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你是如何理解的?

回答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篇》,原文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

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

1. 为什么荀子会说“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终日而思”的局限性:
孤立和片面: 凭空思考,即使花很长时间,也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无法跳出自身的局限。思考的内容可能是基于个人有限的经验和认知,容易片面化、主观化。就像一个人闭门造车,想出来的东西可能脱离实际。
缺乏验证和反馈: 单纯的思考缺乏实践和外界的验证,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我们的大脑是灵活的,但同时也是容易犯错的,没有外部的信息输入,很难校准。
效率低下: 即使绞尽脑汁,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和方向,也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像一个人在原地打转,虽然很努力,但没有前进。
潜在的误导: 如果思考的方向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终日而思”只会加深误解,形成固化的错误认知。

“须臾之所学”的优势:
汲取前人的智慧: “学”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古圣先贤、智者的经验和思想。这些知识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学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快速获取成熟的、经过验证的知识体系。
获得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接触到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新的元素能够启发我们的思维,打破固有的僵化模式,为我们的思考注入新的活力。
事半功倍的效率: 正如荀子在《劝学篇》中反复强调的“假舆马者,非能走也,而行千里”,学习就像是借用了“车马”,能够让我们以更快的速度、更有效的方式达到目的地。一个好的老师、一本好书,可能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我们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纠正和完善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原有的想法是错误的,或者是不完整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偏差,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

2. 这句话体现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强调“学”的重要性: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非常重视学习。他认为学习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途径,是获得知识、提升德行、改造自我的关键。
重视外在的求证和借鉴: 这句话也反映了荀子认识论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认识需要通过实践和外界的反馈才能获得。他反对那种纯粹主观的思辨,认为如果不与外界的客观事物相联系,思考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认识到思考的局限性: 荀子并非否定思考的价值,而是强调了单纯依靠自身有限的思考所存在的局限性。他认为,思考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率和更具建设性的思考,往往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师说”的意义: 这句话也间接说明了“师”(包括老师、书籍等学习的载体)的重要性。有“师”的指导和引领,学习才能更有方向和效率。

3. 如何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这句话?

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句话并不是说思考不重要,而是强调了学习在思考过程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学习是思考的起点和基础,而思考是深化和内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方法,然后通过思考来理解、分析、运用和创新这些知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须臾”的价值: “须臾”并非仅仅指时间上的短暂,更强调的是学习的“有效性”。一次高质量的学习,可能就是一次顿悟,一次观念的转变,一次新能力的获得,这其价值远超长时间的无的放矢的思考。
反思与实践: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一个问题,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这时,我们不妨放下思考,转而去阅读相关书籍、请教有经验的人,或者进行相关的实践。往往在学习或实践的过程中,答案就会自然而然地浮现,或者我们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避免“假勤奋”: 有时候,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思考”,但可能只是在重复已有的想法,或者在为自己的懒惰和逃避找借口。这句话提醒我们要警惕这种“假勤奋”,要将时间花在真正有价值的学习和解决问题上。
终身学习的理念: 这句话也契合了终身学习的理念。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我们不可能一次性学完所有东西。因此,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习惯,不断用新的知识和理念来更新和充实自己,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结来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学习对于个体成长和认知能力提升的巨大价值。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和追求进步时,不要仅仅依赖于自身的孤立思考,而应积极主动地向外界汲取知识和经验。通过高质量的学习,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获得更广阔的视野、更有效的方法,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准确的方向实现自我提升。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为思考提供基础和养分,而思考则能深化和内化学习的成果,最终实现知行合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接受过义务教育,学过几何的,应该都知道:公式与定理多有用,简直就是巨人的肩膀;没有公式与定理,你得从头证,累死了,也不一定证得出来。

接受过大学教育,写过大学论文的,应该都知道:写一篇论文,读的文献厚度得是论文的若干倍;而那些文献背后,又是堆积如山的材料;如果没有相应文献,要你徒手开始写,累死了也不一定写得出来。

做过菜的都知道,有现成食材与调味料给你,你才能迅速地做一锅,比如说,咖喱鸡。可是,如果鸡肉得自己去捉鸡杀了切开,蔬菜得自己浇水施肥种出来,咖喱粉需要自己种植收获姜黄郁金胡椒再来磨粉,在饿死之前,很难做好一顿。

