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更新
原本以为谈论房价这个事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毕竟中国年轻人都是苦房价久矣,没想到因为把中美作对比,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
我的回答其实就是两句话,概括为两个问题:
1.中国的房价高不高?
2.中国的高房价有没有增加海归人才的定居成本,成为其回国的阻力因素?
以我周边的实例,虽然很多人不归国都有自己具体的理由,但这些在海外定居的朋友聊起来往往感叹国内房价太高了(而且是价高质低那种),对他们而言,即使不考虑变换环境的成本,高耸的房价已经有足够的劝退效果。
我本无意将中美做各方面的对比,奈何评论区很多人自发变身红小将,各种帽子就扣上了
评论区有很多人点在于:美国也不是那么好,有房产税,有新冠,有种族歧视,枪支泛滥,毒品泛滥,医疗费用高,这跟我说的有关系吗?退一步讲,诚然这些都是定居美国的不利因素,但是这些都没有阻止海外人才留下来,是不是侧面说明这些因素影响也不是那么大,或者是中国也有很多不利因素阻止他们回国呢?
然后说到美国房价的问题,其实知乎已经有很详细的讨论,可以移步看看相关回答
https://www. zhihu.com/answer/405764 274
我补充一点,很多人说60万美元是美国乡村的房价,不能跟国内一二线城市房价比,这是混淆概念。既然咱都谈论海外人才了,好歹谈论的是中产人群吧,中美的居住文化,经济环境不一样,中产面临的主流房产选择也不一样,美国中产住乡村大house(其实完全不是乡村,相当于郊区),中国中产住城市地铁房,所以针对中产的情况,美国郊区大houseVS中国城市地铁房(就不说学区房了),以这两者对比才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抛开中美国情单纯对齐地理条件,不是吗?哪都有便宜房子,觉得美国郊区house对应的就是中国农村自建房的可以休矣。
其实,抛开居住条件不说,也不谈论收入房价比这些,我认为中国房价的独特在于:中国的年轻人现在已基本不可能单纯靠自己努力赚钱买房了。
这是很要命的一点,这意味着两代人的财富都被绑定在房产上,老一辈人的医疗养老支出,年轻一代的消费、投资、教育支出都被极大压缩,内需萎顿,知乎上讨论中国房价对经济发展利害关系的帖子也很多,我就不再赘述。有一点毋容置疑:房价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社会问题。
美国有自己的社会问题,贫富分化,种族歧视,医疗昂贵,毒品枪支泛滥,经济脱实向虚等等,要数可以数一箩筐,但要承认中美住房负担上的差距有那么难?
还是那句话,我无意将中美全面比较,中美都有自己的社会问题,我谈论房价时也不是要贬低中国,我足够爱党爱国(看我头像就知道),但我也认得清现实,中国的亿万年轻人正在为房价焦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海外人才,有理由相信他们中很多人不愿意陷入这种焦虑中。
对于评论区那些一看到“中不如美”就恼羞成怒龇牙跳脚的人,奉上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内心强大,做好自己。
————————————
以下是原回答:
没人提房价吗?
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买房要掏空六个钱包,背上几百万贷款,还只能住30年房龄的二手房,在美国60万美元就可以住前后花园的大house,不用操心户口,买车也不用摇号,美国中产年收入差不多10万/人,夫妻俩三五年就就能全款买房,不用操心房贷车牌学区这些乱七八糟的现实问题,踏踏实实工作,搞搞研究,哪里不比国内强?
