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年来,成龙的香港电影票房怎么惨不忍睹? 第1页

  

user avatar   xing-ya-ming-m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只说电影票房的话,2000年后成龙还是可以的,《特务迷城》(3000万仅次于《少林足球》、《瘦身男女》)、《新警察故事》(2100万,仅次于《功夫》、《鬼马狂想曲》)、《神话》(1800万,仅次于《头文字D》、《童梦奇缘》)、《宝贝计划》(2300万,仅次于《霍元甲》)都是当年香港华语片票房前三,2012年打着“最后一部动作片”旗号的《十二生肖》香港也卖了1200万,仍是年度票房第十。他在香港票房扑大街的分水岭是2010年的《大兵小将》,只有170多万,这数字跟他演《蛇形刁手》之前的号召力差不多,3年后香港市场彻底不灵,《警察故事2013》160多万,《天将雄师》90多万,《铁道飞虎》一天票房才7、8万,最终票房仅60多万,已经“退化”到1976年《新精武门》和《少林木人巷》的时期了。

到了2017年《英伦对决》票房150万港元,《机器之血》30多万港元,对于一个以年轻人为观影主群的市场来说,成龙已经完全没有存在感可言了。


但话说回来,这三部扑街倒能找到一些额外“理由”:《警》可理解为香港人不可能喜欢曾经从香港打到国外的超级警察陈家驹,到这集就成了内地公安钟文,而且又不怎么打;《天》嘛,成龙拍古装什么时候灵过?至于《铁》也可理解成水土不服,就像纯港片在内地部部扑街,怪不得人。

彻底“死直”的还该属《功夫瑜伽》,香港票房110多万。要知道,当年成龙可是香港春节档的霸主,尤其跟唐季礼的组合,95年春节《红番区》5700万,96年春节《简单任务》5750多万,当时谁跟他PK都是自取其辱;结果今年《功夫瑜伽》在香港避开春节,选情人节期间上映,票房还扑成这样,可见香港人多不待见成龙。相比,去年他大师兄洪金宝自导自演的《我的特工爷爷》,在香港卖了900多万,数字比他还漂亮。

所以,2010年后成龙在香港号召力可以说是巨星之末,拍古装上不了100万,演时装哪怕大片就100多万,都不到2000~2010年的零头了。还有,这17年来成龙的西片也好不到哪去,起初《尖峰时刻》三部曲香港累计票房3500多万,算过得去,毕竟香港观众并不喜欢香港演员拍西片,但两部“上海正午”累计不到2000万,《燕尾服》500多万《环游世界80天》300多万,都挺惨,数字相对好看点的是《功夫之王》1100万,后面《邻家特工》和《功夫梦》就跟他的华语片一样,扑到100多万。


相比之下,李连杰还好点,这十年最高是2100万的《投名状》,后面《海洋天堂》、《白蛇传说》都有300多万,《龙门飞甲》500多万,客串个《封神传奇》也卖200多万,跟他“一拼”的就是《不二神探》,100万出头。

再说说跟他俩一样去过好莱坞的周润发,近10年香港号召力只能说“看角色”,《大上海》500多万证明演上海滩大亨不灵,但演赌神拍《澳门风云》,不管有多烂,三部曲在三年春节档累计拿了8700万,都是港片年度前三,其中最烂的第三集香港都卖到2500万,算是近年最卖座的港片系列之一。证明港人一直挺喜欢发哥。至于《大闹天宫》、《华丽上班族》、《寒战2》这些客串作品算不算到他号召力里,见仁见智,个人觉得还是有其中贡献的。


说回来,成龙香港票房号召力下跌的第一个原因是他去了好莱坞。虽然像《尖峰时刻》、《上海正午》等片仍不乏观众买单(当中,《上海正午》和《尖峰时刻2》还是2000及2001年香港十大卖座西片之一,当时香港人还是喜欢成龙的),但无疑不是曾经那个拍港片、接地气的成龙,所以无法让香港人建立观影情感上的共鸣;另一方面,西片的动作场面也没有港片那么刺激凌厉(为了迎合外国人口味,武打速度只要港片的一半就够),既然都没港片好看,香港观众怎会继续捧场?

