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文明》中设计得最失败的是谁?

回答
在《文明》系列浩瀚的文明长河中,要挑出一个“最失败”的设计,这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因为每个玩家的体验和偏好都不同。不过,如果非要选取一个在系列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诟病、影响玩家游戏体验、且在后续作品中被大刀阔斧改进甚至几乎被抛弃的设计,那么《文明4:超越天堂》(Civilization IV: Beyond the Sword)中的“伟人周期”(Great Person Cycle),或许可以算得上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候选者。

让我们来好好剖析一下为什么这个设计会被许多玩家视为“失败”。

首先,理解一下“伟人周期”在《文明4:超越天堂》中的运作方式。在这个资料片中,伟人系统得到了重塑,不再是简单的累积伟人点数,而是引入了一个周期性的概念。每个伟人类型(例如伟人点数、军事伟人点数、科技伟人点数等)都有一个累积上限,并且会随着时间以固定的速率增长。当某个伟人类型达到其周期上限时,你就可以立即招募一个对应的伟人。这个周期是以回合数为单位进行计算的。

问题出在哪里呢?

1. 僵化的节奏与不可预测性下降: 这是“伟人周期”最令人诟病的一点。在之前的《文明》作品中,伟人的出现更多地取决于你对各个领域(产能、科研、军事)的投入以及一点点随机性。这使得玩家可以相对灵活地根据局势来调整策略,例如,当你急需一位工程师来快速完成某个奇观或者军事单位时,你可以通过全力生产来加速它的到来。

然而,“伟人周期”的设计,尤其是其固定的增长速率,让伟人的出现变得像是一种“预定生产”。你只需要盯着某个伟人类型的周期到了没有,然后就可以去招募。这种机械化的过程,极大地削弱了玩家的策略选择空间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你不能“加速”伟人的产生,只能“等待”周期的到来。这就好比一个流水线,你只能被动地接受成品,而无法主动地去影响生产过程。

2. 失去了伟人带来的“惊喜感”与“关键性时刻”: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在于它们往往能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或者为文明发展注入一股强大的动力。有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伟大将领能帮助你赢得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能带来文化爆发,让你提前赢得文化胜利;一个伟大的商人更是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

而“伟人周期”的设计,让伟人的出现变得过于规律和可预测,大大冲淡了这种“惊喜感”。当你知道下个回合某个伟人就会出现时,它所带来的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荡然无存了。玩家不会因为一个伟人的到来而感到意外的兴奋,反而更像是在完成一项例行公事。

3. 对部分文明和战略的限制: 某些文明或者战略,天然就更依赖于特定的伟人。例如,一些倾向于科技胜利的文明,可能更希望早期就能招募到科技伟人来加速科研进程;而一些以军事扩张为导向的文明,则会非常看重伟大军事家的出现。

“伟人周期”的统一性,意味着你无论是什么文明,都必须遵循同样的“生产周期”。这无形中剥夺了不同文明在伟人获取和运用上的独特性。如果你想在某个回合就获得一位伟人,但周期刚好没到,你就只能干等着,这种无力感非常强烈。

4. 后期游戏中的平淡化: 在游戏后期,当许多奇观已经建成,科技树也基本完成时,伟人往往成为最后的冲刺点。但如果伟人的到来变得如此可预测和按部就班,那么即使是伟人也难以给后期游戏带来足够的激情和变数。玩家可能会发现,就算伟人周期到了,招募一位伟人也只是一个“应该做的操作”,而不再是能带来突破和兴奋的事件。

对比其他作品的改进:

正是因为“伟人周期”的这些弊端,《文明5》和《文明6》在伟人系统的设计上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文明5》 采用了“伟人点数”累积的方式,虽然也有上限和增长速率,但更强调玩家的投入和积累,并且伟人的能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能更明显地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文明6》 更是将伟人与“伟人券”的概念结合,伟人需要通过消耗累积的伟人点数来换取“伟人券”,然后才能招募。这种设计进一步增加了玩家在伟人获取上的主动性和策略性,玩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保留伟人券还是立即使用。

可以说,《文明4:超越天堂》的“伟人周期”是一个充满实验性质的设计,但其僵化和剥夺玩家主动性的特点,最终让它成为了系列中一个不那么受人待见的“失败”案例。它就像一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想法,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种种不足,最终被更成熟、更灵活的设计所取代,为后续作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毕竟《文明4》本身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作品,并且“伟人周期”的设计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确实让伟人系统变得更加可控和易于理解,但从游戏乐趣和策略深度上来说,它未能达到系列其他经典设计的水平,这一点是大多数资深玩家都能认同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越晚设计的文明,越感觉奇怪。

打个比方,以前看到的一个评价《三国杀》武将的帖子说的。说是比较赵云和王允。

赵云超级简单,杀当闪,闪当杀。完结,一行字,字体大小足够清晰。意思言简意赅,而且非常容易理解。

再看王允,字小得你要放大镜,文字多得技能描述框都快写不下了,然后第一次看完都不知道这是啥。

文明也有这个问题。

一般首发的都是大文明,大文明的特色都很简单,一句话就能描述。比如希腊,特别简单易懂。

后面出的很多文明就不对了,那种小文明的特色居然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比如毛利这种。