说句不怕打你们脸的话,在坐的各位也就是没能力出国,若是有能力定居国外,大部分恐怕都不愿意回来。
回国以后也是当几年临时工然后被腾牛踹客踹走啊。
当然,回国被踹走的就不是人才了,只有没回国的才是人才。
归根结底,是上位者没有识人之明,只能依靠外国人的评判确定谁是人才谁不是,至于人才成长的环境那就更加没有了,所以才造成了人才都跑到外国的假象。
不想卷,科研想要尊严,不喜欢人情世故,钱多,不想卷缩在几十平米500多万还30年的房子,不想6年内必须评上副教授不然离开,不想加班到半夜还接到工作电话,不想快下班的时候“临时”开会,不想愁眉苦脸,不想被别人挑剔“上进心”,不想你失败是因为你努力不够,不用孩子回老家上学你在没户口的城市里打工。这些东西还不够么?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毕业生,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35岁都能被迫退休了,除了工厂熟练工(深圳龙华2200+底薪,加班绩效2000+,共4000+。),大多数的行业都是人比岗多,多你一个不多,缺你一个不少。每年还有大量毕业生难以消化。很多年前最好的人也都去外企,华为是靠着985211这帮人搞起来的。清北优势明显,985211爆肝干也够用。
相对移民,清北大多数还是在国内就业的。同样比起移民,一帮清北的去高中教书,做公务员,也不见得就不浪费,别人干也都差不多。我同学里一个当年崇拜的女学神,本科后保送研究生,不是很想科研,就去大学当个辅导员,这个岗位是有价值的,但是对她这么棒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没有学以致用,就是浪费。反正我是是很惋惜的。当然她也看得开,说在大学自己也是普通人,不再是学霸。各有各的看法吧。
岗位不缺人,内卷严重,不如海外工作生活,自己惬意,也给其他人一些机会,少一个普通岗位,房子,。提升了华人整体生活质量。增加海外华人在本地的比例,才能让华人后代有华人的样子。美国华人不会说中文就是中国人太少,没有语言环境。你到马来西亚转转,大批会说中文的华裔,就是比例高么。怎么着美国欧洲也得干到10%亚裔。海外的亚裔多了,纽带建立起来了,科研学术生意文化的相互理解更多,对中国也是好事。
中国人就应该星辰大海,中国发展没错,不过中国人遍布全球提升生活质量也很不错。就看你是把自己完全绑定在国,还是中华民族上。个人认为长期上是不矛盾,而且是相互促进的。蔡崇信是加拿大国籍美国绿卡,但也是中国台湾成长起来的(1964年1月1日,蔡崇信在台北市出生,曾就读台北私立复兴小学、中学,13岁时,移民至美国。)。他在美国,网队中场表演出现舞狮,扇子舞,也是中华文化在美国的渗透。。同样的这个外籍华人在美国工作,还带着高盛的美刀来投资,支持了阿里的免费战略。在大陆灭掉了eBay然后开始收费收网。没有这比投资的烧,在众多竞争对手里,阿里还是不是那个存活下来的也不太好判断。另外一个是当当网,李国庆和俞渝共同创立当当。俞渝在华尔街从业多年,初创资金也是俞渝从华尔街拉过来的。所以你说这些海外的华人到底对中国是不是正面的作用?可以说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海外华人比例的上升,就像从中国源起的神经网络越来越发达。没那么多的触手,我们怎么知道读者公知眼里海外都是片面和杜撰的?世界会更理解中国,中国也会更懂世界,连结得更紧密。举个很不好听的例子,国外某一领域崛起了,中国公司挖老外专家来只会事倍功半,拿钱放人家门口也不一定过来,人家第一不习惯中国的生活,其次也知道你想一锤子买卖套完了信息还是让中国来管,而不是一口洋文沟通费劲的老外,就是个短期伙伴。但是你拿着钱把华人专家挖过来人家可就能把……过来。
你也可以说不缺毕业生,缺顶级人才。这点不否认,不过这些留在海外的人,大多也是普通人。大多数做普通的技术,财务,律师,厨师,房产中介这种。他们在那边是普通人,回国也是压力巨大容易被35优化的普通人。真正顶尖的人还是少数的少数,况且他们在国内也不见得能获得海外的成就。可能人造就自己,也可能是环境造就人。功成名就,把海外的那套玩明白了,国内招过来直接带理念,带技术,甚至带资金来不是很棒吗?即使5%,也比一帮人自己卷着一潭死水强。
中国强,但也要警惕民族主义和排他主义。不能说狭隘,但也是另一种思维上的闭关锁国,是一种懒惰图省事的思考。对我们的国家,或者民族都不一定是件好事。
人才流失很可怕嘛?我看不见得。
计划经济的体制是很害怕“人才流失”的。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大学培养多少人才,完全根据经济体系和发展计划的需求而定,大体匹配。这种体制下,如果人才大规模流失,那确实会出现人才短缺的。所以,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特别害怕本国人才跑路,一般伴随着各种形态的“柏林墙”。
而且那种体制还容易养懒汉。一入学就预定了未来的“坑”,很多人大学里纯粹就是混的,反正毕业包分配。到了单位一样,都是国家单位、国家干部,摸鱼的摸鱼,布朗运动的布朗运动,效率低下。
但我们早就扬弃了这种低效体制。如今是“饱和式人才供给,养蛊式分流淘汰”。比如需要100个工程师,我们大学的相关专业可以招500个工科生,让他们去抢、去卷,最终抢到了好职位的卷王,就是我们最需要的人才。
当然,在这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人,或自暴自弃、自甘堕落,或心怀畏惧、改行逃离,或者干脆就“人才流失”、远走高飞,但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最终能选出实际需要的优秀人才,因为基数摆在那里。
