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有道理吗?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bao-la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房地产拖累实业只是个表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哲学水平的落后。

经济决策的水平几乎就是路边摊小贩的思维方式,今天土豆赚钱,那么明天就卖土豆,后天大葱赚钱,那么就卖大葱。有竞争怎么办?996的奋斗啊,薄利多销啊,至于未来怎么办,不知道。至于房地产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不管,现在能赚钱就行。

你如果问一个中国经济专业毕业的学生,市场经济是什么?他会告诉你,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想办法让老百姓把手里的钱拿出来消费。于是房地产成了最优选,你必须买,不买让你很多事都麻烦,同时建筑又是个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工作,哪里都可以搞。地皮也几乎可以无限量供应。

于是两种思维的叠加,成就了近20年房价突飞猛进,但是即使现在控制住了房地产,或者房价真的下跌到合理的价位,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要经济哲学的水平依旧低级,会出现下一个类似于房地产的东西,照样拖垮实业,照样掏空老百姓的钱包。


user avatar   yue-ru-bei-zhong-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本质不同。

服务业的价格水平高度本地化,中国的理发和送外卖价格再低,也影响不了美国的理发和送外卖价格,因为服务是无法储存和运输的。

但制造业产品是可以储存和运输的,如果中国的工人工资上涨,产品成本增加,就会削减国际竞争力,从而导致产业转移到其他低成本国家。

房地产最大的危害,就是导致了住房、医疗、教育等一系列服务业价格的暴涨,从而不得不为工人涨工资,否则他们就难以生存,可工资一上涨,制造业的利润就微薄甚至没了。

如果一个中国普通家庭,不需要考虑买房子和还房贷,一个月三千收入足以生活的不错,多少大城市的有房一族一个月的基本开销都没有三千元,可一旦加上房子,一个月七八千都顾不过来。你拿七八千钱,那些工人也会要求七八千的工资,否则他们就会离开工厂,来和你抢这七八千工资的工作,事实也确实发生了,很多人离开工厂去送外卖,因为外卖一个月能赚七八千。

因此,高房价推高了生活成本,从而推高了工资水平,削减了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user avatar   yuan-xiao-ye-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专家的经济模型是,沿海房价上涨,工厂內迁,先富带动后富。然而珠三角工业迁移轨迹是改革之初的香港,到深圳,到东莞中山佛山等,到清远,到广西,到越南。

专家的人口模型是,开放二胎,继续保持健康的人口结构,保持人口红利。然而,二胎之后开放三胎,人口出生率持续下跌。

人都不傻。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专家就跟自嗨网文写手似的,为了凸显自己高智商,并不着墨情节,而是选择配角降智。

我的另一个帖子,贴过来

这个世界真的存在天命,我之前写过中国面对美国的制裁打压,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庚子年疫情按照卢麒元大佬说的卦象是,门外全是尸体。

在疫情之前,三星全面撤离中国。苹果逐步剔除中资供应商,改用合资或者港台资本。富士康逐步放缓国内产能,跟随三星苹果转越南。小米逐步实现印度市场全本土化。

这是川普中期的全面打压。然而到了末期疫情爆发。之前撤出去的,现在不得不依赖中国。这就是天命。

但是问题始终要面对,不能因为过去天命挂逼体质,就打算未来都依赖外挂。对吧。

补充,有的人私信表示不懂为什么开挂了。我简单复盘一下中国近30年为什么是挂逼体质。再往前是不能写的,你们懂的吧?我把能写的复个盘。

。。。。。。挂逼体质一:克林顿时期。。。。。。。。


。。。。。第一,制造业成本分类之:房租。。。。

制造业需要庞大的占地。仓储,设备,车间,研发实验室,员工宿舍。等。

深圳制造业外逃的原因是什么?房价3万的时候华为搬家去东莞,东莞房价八千。

现在东莞房价三万了,很多人搬家直接去广西边境,因为广西很多越南过来的工人一个月只要1200。

而真有实力的,大企业,以富士康为代表,直接去越南。越南尤其欠发达地区,只要解决1000人十年就业,土地厂房全送。

房价是成本之母。今天你把这些人赶出深圳。你就得有心理准备,将来可能存在得反噬。

我副业做耳机的。我堂弟老婆家开氧化厂。最初在深圳,之后在东莞,后面在东莞桥头。然后是惠州博罗县。现在是在清远做货,每天靠长途客车带货。下一步如果还被赶走,就打算转行了。

