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些丧失理智的拥林派是不能讲道理的
我一般在他们黑宝钗的时候通过说明林黛玉是耗子精来反制
而不是总是解释宝钗的种种行为 被动防御挨打
因为你解释再多 他们总能找到下一条“罪状”
所以在谈毒燕窝前 我要说说林黛玉
对于林黛玉的错误理解 是红学的一大灾难
红楼梦开篇说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文中的风月宝鉴 也暗示正反不同 表里不一
绝大多数人却懵懵懂懂 毫不知道
他们心目中自以为是红楼梦最最洁白无瑕的“女主角”林黛玉并非他们所认为的那样
【小耗道:“我虽年小身弱,却是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庚辰双行夹批:凡三句暗为黛玉作评,讽得妙!〕此去管比他们偷的还巧呢。”众耗忙问:“如何比他们巧呢?”小耗道:“我不学他们直偷。〔庚辰侧批:不直偷,可畏可怕。〕我只摇身一变,也变成个香芋,滚在香芋堆里,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却暗暗的用分身法搬运,〔庚辰侧批:可怕可畏。〕渐渐的就搬运尽了。岂不比直偷硬取的巧些?”〔庚辰双行夹批:果然巧,而且最毒。直偷者可防,此法不能防矣。可惜这样才情、这样学术却只一耗耳。〕】
法术无边,口齿伶俐,机谋深远——凡三句暗为黛玉作评
不直偷,可畏可怕 可怕可畏
直偷者可防,此法不能防矣
这么一大段其实都是暗写林黛玉的 如果你觉得这只是个玩笑
林黛玉的老师是被批语者骂为奸雄的贾雨村一事又如何?
贾雨村是什么样人 道貌岸然 人面兽心
当然 林黛玉倒没有这么坏 只是她带上了点那种虚伪的才情
只是这种心机 林黛玉也不过就用在了为了和宝玉结婚上面了
所谓可惜这样才情、这样学术却只一耗耳。
我第一次知道毒燕窝论是木鱼水心的红楼梦解说 把我恶心的不行
我知道他是拥林派 但不知道拥林派能下作到这地步
即使在拥林派大行其道的当代红学圈子 也没有正经的红学家会认同和讨论毒燕窝论
目前还没有一篇正经的论文谈到这个 当然未来就不知道了
毕竟永远不要高估红学圈子的底线
有这么些人 他们可能红楼梦都没怎么读过 却对那些有关红楼梦的奇言怪论如数家珍
弄不清薛家和贾家的情况 弄不清薛宝钗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倒难 很多红学家也是完全弄反了)
薛宝钗和林黛玉有什么仇?要害她?宝玉面前争宠?当这是宫斗剧呢?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
《红楼梦》原文写得这么明显了 拥林派就是瞎得看不见:
1.宝钗怕自己和宝玉有绯闻 特意远宝玉
2.因为元春有撮合自己和宝玉的暗示(多半是王夫人撺掇的)而觉得没意思
3.幸亏宝玉被林黛玉缠绵住了
宝钗对宝玉什么态度?一目了然。虽然后来宝钗对宝玉有所改观 但并不到爱情的程度
再说一句 红楼梦原文没有任何地方写到薛宝钗喜欢贾宝玉 我指的是上升到爱情程度的喜欢
即使从利益角度 宝钗嫁给宝玉对薛家也不是什么非如此不可的事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
贾母并非要宝琴嫁宝玉 这里是薛姨妈的推测不提
重点是如此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 薛姨妈都不急着让宝钗嫁给宝玉(之前有过念头 已打消)
所以宝钗又会急什么 到八十回末尾 宝钗应该有十七八岁了 早到谈婚论嫁的年龄了
薛家是一点都不急 宝钗甚至离开了大观园 离开了贾家
可以说 薛宝钗毫无毒杀林黛玉的动机
从为人上 红楼梦判词说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
如果宝钗是会用毒害人的人 还配得上冰清玉洁的评价吗?
再说个关于毒燕窝论的笑话
因为宝钗提出燕窝时说要放冰糖 后来送来的有“洁粉梅片雪花洋糖”拥林派以此造谣说不是一个东西
首先 洁粉梅片雪花洋糖也是个糖 明明是糖 原文也没有任何特别暗示
拥林派却能把糖脑补成毒药 真是我之蜜糖 彼之砒霜
还糖和燕窝相克 你把糖和燕窝一起吃 大概吃一吨能把自己撑死吧!
而且 其实“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就是冰糖 而且是高级冰糖
洁粉梅片雪花是就外貌而言 雪白颜色 梅片形状
重点洋糖是什么?洋糖就是从国外进口的机制糖
薛家做生意常常能搞到各种稀有的外国货
冰糖就是一种机制糖
洁粉梅片雪花洋糖就是国外进口的高级冰糖而已
真是无知者无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