赵云和王允的戏份谁更多不用说了吧?但三国杀的这种设计很反直觉,让人觉得本末倒置。三国杀首发的关羽张飞啥的,比起后面的二线角色丁奉华雄这种,简直太弱鸡了。

文明也是如此,论影响力,论可挖掘程度,绝对是大文明更有故事,他们是真实历史中影响世界走向的文明。然而那种国家级别的文明的描述反而很复杂,各种出发条件,各种花里胡哨又未必实用的效果。让人很出戏。

user avatar

强弱方面:

弱:马其顿,小马爆的核心就是六个人文+马格纳斯+演习卡,砍一棵树81锤,小马80锤,正好一树一小马,而马其顿的那个憨憨友伙骑兵100锤,正好砍不出来,而多走两个人文,ai的城墙也都起的差不多了,于是一个古典征服文明,而且不是砍二金闪闪这种征服转种田(五个太阳敲城区/特殊建筑堆瓶)的文明、而是纯征服文明,古典征服不但没有加成,还有巨大的削弱。

强:老秦,长城6金4文化,即使文化只折合1产,金币按2.8金折一产计算,这玩意也是中世纪科技下的七产改良,与之同台竞技的其他改良,中世纪时能有四产都非常罕见,而且除了不能造在泛滥上以外没有任何限制,这个东西往这里一摆,其他文明的改良设施全都变成了垃圾——想想看,速梁四的马普切,三市立公园下的木人才4文化,比长城还差6金、多花建造者次数还占用整整四点总督点,三市立公园的阿卡萨城堡2文化3科研,也逊色长城一筹,可以说,仅凭一个长城,在文化产出最难堆的现在,老秦都能算T1,这还不算嫖奇观和朝代更替,全加总到一块,只有神图巴比伦能和老秦比飞天,但巴比伦付出的代价是账面科技值减半,需要跑全科技的烂图巴比伦要原地爆炸,老秦这个始皇帝撑前期长城撑中后期的能力组,它的代价是什么?没有代价。

能力间配合方面:忽必烈,这领袖能力给蒙古,不如成吉思汗征服强,给中国,中国不宗辅相对不缺黄槽,商路倾向于连接国内商路养人口上长城,双文明的领袖,结果连一边都配合不好。