这是一个缩影。深圳最初承接香港制造业外溢。逐渐香港空心化,香港在改革开放初期,承接了全球70%的塑料花和50%的假发制造。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好事啊,西部大开发啊!

你注意看。珠三角制造业的外溢路线是,广东,广西,越南。制造业很大程度上是跟外贸挂钩的。天然需要港口。

港口,货柜车,工厂,这三个外贸元素东西是一个体系。铁路都不是这个体系的。

那你会去西北做制造业吗?有高铁也没用。

深圳广东今天做的事。就是香港80年代在做的事。香港随着房价的提升,主要业务是房地产,金融,服务业。这三个东西都算服务业,金融也仅仅是高端服务业。不再有生产型收入。只有服务性收入。

很多人沾沾自喜,深圳人均收入如何如何。我看到的其实是深圳香港化。90%底层从事低端服务业,10%从事高端服务业,房价收入比全国最高,贫富差距最大。这份漂亮的光鲜外皮,作为无产阶级,难道你不觉得满嘴不苦涩吗?

。。。。。第二,制造业成本分类二:人工。。。。。。

2006年校招招聘。深圳企业,很少很少提供住宿。我在2004年在深圳同济人实习,住在白石洲农民房,地铁物业哦,房租才几百。在2011年仍然民治地铁口电梯农民房,我住的略贵一房一厅900,同事有住稍微离地铁远点的,一房两厅才900。

我在2020年去汕头大学做校招。所有人一看深圳公司。问,有没有宿舍。有的,大家聊。没有宿舍的,基本上第二句就问工资。

深圳合租,一个屋住两个人。如果离地铁近,农民房,一个月房租押金水电费支出2000+很容易,电费马勒戈壁的一个月几百真的稀疏平常。小区房如果离地铁近,那得是有钱毕业生才住的起。

看懂了吗?深圳公司校招。4500包吃包住宿舍离公司近,大学生很开心,因为4500是可支配收入。6000不包吃住,吃住交通干干净净。

这是我的校招经验。6000不包吃住,在深圳,毫无吸引力。6000块钱,企业支出在一万+。

那越南呢?越南欠发达地区,解决就业送地,厂房成本抵税。人工600~800。而且越南是儒家社会主义,妹子其实跟中国妹子差不多。没啥明显区别。如果你是企业,在越南人工支出800送土地vs深圳人工支出一万交不起房租。你选哪个?

我有个建筑供应商。就是混子,活不下去的那种,送钱都竞标不上的水平。去越南做建筑施工脚手架。经常跟我吹牛逼请我去越南保健。说模特级别的一晚上也才800。他如何牛逼。我去了如何招待我。让我把几个同事都叫上。

我明白他什么意思。他以前作为供应商,点头哈腰。现在可能有稳定现金流,想衣锦还乡一把。很有可能没啥钱,但是为了出口气。仅此而已。

还有一些制造业的同行。在越南建厂。当地设计水平不行,不得不求我帮忙审图。实在搞不定的,我还得把平面图大概画一下,然后越南当地设计院照着深化。

深圳正在香港化。越南确实分流了蛮多本该在国内解决的就业。

上个月我父母去重庆玩。我爸跟列车员聊天。以前重庆发广东的列车,车头挂十几节车厢,很多人去广东打工。现在只剩下7节。列车员的说法是,工作岗位少了很多,之前每个月奖金工资一万多,现在只有基本工资没奖金,奖金全靠车上卖货。当然,抬杠的会说,因为重庆牛逼了,不需要外出打工了。

