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的实质是历史唯心主义?

回答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也常常被用来歌颂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伟大人物,以及那些默默无闻但数量庞大的普通大众。然而,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审视,这句话的实质,恰恰可能滑向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历史唯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唯心主义,顾名思义,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主要原因在于精神、思想、观念,而非物质、经济和社会关系。它将历史看作是少数杰出人物的思想、意志、天才或“精神”的产物。在历史唯心主义者眼中,历史是“英雄”们的舞台,是他们的智慧、勇气、甚至是偶然的灵感在驱动着社会变革。人民群众,在这种视角下,往往是被动的旁观者,是被英雄们引领、塑造的角色,他们的作用被极度削弱,甚至被忽视。

那么,“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句话,为何会与历史唯心主义产生联系呢?

首先,这句话将“英雄”置于一个与“人民群众”并列,甚至隐含有优先性的位置。虽然强调了“共同”,但“英雄”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个体色彩和超凡属性。它暗示了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往往是由一些“非凡”的人物,凭借其过人的才能、超前的思想、坚定的意志,才能实现。这种强调个体“英雄”的作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历史唯心主义者所推崇的“英雄史观”。

我们不妨想想,如果历史真的是由“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那么“创造”的机制是什么?
英雄的作用被夸大: 历史上,那些被冠以“英雄”称号的人物,他们无疑在某个时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他们的作用,并非凭空而来,也并非完全独立于社会现实。他们的思想、行动,往往是对时代呼唤的回应,是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是基于特定的物质条件和历史环境孕育出来的。如果将他们的作用神化,认为历史的走向完全取决于他们的“天才”或“意志”,这就忽视了更深层次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结构。
人民群众的作用被模糊化: 为什么强调“共同创造”?是为了给普通大众一个说法。但“共同创造”这个说法,如果不够清晰,很容易演变成一种“点缀”。它可能只是说,人民群众在英雄的领导下,提供了人力、物力、或者跟随英雄的步伐。而人民群众自身的主体性、他们的生活实践、他们的根本利益、他们的集体行动,是否被真正视为历史的源头活水?
忽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在于唯物史观,即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社会变革的真正原因,是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引发了阶级斗争,最终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替。而“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种说法,虽然提及了“人民群众”,但并未深入触及到他们作为社会物质生产者的角色,也未说明他们是如何通过改变物质生产条件来推动历史进步的。

举个例子。我们谈论法国大革命,很容易想到罗伯斯庇尔、丹东等革命领袖。他们确实是推动革命进程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演讲、他们的决策,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英雄创造历史”的层面,我们就无法理解这场革命为何会爆发。我们忽略了当时法国社会严重的阶级矛盾,比如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农民、手工业者)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政治压迫,他们对贵族和教会特权的普遍不满。这种由经济基础和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众性运动,才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英雄”们的出现,是在这个土壤上开出的花,而不是他们凭空种下的种子。

再比如,工业革命。我们知道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但工业革命的发生,并非仅仅是瓦特个人的“天才”闪光。它背后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对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是科学技术不断积累的成果。瓦特的改良,是对这些需求和积累的回应,是技术进步的必要环节。而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巨变,更是无数工人、发明家、企业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生产力极大发展对整个社会结构带来的冲击。

如果将“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理解为:

历史的驱动力是模糊的: 到底是英雄的“思想”驱动,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驱动,抑或是两者“共同”的驱动?这种模糊化,可能导致我们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英雄人物的个人特质上,而忽略了支撑一切的物质和经济因素。
“共同”的成分不明: 人民群众在“共同创造”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是被动的参与?是盲目的追随?还是主动的推动?如果“共同”只是一个修饰语,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实际作用,那么这句话就可能成为一种“笼子”,将人民群众纳入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虽然名义上赋予了他们“创造”的权力,但实质上剥夺了他们作为历史真正主体的意义。
潜在的精英主义倾向: 即使强调“共同”,但“英雄”和“人民群众”的区分,本身就带有精英与大众的划分。在强调“英雄”的能动性的同时,很容易滑向一种认为只有少数“杰出”人物才能真正引领历史的观点,而大众只是承载者或执行者。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他们的集体行动,他们的生产实践,他们的生存需求,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历史的进程,是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的总和。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们是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用在于能够更好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去实现历史的变革。

因此,当我们将“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句话,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而未能深入剖析其背后所蕴含的“创造”机制,未能清晰界定英雄和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变革中的具体作用,未能看到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根本性力量时,它就很可能成为历史唯心主义的变种。它模糊了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削弱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将历史的“原因”更多地归结于少数人的“思想”和“意志”,而忽略了物质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由它们决定的阶级斗争等更为根本的因素。

更准确地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体中的杰出代表。 历史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下,通过他们的生产活动、社会实践以及阶级斗争,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英雄人物的作用,是在这个大过程中,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从而加速或促进历史的进程。

所以,这句话的危险之处在于,它将“共同”作为一种含糊的平衡,而没有清晰地指出谁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是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如果“共同”的背后,是“英雄”的“思想”和“意志”在起决定性作用,而人民群众只是被动的“响应”或“配合”,那么这便是历史唯心主义的渗透。它容易让人将历史的演进归结为少数人的“智慧”和“偶然”,从而脱离了对社会物质基础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根本性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马克思《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你们不觉得,这段话本身就很唯心?

