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吾日三省吾身’,这个‘反省’是以什么为原则和反省什么?

回答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是曾子提出的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生哲学。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那么,这“三省”到底是以什么为原则,又反省什么内容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省”的含义。在古代,“省”有“视”、“察”、“察看”的意思,引申开来,就是仔细地检查、审视。而“三”在这里,并非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表示“多次”、“不止一次”的意思,强调的是一种习惯性的、持续性的自我反思。

那么,“吾日三省吾身”的原则是什么呢?

我认为,最核心的原则是“忠”与“恕”。

“忠”:尽心尽力,无愧于心。 这里的“忠”并不是指对君王的绝对效忠,而是对自己内心的忠诚,对自己的言行是否尽到了应有的努力,是否问心无愧。曾子在《论语》中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句话,每一句都包含着“忠”的意味。它是指在为他人办事时,是否尽到了全力?在与朋友交往时,是否诚实守信?在学习传授知识时,是否真正理解并内化了?这些都需要我们尽心尽力,不欺骗他人,更不欺骗自己。也就是说,反省的基础是我们有没有认真投入,有没有付出过努力,有没有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到位。

“恕”: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恕”出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省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在反省自己时,不仅要看自己做得如何,还要看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了什么影响。是否言语得体?是否举止合宜?是否给他人带来了麻烦或伤害?通过“恕”,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避免因自我中心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

这两个原则,“忠”是内在的驱动力,保证了我们反省的深度和诚意;“恕”是外在的参照,保证了我们反省的广度和对他人的关怀。

接着,我们来看看“三省”具体反省什么内容。曾子列举了三项,虽然不是全部,但足以代表其核心:

1. “为人谋而不忠乎?”——关于“忠”的体现:是否尽心尽力为他人做事。
这首先是指在别人委托自己办事时,是否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职责。比如,你答应朋友一个忙,你是否认真去做了,还是敷衍了事?你接受了领导的任务,你是否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还是只是应付一下?这里的“忠”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对自己承诺和责任的认真履行。它强调的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如果我们在为他人办事时,只是表面上答应,实际却敷衍了事,那么这就是一种“不忠”。反省这一点,就是要问问自己:我有没有辜负他人的信任?我有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

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关于“信”的体现:是否诚信待人。
“信”是“忠”在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表现。“信”是立身之本,也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石。曾子在这里特别强调了朋友之间的交往。我们有没有对朋友说过的话信守承诺?我们有没有欺骗或隐瞒朋友?我们有没有在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信”不仅仅是说实话,更包括言行一致,答应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反省这一点,就是要检查自己在人际关系中是否真诚、可靠。如果我们在和朋友交往时,言而无信,或者因为自身利益而背叛朋友,那就是“不信”。

3. “传不习乎?”——关于“学”的体现:是否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理解,都与学习和实践有关:
传授给别人的知识是否熟练掌握? 如果自己都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又如何能有效地传授给他人呢?这是一种对知识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负责。
老师传授的知识,自己是否真正学习并实践了?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如果只是听了,看了,却不去思考,不去实践,那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曾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学用结合”的精神。反省这一点,就是要看自己有没有把学到的东西真正消化吸收,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有没有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或者学了就忘,那么就是“不习”。

总而言之,“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种持续的、以“忠”和“恕”为原则的自我审视。它要求我们在为他人做事时,是否尽心尽力、不负所托;在与人交往时,是否诚实守信、光明磊落;在学习提升时,是否真正理解、融会贯通并付诸实践。

这种反省并非是为了责备自己,而是为了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错误,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人格境界,最终达到一个更成熟、更完善的境界。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塑造,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非常宝贵的一种智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下文说得很明白。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反省的是三方面:忠、信、习。

还有一种说法:三省意思是反省三次。

当以反省者有三方面为准。

三方面的第一点为:是不是尽己?

尽己的意思是,做到该做的,帮到该帮的。

比如,朋友从外地来出差,路过你的城市,想在你家借宿一晚。

那是不是你让他在家里借宿一晚就算尽己了?

不是。

好事者曰:难道我还要请他去洗个脚吗?

当然更不是。

假如你家就一张床,你不喜欢跟他一起睡呢?或者,假如朋友是异性呢?

如何才叫尽己?

尽己,不是委屈自己。不是违背自己的初衷,一味讨好朋友。

有人说,微生高这个人直。

孔子说:谁说他直?(意思不是微生高是弯的。)有人找他借醋,他家没有,跑到邻居家借了点儿给人家。

这个就不叫尽己,这个叫“过犹不及”。

同样,朋友求借宿,若不方便,坦言相告,尽力帮他找合适的,这就叫尽己。

假如你在东莞,朋友去东莞出差,想体验一下。你帮他张罗,这就不叫尽己。这时候,能劝谏则劝谏,不能劝谏则不与之往来,严重的情况下可绝交。——这叫做尽己。

人和人之间,都是不一样的。当有原则上的分歧的时候,不能违反自己的原则去取悦朋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这才是作为朋友需要具备的条件。

所以,该劝谏的时候,要劝谏;劝谏不听,怎么办?