第二个原因是小龙女事件,但不至于毁了市场,毕竟男人谁不好色?至少这么多年,从没男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做到“大哥”的位置,还能对投怀送抱的女色毫不动容,所以成龙去好莱坞一圈,回香港还是有观众捧场。

但第三个原因才是核心:这十年来成龙言论太亲大陆,尤其说“香港台湾太乱了”,和菲律宾人质事件后说“香港人没有怨恨”,以及2012年说“香港已沦为游行之都”,就彻底激起民愤,加上后来吴绮莉带吴卓林回香港,被港媒追拍多年,更加剧港人对成龙的反感,所以几个因素合并,成龙被港人排斥也不奇怪。

当然,如今成龙也不需要香港市场,略举一例,从2016年暑期档开始,他一年内一口气上映了《绝地逃亡》(8.8亿)、《铁道飞虎》(7亿)、《功夫瑜伽》(17.5亿)和《英伦对决》(5.24亿)四部作品,内地累计票房都38亿人民币,这还是在一直被踩“老了打不动了”的前提下,从这点而言,相比4年一部加卖情怀的周星驰33亿票房,成龙的号召力一直都在,而且更没必要讨好香港观众。


一路看过不少香港人的言论,也问过一些香港友人。其实他们都承认,成龙曾经是最令香港人自豪的明星,尤其8、90年代香港电影黄金时期,他们对成龙的印象普遍是——没有人不喜欢他,至少没有人讨厌他。

原因在于,成龙作为香港人,本身没读过什么书,却凭艰苦奋斗闯出自己一番成就,而且拍戏肯吃苦玩命,创意上也是香港人聪明灵活,善于变通的写照,皆是所谓“狮子山精神”的典型写照,何况他确实令香港电影走向亚洲,闻名全球,让不同人种的观众说起“Hong Kong”就能想到“Jackie Chan”,对当时的香港人来说,确实脸上争光。

甚至从最简单的观影角度,当年花几块、十几块、二十块港币就能看成龙搞笑加玩命,还有各种“高大上”的飞车爆破和异域风情,任何人都会觉得值回票价。所以从1979年到2009年,成龙可谓所有香港明星中,本土票房号召力最稳定的一位,“双周”实在不是他的对手——

1979

《笑拳怪招》545万(年度票房冠军)

1980

《师弟出马》1103万(年度票房冠军,破纪录)

《杀手壕》578万(年度票房第三)

1982

《龙少爷》1794万(年度票房第二)

1983

《奇谋妙计五福星》2200万(年度票房第二)

《A计划》1932万(年度票房第三)

1984

《快餐车》2147万(年度票房第五)

1985

《福星高照》3075万(年度票房冠军,破纪录)

《夏日福星》2891万(年度票房第二)

《警察故事》2663万(年度票房第三)

《龙的心》2034万(年度票房第四)

《威龙猛探》1392万(年度票房第十一)

1987

《龙兄虎弟》3547万(年度票房冠军,破纪录)

《A计划续集》3146万(年度票房第三)

1988

《警察故事续集》3415万(年度票房第二)

1989

《奇迹》3404万(年度票房第二)

1991

《飞鹰计划》3905万(年度票房第二)

1992

《双龙会》3323万(年度票房第九)

《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3261万(年度票房第十)

1993

《城市猎人》3076万(年度票房第四)

《重案组》2744万(年度票房第七)

1994

《醉拳2》4097万(年度票房第二)

1995

《红番区》5700万(年度票房冠军,破纪录)

《霹雳火》4564万(年度票房第二)

1996

《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5750万(年度票房冠军,破纪录)

1997

《一个好人》4542万(年度票房冠军)

1998

《我是谁》3885万(年度票房第二)

1999

《玻璃樽》2754万(年度票房第二)

2001

《特务迷城》3001万(年度票房第三)

2004

《新警察故事》2111万(年度票房第三)