。。。。第三,制造业成本分类,税费。。。。。。

我有个耳机单元供应商。在横沥有800人的厂,已经很大了。为了偷税漏税,买钢铁公司的税票。

钢铁公司国企,管控不严格。税票面额也大。卖给民营厂。

然后2019年被抓,罚1200万。这个供应商直接找镇政府领导,要罚1200万我直接关门。我手上现金才不到100万。后来找关系,最后变成了x百万。

这是中国制造业常态,制造业很多企业是亏损的,拿不出现金的。按照b站付鹏的说法,很多制造业上市公司只有资产(厂房设备),没有现金。整个公司在负债经营。现金只够付贷款利息。

整个发达国家,都在给制造业减税。耳机里头有个牌子叫歌德。雇员全是大妈。因为当地法律是,雇佣多少个女员工,减税。所以歌德的耳机,我们直接产好,配对好。然后到美国,大妈用铆压机,把头梁和耳机壳子,铆压到一块。就这。零技术含量。

是完全可以中国制造好运过去的。那为什么歌德要脱裤子放屁这么整一出呢?当地给制造业免税啊。

。。。。。第四,制造业正在生育率化。。。。。

专家乐观估计,一旦放开二胎,显著提升新生婴儿数量。未来仍然保持人口红利。

后面的事,我就不说了。打人不打脸。没必要。对吧?

。。。。。第五,收入增长放缓的指标:二手货繁荣。。。。

香港日本二手货保存的很好,很爱惜。很多日本耳机我拍过来,成色非常新。

很多煞笔会说这是国民素质高。去尼玛的。这是因为日本人变穷了,用东西爱惜。卖二手的时候纠纷少。懂了吗?

中国也这样。无产阶级要么拼多多,要么闲鱼。拼多多超过淘宝,难道还不讽刺吗?

如果不是穷,谁那么贱。买拼多多三无产品?

拼多多超过淘宝是种必然。杂牌子弄不死人=无产阶级的实际购买力。

还没习惯拼多多的,请放下你可笑的尊严。早用早躺平。躺平不丢人

总结:

现在的年轻人不好骗了。上海一月一号出生人口对比,这个乌龙,我写过一篇。等到电脑上我转过来。很多媒体辟谣说是假的。感兴趣的,你们自己查一下,后台说明还在,只是结果查不出来罢了。

不好骗了呀。


user avatar   pu-pu-pu-5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对。

是官资的杠杆太大,为了避免系统性风险,

不得不以房地产为手段将风险转嫁到普通人手上。


为什么官资杠杆太大?

因为GDP是有指标的,在正常手段无法完成的任务面前,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就成了最佳方案。

上一任可以欠一屁股债,做业绩,升迁;下一任屁股刚坐下,就面临一屁股的债,所以不得不将上一任的资源抵押,拿到新的贷款,才能做的了事……这就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解局方法就是杠杆转移。

一切都是操作出来的,房地产企业哪里有这个宏观层高度?人家就是个做生意的,哪里赚钱去哪里罢了。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虽然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我老爹却比我开通。

他说:管理方可能就是希望通过一些房地产这样的方式,把个人散户手里的钱,集中到管理方和少数人手里去。

管理方再用这些钱修桥、桥路、修电站、扶贫;这些少数人有了钱,去投资建工厂、开公司、搞企业、研究技术,招聘更多的。

当然,他老人家没有受房地产资本家剥削之苦,不知道资本家的凶狠;更不知道资本家搞到了钱,并不一定去建工厂、开公司、研发技术,而是转身就把钱转到了国外

不过,管理方的出发点可能是确实是希望把资本集中起来办大事。

但是,谁知道资本不讲武德呢,马克思说它的存在惟一要务就是增殖。

资本家有了钱,又不折一切手段想搞更多的钱。

比如去年,刚开始说出口不好,快撑不住了,资金链快断裂了,管理方给他们开了个小口,给资金支持。可是他们拿到钱,转手又去炒房,深圳房价又瞬间飙起来了。根本不想着怎么搞好生产、怎么升级技术。实业就是这么被拖累的。