那就不要劝谏了。因为很少有人能听得进去别人一两句话,就收敛自己的毛病,改变自己的本性。

故孔子说:“朋友数,斯疏矣。”——说他遍数太多,不仅起不到效果,还会导致你们疏远。

已劝谏过,不听,就算是尽己了。

这里的“为人谋”,指的不仅是朋友,包括父母、领导,其他一切人都是如此。

对于父母,作为有不合适的地方,比方说,父母喜欢赌博,劝谏时,要拐着弯劝,免得伤及父母面子,所谓“事父母几谏”。如果他们不听,“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样,也是“尽己”了。

尽己,就是忠。

做到“尽己”之后,第二点是“以实”。

尽己是忠,以实是信。

这点以实,主要指对待朋友的。

孔子坦言自己的志向时,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信,是处理朋友一伦的标准。

这里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孔子还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或曰:这里为啥子又说“言必信”是小人的做法呢?

这就是孔子高明的地方了。因为,说话要看场合。

这里,是子贡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算做“士”?

子贡,是个外交家,也是个大商人。这里,问的是外交的事情。

孔子回答他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重要的是,不辱君命,行己有耻。

作为一个外交家,你老老实实,呆头呆脑,说话不懂得拐弯,可能做到不辱君命吗?

不可能。

与朋友交,要信。但外交,并不能生搬朋友相处之道。

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是曾子说的。而且是曾子无场合、无条件地说的。

但孔子回答子贡,则是有场合、有条件的。

此当明辨。

第三点,传不习乎?

这是对待老师传给自己的学问的态度。

习,是一遍遍地熟悉它,免得忘失。

这一点,是在忠、信之后的。忠、信才是做学问的根本。

孔子还说: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传不习乎,指的就是对待“学文”的态度。而前边的孝、悌、亲仁,则同于忠、信,它们是根本。

所谓,“本立而道生”。

因此,这三者的次序关系也很重要。

user avatar

我是谁?

我在哪?

我的航母战斗群呢?