#人才流失#
这是因为中国在1990-2015之间的基本国策是先谋求在中低端基础制造业寻求压倒性优势。
这个区段的主要内容是接触、消化、吸收国外既有技术,嫁接到以全民所有制基础为保障的深度产业要素布局能力上,形成对世界所有其他地区的压倒性优势。
一来将自己牢牢嵌入全球产业链,成为国家生存的战略屏障;
二来为在所有领域全面追赶技术前沿,个别对大基建有路径依赖的领域全面超越西方集团,以及某些前沿制造领域谋求互先优势打下现实基础。
在这之前,中国不是没有尝试过参考苏联模式建立全面的基础研究机构,供养大量的研究人员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但是就像芯片产业一样,问题的瓶颈往往不在于基础研究,而在于即使原理性的研究已经完成,也在产业方面存在大面积的、近乎无能为力的缺环,使得种种实验成果根本无可能落地,只能成为高科技废纸。
举个例子,其实光刻机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但是设若某个中科院所在90年代提出了某个光刻机的新发展路径,甚至做完了理论计算和大尺寸的模拟,这个研究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无论是精密制造技术、精细化工技术还是自动化控制技术、高端厂房建造技术等等环节的缺失都足以让你白忙一场。
没有技术上的基础条件,没有补足工业化的课,没有强大的“中低端”产业能力,在中国供养大量的学术机构,本质上只是在徒慕虚名而浪费实力。
这个就是在1990-2015之间,中国知识分子普遍失望和痛苦的时代背景和底层原因。
这个期间,看似基础研究“逐年上扬”,但其实那是中国经济规模飞速膨胀导致的绝对值增加,这与同期的高校毕业生培养规模完全不成比例。
90年代之前,名校重点专业的研究生会找不到研究工作和教职是很罕见的——而研究所和教职其实大有“清要”的意味。除了和国防战略相关的部门之外,当时的研究生涯是相当“翰林院”的。
年纪比较大的人应该还记得,当年高校大幅扩招其实是和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废除同步的。
这导致关于新教职、学术职位的竞争远远的比2000年以前激烈。
说句不客气的话,按照1995年以前的标准,在这里感叹“中国不给人才出路”的青年们,根本没有资格和机会上大学,更不必说考上研究生和博士生了。在那个时间维度里,你根本就不算人才,也不可能获得像现在这样足以自信为人才的成绩,你自然也不会哀叹什么“中国不给人才机会”了。
换句话来说,从比例上讲,中国的学术研究事实上是1995-2015这二十年里被悄无声息的调整了战略。
是时代的要求,世界局势当时的状况,限定了中国的国家战略必须作出这一调整。
中国在这二十年,需要的是技术员、工程师和能尽快熟悉先进制造工艺的工人,是与大量小微生产单元相适应的高中低层的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大量的掌握英语技能和国际贸易知识的对外交往的贸易人员,以及胆大心细、敢于冒险、富有企业家精神的闯王。
没有这批人涌现出来去生发和造就学术研究成果向产业转化的丰厚土壤、产生真正丰富而真实的学术需求以及提供学术研究所需要装备条件(如大型深空望远镜、对撞机、聚变模拟装置、超高因素风动、超级计算机……),单方面的遵从“万般惟有读书高”的“祖训”去盲目“给高端人才学术机会”的策略,在极其紧张的财政条件下、在极其紧迫的发展窗口期,浪费本可以发挥更大的现实意义的宝贵智力资源,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愚蠢。
就像勒紧裤腰带买种子往水泥地上撒一样愚蠢。
在这二十年里,传统意义上的“高知阶层”是非常痛苦的。
第一,感觉自己不受重视,缺少人生价值感。
无论是从师门传承上,还是从知识分子的个人人生期待上,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可以把红线划在90年代的本科,2000年后的硕士,2010后的博士上——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翰林大学士”的体面和高傲。
以从事纯学术、抽象思考、原理性探索为“正道”,“本命”。
而这却偏偏在这二十年的喧嚣沸腾里并不符合时代的重点——重点已经从抽象研究大大的转向了配合工程需求和市场需要,转向了自己打从心眼里看不起的技术应用领域。
这自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落寞过客”感,每天都会怀疑自己的人生选择。
所谓“不平则鸣”也。
第二,对快速变化的学术生态的极端不适应。
战略重点滑移了,谁也不知道也怎么去对待这种史无前例的结构性变化,自然是要“鼓励探索、大胆创新”,于是学术界的价值评价体系来了个百家争鸣。
这种“百家争鸣”,对于没有这个清晰历史认知的知识分子们来说答案几乎是注定的——“不成体统、乱搞一气”。
问题是,变法这种事,有不乱的吗?有可能做到人人对结果满意吗?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商鞅”、“王安石”、“张居正”们想不背骂名,是根本不可能的。想要学术界经历这跟过程而没有冲天怨气,是根本不可期待的。
这也是大量学术工作者在这期间尽管努力“反映问题”、“抗争”但却总是收获充满无力感的结果的原因——决策层对待这个问题有早有心理准备的历史性判断,不会轻易被这类情绪化反应动摇。
