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请问麻省理工学院曾玉伟博士在Nature上报道的2DPA-1二维高分子材料有怎样的应用前景? 第1页

  

user avatar   liu-da-yang-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体系做的人很早,一模一样的早已有人试过,谷歌学术上随便搜一下就有三百多篇文章。这些工作里,一般很轻松就能得到一些交联的聚合物,这么没有什么奇怪的。而其fig 1a所示的是一种规整的二维结构,则要难的多,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这两个单体混一起反应反应就得到什么二维结构了。总之,主要的挑战是能否得到结晶型材料证明所谓的二维结构。

而他这个工作显然没有解决这个挑战,Fig3 c 和 Fig 3d xrd半峰宽太大,可以说就是非晶的。我怀疑不拿同步辐射都拿不到任何峰。而且居然只有一个峰,而且这个峰对应的是“a spacing of 3.72 Å”,也就是所谓pai stacking的典型范围,一大批有苯环这种芳香族化合物的都有这个峰啊!甚至无定形碳都有啊!这完全证明不了这个材料有什么二维聚合物结构啊!!

例子就看类似体系的Covalent Amide Framework 1起码有个最大的d space要是1.2 nm和一些能对上其晶体结构的峰,链接:nature.com/articles/s41。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2DPA-1,并不能排除只是一些stacking的东西。我怀疑文章里报道的其实就只是个交联聚合物而已。

所以说这个文章,化学和结构方面基本上可以说是一团浆糊。你敢信这种数据质量,大牛不运作能发出来??

结论就是:没啥用,发个文章而已。唯一积极意义是证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的运行真相而已,一句词ugly。




  

相关话题

  502 粘住的拖鞋为什么还没用线缝补的结实? 
  以后不想从事科研工作要不要读博? 
  中国有哪些产品或技术与西方有代差级领先幅度的? 
  如何看待各界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的热议?怎么解读南方周末网的报道「2013年高校科研经费花在哪里了」? 
  在科研上,有没有工业界领先于学术界的情况? 
  博士毕业去高校求职时,小论文一作真的那么重要吗? 
  HKUST港科大广州assistant professor还是MIT麻省理工post-doc? 
  如何把自己的导师培养成杰青? 
  在学术会议上报告未发表的 idea 有风险吗?科研界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成果免于剽窃的? 
  如何看待南京大学公开采购招标拟在 Nature 杂志刊校庆特刊稿,预算 120 万元?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不再区分 A、B 类?
下一个讨论
你在化学实验室里经历过最危险的事情是什么?





© 2025-02-1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1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