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反感「亲戚」这个人群? 第2页

        

user avatar   fen-zhong-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必须要结合现有的背景来答,同时也要分清社会层次的不同年轻人来答。

中国以及世界的其他国家和都在经历巨变:

1.冷战后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未结束但发展迅速。

2.社会开始逐渐福利化,同时因技术的进步劳动作为谋生的目的开始渐渐削弱。

3.巨大城市化的形成和互联网的成熟重构了人际关系。

这就导致了年轻人的三观与父辈差异巨大,以前也会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关键的问题如生育,婚姻,性向等有巨大的分歧。同时,因为手机的普及(感谢乔布斯,谷歌,雷布斯)和社交软件的成熟,让人们极其容易的满足社交的需求。对于知乎上的群体来说,首先是三观必然的会与传统的父权小农家庭产生巨大的冲突,集中的体现在择业,婚姻,女权等问题,二则是家族的重要作用——对冲可能的风险,相互扶助对于年轻人来说意义不再特别重大,这是对于知乎上的年轻人群体。

当然,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且有较多问题的国家。传统的家庭观念依然对许多人有深远的影响。对于中国的工人阶级来说,传统的重视家庭的思想依旧还是十分受欢迎。对于80后及以前来说,他们经历了较为落后的时期,可能也会趋向保守。但是因当看到的上,年轻人,或者说有一下特点的人:

1.拥有容纳“异类”的能力。

2.积极的面对亲情关系,希望挣脱或已经挣脱被宗族权力异化的亲情关系。

正越来越多。

这是后工业时代必然出现的,我们应当去斗争异化背后的权力,用新的三观去迎接新的生产关系。哪些不能适应的,用小农父权思想来控制的,在斗争中缄默吧。


user avatar   ping-zi-73-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答案都说得好复杂好深奥。

其实很简单。


本质就是因为亲戚对你没用。


人就是这么简单。

你对我有用,我才会忍你。


以前的人聚族而居,流动性不大。

亲戚间互通有无、互相帮衬、互相撑腰。

谁也不敢说没个遇到难处的时候。

所以就算有的亲戚很烦人,“毕竟是亲戚”。


如今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独自一人吃尽苦头,才扎下根有了新生活。

那些亲戚,于己无尺寸之功,却常作越界之语。自然令人讨厌。自然要怼回去。

何况,怼了也就怼了,他能把你咋地。

同样讨厌的话,若出自领导、同事之口,却只能脸上笑嘻嘻。“毕竟是领导”、“毕竟是同事”。


社会形态可能变了。人却自古至今没有变。


你看那些在老家生活的年轻人,面对亲戚,还不是同从前一样亲亲热热。


user avatar   hu-yan-luan-yu-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有个兄弟,家境不错,祖上据说给我党打江山的,曾立下汗马功劳。

这个兄弟呢,其实人很聪明上进,就是职业规划有点怪,电子竞技。

当年高考就啥也没上,现在快30了在国企混日子,每天就练习魔兽争霸,据说业余圈子里颇有名声。

这兄弟特别怕见亲戚。

每次过年过节亲戚都要骂他不上进,还催婚,比骂儿子还凶。

舅舅最爱说:你看我儿子XX,清华毕业去了哪里哪里留学,现在一年多少收入。

伯伯经常说:再打游戏老婆都找不到,怎么这么没出息?

但是,这兄弟不反感亲戚啊。

伯伯做生意的,身家几个亿,每天和姿势不知道高到哪里去的人谈笑风生。

工作是舅舅安排的,人家是该国企一把手,正厅,现在虽然已经不在一线了,但是仍然威望极高,哥们的几个领导都是他舅舅一手提拔的,所以他在国企混日子混的理直气壮,每天早上11点上班,下午3点就下班。

他训练很刻苦,但是亲戚不认可,他们不认为电子竞技是职业,认为就是打游戏荒废人生。

价值观不同,可他畏惧亲戚,不反感亲戚。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价值观常和父母不同,但是不反感父母?

因为虽然你爸每天转朋友圈毒鸡汤,但你买房还要他付钱啊!

亲戚为什么会反感?

因为你用不上他啊!

那些反感家里亲戚的,要是亲戚个个是高官富商,一句话就能让他们少奋斗一百年,你看他们还反感不反感?


user avatar   zhao-hao-yang-199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年期间年轻人与“亲戚”这个群体的种种问题,根源上是一种宗族化的社会形态与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冲突。封建宗族化社会是典型的用血缘、人情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讲究“人情”互换;而市场经济则是劳动生产雇佣关系,讲究用“钱”来衡量一切时间、知识、技能、资本、信息的输出,所有的成本都要有相应的回报。亲戚们提出的许多看似“无礼”的需求,其实在他们看来就是正常的生活形态,他们也都被这样的“无礼”所包围,认为是再合理不过的人情往来而已。