学者——尤其是专业集中度太高的学者——心理年龄往往偏低,有些甚至赶不上自己的生理年龄。
而政治家——尤其是中国这样的特殊国家的掌舵者们的心理年龄——如果上位非出侥幸的话——往往会大大超出生理年龄。适逢历史巨变时期,亲身经历、甚至亲手参与历史创造的政治家精英,心理年龄甚至可以远超人类生理年龄的极限。
见过多大世面,就有多高的上限,这道理一点也不玄妙。
可想而知,这两者对于同一发展过程的健康度判断,往往有天壤之别——学者们觉得“乱象纷呈,国将不国,完全没有希望”,甚至难以克制不在课堂上、茶余饭后、眉梢唇边散发出这种怨愤。
另一边却老神在在,这种程度的扰动完全是意料中事,是题中应有之义,对学术界来说固然有不可避免的心理挑战,但其实机遇与危机并存。
机会永远属于看得清时代潮流,不多在情绪上浪费的精力,勇于采取实际有效尝试的人身上。
说这些话的一大原因,在于要警惕你自己的老师、学长在这些茶余饭后,向你传播的这种ta们自己难以觉察、也难以超越的并非全然切合现实的怨气。
回归本题——1995-2015之间的“高端人才出走潮”,其实更多的是两个因素造成的表象。
一个是硕士以上毕业生的量大量提升,远远的超过了国内学术岗位的供给,这很自然的会导致不少人流向产业界和海外。
流向产业界的,往往需要背井离乡去沪漂、北漂,难免有一段艰难经历,这会形成伤痕记忆。
流向海外的,如果在海外找到学术机会,自然会被两边存在的条件差异冲击,产生“国内不行论”。在国外没能在学术界扎根立足的,又会苦于国内学术机会早已竞争过热,难以回国立足形成负面感受。
另一个则是我们刚才已经说明的——现有学术从业者对学术体系的转变期、纷乱期的无所适从。
这个时期足足维持了20年,足够形成两代人的时代记忆,当然会惯性的产生现在你在国内各种媒体平台上看到的这种“劝退”风。
怨气冲天。
但是,你应该注意到了上面一直在反复指出的这个时间节点——2015。
2015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2015年3月12日,英国率先报名加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次日瑞士也提出申请意愿,随后,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也表态跟进。韩国、俄罗斯等域内国家和巴西也在申请截止日期3月31日前相继申请加入意向创始成员国。
2015年4月20日,在中国大陆领导人访问巴基斯坦期间,中巴之间签署了总共51个项目的合作协议和备忘录。
2015年6月18日,中铁二院与俄罗斯企业合作,准备新建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并与俄罗斯铁路公司正式签约,总金额约24亿人民币、设计时速最高将达到400公里。
2015年,中俄蒙宣布推动制定并商签《中俄蒙国际道路运输发展政府间协定》。
2015年9月上旬,中泰签署中泰铁路合作的政府间框架协议。
2015年10月16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国企业联合体与印尼维卡公司牵头的印尼国企联合体签署协议,双方组建合资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雅万高铁项目。2015年11月13日,中国和老挝举行铁路项目签约仪式,将建设云南省会昆明至老挝首都万象的高铁,全长418公里,项目总投资4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0年前建成通车,之后确定在老挝段的磨万铁路计划于2021年12月通车。
2015年,经中国政府与吉布提政府协商,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吉布提共和国首都吉布提市建设保障基地并派驻必要的军事人员。主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非洲及西亚方向参与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提供保障,并且便于更好地执行军事合作、联演联训、应急救援、撤侨护侨等任务,同有关方面一道维护国际战略通道安全。
2015年3月27日,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表示,《中国制造2025》方案已经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5月8日,该方案由国务院公布,并于5月19日印发。
2015年,中国的国家定位和时代需求已经转变了。
十四五计划期间,每年社会总科研经费增长的目标是大于7%,做做算数——五年累计要大于40%。
这是最低指标。
你们可以算算未来中国的体制内外会产生多少新学术岗位。
说点直白的——你们的前辈唉声叹气、痛心疾首,对不对另说,毕竟有ta们的根据。
如果你是现在正在求学,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你也学ta们唉声叹气,来个“应劝而退”,那可真恐怕是“49年加入国军”,要成为自己的遗憾。
美国打算和中国科技脱钩,对学术界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那意味着从此美国人已经搞出来的东西,你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叹气放弃了,你再搞一遍,一样有经费给你。
嫌国内的需求竞争激烈,那么一带一路国家的需求你考虑过吗?