资本家时时刻刻想的就是如何垄断资源,攫取垄断利益。

芯片也是一样的。管理方希望在半导体上发力,摆脱困境,可是一堆套利的项目就出来了。


我们有房地产,老美有股市。

看谁熬过谁。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十年无教育欠下的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我看过一个美国创业者现身说法,痛骂美国的公司价格昂贵,效率低下,

他应该是做电子产品整合设计的那种公司,类似大疆初期,做一些智能产品,公司七八个人,已经打包卖给大公司获利百万美金了,早都财富自由。

他讲自己只是预定一些零件,比如需要cnc加工的,或者3d打印的,能批量试制的组件,订单交给美国公司,沟通无能,效率低下,很多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反应速度奇慢,最主要的是,真的敢要价,是中国的几倍价钱,

相比之下,订单给中国,就是一切都反过来,水平高,便宜,效率高,

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大骂制造业回流美国就是个shit,根本不可能,

连制造业的配套都这么拉胯,更别提生产了。

反过来想想,

中国有又廉价又高水平的工业生产能力,然而把这些基础的组件打造成高溢价产品的人,还是这些白男们,

他们沿革多少年的“车库创业“”车库发明”,一直被国内的各种商业研究者,教育专家们津津乐道,

一直在投资各种青年创业园区,搞孵化器来试图促成有灵感的年轻人。


王健林在采访中讲万达是怎么最开始声名鹊起的,

王健林和他的团队反复讨论,最后决定采用4个创新—改没窗户的暗厅为有窗户的明厅、改木头窗为铝合金窗、安装防盗门、卫生间入户。王健林曾回忆说,这些现在看起来很“小儿科”的创新,在当时是需要勇气的。“政府规定,只有局级以上干部住房才能配洗手间。为此,我还遭到了大连市纪委的审查,要我提供购房者名单。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思潮大势所趋,这个事才不了了之。”

  此次在大连采访期间,一位该小区的居民告诉记者,当时大概有一半的房子是回迁房,另一半当商品房出售,“前者户型不如后者,阳台小一些”。另一位居民则说:“这个小区和原来的棚户区比,条件好多了。王健林在这件事上做得挺好,名声不错。”

把回迁房做成了明厅,铝合金窗户,有防盗门,有独立卫生间的房型,这就是盖房子的人巨大的创新了,

让回迁的居民得到了实惠,

同时当商品房卖的也因为以上创举,即使贵点也根本不愁卖。

最早的房企实际上是玩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的物质精神需求,一样是迸发了创造力,

但很现实的事情是,

这种满足远远不够,创造力也远远不够。

不是房地产拖累了实业,

而是创造力的断档让十几亿人的想象力集中在房地产上了,

要知道房企的创造力可谓爆表,

什么户型都能设计出来,从奇葩的,到小面积搞出一堆的房间的,只有老百姓想不到的,没有房地产商设计不出来的房子,

为了卖更多的房子,又设计出首付和按揭,设计出公摊面积,研究如何多贷款少首付,怎么做合同,总之房地产每一个环节都是无数人的创造力的结晶。

如果比烂,中美的其实一样,美国搞出金融危机也是因为创造力用在了次贷,研究出扯淡离谱的金融衍生品,一个榨果汁机都能融资几亿美金,

他们也是一样的,创造力在任何国家都不能保证一定用在正确的方向上,

只不过国内过去的一二十年,房价飙升,房地产高歌猛进的时候,

一样是制造业水平飞速发展的时候,

汽车,电子产品,互联网服务,新商业模式,一样都是巨大的内需缺口,

但有很多产品真的就是,没有被创造出来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能盈利,谁也不知道他能改善生活,或者获得特别好的体验。过去的好几十年,普通人教育断档,资本的拥有者们也缺乏想象力,

