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钱、可以在车评领域做到【无欲则刚】的富家子弟要对线 一群靠着厂家吃饭的人。
一群混饭吃的人,38号下手有点狠吧?
利益声明:C4L车主、C5X准车主,38老观众
先说认可的地方,38说自己从驾驶、产品力、厂家宣传等角度得出测评凡尔赛的结论,我觉得有他的逻辑自洽,而且部分问题确实存在,凡尔赛并不是量完美无暇的车。
但是这里我还要提一下我对他测评结论的异议点,理性看待:
1.很多人觉得测评凡尔赛这期和以往相比更加苛刻,38解释是因为和厂家沟通后拿更高的标准严要求导致的。但观众并不知道,看视频下来后我第一感觉是这车真完蛋,只有在二刷、三刷后才会有点感觉38没有一味否定这车。这点建议38号梳理下自己的文案,确认观众是否会第一时间误解他的意思;
2.关于宣传,我不知道东雪的人是怎么和38讲的,从他们自己的官方介绍来看,全部强调的是舒适性,压根不提运动。而从我自己的驾驶感受来讲,舒适性是没有大问题的。而38的测评是将舒适和运动兼顾一起提出来并作出了一定的否定,导致我的感受与测评不一致,这也是网上上部分理性网友们提出的异议。当然这锅,是38背,还是东雪的公关背,具体细节就不知道了。
3.批车机。这点38也解释了东雪的人让其轻批,但实际上…我相信不止我一人觉得这是轻批,恰恰相反我认为38是选择了最激烈、最不合适的一种方式进行了表达。先不谈部分硬件设计是否合理的争议,就谈38批这系统反人类、奶奶也能设计这些用语和当时的语气,这就不是理性的评价,另外既然东雪都承认车机难用、要后期升级,你就应该就事论事批评车机的问题、批评东雪产品设计不完善就匆忙上市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节目效果满分而将这段戏剧化表现出来,没有直指问题的核心。
4.结论有待商榷。38觉得从测评凡尔赛的表现来看,凡尔赛产品力不足,需要等一两年降降价格再买。作为老观众也理解他这种测评结论的一贯性,但是,这期为什么反响这么大,恰恰是因为38的测评核心内容缺少了一块重点内容-车身用料-所导致的。法系车的最大优点之一就是车身用料扎实,虽然市场卖的不好但是貌似一直不像某众两田一样用回收棉等方式偷工减料。而38缺少的这一块直接导致部分法系车主们的反驳,尤其是对他不熟悉的人,越会认为38测评存在偏差。
综合下来,我认为38在测评上是有缺陷的,这也是导致出现这次事件的诱因之一,38提出对线虽然看起来爽,但无助于纠正他自己的测评缺点。
说句题外话,东雪市场营销做的稀烂,这时候了还不出来灭火,不知道认错和官方解释,派个大象领几个人出来牵强的对线,纯粹是负面营销。
mmp,神龙交车!
车评变味了。是很多车评都变味了。不光是38号。
说说我的买车流程。
1.上海牌照,已经拍到了。然后定预算,20万,计划买个落地价15-20的车子。超一点也行。
2.下载懂x帝,汽x之家等软件,筛选,价格15-20万。看看车型,约个销售,周五下午请半天假跑2-3家4s试试几个不同车型,问下优惠情况。看看评价,投诉多不多,加几号油,油耗如何。这几个数据试车是一下子试不出来的,就看别的车友分享等等。
我就几个点:开的舒服吗,类似于过个坎怎么样,踩个油门劲大吗,视野舒服吗,有天窗好像采光好一点,后排舒服吗,后备箱够用吗,等等。
心理有个预期,然后看下车评。
3.基本上选定了2-3个车型。再看一眼20万多一点的车子,心想可能会有小几万优惠,没就算了。
4.这几个车子,去4s仔细谈价格。差不多就定了。
结果,定了思域。
车机这种东西,我基本上没有特别在意,前挡风玻璃那个视野更重要,一个小屏幕我又不会一直盯着。我不下赛道,我不改装。我就原厂四条胎走走城市道路。我就一普通人,就这样。
我看到网友一下子骂38号是大佐,想起来那几天东本4s遇到的事。东本4s电视机播放38号评测11代思域的视频,跟销售谈价格,思域要加4500服务费,1800贴膜,3000皮座椅,我心里很不舒服。有个销售,我跟他说服务费减1000,他就把我微信拉黑了。有个销售跟我说提车时间长,我可以加价给我“优先调车”。
隔壁雪铁龙,销售比较热情吧,没有优先调车,销售直说了每个月产量多少,大概要等多久,明明白白的。凡尔赛我试下来也就算比较可的一个东西。
我……其实也分不太清A级B级,两厢掀背还花了十分钟才搞懂。我就去4s开了一下,就觉得雪铁龙还行。思域要是不加价就好了。
我有时候觉得我有问题,我认可了东本的加价政策,我承受得起。如果以后别人手头预算比较紧张,本打算买东本的车子却被加价卡住了脖子造成了不好的购车体验。我真的很怕东本以后加钱越加越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