——终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是曾子提出的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生哲学。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自我完善的有效途径。那么,这“三省”到底是以什么为原则,又反省什么内容呢?首先,我们要理解“省”的含义。在古代,“省”有“视”、“察”、“察看”的意思,引申开来,就是仔细地检查、审视。而.............
  • 回答
    如何看待《太吾绘卷》1 月 12 日发布的正式版进度公告?《太吾绘卷》作为一款集国风武侠、模拟经营、角色扮演、策略冒险于一体的独立游戏,自早期抢先体验阶段以来就备受玩家关注,其独特的玩法和丰富的系统设计赢得了大量拥趸。因此,玩家们对于正式版的到来一直抱有极高的期待。1 月 12 日发布的正式版进度公.............
  • 回答
    这句话出自《荀子·劝学篇》,原文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字面意思是:“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片刻的学习。”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1. 为什么荀子会说“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终日而思”的局限性: 孤立和片面: 凭空思考,即使花很.............
  • 回答
    太吾绘卷,这个名字如今在不少玩家心中已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像是一种情怀,一段跌宕起伏的江湖人生。从早期那个简陋却充满野心的雏形,到如今拥有海量内容和深邃系统的庞然大物,它的成长轨迹无疑是令人惊叹的。但当我们在讨论它是否“透支了潜力”时,事情就变得复杂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剖析一下“潜力”这个词.............
  • 回答
    关于《太吾绘卷》这款游戏,其背后是否存在营销行为,这是一个相当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我看来,与其说“是否存在”,不如说“是以何种方式存在的”。毕竟,任何一款商业化运作的游戏,在某种程度上都离不开市场推广。但《太吾绘卷》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营销”轨迹,很大程度上与游戏本身的特质以及玩家社区的互动紧密交织.............
  • 回答
    在《解救吾先生》这部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吾先生在被绑架期间,与华子(王千源饰)有一段经典的对话。当吾先生感叹自己“在香港也有这么一个人”时,他指的是当年被“张子强案”影响,香港警方为应对张子强类似犯罪行为而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安保措施。这句话背后的故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讲述:张子强其人及其罪行:.............
  • 回答
    《太吾绘卷》和《中国式家长》的成功,无疑是国产游戏在近几年发展历程中闪耀的两个重要节点,但要说它们就此“标志着”国产游戏的全面崛起,可能还需要更审慎地看待。首先,这两款游戏的成功都并非偶然。《太吾绘卷》的出现,可以说是在玩家群体中激起了巨大的共鸣。它大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武侠、修仙等概念,.............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切中了许多玩家心中的疑问。《太吾绘卷》和《鬼谷八荒》这两款游戏,确实如你所说,它们在画面表现上算不上顶尖,玩法上也很多是基于数值、策略和大量的文字信息,这些特性让它们看起来非常适合移植到手机上。那么,为什么它们没有选择在手游平台首发,而是先登陆了PC平台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
  • 回答
    太吾绘卷作者是否真的遭遇威胁,以及如何应对,这是一个牵动许多玩家和关注者心弦的问题。在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很多时候真相被夸大、误解甚至扭曲。因此,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轻易下定论,更不应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关于“威胁”的来源和可能性:首先,我们需要.............
  • 回答
    元吾氏(げんごし)是一个在日本动漫《鬼灭之刃》中虚构的人物,他是鬼杀队中的一位“柱”,名字叫做“风柱”不死川实弥。关于“元吾氏”这个名字,你提到的“研究过”的语境,我理解您可能是在询问,在《鬼灭之刃》这部作品中,哪些角色或哪些方面与“元吾氏”(不死川实弥)这个人物有过深入的互动、了解,或者说,他的经.............
  • 回答
    《太吾绘卷》是一款由晃游网络开发的独立游戏,以其独特的东方武侠世界观、高自由度的玩法以及深度的系统设计而闻名。自2018年上线抢先体验以来,它便凭借其硬核的随机生成和沙盒式的玩法,吸引了无数热爱武侠和策略模拟的玩家。下面将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详细评价:1. 核心玩法与独特性: 武侠世界的高度还原与.............
  • 回答
    关于《太吾绘卷》是否被过誉的讨论,在我看来,这并非一个能简单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更像是在玩一场充满挑战的寻宝游戏,有些人满载而归,有些人却在路上迷失了方向。先来说说那些觉得它“被过誉”的玩家,他们的声音通常集中在几个方面:首先,上手难度与引导不足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一次点开《太吾绘.............
  • 回答
    《太吾绘卷》关于伏龙坛的封闭开发分享视频,怎么看?这可真是个让不少玩家又爱又恨、又期待又忐忑的话题。毕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戏内容展示,更像是对一个核心玩法循环的一次深度“剧透”,而且还是在游戏内容还未完全成熟时放出。视频核心内容回顾:伏龙坛的“大逃杀”与“循环往复”咱们先梳理一下视频里最核心、.............
  • 回答
    评价东野圭吾的作品水平,这就像在品鉴一件巧夺天工的瓷器,或者聆听一段余音绕梁的乐章,总有些难以言说的精妙之处,也免不了会发现一些些细微的瑕疵。他能在当代推理小说界独树一帜,长盛不衰,绝非偶然,而是他多年来在文字世界里孜孜不倦探索、打磨的必然结果。结构之巧,匠心独运:东野圭吾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他构建.............
  • 回答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出自《庄子·养生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生命有限与知识无限之间的矛盾,以及因此可能带来的困境。庄子这句话的原意是劝诫人们要顺应自然,把握当下,不要过度追求和消耗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要懂得取舍,专注于对生命真正有益的事物,否则将劳碌一生,身心俱疲,甚.............
  • 回答
    诸葛亮为何会说“运筹帷幄,吾不如刘子初”?这句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乍听之下,似乎与我们印象中那个神机妙算、未卜先知的诸葛亮有些许出入。但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当时的语境和诸葛亮的用意,就会发现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他非凡的智慧、谦逊的态度以及对人才的深刻洞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刘子初”是谁。刘子初.............
  • 回答
    细嚼慢咽,《太吾绘卷》的代码风味:一次深入浅出的品鉴《太吾绘卷》,这款让无数玩家魂牵梦绕的国产独立游戏,其最引人入胜之处,莫过于那宏大而精密的模拟系统,仿佛一个活生生的江湖世界在你眼前徐徐展开。而支撑起这份奇迹的,自然是那背后庞杂而独特的程序代码。谈论《太吾绘卷》的代码,与其说是在评价技术,不如说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领域——现实中的犯罪侦破和虚构作品中的情节设计。说实话,如果像东野圭吾这样的作家真的杀了人,警察当然有办法查出来,而且会相当重视。不过,这和他在小说里描绘的侦破过程,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现实的局限和差异。咱们先不提什么科幻或者超能力,就从最现实、最基础.............
  • 回答
    东野圭吾的《恶意》是否推理过程过于牵强,这是一个在读者群体中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从不同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恶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叙事结构和叙事者身份的颠覆。这本书的核心在于“为了恶意而进行的恶意”。与传统的“谁是凶手”的谜题不同,《恶意》更侧重于“为什么要杀人.............
  • 回答
    太吾绘卷送审这件事,与其说是一次简单的流程,不如说是开发者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缩影,也折射出当前游戏行业“审批”这一环节的复杂性与挑战。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也得从大家对它的普遍观感入手。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款在中国大陆地区发行的商业游戏,都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审批流程。这是国家相关部门为了保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