人类绝大多数的物质与精神的生产,都建立在前人的经验与基础上。

善用前人留下的经验与工艺,比一个人的努力迅速多了。


我不是不鼓励举一反三或者实践出真知。

我有个朋友,自己业余学画,画了段时间,很高兴地跑来跟我说他的心得,“蓝色让人安静,红色让人亢奋,黄色就端正点,那么只要依靠红色和蓝色的对比,就能决定一幅画的情绪!”这当然是个好发现,可我也只好告诉他,这在17世纪就是画界常识了,尼古拉·普桑和法国古典主义画派用这招老熟练了。

当然不是说,个人的奋斗学习没有价值;只是,由于人类历史太长,思想者过多,所以绝大多数你以为自己独出机杼的思路,都已被其他人思考过争辩过了。


终日苦思vs须臾所学,是以个人努力,对抗世界历史上其他精英累进堆积的思维成果。荀子很早就明白这点了。

杨绛先生说世上大多数人的问题是读得太少想得太多,我觉得归根结底,相信苦思胜过学习的,大概是因为:

觉得自己足够独特,独特到可以不把人类历史上其他的精神成果当回事——人类历史上确实有这类人,但是,这其中极少数是超天才,而更大多数,只是自大狂罢了。

user avatar

自己瞎琢磨人生一辈子,收获还不如上知乎看一帮逗比吹几分钟牛逼。。你这句是据我所知的知乎最好的广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篇》,原文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1. 为什么荀子会说“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终日而思”的局限性: 孤立和片面: 凭空思考,即使花很.............
  • 回答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是曾子提出的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生哲学。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那么,这“三省”到底是以什么为原则,又反省什么内容呢?首先,我们要理解“省”的含义。在古代,“省”有“视”、“察”、“察看”的意思,引申开来,就是仔细地检查、审视。而.............
  • 回答
    太吾绘卷,这个名字如今在不少玩家心中已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像是一种情怀,一段跌宕起伏的江湖人生。从早期那个简陋却充满野心的雏形,到如今拥有海量内容和深邃系统的庞然大物,它的成长轨迹无疑是令人惊叹的。但当我们在讨论它是否“透支了潜力”时,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剖析一下“潜力”这个词.............
  • 回答
    关于《太吾绘卷》这款游戏,其背后是否存在营销行为,这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否存在”,不如说“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毕竟,任何一款商业化运作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都离不开市场推广。但《太吾绘卷》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营销”轨迹,很大程度上与游戏本身的特质以及玩家社区的互动紧密交织.............
  • 回答
    在《解救吾先生》这部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吾先生在被绑架期间,与华子(王千源饰)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当吾先生感叹自己“在香港也有这么一个人”时,他指的是当年被“张子强案”影响,香港警方为应对张子强类似犯罪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安保措施。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张子强其人及其罪行:.............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切中了许多玩家心中的疑问。《太吾绘卷》和《鬼谷八荒》这两款游戏,确实如你所说,它们在画面表现上算不上顶尖,玩法上也很多是基于数值、策略和大量的文字信息,这些特性让它们看起来非常适合移植到手机上。那么,为什么它们没有选择在手游平台首发,而是先登陆了PC平台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
  • 回答
    太吾绘卷作者是否真的遭遇威胁,以及如何应对,这是一个牵动许多玩家和关注者心弦的问题。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很多时候真相被夸大、误解甚至扭曲。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轻易下定论,更不应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关于“威胁”的来源和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元吾氏(げんごし)是一个在日本动漫《鬼灭之刃》中虚构的人物,他是鬼杀队中的一位“柱”,名字叫做“风柱”不死川实弥。关于“元吾氏”这个名字,你提到的“研究过”的语境,我理解您可能是在询问,在《鬼灭之刃》这部作品中,哪些角色或哪些方面与“元吾氏”(不死川实弥)这个人物有过深入的互动、了解,或者说,他的经.............
  • 回答
    《太吾绘卷》是一款由晃游网络开发的独立游戏,以其独特的东方武侠世界观、高自由度的玩法以及深度的系统设计而闻名。自2018年上线抢先体验以来,它便凭借其硬核的随机生成和沙盒式的玩法,吸引了无数热爱武侠和策略模拟的玩家。下面将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详细评价:1. 核心玩法与独特性: 武侠世界的高度还原与.............
