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宇文泰能上位? 第1页

  

user avatar   jazzrap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7.12.5补充

本答案发布后,在底下的评论里与 @寒鲲 @伶濛 和@绳子 等知友交流,发现自己写答案的时候忽略了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贺拔岳与宇文家有旧交,这应该可以部分解释为何初始阶段贺拔岳就对宇文泰有较深的信任。相关证据见 @寒鲲 对本问题的答案。

------原文

回答之前,首先我们要承认历史上的“为什么A做了(做成功了)B这件事”此类问题是很难回答的。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属于识别“个体层面因果影响”(individual causal effect)。如果我说宇文泰因为甲、乙、丙三个原因上位,那么从逻辑上来看,这个回答就暗含了“在一个有甲和乙,但没有丙的平行世界里,宇文泰并没有上位。”然而,我们无法观察到这个平行世界,也就是无法观察到“反事实”(counterfactual),所以任何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都很难说“完全正确”。其次,中古这段历史记述很少,所以我们不仅不知道“反事实”,我们连“事实”都不太清楚。例如,赵贵、李弼、寇洛、李虎这些潜在竞争对手的心理活动究竟如何,我们没有历史记载,而行军的日记我们也看不到。因此,我们需要以谦虚的心态来分析这段历史,任何答案也只是合理的猜测而已。

下面先说答案:宇文泰也许是众将之中最受贺拔岳信赖的那个,并且在北魏末年西线的人事安排之机缘巧合以及个人出身上相较潜在竞争对手们有微弱优势。另外,一个我们很难有”直接证据“的可能原因是,宇文泰也许身上具有与生俱来的领导力(这个最后会谈到)。


宇文泰在随贺拔岳镇压关陇起义的时候立下战功,并且受到当地百姓爱戴,在贺拔岳麾下也有过较快的升官经历,但这些资历其实很多潜在竞争对手们都有。

例如李虎:

元颢之入洛也,从岳击平之,以功封晋寿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拜宁朔将军、屯骑校尉。复与岳破万俟鬼奴,留镇陇西,累迁东雍州刺史,寻转卫将军。贺拔岳既镇陇右,以太祖为左军大都督 -《册府元龟》

例如赵贵:

从贺拔岳平关中,赐爵魏平县伯,邑五百户。累迁镇北将军、光禄大夫 - 《周书》

然而,有两个细节反应出贺拔岳对宇文泰的信赖非比寻常,正如《周书》所说的”事无巨细,皆委决焉“。在贺拔岳”西次平凉“之时,想找得力干将坐镇夏州,此时众将推举宇文泰,贺拔岳因为宇文泰为其左膀右臂而不愿留下宇文泰,但最终权衡利弊后不得不从:

岳遂引军西次平凉,谋于其众曰:"夏州邻接寇贼,须加绥抚,安得良刺史以镇之?"众皆曰:"宇文左丞即其人也。"岳曰:"左丞吾之左右手也,如何可废!"沈吟累日,乃从众议。-《周书》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细节。贺拔岳私自与魏帝元修沟通时,是委派宇文泰奔走东西作为信使的:

复遣太祖诣阙请事,密陈其状。魏帝深纳之 -《周书》

从西线至洛阳带口信的任务只能交给最信任的属下去办,因为稍有不慎(例如属下把计谋泄密给高欢),就会满盘皆输。虽然徐图长安、匡扶魏室的计策出自宇文泰,但具体宇文泰能拿到信使的任务不仅与计策己出的身份有关,更多反映了上级对他的绝对信任


接下来我们没有太多史料可以佐证,因此只能相信如下逻辑:上级对下属的信任是旁人看得见、听得到的,那么贺拔岳被谋杀后,同情主将的军人们很可能更容易接受这个最信任的下属接班的局面。而在宇文泰抵达平凉后,士兵们的欣喜则是对这个逻辑的侧面支持

将士且悲且喜,曰:"宇文公至,无所忧矣。" - 《周书》


下面继续说北魏西线人事安排上的机缘巧合,这个因素的重要性在于:它基本排除了西魏-北周时代业务能力冲破顶值的两个战神,于谨、李弼,接管贺拔岳军队的可能性;它似乎也让赵贵、李虎、侯莫陈崇三人势力相互制衡,致使任何一人无法夺取帅位。

我们先看李弼。人事安排使得李弼的职位非常尴尬,因为他是贺拔岳凶手侯莫陈悦的直系下属。

天光赴洛,弼因隶侯莫陈悦,为大都督,加通直散骑常侍 - 《周书》

贺拔岳在军中威望很高(这点从李虎、赵贵二人悲伤之表现可以看出),那么作为杀害贺拔岳之人的下属是不可能有资格接管贺拔岳的军队的。事实上,侯莫陈悦自己都心存畏惧。

我们再看于谨。于谨无法先于宇文泰接手的原因更直接、更简单,因为他投奔贺拔岳后,任夏州长史,即宇文泰的直系下属。下属怎能先于主公上位呢?