2005

《神话》1706万(年度票房第三)

2006

《宝贝计划》2345万(年度票房第二)

2009

《新宿事件》1380万(年度票房第七)


另外,成龙巅峰时期在香港的观影人次也非常强大,共计8部港片超过200万人次。数量为香港明星第一。对比一下,2009年香港票房1.78亿港币的《阿凡达》,观影人次不过145万,2016年数字打破香港华语票房纪录的《寒战2》6682万港币,观影人次也不过89万。

1、《福星高照》250万人次

2、《龙兄虎弟》236万人次

3、《夏日福星》234万人次

4、《奇谋妙计五福星》218万人次

5、《警察故事》215万人次

6、《A计划续集》207万人次

7、《警察故事续集》205万人次

8、《飞龙猛将》203万人次

那30年来,成龙在香港上映了33部由他主演的港片,7部是年度票房冠军,5次打破纪录,有25部进入年度票房前三,29部进入年度票房前五,只有1部《威龙猛探》没进入年度票房前十,而且从1978年的《醉拳》开始,成龙合计有19部港片位居年度卖座冠亚,迄今仍是香港明星之冠(周星驰13部,周润发6部)…这无疑是香港人曾经都喜欢他的证明。

94到99年,成龙主演了7部港片,在年度票房上非冠即亚,只按票房而言,更是一举拿下90年代香港上映的1460多部港片卖座冠亚军(《简单任务》5750万及《红番区》5700万),可谓他在香港市场的一大巅峰战绩。

而且那些年,成龙先后面临许氏兄弟、最佳拍档、周润发和周星驰等票房大鳄的冲击,期间虽也落败,却一次次反超了他们,可见香港人对这位动作巨星的深爱。

还有一个细节,当年香港人一度把全盒、红包和成龙统称为“贺岁三宝”,即过年的时候都习惯去看成龙的电影,堪称“合家欢”的代名词。换句话说,当年香港春节档,成龙确实有“独霸武林”的号召力,对香港也有着文化层面上的影响。

如今即使不喜欢成龙,香港网民仍对记忆中成龙的贺岁片津津乐道:

正因如此,对比近年票房,实在让人觉得这是两个成龙!

2010

《大兵小将》:170万

2012

《十二生肖》:1200万(成龙最后一次打入香港十大卖座片)

2013

《警察故事2013》:158万

2015

《天将雄师》:93.5万

2016

《铁道飞虎》:60万

2017

《功夫瑜伽》:181万

《英伦对决》:160万

《机器之血》:35万


事实上,如今香港人都不喜欢成龙,其实多少有“爱之深恨之切”的意思,毕竟曾经这样一个足以代表香港精神的人,近十年居然完全站到对面去,几乎所有公开言论都没有任何“支持香港”的意思,反而骂香港“太乱”,试问港人如何接受?换句话说,如今成龙在香港不受待见,背后其实是港人的另一番心态:当年多喜欢他,现在就多讨厌他。


然而换个角度,是否完全是成龙的错呢?他口无遮拦确实是没文化的代表,但近20年来,由于他打入好莱坞,成为全球级的巨星,自然也逐渐成为国家的文化形象代表,从“身份”上,自然比当“香港代表”意义大得多——换句话说,如果你是成龙,你也不会舍“陆”逐“港”吧?

从这个层面来看,依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近10年来,香港和内地的社会矛盾愈发明显,逐步恶化到“亲大陆=反香港”的地步。在这节骨眼上,作为“国家代言人”的成龙,自然难以再站在香港立场上发言,所以,实质也是这个国家给予的身份,“切割”了成龙跟香港之间的所谓情感沟通,在如今香港人眼里,成龙跟“香港”已没联系,又怎会待见他呢?

说的再“形象”点,成龙这些年的言论,在香港人听来无异于一对情侣或夫妻得知对方出轨,先是惊愕不解,继而因爱成恨;而现在香港人对成龙的看法,则等于是分手后撕破脸的伴侣们,反目成仇,不相往来!