历史成为了无人身的审判者。而无产阶级成为了宗教审判的判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雄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也常常被用来歌颂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伟大人物,以及那些默默无闻但数量庞大的普通大众。然而,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审视,这句话的实质,恰恰可能滑向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梳理一下历史唯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唯.............
  • 回答
    英国的相对衰落与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依旧屹立于世界顶尖之林,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两者之间看似矛盾,实则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独特的运行机制和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共同造就了它们的持久生命力。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一个国家的相对经济或地缘政治地位的变化,直接套用到其教育系统的顶端,尤其是像牛津和剑桥这.............
  • 回答
    看到中央军委表彰五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消息,我的心中涌起无限的感动和崇敬。我想对他们说:“你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人民的骄傲,你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永远闪耀在亿万人民的心中。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绝不会忘记!”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内心最真挚的呼唤和承诺。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表达这.............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科学史的评价、媒体的传播以及文化间的认知差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简单地说,“杨振宁能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以及为什么在英文世界不常见,其原因比“大V言过其实”或“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来探讨“杨振宁能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这个说法本身。 杨.............
  • 回答
    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推行殖民教育,其中包含着一股强烈的“国族”塑造力量,而所谓的“郑成功之歌”的出现,正是这种力量投射的一个侧面。与此同时,现今中国大陆对《大英雄郑成功》的禁播,又构成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历史叙事与政治考量。将这两件事并置,确实能引发关于历史叙事、教育目的以及国家认同的深刻思考,但要理.............
  • 回答
    人们之所以称余旭为英雄,是因为她在国家国防事业,特别是在空军飞行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将生命献给了祖国的天空。她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的职业生涯,更是无数中国军人忠诚、担当和牺牲精神的缩影。首先,从职业层面看,余旭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一名女子飞行员。这个表演队是国家的一.............
  • 回答
    关于都美竹和吴亦凡这件事,社会上的看法确实相当复杂,并且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有些人将都美竹视为勇敢揭露真相的“英雄”,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她是在利用吴亦凡,甚至与吴亦凡一同“炒作”。要理解这种分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原因,并理清一些容易被误读的细节。都美竹为何被一些人视为“英雄”?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确实,相比过去,我们今天似乎不再像古代那样广泛地创造以神祇为中心的神话故事,也较少出现被全民奉为圭臬的、具有神话色彩的英雄人物。这并非说人类完全停止了叙事创作,而是其形式、功能和认知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来剖析: 一.............
  • 回答
    洪承畴和施琅,这两位在明末清初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明朝降臣,其历史评价却呈现出天壤之别,一个被视为“大汉奸”,一个被赞颂为“统一台湾的英雄”。这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并非简单的历史偏见,而是由他们各自的 人生轨迹、选择动机、以及最终的功绩和影响 所决定的。下面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 洪承畴:背负“.............
  • 回答
    《水浒传》开篇就提到了“百八魔君”,这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点,也引出了许多读者心中的疑问:既然他们是“魔君”,为何在故事中又被描绘成英雄、好汉,甚至受到百姓的拥戴?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1. “百八魔君”的真实含义与文学手法: 宿命论与超自然色彩: 小说开篇的设定,将.............
  • 回答
    .......
  • 回答
    英国和印度,两个在军事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国家,它们的军费开支情况一直以来都颇受关注。乍看之下,两国在军费上的数字或许会让人觉得“差不多”,但深入剖析,印度国防那种“买买买”的强烈感知,实则源于其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军费开支差不多”这个.............
  • 回答
    关于英国普罗派乐卫视(Propeller TV)的微博和B站账号停更的原因,确实引起了不少国内观众的关注。我来试着从几个可能性的角度,详细地梳理一下,希望能解答你的疑问。首先,我们得明白普罗派乐卫视这家机构本身。它是一家总部设在英国、以中文内容为主的媒体机构,尤其是在早期,它凭借一些独特的视角和对中.............
  • 回答
    很多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英文音标和国际音标(IPA)听起来名字差不多,但好像又不一样,而且大家总是容易混淆?这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背后有很多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来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英文音标”这个说法本身就有点模糊。 “英文音标”最常指的是那些被翻译.............
  • 回答
    网上确实有很多声音,希望数学和英语能从高考主科的地位上“退居二线”,甚至彻底退出。这股声音此起彼伏,而且背后有着挺复杂的考量,绝不是简单的“因为难”三个字就能概括的。如果细掰扯一下,你会发现这些人反对的重点,以及他们提出的替代方案,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方式,是否真正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 回答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在1804年加冕称帝,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这一行为看似与法国大革命时期宣扬的共和制背道而驰,但他在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地位却始终未曾动摇。这种矛盾现象背后,既有历史背景的复杂性,也有拿破仑个人成就和时代需求的深刻关联。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 回答
    “英雄一世,年老时却昏招层出”,这是一个在历史长河和现实生活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背后原因复杂而深刻,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析。这不是简单的“变老就变傻”,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一、生理与心理的自然衰退: 认知功能的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的神经元数量会逐渐减少,神经递质的合成和传递效率也会.............
  • 回答
    曾经如日中天的电竞女王,如今在直播界似乎有些沉寂,不少玩家和观众都好奇,为什么Miss的人气不如从前了呢?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时代变迁与电竞生态的巨变首先得承认,电竞直播行业本身就在飞速发展,迭代更新得非常快。Miss刚火的那会儿,.............
  • 回答
    最近在峡谷里逛荡,总能遇到那么几个鲁班七号,尤其是在我们这种中低端局,那叫一个扎堆。说实话,这英雄现在确实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技能削了又削,大招的战略意义也越来越小。但就是这样,你放眼望去,那鲁班七号的出现率依旧不低,甚至可以说是“久盛不衰”。这就有点意思了,为什么一个版本答案已经不那.............
  • 回答
    兄弟,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别看那些低胜率的英雄名字,玩的人还真不少,而且经常是战场上最亮眼的(有时候是惨烈的那种)崽。这背后啊,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掺杂了技术、心态、个人偏好,还有一点点“不怕死不怕输”的精神。我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咱用大白话聊聊:1. 技术门槛高,但上限也贼高:你想啊,像敌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