太祖临夏州,以谨为防城大都督,兼夏州长史 - 《周书》

最后我们来看赵贵、李虎、侯莫陈崇三人。这三人在军中都有很高地位。不巧的是,这三人当时应该都在一起。贺拔岳死后,不少军兵四散奔逃,赵贵和相比此三人更加德高望重的寇洛一起为其收尸,军队安顿下来后,众将推举寇洛接班贺拔岳,但寇洛自己却拒绝了:

洛于诸将之中,最为旧齿,素为众所信。乃收集将士,志在复仇,共相纠合,遂全众而反。既至原州,众咸推洛为盟主,统岳之众。洛复自以非才,乃固辞 - 《周书》

但寇洛拒绝后,并没有说”我不行,还是让赵贵/李虎/侯莫陈崇同志来接班吧“,至少历史没有记载。这样一来形势就比较微妙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缺乏寇洛的指定,假使军中只有赵贵一人,或李虎一人,或侯莫陈崇一人,那么此君毛遂自荐似乎成功率比较大,但目前是三人都在军中(这段历史记载得比较模糊,但我们至少可以断定三人地理位置非常接近)。此三人在军中地位相似,赵贵可能更主动一些,侯莫陈崇战功更显赫,封地更多(八百户 vs. 五百户),但劣势应该是更年轻一些。这时三人任何一人自告奋勇,恐怕结果都不会尽如人意。因此寇洛与赵贵商量,提议让夏州宇文泰接管贺拔岳部。而“左厢大都督”李虎却直奔荆州请求贺拔岳的哥哥贺拔胜接管弟弟的军队,但贺拔胜并不同意,同时宇文泰已经把生米做成熟饭。

初,岳以东雍州刺史李虎为左厢大都督,岳死,虎奔荆州,说贺拔胜使收岳众,胜不从。虎闻宇文泰代岳统众,乃自荆州还赴之 - 《资治通鉴》

综上所述,人事安排上的机缘巧合,使得这些能力出众的干将都无法自告奋勇接管贺拔岳的人马。当然,在这个众将博弈的历史截点上,我之前所说的宇文泰是贺拔胜最信任之人的身份应该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寇洛、赵贵、侯莫陈崇和李虎的任何有关接班人的讨论中,“宇文泰接班”应该是顺理成章的选项。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宇文泰的个人出身。宇文泰的个人出身在北魏盛世时绝非显赫,但在六镇起义的历史大背景下,他根正苗红的武川背景成为一大优势。这里我们还是先看于谨、李弼。于谨后人自称河南于氏。河南于氏是北魏汉化鲜卑勋贵。可于谨这支到了中晚唐时期又自称出身东海于氏。据今天的历史学家考证,于谨的真实家世应该比较普通(《民族史研究》2013年,《嫁接世系与望托东海——北周隋唐虏姓于氏谱系建构之考察》)。然而,即便如此,于谨仍然出自北魏武将世家。

父提,陇西郡守,荏平县伯 - 《周书》
于提陇西太守,並賜爵五等男 - 《魏书》

而天下大乱之时,于谨也是听从洛阳庙堂调遣,攘外安内。

李弼则出自显赫的辽东李氏,父亲、祖父都在北魏担任职务,是彻头彻尾的汉人士族。应该说,于谨、李弼是北魏建制派代表,在六镇起义的大背景下,建制派身份是比较尴尬的,和宇文泰相比显得“脱离群众”。

当然,于谨、李弼也许并不重要,因为我们之前已经详述此二人在人事上基本没有争夺帅位的机会。这里的赵贵、寇洛更关键。此二人都有明显的武川背景,但我以为他们在北方的势力不如宇文泰。宇文泰是鲜卑宇文部领袖的后裔,他的家族在拓跋家一统中原时并没有受到任何肉体上的损害,在北方扎根已久,族人、部众甚多,与其他鲜卑豪酋关系甚近。例如,宇文泰和代郡的尉迟氏在”微时“之际就已联姻。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北周末年尉迟迥一定要反对杨坚:宇文家和这支尉迟氏,可能已经有向汉末曹、夏侯两姓关系紧密之程度发展的态势了。相比之下,赵贵、寇洛更像是北魏首批被洗牌的建制派,近祖(赵贵的爷爷、寇洛的父亲)”以良家子镇武川“。李虎的父亲在《周书》、《魏书》、《北史》均无记载,甚至李虎本人也缺乏记载。虽然李虎家族在北方扎根已久,但出身相比宇文龙种显然更”屌丝“一些。


