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因为从去年买了model y之后,我去过的最远的地就是300km的距离,中途不用充电一次能到。而这么远的自驾旅行我一年去了几次呢?就一次。
剩下的周末节假日一般就去100-200km内往返的地方。
剩下的日子开车就是5km的通勤。。
按比例来说就是95%的时间都不需要续航太长的。
我这一年旅行最远的地方就是去了海南,特斯拉续航再长对于这种3000km的路程也没意义,我只是为了从a点到b点最快速经济的到达。飞机是最合适的。
现在的主流续航就是在“自重,充电频率,操控,性能,充电速度,需求,价格”这些因素之间权衡的结果。
如果你90%以上的使用场景都是短途通勤,我们假设是20km,那你天天背着1000km以上的续航的电池,那么你每天只用了其中1/50,但你一直在托着剩下49/50在做功。那从绿色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这部分耗能就是浪费掉的。如果家里有充电桩,每天回家就插上补能,那极限情况电池够每天用,再多点余量就行。这是只考虑这90%通勤的情况的结果。
那再考虑剩下10%长途的需求。这个时候主要考虑的就是“补能便利性”,分为几点,一个是补能次数,一个是单次补能时间,以及是否能随时到达补能点。那么从人类正常长途驾驶以及健康角度来说,1个小时长途驾驶小休息5分钟,或2到3个小时休息半小时是合理且正常的。那么典型情况,120km/h * 3h= 360km。加上40km余量,再除以80%这个高速快充最佳比例。400/0.8=500km。可以得出,理想情况,500km高速120km/h速度的续航,每三个小时充一次电充到80%走人,这个配置是足够满足远途使用需求的。当然这里的500km续航,不是nedc续航,我们假设120km/h巡航是nedc打8折,冬天因为温度和暖风能耗续航再打7折。合起来是5.6折。那么换算成nedc续航可能是500/0.56=893km。这是大部分情况下足足够的配置了。同时这个配置不会让你因为续航问题过多次数补能。那么制约有没有呢,有,一个是这个配置的电池补能速度是否能在半个小时充到80%,另一个是这个配置的电池总重量是否过重,在经济性上不是最优范围,比如电池电量减少一部分,电池重量少了一部分,占用空间小了,能耗少了,续航降低得却不多,价格还少了不少。可能更好卖了。
当然影响销售的因素不止这些,因为消费者是有非理性因素的,我可以不用,但我一定要有!所以即便只是10%的需求,即便500km就足够正常使用,但就是有很多消费者想要更多,那没问题。一定会有厂家为了这个提供相应产品,只是真的愿意为这个付出真金白银的人会有多少呢?我们拭目以待。好几个品牌都推出了1000km续航以上的产品。大家大可以用脚去投票
从消费者角度看,续航里程越高当然越好,提高续航里程当然是有意义的。
只是目前技术还达不到既能实现轻量化又能续航里程高价格还便宜。
技术达不到就好好承认,继续努力改进,发酸葡萄的话不是技术大咖该说的,那是营销人员的话语,这种需求怎么会没有意义呢?
苹果曾说过人们不需要大屏手机,结果呢?我们有了双摄、三摄还有双卡双待~(*・_・)ノ⌒*
产品永远是为了服务用户,当用户需要的时候,自己产品没有,竞品简直不要太开心。
中美汽车保有量2020年都是在2.5亿量左右,中国14亿多人口,美国3.3亿多人口,粗略算下中国人均汽车数是18%,100个人有18个人有车,美国是75%,100个人75个人有车。美国有车家庭多车是常态,中国呢?说不准双方家庭6个人能有一台车就不错了,这就代表电动车市场爆发后的购车人群,有且仅有这么一台小车车,需要节假日出游、探亲、出差。 @Long Yu ,龙哥说了中美充电桩私有率和分布的差异,我们国内高速充电桩并没有普及而且还要考虑已有充电桩损坏情况。去年刚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就针对充电桩加速布局做了重点指示,这就代表着我国很多新能源车主必需考虑开车长途出行的核心力量:电池能用多久?因为他们没有汽油车可以替换,所以他们也不确定在自己从江浙、广东回山陕甘鄂湘川渝云贵的高速路上会不会面临无电可充的局面,就必然需要长续航的电池。
中国市场是特斯拉第二大市场,国情的需要除非特斯拉觉得电池提升的成本没有被国内市场份额增长覆盖才会不考虑技术方向,否则,特斯拉会和苹果一样给消费者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但是私下必然调整产品以开发市场。
海外企业基于基本盘开发的产品到了中国都会有这种水土不服的现象,但是如今谁登陆了中国市场还不准备为它改变,那他可得好好瞅瞅那几个前车之鉴:三星、法系车还有不再灵验的索尼大法等等。
奔驰为了中国市场都推出加长轴距,特斯拉算个……
目前人类分析问题的方法,
首先是要确定一个域,然后再来谈这个域里面事情,
其实这个域,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大,
有没有意义,则要看老域中是否有成本优势的方案,比如20%成本优势,没有相对明显的成本优势,再建一套新的商业流,几乎没人会做。
新域中要看相较于老域,成本的切割是否有方案上的根本差异。成本其实都在那里,熵增理论限制死了,主要看切割方案是否能有更大空间,给商业流来填充。
超长程电动车,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不如共享电动车来得划算,换电池是个法子,但是两个方案的成本如何切割,是个难题。目前想到的可能方向:
1,碳税,拉开一次CO2排放和二次排放的差距。电动车的成本优势会更加明显,这样共享车的商业有奔头,长程场景下的车辆方案就好操作。
2,钠电池、铝电池如果成功量产、能进入持续改进区,这才是电动车的根本,换电车的夏天才真的来了。
哪个品牌高端会突破和持续领先?