但哪怕近10年香港人如此讨厌成龙,成龙其实也“赢”了。因为香港人每每出埠,外国人听到“Hong Kong”,第一反应也还是“Jackie Chan”,或许香港人会极力澄清他“不代表香港”(甚至直言他是“香港之耻”),但外国人基本都听不进去,而香港人最后只能无奈承认:不管这几百万人多讨厌成龙,他始终是香港在全球几十亿人眼里的代名词之一,除了他(李小龙是美籍),再也没有更让全世界熟悉的香港人了...

这样来说,成龙还需要香港人“待见”他吗?


再仔细推敲,现在香港人对内地题材的电影毫不感冒,即使有香港巨星参演也不爱看。近年香港人虽讨厌成龙,但其实没把他从《大兵小将》开始的电影算作“港片”(包括《十二生肖》,在不少香港人眼里是成龙“拍大陆马屁”),何况成龙这些年也真没再拍香港题材了。

相比之下,香港人迄今称为“民间特首”的刘德华,近年几部跟内地合作的片子也跟成龙命运差不了多少——

《富春山居图》:192万

《失孤》:272万

《解救吾先生》:162万

《王牌逗王牌》:163万


还有陈可辛,拍内地题材后票房跟UFO时期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中国合伙人》:200万

《亲爱的》:23万

《七月与安生》(监制):115万

《妖铃铃》(监制):124万

《妖铃铃》可另说一句:同样是吴君如主演加群星阵容,香港题材的《金鸡sss》和《十二金鸭》票房分别为4100万和2400万,前者还是2014年华语票房年冠,但《妖铃铃》因为是内地题材,香港人只有一句理由:“都不是拍给香港看的。”结果票房差距就如此巨大,可见他们“切割”得很清楚,但背后也反映了“心胸”的问题。


曾经在香港掀起武侠热潮的徐克呢?除了跟周星驰合作的《西游伏妖篇》在香港贺岁档有2400万票房,其他更主打他招牌的片子在香港也都惨不忍睹:

《龙门飞甲》:500万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312万

《智取威虎山》:35万

《三少爷的剑》(监制):38万

《奇门遁甲》(监制):59万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50万


但是,现在无论成龙、陈可辛还是徐克,还用理会香港市场么?在内地的合拍大片潮流下,他们早就不care香港观众的口味了。甚至再看以下这个票房排名,香港观众的选择口味,还值得让香港影人“留恋”吗?(转自Mtime时光网)

2018年上半年,华语片最卖座的《栋笃特工》挟春节观影才4000多万,其他破千万票房的也是寥寥数部,跟西片比起来,已经到了“死绝”的地步。不信?看看上半年十大卖座西片和华语片——

(1)十大卖座西片

1、复仇者联盟3:1.53亿

2、侏罗纪世界2:8102万

3、超人总动员2:7146万

4、黑豹:6331万

5、碟中谍6:6026万

6、蚁人2:5720万

7、死侍2:5439万

8、与神同行2:5374万

9、头号玩家:4655万

10、移动迷宫:2354万


(2)十大卖座华语片

1、栋笃特工:4470万

2、我的情敌女婿:1742万

3、反贪风暴3:1732万

4、捉妖记2:1609万

5、逆流大叔:1533万

6、西游记女儿国:894万

7、红海行动:871万

8、黄金花:601万

9、低压槽:471万

10、某日某月:393万


所以香港人眼里还有“华语片”可言么?放弃就放弃呗。截至今年目前,《寒战2》已从下表的第19名跌到第24名,换句话说,香港新世纪以来票房前20名,再也没有华语片的踪影。

对比一下80年代香港中外电影票房(只看数字)前30名,就知道现在港人对华语片多不走心:

1、八星报喜:3709万

2、赌神:3624万

3、龙兄虎弟:3547万

4、英雄本色:3465万

5、警察故事续集:3415万

6、奇迹:3404万

7、飞龙猛将:3358万

8、监狱风云:3162万

9、A计划续集:3146万

10、合家欢:3124万

11、阿郎的故事:3091万

12、福星高照:3075万

13、鸡同鸭讲:2938万

14、最佳拍档女皇密令:2929万

15、夏日福星:2891万

16、富贵列车:2812万

17、老虎出更:2786万

18、第一滴血3(西片):2773万

19、富贵逼人:2714万

20、最佳拍档千里救差婆:2701万

21、警察故事:2663万

22、最佳拍档:2604万

23、富贵再逼人:2581万

24、秋天的童话:2555万

25、三人世界:2468万

26、第一滴血2(西片):2464万

27、夺宝奇兵3圣战奇兵(西片):2427万

28、公子多情:2357万

29、至尊无上:2329万

30、最佳拍档大显神通:2327万


90年代香港中外电影票房前三十名,数量也只有7部西片,其他都是“双周一成”把着。周星驰产量最多,占了13部;成龙和周润发90年代合计拍了21部港片,也占到其中的10部。所以“双周一成”在30部里占了23部,除了《风云》都是三人统治。

80年代就是“一周一成一杰”,成龙、周润发、许冠杰占了30部卖座片里的20部。

泰坦尼克号(西片):1.14亿

侏罗纪公园(西片):6189万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西片):5823万

警察故事4简单任务:5750万

红番区:5700万

赌神2:5223万

审死官:4990万

独立日(西片):4938万

家有喜事:4890万

生死时速(西片):4643万

霹雳火:4565万

一个好人:4542万

逃学威龙:4383万

风云雄霸天下:4153万

赌圣:4133万

醉拳2:4097万

鹿鼎记:4086万

食神:4086万

赌侠:4034万

唐伯虎点秋香:4017万

97家有喜事:4016万

碟中谍(西片):3962万

飞鹰计划:3905万

我是谁:3885万

国产凌凌漆:3752万

武状元苏乞儿:3742万

花旗少林:3703万

真实的谎言(西片):3702万

破坏之王:3691万

鹿鼎记2神龙教:3658万

我爱扭纹柴:3648万


80年代,成龙只主演了16部港片,8部打入10年来三十部中外卖座片行列;90年代成龙只主演12部港片,7部打入10年来三十部中外卖座片行列,所以他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票房号召力无疑是顶级的,只周星驰能跟他一战。但作为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成龙如今说“已经没有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走不出去”,你觉得是“实话”还是“忘本”?

=======================================================

如今香港人虽然不喜欢成龙,但也有一个“习惯”,就是会把他的电影成就区分开来。尤其在浏览高登论坛后,的确发现香港人都不否认成龙迄今在海外,仍是“香港”的代表:

如今对于成龙,香港人普遍是“讨厌其人,佩服其成就”,看这些留言就知。连不喜欢他的群体都这样肯定他,可以想象在外国成龙拥有怎样的地位:

成龙具体在香港不受待见的原因,这个高登网民的说法也如我所言,是成龙影响力太大却在骂香港,而且太亲大陆,除了引发香港年轻人的不满,年纪更长者也觉得他“背叛”了香港,说到底,香港人对成龙的电影和成就,心理还是可谓“服气”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东亚四个主要电影出产区(大陆,香港,日本,韩国)的综合水平? 
  因银行房贷延迟 2 个月,上海一购房者被判赔偿卖家索赔的 490 万元,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为什么一部分香港人不那么喜欢成龙? 
  如何评价重庆共青团关于公知的高赞评论? 
  如何看待陈丹青老师圆桌派上说的关于普通年轻人跳楼问题? 
  湖北15岁男孩救落水女同学溺亡,生命最后一刻他将女孩推到岸边,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追求民主的同时不被认为是美分的正确姿势应该是什么样的?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提出「招聘不得限定男性或男性优先」,有哪些意义? 
  福建女教师在日本北海道失联,仇恨日本 ,是否应该去日本旅游? 
  现在找一个愿意一起打拼的女孩很难了么? 

前一个讨论
唇纹特别明显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改善?
下一个讨论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铜的用量都极其巨大,尤其是在货币上,但是为何一直没有广泛使用金银本位货币?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