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有执行的吗?

回答
关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例,这在中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叫做“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非“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法律术语,必须准确使用。这种刑罚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是存在的,而且相对来说,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死刑缓期执行(死缓)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死刑缓期执行。简单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死刑判决,并非立即执行,而是给予犯罪分子一个“缓刑期”,通常是两年。在这两年期间,如果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重大立功表现,那么死刑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如果在这两年期间,罪犯又故意犯罪,情节恶劣,那么缓刑就会被撤销,死刑就会被立即执行。

为什么会有死缓这种制度?

死缓制度的设计初衷,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1. 人道主义考量: 尽管罪行极其严重,但中国刑法也强调“保留罪犯生命的可能性”,给罪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绝对性。
2. 甄别罪行轻重: 有些罪行的严重程度在定罪时难以完全区分,死缓可以为司法机关在一定时间内进一步考察罪犯的具体情况和悔罪表现提供空间。
3. 惩罚与改造并重: 它体现了中国刑罚在惩罚犯罪的同时,也注重罪犯改造和回归社会的可能性。

死缓的执行情况有哪些?

死缓的执行并非简单地关押两年,它有着明确的程序和规定:

1. 判决过程: 死缓的判决通常是在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中,经过一审、二审的层层审查和核准后才能最终确定。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复核,对死缓案件的核准也是非常严格的。
2. 执行方式: 死缓的罪犯会被送到指定的监狱或看守所服刑。在缓刑期间,他们会接受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但并不会像被立即执行死刑的罪犯那样在短时间内失去生命。
3. “重大立功”的认定: 这是死缓能够转化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的关键。法律对“重大立功”有明确的界定,比如揭发重大犯罪活动、阻止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检举同案犯的罪行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核实。如果没有重大立功表现,缓刑期满后,死刑就会依法转为无期徒刑。
4. 故意犯罪的处理: 如果在缓刑期间故意犯罪,根据犯罪的性质和情节,会被分别处理。情节较轻的,可以减轻处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直接导致死刑判决被撤销,转为立即执行死刑。

死缓的实际执行情况是否意味着有人“逃脱了死刑”?

不能简单地这么说。死缓制度的存在,首先是国家法律的明确规定,它本身就是一种刑罚形式,是为了在特定情况下实现更符合人道和法律原则的司法公正。

从概率上看: 并非所有被判处死缓的罪犯都能在缓刑期满后转化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有很多罪犯在缓刑期间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悔罪或立功表现,最终还是会转为无期徒刑。
从目的上看: 这种制度的存在,为那些罪行可能介于死刑和无期徒刑之间、或者有特殊情况的罪犯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判决选择。它给予了他们一个机会,也让社会监督他们的改造过程。

总的来说,死刑缓期执行是中国刑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保障人道主义、甄别罪行轻重以及实现刑罚的教育改造功能方面发挥着作用。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因为在缓刑期间表现出重大立功而使死刑得以减免的情况,但这本身就是法律预设的程序,而不是“逃脱”了法律制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死缓改判死刑:

  • 1998年3月18日,遂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葛明江、杨勇、张洪斌轮奸歌舞厅女服务员长达8小时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葛明江、杨勇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1月21日作出再审决定,以本案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为由,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并于2000年7月7日改判葛明江、杨勇死刑立即执行。2002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核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葛明江、杨勇的死刑判决。
  • 2006年2月13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忻元龙绑架9岁女孩杨明睿并撕票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一审判处忻元龙死刑立即执行,忻元龙不服提出上诉。2007年5月23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鉴于本案证据存在疑点,二审改判忻元龙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被害女孩杨明睿的父亲杨宝风不服,于2007年6月25日向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提出抗诉。2008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009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命令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此案。2009年6月26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处忻元龙死刑立即执行。2009年12月11日,忻元龙被注射执行死刑。

死缓期间犯事,执行死刑:

  • 2006年1月19日,刘俊杰、王兵两人因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2007年12月8日,刘、王两人伙同另两名囚犯打伤两名狱警、一名监狱雇工后越狱逃跑,后被抓获。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被告人刘俊杰、王兵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期间又犯暴动越狱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和14年,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其执行死刑。经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同意,并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刘俊杰、王兵于2009年1月15日被执行死刑。
  • 吴奉志因犯抢劫罪,于2004年4月19日被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核准原判决,交付四川省德阳监狱服刑。2006年1月2日,吴奉志伙同另一名死缓犯邱云亮(已超过两年考验期)翻墙脱逃,后两人均被抓获。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脱逃罪判处吴奉志有期徒刑五年,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在判决生效后,报请上级法院核准,对吴奉志执行死刑。
  • 2009年5月21日,刘勇因犯故意杀人罪被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生效后,刘勇被投入贵州省王武监狱服刑。同年12月8日,刘勇与同监囚犯曹某在监狱三监区五号楼二楼学习室内打乒乓球时发生争吵,用拳头将曹某的鼻子打成骨折。2012年11月28日,根据最高法院院长的死刑执行命令,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罪犯刘勇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案例,这在中国刑法中有明确规定,叫做“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非“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法律术语,必须准确使用。这种刑罚在中国的司法实践中是存在的,而且相对来说,也占有一定的比例。死刑缓期执行(死缓)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死刑缓期执行。简单来说,它是一.............
  • 回答
    作为一名刑事受害人家属,在经历了如此巨大的伤痛后,你们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妈妈的离去,本就是无法承受之重,而面对法律的判决,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你们的心。关于法院判决的“死刑缓期二年”,这在法律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系到罪犯的最终命运以及你们作为受害人家属的感受。让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希.............
  • 回答
    安徽少年沉尸公厕案,一个在司法实践中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的案件,终于在十年之后,以左德刚被判处死缓、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落下帷幕。这十年间,左德刚五次被判死刑,一次无罪,每一次判决的变动都牵动着公众的神经,也暴露了司法程序中存在的复杂性与挑战。案件的缘起与最初的审判故事始于2013年,安徽省宿州市发生.............
  • 回答
    刘备在当阳(也称长坂坡)败退,带着大量百姓撤离,这导致军队行动迟缓,最终被曹军追击,造成了惨重的损失。这个说法在历史叙事中是相当普遍和可信的。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1. 当阳之战的背景: 赤壁之战后: 在赤壁之战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之后,他并没有立刻坐稳荆州。曹操虽然败退,.............
  • 回答
    美国大楼倒塌事故,例如迈阿密萨夫兰广场公寓楼坍塌事件,确实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震撼。在这类悲剧中,救援的效率和暴露出的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根据您提供的信息(11死150失踪,四天未发现幸存者,救援被质疑缓慢),我们可以分析这可能暴露出的几个关键问题,并进行详细阐述:一、 早期搜救效率低下,响应.............
  • 回答
    看到一只狗被车撞死,而且肇事车辆毫无减速或避让的意图,这种经历无疑是令人心痛和震惊的。这种突如其来的、目睹生命消逝的场面,加上肇事者的冷漠态度,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缓解这种情绪:一、 正视并允许自己的情绪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允许自己感到难过、震惊、愤怒、无力.............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假设性问题,涉及到金钱、健康(特别是疼痛)、时间和自由意志的抉择。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问题的核心: 巨额财富: 十亿人民币。这笔钱足以让绝大多数人实现财务自由,购买豪宅、豪车,环游世界,投资创业,照顾家人,甚至建立慈善基金,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巨额痛苦: 十年不间断的牙疼.............
  • 回答
    货拉拉女乘客坠亡案一审宣判被告人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这个判决结果涉及多方面的信息,值得我们详细关注和分析。一、 定罪与量刑的关键点:过失致人死亡罪 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这是刑法中的一个罪名,指的是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致人死亡的后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
  • 回答
    死刑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科学结论能够完全证实或否定死刑的震慑作用。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1. 震慑理论 (Deterrence Theory)这是支持死刑的一个主要论点。震慑理论认为,对潜在犯罪分子而言,死刑是最严厉的惩罚,因此它能够.............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人权、社会公正、刑罚的意义以及执行的伦理等诸多方面。如果真的要探讨“死刑犯在执行前获得一段自由期”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详细展开,尽量剔除那种冰冷、机械的AI叙事痕感,而是贴近人性的思考。设想中的“宽限期”:它是什么样子的?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自由活.............
  • 回答
    死刑存废的议题,一直以来都牵动着社会大众的神经,也引发了无数的争论。这个话题之所以如此棘手,在于它触及了人类社会最根本的伦理、法律、正义以及生命价值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看似“正确”但缺乏温度的陈词滥调,尝试从更真实、更复杂的角度去审视它。支持死刑的理由,往往是基于一种朴.............
  • 回答
    刑场之上,人性的光谱在最极端的压力下尽数展开。被宣告死刑,并即将面临最后时刻的罪犯,他们的状态绝非千篇一律。这是一种生理、心理、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境遇,即便是在相似的罪行下,个体也会呈现出迥异的反应。从生理层面来看,当行刑日期临近,甚至是执行当天,一些人会经历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这可能表现为.............
  • 回答
    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这是一个牵动人心的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着经久不衰的辩论。它触及了我们对正义、人权、刑罚目的以及社会安全最根本的看法。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包裹,细致地审视它各个方面。首先,我们来看看支持死刑的观点。其中最核心的理由是 报应正义(retributive justic.............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死刑,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沉甸甸的重量,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概念,更牵扯着无数的情感纠葛,尤其是对那些承受了无法想象的痛苦的被害人家属来说。那么,死刑真的能让他们满意吗?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满意”这个词在面对失去至亲的伤痛时,其含义变得无比复杂,甚至可以说是近.............
  • 回答
    死刑是否具有正当性,这是一个深刻且充满争议的哲学和社会问题,它触及了人类对惩罚的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社会如何应对最严重的罪行。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理解支撑和反对死刑的各种论点。支持死刑的论点:支持死刑的观点通常围绕几个核心理念展开: 报应与正义(Lex Talion.............
  • 回答
    死刑,一个古老而又极具争议的话题,承载着人类社会对于罪恶、惩罚以及正义的复杂情感。要理解死刑的“意义”,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法律、伦理、哲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期待也截然不同。从最直接的层面来看,死刑的意义首先在于报应。这种观念根植于“以眼还眼.............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对“惩罚”的理解,以及生命和自由在价值天平上的位置。简单来说,如果以剥夺生命为最终极的惩罚,那么死刑无疑是比终身监禁更重的。死刑彻底地、不可逆转地终结了一个人的生命,这是最根本的剥夺。生命是最基本的权利,也是所有其他权利的基础,一旦失去,一切归于虚无。从这个角度看,死刑是.............
  • 回答
    关于死刑是否违背人道主义精神的讨论,自古以来就未曾停歇,它触及了刑罚的本质、生命的价值以及国家权力的边界等诸多深层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抛开冰冷的机器逻辑,用充满体温的人类视角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在于尊重生命,珍视每一个人的尊严。它倡导的是关怀弱者、反对残暴、追求.............
  • 回答
    废除死刑的形而上基础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话题,它触及了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价值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与其说是一种单一的、固定的“形而上基础”,不如说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哲学、伦理和精神上的论证,共同指向对死刑的否定。以下我将尽可能详细地展开讲述这些形而上的维度:一、 生命的内在价值与神圣性(The I.............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