美国至今在很多领域依然在主导着消费升级,还是因为他们有一些有资本的人同时善于创造新产品,

钢铁侠电影里那种小朋友的车库,还是斯塔克的研究中心,在长久的时间里在我们的国度都匮乏,

年轻人虚耗了时间,没长见识,

中年领导者在柔软的老板椅上,面前是巨大的班台,背后是气势磅礴的字画或者一整套资治通鉴,

科研工作者与资本的联系不紧密,甚至出现了烟草院士,

制造者和消费者,一个瘠薄的我遇到一个瘠薄的你,最后一拍即合,盖房卖房吧,先别管别的。

这就是过往房地产成为主旋律的根本原因,房子像巨大的漩涡,把人们本来就缺乏的创造力一股脑吸过去了。

如果压根就没有良币,就谈不上劣币驱逐良币。

索性现在的青年人迎头赶上了,

在各自科技层面发力,

无论是生命科学,自动驾驶还是智能机械,最后的结果都是把房地产占据的天量资本吸引过来,走向更具有创造力的产业,并创造需求。

当然过程中肯定良莠不齐,蒙事吹肥皂泡的肯定不少,

就像最近沸沸扬扬的元宇宙大比拼,

那也好过过去那个全民盖房子看房子聊房子的时代了。


user avatar   wang-ke-dan-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思考一些经济问题时,关键是思考钱从哪里来,钱到哪里去,才能得到一些相对理性的结论。

房地产是我们经济体融资再投入、再分配的最大平台,规模远远高于股市,根据最新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新房交易量约为9.29万亿,而前一年的卖地直接收入约为8.4万亿,加上直接税收估计上半年的所有收入刚好够给土地财政,至于下半年卖地的钱,数以万计的从业者也要收入,银行的利息、从业者的收入、建材成本都要靠这些钱。8.4万以注意是一年卖地的钱,还不包括各个环节的明面税,也就是房地产最大的成本和核心是税收,隐性的土地转让金和明面的各环节税收,其实回答了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商品最终的持有者是购房群体,也就是说房地产是筹集居民储蓄和负债能力的工具,大部分去了土地财政,少部分去了房企和金融机构,其中土地财政又要拿出来很大一部分给地方的土著,也就是拆迁致富群体,之后是公共福利,城市建设、教育支出等等,科技创新、高铁、地铁、城市公交补贴、招商引资等等,当然还有人员费用,另外任何环节的融资都将产生资金成本,金融体系就是另外一个大的受益者,近十几年货币供应增加了180多万亿,都要经过金融机构的手,也都会获得收益。最后是建设和工程相关的机构,承担了基础建设和房屋建设,富了一批房企、也富了一批国资的建设企业,当然也有包工头,农村08年之后成为暴发户的很多都与包工程有关,后来又返回负债累累也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也就是说,宏观资源配置中,房地产扮演的是融资收税的工具,给地方筹集发展资金,钱从居民中来,到了相关的领域中去,只要是房地产获得的钱流向的行业,也包括很多实业领域都是利好的,比如基础建设投入、科技研发投入、高端制造投入等等,至于投入产出比我们很难拿到真实的信息,仅芯片一项在过去几年的烂尾规模甚至都可能达到万亿级别,但你不能能说这个行业是因为房地产而被拖累的,这个是拨付以后使用率和产出率的问题,我国的科研投入还在以较高的速度提高中,宏观资源配置中总有被配置的一方,也总有获得配置的一方,至少获得配置的一方相关实业并不能说是被房地产拖累了,而是既得利益者,包括前几年的造车热潮,都是典型的政策补贴驱动型而非市场驱动型,而补贴的钱多数与房地产获得的税收有关。

那么实业又是怎么被房地产拖累的?

这还是一个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房地产过度吸收居民的储蓄和负债,把资源集中起来再分配,并不是一种市场行为,居民的钱和负债都去了房地产,负债还会产生利息,那么自然的没有的消费能力,正常运转的经济体一定是一个生产-消费-再生产的过程,但最关键的消费能力没有了,钱就流不动了,一个人的收入是另一个人的支出,没人消费大家的薪资也就上不去,失业率压力增加,居民没有钱消费是房地产拖累实体的最大原因,店铺成本、人工成本最终都要靠消费才能支撑,钱都去了房地产及相关重点扶持行业,自然是少数行业兴而百业凋敝。