封建化的宗族是相对平均的,地位的高低是以年龄、辈分来划分的,财产的绝对差距没有市场经济中的天差地别。因此,辈分高的长辈对于没有处在宗族平均值,在大城市大公司工作、顶尖高校毕业之类的杰出晚辈有所偏见、揶揄和打压也是题中之义。

宗族社会中过得都是“大院生活”,没有特别明显的私有财产界限,没有私人领地划分的意识。所以熊孩子乱翻东西、乱砸东西、甚至于肆意地据为己有,长辈普遍不以为意。

农业化的宗族社会中劳动力是最关键的因素,激烈的催婚、催生也就不足为奇。然而在后工业时代的市场经济中培养一个后代的成本过高:月嫂、婴儿用品、名牌童装、学区房、择校费、留学夏令营……在贫富差距持续加大的社会中,每一个都会让当代年轻人望而却步;同时年轻人的剩余价值基本被剥削到了极限,闲暇时间基本都要用来劳动力的再生产,很难再有相应的时间生育后代、抚养后代、教育后代(幼儿园问题在这两年集中爆发也不是意外)。与之相对应的宗族化的大院生活中,抚养后代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是随着生育越多而线性降低的(大孩子可以带小孩子,小孩子穿大孩子的旧衣服)。所以“亲戚”们对于结婚生育的认知与年轻人是有偏差的。



user avatar   wu-jia-zheng-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只有年轻人才反感,咱上了年纪也极反感。

问题出在“亲戚”!

结论是咋都是私事,不想多说,甭提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年前表姐结婚,婚宴上碰上一个远房亲戚。

一上来他就说什么“我告诉你,靠脸蛋是没用的,有钱人就是喜欢玩,你不好好读书以后有的你哭的,你再打扮也没用”之类

我当时就蒙了,我当时才初三,穿得非常正常,到膝盖的连衣裙,绑马尾,没化妆没染发,连个饰品都没有带。

之后他又说了一大堆,一边说一边拿手指在我手臂上戳戳点点。我是真不知道我哪里惹到他了,让他就这么坚定地认为我是一个不学无术学习很差的人。

后来我姐看不下去带我找表姑去聊天了。

后来婚宴结束快要走的时候,一个亲戚问我妈我上哪个高中,然后又一个亲戚说我要上某高中实验班了。在一片赞叹声里,一开始那个亲戚开始转移话题,说我腿真粗,胖了好多,脸怎么这么圆跟个饼似的。他一通带节奏,满堂的亲戚又开始哄堂大笑,点评我的身材,腿太粗屁股大脚大云云。

事实上,我当时170cm,106斤。再怎么样也算不上胖。而且,大庭广众之下这样对女孩子的身材指指点点,实在是恶心至极。


user avatar   luo-ying-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某个意义上说,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聚会,就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意识的大碰撞。


user avatar   tang-mu-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过去的亲戚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穷。我父母提到什么亲戚,都是谁对谁好不好,大家怎样互相帮助。我只是这样感觉,并没有什么理论依据。在过去比较穷的时候,个人应对风险能力低,因此亲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分担风险的关系。这和很多家庭爱逼婚是一样的,因为结婚生子在长辈看来其实是一种保障,确保了在自己失去劳动力后有人赡养。所以我们现在讨厌的问工作,逼婚之类的不礼貌的事,过去并不是没有,但是过去亲戚之间是一个经济的结合体,是互相承担风险的,相比于尴尬更加重要。所以会有亲戚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的古怪想法。

而现代收入和各方面的保障,使得个人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所以相比于共同承担风险,个人的隐私自由的需求更重要,那么,这个时候亲戚很大程度上不在具有“用途”,又并没有给年轻人好的体验,我们为什么要喜欢亲戚?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目前的世俗文化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改造所谓的亲戚文化。

传统的亲戚文化是基于土地和手工业经济发展出来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资源以及保护手工艺技能的继承,是关系生存的圈子。

但是,随着工业化发展,要知道中国已经不收农业税了,个体户早在近三十年前就众人皆知了,亲戚更多的成了一个信息交流圈子,而不是生存依赖圈子。

重要性下降了,自然大众会认为年轻人不喜欢亲戚了。


user avatar   wuchangye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考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多么优秀,而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资源过于稀缺,不够千千万万的考生瓜分的。

也正因此,中国拥有一套全世界最残酷的筛选制度。

而通过高考进入清华北大,除了说明这些学生比起其他学生更加适应这场筛选,别的什么也说明不了。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避开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用金钱换取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

见到很多像题主这样的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国内连个像样的大学都考不上,到了国外却轻松能进名校。有的甚至产生了浓浓的优越感,陶醉于中国强大的基础教育,并觉得海龟也不过如此。


然而我感到的,却是浓浓的悲哀。国内只能读二流,到了国外却能读名校,正说明,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他们的智力,才学和付出的汗水,分明配得上世界名校的教育资源,却只能在国内接受二流的教育。的确有极少数人摆脱了环境的限制,脱颖而出。然而大多数人,却随波逐流,过着平庸的生活;而他们,或许本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那群人。

我就读于一所国内算一流的大学,我的一位高中同学成绩远不如我,高考末流一本水平,去了UIUC的CS,

他本科期间有大量的机会接触到学校顶尖的实验室,也通过在实验室和教授做科研,要到了牛推,拿到UCB的phd offer.

