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就不是用一组矩形去逼近,而是两组。
其中一组求出上和,另一组求出下和,于是我们得到——
下和≤曲线的实际面积≤上和
当上和与下和的极限值一样时,我们就得到了正确的面积。
更详细的分析,参见《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第15、16章。
题主提到了矩形,估计是想问积分的时候的矩形高度取值、以及误差为什么会消失。
先两句话回答题主的问题:
问:矩形的高选取多少?
一句话回答:矩形的高度可以在它所在的区间内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任意选择,因为随着区间划分越来越细,最终误差总是会消掉。
于是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我们怎么知道误差一定会消掉?
为什么不怕无限多个误差之和为大误差?
一句话回答:简单地说,这正是因为积分可以看作求面积,所以用“细矩形”进行逼近时,产生的误差也就是面积的误差,由于面积包含了平方运算,因此这个误差对应的是区间长度的二阶无穷小,对每个二阶无穷小进行一阶的无穷多次求和后,得到的仍然是一阶无穷小,再取极限就归为零了。
接下来具体说说一句话扯不清楚的细节。
为安全起见,我们只考虑正常积分,即积分区间为有限区间,且区间内没有奇怪的发散点,并且满足黎曼可积条件(根据巨佬RD的回答补充此条…… )。
假设积分区间长度为 ,将这个区间分为 等分,则每个小区间的宽度为:
对于第 个小区间、即 上的矩形,我们先假设其高度为 ,如下图:
可以看出,图中红色阴影部分面积面积 就是小区间上的真实积分值与矩形面积之间的误差。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个误差是小于图中紫色边框的小矩形面积的。
另外,不难想象,只要矩形高度在 和 之间取值,那么表示误差的面积 总是小于紫色边框的那个小矩形。
而紫色小矩形的面积为 (也就是 )
于是第 个小区间上的误差为:
其中 为紫色矩形对角线的斜率
(上面图中画的是函数在小区间内单调递增的情形,但即使函数在小区间内不是单调的,上述关系也成立,题主可以自己画图看一看 )
于是整个积分区间上的总误差为:
我们假设所有的斜率 中最大的为 ,则:
于是:
对于积分区间有限、且没有发散点的正常积分, 都是有限值,那么随着 , 自然就趋于0了
所以最后误差一定会被消掉。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