  • 回答
    关于《太吾绘卷》是否被过誉的讨论,在我看来,这并非一个能简单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更像是在玩一场充满挑战的寻宝游戏,有些人满载而归,有些人却在路上迷失了方向。先来说说那些觉得它“被过誉”的玩家,他们的声音通常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上手难度与引导不足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一次点开《太吾绘.............
  • 回答
    《太吾绘卷》关于伏龙坛的封闭开发分享视频,怎么看?这可真是个让不少玩家又爱又恨、又期待又忐忑的话题。毕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戏内容展示,更像是对一个核心玩法循环的一次深度“剧透”,而且还是在游戏内容还未完全成熟时放出。视频核心内容回顾:伏龙坛的“大逃杀”与“循环往复”咱们先梳理一下视频里最核心、.............
  • 回答
    评价东野圭吾的作品水平,这就像在品鉴一件巧夺天工的瓷器,或者聆听一段余音绕梁的乐章,总有些难以言说的精妙之处,也免不了会发现一些些细微的瑕疵。他能在当代推理小说界独树一帜,长盛不衰,绝非偶然,而是他多年来在文字世界里孜孜不倦探索、打磨的必然结果。结构之巧,匠心独运:东野圭吾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他构建.............
  • 回答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出自《庄子·养生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命有限与知识无限之间的矛盾,以及因此可能带来的困境。庄子这句话的原意是劝诫人们要顺应自然,把握当下,不要过度追求和消耗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要懂得取舍,专注于对生命真正有益的事物,否则将劳碌一生,身心俱疲,甚.............
  • 回答
    诸葛亮为何会说“运筹帷幄,吾不如刘子初”?这句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乍听之下,似乎与我们印象中那个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诸葛亮有些许出入。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当时的语境和诸葛亮的用意,就会发现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他非凡的智慧、谦逊的态度以及对人才的深刻洞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刘子初”是谁。刘子初.............
  • 回答
    细嚼慢咽,《太吾绘卷》的代码风味:一次深入浅出的品鉴《太吾绘卷》,这款让无数玩家魂牵梦绕的国产独立游戏,其最引人入胜之处,莫过于那宏大而精密的模拟系统,仿佛一个活生生的江湖世界在你眼前徐徐展开。而支撑起这份奇迹的,自然是那背后庞杂而独特的程序代码。谈论《太吾绘卷》的代码,与其说是在评价技术,不如说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领域——现实中的犯罪侦破和虚构作品中的情节设计。说实话,如果像东野圭吾这样的作家真的杀了人,警察当然有办法查出来,而且会相当重视。不过,这和他在小说里描绘的侦破过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现实的局限和差异。咱们先不提什么科幻或者超能力,就从最现实、最基础.............
  • 回答
    东野圭吾的《恶意》是否推理过程过于牵强,这是一个在读者群体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恶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叙事结构和叙事者身份的颠覆。这本书的核心在于“为了恶意而进行的恶意”。与传统的“谁是凶手”的谜题不同,《恶意》更侧重于“为什么要杀人.............
  • 回答
    太吾绘卷送审这件事,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流程,不如说是开发者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缩影,也折射出当前游戏行业“审批”这一环节的复杂性与挑战。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也得从大家对它的普遍观感入手。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款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的商业游戏,都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审批流程。这是国家相关部门为了保障.............
  • 回答
    这事儿得从文徵明的一方印章说起,那方印章上刻着“唯庚寅吾以降”。这句词出自屈原的《离骚》,原文是“皇鉴于此,继序其皇之,唯庚寅吾以降,盖降格而死兮,化为神。” 屈原在《离骚》中,是以一种极其悲愤和怀才不遇的心情,回顾自己祖辈的辉煌,以及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向不被理解甚至是被贬斥的境地。这句“唯庚寅吾以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