而我,大二大三曾频繁去找过我们实验室的老师,希望混点科研经历,却无奈地发现他们的生活就是接外包,接国家项目,给底下研究生做,再象征性地发给学生一点工资。学生有活的时候赶项目,没活干的时候每天划水。我真的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科研相关的实质内容。

而我们那几届出国情况也都惨不忍睹,我最后也只是去了所综排很高学校名气挺大但是专业水平很差的ms ad.

我知道,清北的情况兴许会好很多,但是我的高考成绩当年距离清北只有仅仅几分只差,获得的资源却已经拉开了差距。

毕竟,在中国,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太少了啊。

(图片来源见水印)

中国能花费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是有限的,因此只能重点扶植清北交浙等少数学校。2015年,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43亿RMB,居中国首位,看起来不少了,然而跟美国排名稍微靠前的一些学校比起来,真是连零头都赶不上。

哈佛大学的校友基金超过360亿美金。

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高校,尤其是清华北大进步突飞猛进,论文数蹭蹭蹭地飞涨,排名水涨船高。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压榨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之上的。

诚然,中国的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但是,要跻身世界一流大学,比肩哈佛耶鲁之流,依旧任重而道远。各国高校之间的比拼,拼到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力的较量,也就是赤裸裸的经费的比拼。

高考前,如果我要准备出国,按照我们高中的历届情况,我毛估估能进个UCB吧,研究生也不至于只能读个水校ad了。要问我后不后悔,多少是有一点的吧,然而也不能说在国内读书完全没有优点

——至少,我当年给家里实打实地省下了200万。

——————

1月28日更新




一夜之间多了很多赞,答主诚惶诚恐。

也被一些人质疑答非所问。

在这里贴一张图。

图片来源:

zhihu.com/question/3189

二本学校就不是学校了吗?

简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参加高考人群中也处于前50%,而且中考已经分流掉一大半人了,这些考不进一本二本的学生,在中国学生中我们暂且认为处于30%,及以下。

中国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给他们就读,国外有,而且有些学校认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况他们愿意付出金钱。美国的教育资源当然也稀缺,但是最难进的藤校众每年录取率在将近在10%,比清北录取率高多多多多多了,换言之,国外高等教育当然也是稀缺资源,但也比国内丰富多了。

——————

1.1日更新

答主之前写答案仓促,有几处瑕疵,多谢评论区指正,在此先致个歉。

1. 的确不应该拿清北的录取率和藤校的录取率直接比较,更何况这个近10%的入学率对中国学生不适用;

然而,美国人读藤校的概率远大于中国学生上清北的概率,足以说明教育资源上的差距。

那我举另一个例子,

日本人出国留学意愿极低,日本人上东京大学的难度基本等同于中国人考上华五的难度。(数据来源

@Summer Clover

)可以说是远低于中国学生读清北的难度。而且同样是考试入学,不参考家庭背景,拿日本和中国比较可能更具有说服力。

日本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用过剩来形容,近年来一些私立学校因招不到学生而纷纷合并整改或者倒闭。

同时日本人对本国教育的自信,也降低了他们本国人出国留学的意愿。

也许有人会不服,凭什么拿中国既和欧美比,又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比,而不和印度比,不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去比…但是我觉得,在很多国人心里,中国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外国。

祝祖国越来越好。

2. 不应该直接拿哈佛校友基金直接和清北科研基金直接比较,应该拿哈佛校友基金每年科研拨款和清北科研基金作比较。

在此感谢

@Zichen Zheng

提供的更加详实的数据

operating revenues increased 5.6% to $4.78 billion, and expenses were up 5.3% to $4.70 billion

finance.harvard.edu/fil

哈佛科研经费前几名的学院,每年经费加起来就已经超过200多亿RMB了,已经远超清北。




        

相关话题

  在中国,白色家用汽车总数是否比其他颜色总和更多? 
  一线城市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 
  如何看待犯罪心理专家称“强奸犯的目的并非单纯为满足性需求,更多是出于报复”? 
  湖南祁东五人奸淫幼女案一审判决,5 名被告人分别获刑二年至十五年不等,量刑是否合理? 
  为什么之前的一些很丧的年轻人,在这次病毒事件中表现出了“生的渴望”? 
  你的父母是如何优雅地秀恩爱的? 
  如何对付爱贪小便宜的亲戚? 
  为什么大领导基本都非常和善? 
  关系普通的同学帮了我重要的忙,该如何感谢? 
  年轻人的未来是怎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小米5C?
下一个讨论
公认外形好看的汽车有哪些共性?





© 2024-06-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