辟蹊径,否则很可能就是挂路灯。
别的不多,路灯杆管够。
19年开始的这一波热钱涌入也该结束了,热钱跑进来晃一圈,发现这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经济问题,这是TND政治问题。
热钱退潮以后才是真正的互联网进入农产品消费市场的机会,必须要在现有农产品消费模式的基础上去提质增效,而不是想着烧钱取而代之。
我倒是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可惜老外老板不听我的,那只有算了喽。让老外明白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产业,确实也太难太难了,而恰恰这个国家还“民以食为天”,算是我不自量力了吧。
社区卖菜现在就是烧钱的业务,滴滴这个现状怎么还敢继续烧钱呢?关闭对滴滴而言是好事。而消费者也不缺一个橙心,选择还有很多。
只不过去年橙心从淘宝京东拼多多食品类目高薪挖的那些人,可属实倒霉透顶了。
现在的大趋势变化太快,我之前写过一段关于如何判断「贵司已经不太行」的回答:
还是就橙心的案例补充一些观点:
我反对高薪996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薪996,说得俗一点就是:1个人,拿2个人的收入,干3个人的活。
企业用繁重的工作量怼到职场人面前的时候,职场人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在日常事务中。
而忽视了如何去观察行业的大趋势和公司的小趋势。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大趋势是政策上反垄断限制,倡导共同富裕,对于企业来说,再也不能像之前那么野蛮生长了。
那么怎么做精细化运营,怎么借助公司核心业务的传统优势来做创新业务?
换句话说:
你要搞这个创新业务,贵司有这个基因吗?还是只有钱?
杰克韦尔奇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没有竞争优势,就不要下场开干。
在买菜这个行业里,轮竞争优势,滴滴首先干不过美团。
美团在千团大战中,从来不是靠砸钱胜出,相反是靠精细化运营找到其他企业的盲点发力的。饿了么的创始团队成员李立勋在接受采访时,对美团的评价是:
有一个案例:美团在进入外卖市场之前,对饿了么的业务做了细致的调研:
从抓取饿了么网页上公开显示的订单信息,再对饿了么当时已经进入的12个城市的订单量加以排序,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排名前四的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和杭州,而位列第5名的却是福州。
美团创始团队曾一起做过校内网、饭否——两个在线社交产品,很了解饿了么最先切入的“高校市场”所呈现的区域分布特征。此外它也在团购大战中积累了不少城市地推经验,对中国城市消费力的成熟度排名再熟悉不过。在这些过往经验中,“福州一般排在30名左右”。
美团由此反向推导出另一个关键性结论:“饿了么起码有25个城市没做好。”而按当时饿了么仅进驻了12个城市计算,它起码空出了18个该进驻而未进驻的空白城市。这正是美团的机会所在。
为什么美团反超饿了么?
因为他们在外卖这件事的基因上,是有优势的——校内和饭否做过「学生社交」。
如今是2021年了,作为互联网人,如果做一个创新业务,应该选择行业里基因最适合的头部公司。阿里的基因是电商,腾讯的基因是社交,滴滴的基因是共享用车……
打开手机打车的那波人,是不是和社区买菜的人,是一波消费者吗?重合度多高?
打车场景,和买菜场景,有重合吗?重合度多高?
杰克韦尔奇在管理GE的时候,还有另一个「数一数二」原则:
GE的旗下企业,要做就做行业第一第二,行业第一感冒的时候,行业第三已经是重症了,行业5-6位已经送殡仪馆了。
在社区买菜(线下消费)这件事上,滴滴(共享用车)的基因干不过美团(线下外卖),也干不过盒马(线下消费)和拼多多(低价电商)。
从大趋势看,橙心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赢了是逆袭,输了是正常。
换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内容运营,知乎的offer 和 滴滴的offer二选一,你必须选知乎。知乎的基础是100分,你的能力是80分,合在一起180分。
滴滴 app虽然用户也多,但你架不住大家打开滴滴,不是来看内容的。基础可能只有20分,你就算是120分的奇才,也没法做到知乎的水平上。
雷军说过一句话:
人是不能推着石头往山上走的,这样会很累,而且会被山上随时滚落的石头给打下去。要做的是,先爬到山顶,随便踢块石头下去。
在社区买菜这件事上,橙心就是在推着石头上山。
橙心优选母公司滴滴是一个什么情况?