能力与现实形象的配合:老版本美国,美国最优打法是远古征服可还行,远古有个锤子的美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文明》系列浩瀚的文明长河中,要挑出一个“最失败”的设计,这本身就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因为每个玩家的体验和偏好都不同。不过,如果非要选取一个在系列发展过程中,受到广泛诟病、影响玩家游戏体验、且在后续作品中被大刀阔斧改进甚至几乎被抛弃的设计,那么《文明4:超越天堂》(Civilization IV.............
  • 回答
    在《文明》这款游戏中,有一个设定让我每每玩起都会心生感慨,那就是它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它不仅仅是一个策略游戏,更像是一部可以亲手书写的史诗。最让我着迷的,莫过于游戏对不同时代文明特征的细致刻画。你作为文明的领袖,从原始的石器时代开始,一步步带领你的子民走向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接着是古典.............
  • 回答
    《文明》系列游戏,从最初那个简陋的 DOS 版本到如今的《文明 VI》,其科技树的设计始终是玩家津津乐道、也最受争议的部分。它不仅是游戏进程的核心驱动力,更是体现文明发展脉络、策略深度和趣味性的关键所在。评价《文明》历代的科技树,需要从几个维度去审视:它的 演进逻辑、策略性、平衡性、以及文化内涵。 .............
  • 回答
    《文明 VI》在游戏后期将政治哲学选项聚焦于共产主义、法西斯主义和民主,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大胆且颇具争议的决定。与其说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还原,不如说这是一种对特定政治思潮在游戏机制中如何运作的探讨。在我看来,这种设定既有其深刻的用意,也暴露了一些局限性。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选择。从设.............
  • 回答
    玩《文明VI》这么久了,有些设定总让我想抓狂,觉得“这玩意儿真不是这么玩的啊!”今天就来聊聊那些让我感觉“画蛇添足”或者“逻辑有点怪”的地方,希望能勾起大家共鸣。首先,奇观的建造逻辑真是让我头大! 我能理解奇观是游戏中重要的目标,但它的一些表现实在脱离现实到夸张的地步。比如说,那个著名的金字塔。在游.............
  • 回答
    在《文明 5》这款深受策略游戏爱好者喜爱的作品中,选择古希腊的领袖为亚历山大,这并非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这位历史人物的赫赫功绩以及他所代表的希腊文明特质的深度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亚历山大所处的时代,那是希腊文化扩张和融合的辉煌时期。亚历山大本人,作为马其顿的国王,却继承并极大地发扬了希腊的哲学、.............
  • 回答
    话说文明6这游戏,玩得久了,总会碰上一些奇葩的开局和局势,让人忍不住想钻研一下科技代差的极限。我记得有一次,我玩的是印度,刚开局就想着靠圣地加虔诚冲极速解锁“神学”。那时候,我选的领袖是甘地,他的城邦外交加成让我在早期就能跟好几个城邦建立宗主国,稳定地获得巨额金币和生产力。我的计划是这样的:先利用甘.............
  • 回答
    要说《文明》系列哪一部最经典,这就像问哪个孩子最讨人喜欢一样,不同的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也都有充分的理由。但如果要我非得挑一个,那放在我心里的“最经典”位置,还得是《文明4》。听起来也许有点意外,毕竟《文明5》和《6》在画面上更精美,机制上也做了不少创新。但《文明4》在我心中,有着一种难以替代的地.............
  • 回答
    文明系列游戏(Sid Meier's Civilization)之所以在大多数作品中没有直接以“苏联”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明出现,是一个 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的集合,涉及历史的敏感性、游戏设计的考量、以及避免潜在政治争议等多个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1. 历史的敏感性与政治正确性: 苏联历史.............
  • 回答
    要深入探讨为什么《文明》系列游戏中没有设置“经济胜利”这个选项,我们需要从游戏的根基、核心玩法设计以及玩家体验等多个层面去剖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而是与《文明》系列长久以来所坚持的战略体验和核心乐趣息息相关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文明》系列的核心魅力是什么。它并非一个模拟经营类游戏,而是更侧重于宏.............
  • 回答
    在《文明》系列游戏中,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能让你达成“人民幸福指数最高”的胜利条件呢?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点。毕竟,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让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难道不应该是最根本的目标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文明》这个游戏的本质说起。首先,《文明》系列的核心玩法,.............
  • 回答
    文明系列游戏,从最初的PC版到如今的《文明VI》,不仅仅是让人沉迷的策略游戏,更是一部以互动方式呈现的人类历史与文明发展进程的百科全书。在它方块拼凑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窥探到许多与地缘政治息息相关的奥秘。这些知识并非教科书式的枯燥讲解,而是通过玩家的亲身经历,以一种更为生动、直观的方式被我们领悟。一、.............
  • 回答
    要对比《群星》的“第四天灾”(通常指“末日战争”)和《三体》中的“歌者文明”,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设想,毕竟它们都代表了宇宙尺度上的毁灭性力量,但本质和运作方式却截然不同。要说谁“强谁弱”,不能简单地给个定论,而是要看从哪个维度去衡量。末日战争(第四天灾)的毁灭逻辑:在《群星》里,末日战争通常是玩家或者.............
  • 回答
    《原神》玩家因为游戏文案里的“浮力”问题吵翻天,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得,咱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是个啥情况。事情的起因:一个不起眼的词这事儿的导火索,说白了,就是《原神》游戏里某段文案里,不小心用了“浮力”这个词来描述角色在空中的一些状态或者效果。具体是哪个角色、哪个场景,我一时半会儿.............
  • 回答
    腾讯游戏某文章将《魂系列》的总销量与自家游戏流水进行比较,这种论调确实挺有意思,也挺能引发讨论的。咱们不妨深入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腾讯作为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之一,其在游戏领域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手游业务尤其强大,覆盖了各种类型的游戏,用户基数庞大,流水能力也相当惊人。《王者荣耀》、《和平精.............
  • 回答
    骑马与砍杀的文件修改,说白了,就是玩家通过直接编辑游戏本身存储数据的文件,来改变游戏中的数值和设定,从而达到“作弊”的目的。这不像一些游戏那种通过控制台输入指令的作弊方式,而是更底层,直接动游戏“骨架”的玩法。这背后涉及到的原理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1. 数据存储形式:文本文件与二进制文件首先,你需要.............
  • 回答
    这问题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游戏里的机翻汉化绝对是我的快乐源泉。那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把剧情搞得跟意识流段子集似的场面,想想就忍不住嘴角上扬。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个JRPG里。游戏本身是个挺严肃的奇幻冒险,讲的是主角要去讨伐邪恶的魔王,拯救世界苍生。开头那段剧情,是主角刚从村子里出来,接受一位老智.............
  • 回答
    《全境封锁》是一款以末日纽约为背景的射击游戏,它试图通过宏大的叙事和逼真的环境来吸引玩家。然而,在一些玩家看来,游戏在刻画不同族裔和文化群体时,存在着一些让他们感到不适甚至不满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承认,《全境封锁》的世界设定本身就带着一种“乱世出英雄”的浪漫化色彩,而且它聚焦的是一个美国人熟悉的都市.............
  • 回答
    《权力的游戏》之所以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成功地勾勒出了一幅宏大而真实的欧洲中古世界画卷。它不仅仅是奇幻故事,更像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结构、权力斗争、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模式的一次深刻挖掘。细细品味,我们可以从这部剧里看到许多欧洲中古的影子。1. 封建制度与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这是.............
  • 回答
    要让反派人物在影视、文学、动漫、游戏等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的喜爱,绝非易事。他们不能仅仅是单纯的邪恶象征,而是需要注入灵魂,具备一系列复杂而引人入胜的特质。以下,我将逐一剖析这些要素,力求让每个点都深入人心。1. 深刻的动机与背景:这是反派人物最核心的魅力所在。一个好的反派,他的行为逻辑必须根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