房子可以不买,消费也可以不增加,但不能没有就业,要知道世界各地经济体的内部大冲突都与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有关,大批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没有工作后果可想而知,就业矛盾靠什么解决呢?出口,也就是说,对内消费能力不行,产能过剩的威力大家都是见证过的,通缩螺旋会急速压低就业率,既然国内没有消费能力,可以通过补贴的方式来维持出口规模,产能出清,换来必要的生活物质和外汇储备,就业问题解决了,消费问题也解决了,但解决的办法不是让自己居民消耗掉商品,而是国际需求,生活质量高低不一定在于你持有的资产数量,而是与你消耗的商品和劳务直接相关,意味着居民的劳动并没有获得相应的生活质量。逻辑上来看,欧美发达国家居民用更少的劳动时间消耗了比我们居民更长劳动时间多得多的廉价商品,而国内居民有能力的居民更喜欢把财富换成不动资产,非必要需求与刚需竞争有限的房源,结果是中上层有钱更喜欢参与资产投资游戏,中下层体量大但消费能力有限,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资产泡沫更像是上层瓜分、中层造势、下层接盘的债务传导游戏,有钱没钱的都撑不起消费活动。廉价的商品出口换来越来越不值钱的外汇储备,就这你还要担心别人买不买你的商品,如果不买,内需不足又会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以至于影响就业率。

最后,预期比实际收益率更可怕,经过十几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内部大家几乎都形成了惯性思维,不管是刚性需求还是非必要投资需求,在买卖过程中都是需求,供需关系就会影响价格,那么钱的流向还是会更加单一,其他行业还是消费不足。现在疫情冲击下国际上的供给也出了问题,我们成为更稳定的产能供给方,可以暂时不打价格战和本币主动贬值来维持利润,但未来一味的依赖国际需求,靠宏观资源补贴求着别人消化你的产能,那么不少国家即便获利,也难免会陆续实行反倾销税,因为人家虽然依赖你的供给,同时你内需不足更依赖人家的需求,不管有理没理都是大趋势,如果未来国内消费能力进一步被困在房地产循环里面,内循环可就逐渐成为泡影了。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年头,什么不好就都怪房地产就好了。不结婚不生孩子,怪房地产,实业发展也责怪房地产……莫名其妙。

首先从概念上这就是模糊的,和互联网相比,房地产本来就属于实业,所以所谓拖累实业,到底什么才是实业?我是个制造业的工厂,但我在网上卖货,那你觉得我是实业吗?

你的逻辑当然是说因为房地产回报高,所以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实业没有人去搞,那你怎么不翻过头来想一想你实业既然天好地好,为什么不能提供高于房地产的回报呢?在既定的经济条件下拿的钱的人把钱投向哪里是人家的自由,你又不能提供更高的回报,还要怪那些提供高回报的人,拖累了你的发展,这不是耍流氓吗?有本事就拿出更高的利润率和回报率来,要不然就别怪资金流向那些更吸引人的行业。

你要现在是造光刻机的造芯片的,你会抱怨房地产拖累了你的发展吗?但你要本身没技术没品牌,跟人家打价格战,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亏损,那你还用得着房地产来拖累你吗?你本来就不行好吗?

所以说房地产是有很多问题,但不是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怪到房地产的头上,中国经济能发展到今天,房地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中国基建这么牛,科技发展这么厉害,和国家的税收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等都是有关系的,而这些又都是和房地产发展相关的,毕竟,政府不会凭空变出钱来搞科技扶持,办教育,搞基础建设,造航空母舰。合着享受了房地产发展的红利,转过头来开始骂了?