看股价最清楚。
相比前段时间,多部门联合入驻的时候,那肯定是要好一些。
缓过来一点,但是:
核心业务的基本盘都不见得能保住,更何况需要大量投钱的创新业务呢?
我之前聊过一个朋友,她3月份从字节的大力教育跳槽出来。
我很惊讶,2-3月份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政策动向,她怎么知道K12教育不行了?
她回答:
其实公司内部员工应该有感触的,很多事情产品都不愿意配合,一个个产研项目的进度都往后退;相反拼命推动运营和销售去变现。
你能感觉到公司就在看短期的钱。
她觉得苗头不对,早早趁着金三银四跳槽出来,到了大力开始裁员的时候,很多人全部涌向招聘市场,找工作就变得很难了。
公司里有很多细节可以让我们感觉到不太对劲。
但这个时候,有的人会觉得无所谓,有的人甚至会庆幸变得更闲了,但是真正有观察和思考的员工,可能就及时跳船了。
比如说,
闭门会议,而且是全体管理层一起开会,多半意味着要解决重大问题,比如开始裁员,冻结薪资,甚至是资金链断裂。
实际上在贾跃亭离开乐视之前,乐视的管理层一直在开会,会上还有互怼,当然要闭门。
你正常推进的项目,对公司长远发展有帮助的项目突然被要求“放一放”。那无疑也是公司遭遇困境的表现——无力考虑长远,眼前的鬼门关不一定能过呢。
我的一个老同事描述过她裁员前的征兆:她带着运营团队的几个小朋友筹备年初的千人线下活动,在寒冷的北京冬天从东头跑到西头,终于定下了几个备选场地。
然后一周过去,之前一直催进度的总监突然没了声音。
再然后,她被通知项目解散了。
……
这种迹象很多,对于身在公司的职场人来说,并不是完全看不出来,千万别等到:
我们才意识到,哎呀,公司不行了,我该重新找工作了。
早一个月发现,我们求职的难度就会降低不少。
市场上的机会是有限的,早一步蹦跶出来
免责声明: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些公司的败亡征兆,在另一些公司可能是凤凰涅槃起死回生的途径。
部分内容援引自:
滴滴在自家打车生意做到行业第一依然还在亏损,连之前大规模烧钱推广,补贴用户的钱都不知道能不能赚回来的情况下。选择再次进入竞争残酷,需要大笔补贴烧钱的社区团购领域按正常人思维,是一件风险极大极不理智的行为。但是在资本运作层面,恰恰是为了防止滴滴打车这个泡沫破灭,必须鼓吹起另外一个更大的泡沫来争取时间,是不是有点乐视的味道了?乐视在网络视频经营没有起色的时候,为了稳定投资人的信心,为了圈更多的钱维持资本运作,进入智能硬件赛道,捣鼓乐视手机,乐视电视,后来发现这条路依然走不通,就故技重施,去做电动汽车。宛如庞氏骗局一样,一个故事没办法兑现,就编造另外一个更加动听的故事,既能稳定当前的投资者,又能拉更多的投资人进来。获得资本续命,赢得时间,把希望放在新押注的领域能让自己起死回生。理论上,只要每次都有傻逼资本相信新故事,不断接盘,那么吹牛的人,可以一直吹下去,总能抓到一个机会把吹牛变成实现,从而成功解套。类似于期货交易的马丁策略,每次亏损之后就翻倍继续押注,只要赌本无限,那么这就是百战百胜的方法。
滴滴原本是打算IPO后,把讲故事圈来的钱用于拓展社区团购业务。但是因为对境外机构泄露数据,被监管部门惩罚。导致即使勉强上市,股价一直走低,连前期投资者都不能顺利获利退出,更别说吸引新的投资人入场了。所以,社区团购这个故事自然难以为继,被裁撤一点都不意外。抛弃社区团购不算什么。先低调一段时间,到时换一个新故事,照样圈钱给企业续命就可以。
这满嘴瞎话的。。。。
太平洋对岸的国家近年房价涨了一些,就被说成要大通胀了要崩溃了。
也不照照镜子看看大洋这边涨了多少,还说没有通涨。。。你把涨价了的都排除在外之后,剩下的当然没有涨价啊,是欺负人智商不够,还是没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