我们的分析基本结束了,也许你会发现,这些基于史料(更准确滴说,是我个人对史书的极有限认知)的讨论似乎破绽重重。例如,在谈论出身的时候,我刻意忽略了北方背景同样强大的豪酋后代侯莫陈崇;在谈论人事安排的时候,我刻意忽略了为什么寇洛本人面对众将推举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正如本文首段所说的,史书记载太少了,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做推测。而我坚持认为,很多有限历史资料并未触及的问题,也许真的与个人能力有关。我们工作生活中往往会遇到那些领导意识极强的同事或朋友。例如,在上级并未指认组长的小组项目中,经常会有某个组员非常积极,能拿主意,在作业方向上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同时,我们身边往往会有一些朋友,他们看着就有一种想信任的感觉。同样重要的是,在能力相似的一群人中,总有某几个人的决断力远胜于他人。而宇文泰就是那个生而为赢的领袖。

不然,为何贺拔岳会对宇文泰如此信任?

不然,为何”齐神武问岳军事,太祖口对雄辩。齐神武以为非常人,欲留之?“ (《周书》)

不然,为何在夏州从官员到百姓都劝其不要去的时候,其意已决?(”且难得易失者时也,不俟终日者几也,今不 早赴,将恐众心自离 。“ - 《周书》)

不然,为何面对侯景的”截胡“,宇文泰泰然自若道:”贺拔公虽死,宇文泰尚存,卿何为也?“(《周书》)

种种迹象表明,宇文泰在贺拔岳手下的时候就已经对未来之战略布局有着非常细致的思考。我们回到宇文泰向贺拔岳建议徐图关中、匡扶魏室的那段话:

高欢非人臣也。逆谋所以未发者,惮公兄弟耳。然凡欲立大功、匡社稷,未有不因地势、总英雄而能克成者也。侯莫陈悦本实庸材,遭逢际会,遂叨任委,既无忧国之心,亦不为高欢所忌,但为之备,图之不难。今费也头控弦之骑不下一万,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胜兵之士三千余人,及灵州刺史曹泥,并恃其僻远,常怀异望。河西流民纥豆陵伊利等,户口富实,未奉朝风。今若移军近陇,扼其要害,示之以威,服之以德,即可收其士马,以实吾军。西辑氐羌,北抚沙塞,还军长安,匡辅魏室,此桓文举也。 - 《周书》

这个建议虽然是针对西线近况,但已经吐露雄踞关中,争夺正统,与高欢抗衡的野望。

我们再看看宇文泰决定去平凉收编贺拔岳旧部时,于谨建议迁魏帝于关中的那段话:

谨乃言于太祖曰:“魏祚陵迟,权臣擅命,群盗蜂起,黔首嗷然。明公仗超世之姿,怀济时之略,四方远近,咸所归心。愿早建良图,以副众望。”太祖曰:“何以言之?”谨对曰:“关右,秦汉旧都,古称天府,将士骁勇,厥壤膏腴,西有巴蜀之饶,北有羊马之利。今若据其要害,招集英雄,养卒劝农,足观时变。且天子在洛,逼迫群凶,若陈明公之恳诚,算时事之利害,请都关右,帝必嘉而西迁。然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奉王命以讨暴乱,桓、文之业,千载一时也”太祖大悦

这个“太祖曰:”何以言之“ 是不是很像三国里的”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呢?

深谋远虑,果断决绝,宇文黑獭配得上即将欢迎他的三辅大地,配得上苏绰、于谨、李弼、韦孝宽、独孤信等一众豪杰,更配得上身后的三百年隋唐盛世。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

The rest is history.


user avatar   han-kun-histo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聪明人靠统计数字和洞察来得出结论。

平庸的人仅依靠统计数字来获取信息。

笨蛋成天看个案小作文来悲鸣或自嗨。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北齐神武明皇后娄昭君? 
  南北朝时汉人大族对出仕鲜卑北魏已经习以为常,为何他们不像范文程那样被今人呼为汉奸? 
  冉闵如何能破局逆袭,至少把江山和皇帝位传个一两代? 
  如果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人死后地府下相遇会说些什么呢? 
  两晋南北朝如何编剧,拍出像《权力的游戏》一样的电视剧? 
  冉闵是否称得上是拯救汉族的千古一帝? 
  如何评价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政权? 
  如何评价成汉政权? 
  魏晋玄学到底是什么? 
  如何看待在研究民族史时引入基因分析的方法? 

前一个讨论
俄罗斯轻工业不发达为什么会生产那么多零食?
下一个讨论
二战无线电近炸引信有缺点和不足之处吗? 总的来说,作战效率如何?





© 2024-09-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9-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