你买不起房就买不起房,房价高就说房价高的事儿,不要试图去否定这个行业。整个房地产行业贡献4,000,000亿产值,真的没有这个行业,你我的收入都会大打折扣。不要觉得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就等同于房价高。你是买不起房,但不等于你买不起就是人家这个行业有问题。


user avatar   zuting-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结论不能这么绝对。

凡事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话,都是因时因势而变的。

房地产改革虽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但正式启动却是在1998年。

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政府下定决心全面实施新的住房制度,以扩大内需度过危机。

1998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宣布福利分房年代的结束、住宅商品化时代的开启。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被确定为基本方向。房地产自此开始进入大发展阶段。

而伴随这个历程的是,中国GDP从1998年的第7名,到2010年跃升为第二名。

1998年中国制造业产值排名世界第7,同样到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这个样子,如果说房地产拖累了中国实业,无论如何看着不像。

当然有人可能会觉得,这只能说明房地产发展和经济发展有相关性,不能说明经济发展是房地产发展的结果。

但这是误解。

首先,房地产占GDP的比重在这儿摆着,是各行各业中的第一位,属于绝对的支柱产业,因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实打实的。

其次,房地产可以带动近60个行业,而且还有金融杠杆的加成,因此对GDP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

据测算,每100元钱的房地产投资,可以拉动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的170到220元钱的投资收益(吕银霞,论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必然性,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01))。

第三,城市化进程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就是房地产发展。

我国目前城镇化率的水平为60%,而这60%从无到有的建设就是靠房地产的推动形成的。

而且从城镇化率水平来看,我国目前距离70%的国际标准还有10个百分点,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房地产的发展空间虽然不象以前那么大,但仍然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

这就是房地产所谓黄金时代和白银时代的区别。

最后,房地产自己技术含量可能是低了点,但是房地产给各级政府贡献了五成,甚至更高比例的土地收入。

作为习惯于大政府的老百姓,我们显然很清楚,这笔土地收入对政府行使经济管理职责有多么大的影响,它们是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资金来源。

当然,我并不否认房地产有负面作用。

但这是分阶段,或者说分具体条件的。而这个区分的分水岭就是杠杆率。

2017年在十九大会议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三大攻坚战被首次提了出来。

以此为标志,在此之前,对房地产的评价以正面为主——房地产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在此之后,房对地产的评价才以负面为主。由于杠杆率和负债率过高,导致房地产对其他行业的生产和消费均形成了挤压效应,制约了其他行业,尤其是实业的发展。

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user avatar   ma-qian-ming-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种地的都知道,修个蓄水池的确可以让农田在雨季不涝,而且村长还在里面养鱼,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旱季的时候把水都放在蓄水池不给庄稼浇水。

农民们拿着桶,瓶子去蓄水池要水。但看管蓄水池的村长说不行。给你们水太多了,你们都用来浇地把地给交涝了怎么办。水虽然多,但你们把握不住,我帮你们看着是为你们好。

农民没办法,只好用钱换一点水用。那一点水刚好够,庄稼不渴死,和夫妻俩的日常生活。夫妻俩不敢生孩子,害怕多一张嘴现在的水不够喝,孩子到时候渴死。

这时从城里来了一种新品种水果,城里人都喜欢吃,种来可以增加全村的收入,但是这种水果耗水量比较大。

这时候村长号召大家种这种新水果,但是大家还是愿意种原来的节水的高粱,玉米。而且村里的生育率越来越低,来找村长蓄水池买水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村长很疑惑,就在新买的苹果13的知乎上发文,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生孩子了?为什么农民不想产业升级?




        

相关话题

  越南会成为亚洲下一个发达国家吗? 
  伊斯兰国家的领头羊是哪个? 
  南方真的是流着奶与蜜的圣地吗? 
  江苏无锡一女子深夜上班途中失联至今未找到,其母亲称「女儿进入本不该路过的小区后消失」,具体情况如何? 
  如何评价香港最近展开的土地大辩论? 
  央行开展 7000 亿元 MLF 操作,利率 21 个月以来首次下降 10 个基点,释放了什么信号? 
  如何看待 2017 年 2 月中国外汇储备重回 3 万亿美元? 
  4 月 21 日原油暴跌至负值,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影响? 
  现在农村结婚费用为什么这么高? 
  上海徐汇区买房需要一级政审,什么样的条件能通过?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恒大称有关「破产重组」言论失实?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下一个讨论
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北下岗潮东北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





© 2024-12-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