iPhone还需要突破吗?iPhone是守擂者,国产安卓旗舰是攻擂者,至于谁能够突破高端,谁能够持续领先,这明显是针对于国内厂商说的。
用销量说话就可以了,尤其是高端旗舰的销量。
去年国内华为以外的高端旗舰,卖得和做的最好的两款,应该是小米11Ultra和vivo X70 Pro+这两款极致影像旗舰。
今年国内的高端旗舰,会是谁呢?
翻译翻译,什么叫渠道大变局?
渠道大变局,明显说的是现在小米新推行的渠道模式。
这张图就是卢伟冰说的“渠道大变局”。
左边的渠道模式,是现有的成熟的,非常强势的渠道模式;右边的扁平化的渠道模式,是小米正在采用的模式。
这个问题值得展开来好好说说,这两天之前拿着联发科工程机出来大锤特锤骁龙8gen1,大吹特吹联发科天玑9000的,应该脸都肿了。
现在实测跑分出来,天玑9000的优势,真的微乎其微,可能需要体质好,抽奖,电压等等加起来,才能得出比性能强于骁龙8gen1,且功耗远低于骁龙8Gen1,能效比大幅领先的结论来。
真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至于天玑8100,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3000元价位的明星。
2021年的爆款王是啥?我投在2021年2月份京东自营仍然有60多万销量的红米K40一票。
至于卢伟冰问的2022年的爆款王是啥?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红米K40的哥哥,红米K50!
2022年小米手机推荐?小米手机怎么选?小米手机哪个性价比高?内有小米手机推荐及选购建议。 - 王之葵托利的文章 - 知乎
第一反应:
52岁了还好意思叫姐姐,钞能力砸得小编七荤八素了吧?
第二反应:
不就是登个珠峰吗?
夏尔巴人向导都登了多少次了,里面又不缺50岁老人,不报道他们反而报导一花钱登山的凡尔赛素人游客。
吃饱了撑的吧。
第三反应:
又是辞职,
又是脱产锻炼,
又是登珠峰,
这阿姨钱很多啊?
我被工作压得,连想跟女朋友回趟娘家都不敢出来。房贷都要还不起了。
最后:
希望以后多一点这样的“正能量”报道。
什么翼装飞行啊,
什么甘肃探险啊,
什么珠峰登顶啊,
是吧。
谢邀。想起什么写什么,随时补充吧
hysteric 歇斯底里
laser 镭射/雷射 (现在叫激光)
motor 马达
engine 引擎
parkour 跑酷
vitamin 维他命 (又叫维生素)
bungee 蹦极
neon light 霓虹灯
UFO 幽浮
cool 酷
DDV 敌敌畏
sofa 沙发
cement 水门汀 (现在叫水泥)
ultimatum 哀的美敦书 (现在叫“最后通牒”,勿谓言之不预也)
opiom 鸦片
penicilin 盘尼西林
clone 克隆
gene 基因
chocolate 巧克力
bus 巴士
toast 吐司
cheese 起司 / 芝士
coffee 咖啡
radar 雷达
tank 坦克
rifle 来复枪
遇事不决先不要抬杠,反驳,因为没意义。俄罗斯乌克兰打仗大家抬杠反驳还有点价值,因为反正你也不能干啥,与你也没有太大直接关联。
房价则不同,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关。
其实说白了,意思就是投资房产升值的道路已经到头,现在要投资房产就是投资租赁。说白了就是炒股你不指望股票升值,而是指望股票分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