比如,如何在赤道干旱条件下发展大豆产业?在国内怎么提高大豆产量的论文一大堆,在津巴布韦种大豆的论文是不是还有这么多人跟你抢?
比如,如何在国内如何精炼铜的论文一大堆,在赞比亚进行不依赖高技术条件进行初级矿石冶炼、以大幅降低对运力压力的工艺研究,有多少人跟你抢?
比如,如何在不发达地区最低成本的建设简易机场?
比如,伊斯兰意识形态研究?
比如,中亚社会研究?
多跑跑大使馆,没准比跑学术会议有更多惊喜。
过去二十年,中国的“严重人才流失”本来就是半个伪问题——本来就是过量溢出,根本不存在“短缺还流出“这么回事。
未来二十年,这更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伪问题——不仅净流出速度放缓,而且还会发生从世界向中国聚拢的流动。
你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学者——不仅仅是华裔——向中国流动。
到时候的问题就不是“人才流失”,而是凭啥位置留给你。
等着看吧。
我研究生在武汉读的
我那一年毕业的,除了几个留下来读博的,两个武汉本地的,剩下的都去了北上广深
差点也是杭州
为啥?
武汉没这个岗位啊
我一个武大学生物博士的前女友,都去了投行了,你这找谁说理去?
把武汉放大成中国
北上广深换算成欧美发达国家
就很好理解了
北上广深的高科技企业,太强大了,摧毁了武汉的企业
武汉本地高科技企业非常的少
吸纳不了高级知识分子
本科生或者专科生就够用了
硕士都用不到,更何况博士?
中国现在也是这样子,除了国家死保的几个项目,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欧美高科技企业的倾销地
富士康不需要博士,中专都够了
苹果本部光一个摄像头机械装置的研发升级就能解决好几个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就业了
中国的么·············除了华为等少数几家,剩下的无非就是买买买,拼拼拼,全部加起来甭说斯坦福博士了,本土博士都用不了几个
就说最近美帝封锁,我们要搞芯片
结果没解决几个博士就业
最多解决了几个经济学博士和法律博士的就业··········好让老板更好的骗国家补贴·········
你能怎么办,你也很绝望啊
国外竞争压力小啊!Google之类的公司在中国被捧上神坛,在中国能拿Google offer的都牛得不得了。可是在美国进Google、FB当码农不是啥了不起的事,水校硕士刷题进去的多了去了。(虽然人家”出身“不好,但是人家还是有水平的)。我们这种排名刚刚进美国前100的学校,每年都有中国硕士拿Google之类的大厂的offer。他们本科学历也就是末流211,甚至不是211。要是他们在中国读硕,别说Google了,能进百度都烧高香。
人才外流对国家是坏事,但是对职场上的年轻人是好事呀!要是海外的科学家、工程师都回国,job market得卷成啥样?
人才流失哪里严重。。。。。。
学术圈的人都知道,圈子一年比一年卷的厉害,水涨船高的速度简直可怕。
你晚一两年回来,就可能本来算人才的,现在已经不算了。这是人才回流严重的特征而不是人才流失的特征。
简单的说法:中国市场和资本,暂时吸纳不了那么多的高端人才。当然,你说美国能吸纳,那也是见鬼的胡话。
本质还是我们当前的生产力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需求的不匹配。我们可知中国也可指人类。
不是“人才”,是“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