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家实名反对一下这个回答里某些文科生说的长孙因为二凤太杰克苏没啥矛盾,戏剧冲突,继而没出场必要的观点
这就是典型的只会理论,不会实操
我举个例子《大明王朝1566》里的李妃
就是万历朝的李太后,历史上的李太后不见得有多高明
但在刘和平的加持下,1566里的李妃简直就是胡宗宪+海瑞的小号版,熟悉人心,洞悉朝堂,又各种按规矩办事
清流要彻底放任浙江大乱的时候,李妃出来说要给隆庆,给万历一个得民心的江山,直接镇住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一批大佬,这批大佬纷纷表示,王妃说的对,严党是严党,百姓是百姓,绝对不能贻误国事,坑害百姓,要走光明正大的王道,而不能搞鬼蜮伎俩
浙江晦暗不明的时候,李妃又各种在王府里当女诸葛,让隆庆(剧里的裕王)按捺心性,不要莽撞,更不要退十万匹丝绸触怒嘉靖
然而咱们看历史上,李妃果真如此吗?
不是的,历史上即便李妃再牛逼,裕王他们会商事情的时候,也不会让一个女人参与
但刘和平大仏就是在1566这样一部男人戏里把李妃放了进去,借着李妃的嘴,让多少有点肮脏的党争多了道义的光辉,在戏剧结构上也让一群男人戏里有了女性这朵红花,看起来更舒服
那么到了二凤跟长孙这里,凭啥长孙就不能出场?
以我浅薄的才智,给大家狗血几个片段
第一,晋阳起兵
晋阳起兵,说的容易,但造反从来都是把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事儿,二凤那会就算再龙傲天,他也是个19岁的少年郎,胆气再壮,是不是也会有犹豫?
长孙的作用可不可以在这个时期出场?
一个在背后默默给心爱之人支撑的贤妻,让二凤更加坚定起兵之心
第二,二凤初阵
二凤初阵打薛举跟薛仁杲,实话实说因为身体的缘故,一开始是不顺利的
最狗血的剧情可以编长孙乔装带着神医去救二凤
另一种处理,也是偏正剧的处理,可不可以是,李渊慌了,建成又是个废物,后方眼看起火,长孙出来安抚李渊,帮李渊分析局势,具体怎么分析,或是以什么形式就分析,这里就不作脑洞了
然后二凤得胜,在二凤高歌猛进的时候
李家妯娌开始出现矛盾,建成他们家的眼红二凤,开始撺掇,建成也开始小心眼,在供给上使绊子,长孙在后方是苦苦支撑,维持李家和睦,顺便给李渊透点实情,以实际工作支持前线二凤
又或者,妯娌开撕,长孙直接开启黑化模式,为了二凤大杀特杀
第三,玄武门
要杀兄弟这事儿同理晋阳起兵
这个决心是不好下的
房玄龄,尉迟敬德忽悠的再好听,二凤也是急了眼要下死手,可那毕竟是兄弟,二凤这人又特别要脸,后世如何评价他不会不顾忌
这会子长孙在后宫的劝谏必要不必要呢?
更狗血一点的还可以编,二凤要带长孙去玄武门,长孙不去,就在秦王府待着,理由可以编一个像什么你把我带过去,大家会产生你是不是准备跑路的想法,进而影响军心什么的
玄武门当天,建成的人可是去打了秦王府的,再把曹皇后的故事借鉴一下放在长孙身上,在众人慌乱之时,长孙弥天大勇镇定指挥下人守住秦王府
————-————————————————分割线————————————
编剧本身就是一个在历史缝隙里写作的职业
一个事件里,同时存在ABCD无数人物,不能因为历史只记载了A的事迹,而觉得BCD都没有参与
长孙就是如此,13嫁给二凤,参与了二凤前期的所有重要事件
然后你告诉我不能编?
这特么纯粹是笑话!不能编,要你们这些学文的,跟编剧干什么用?直接导演拿着新旧唐书等史料抄一遍就完事了
以我这样浅薄的见识,跟卑微的小脑袋,都可以想出这些桥段
如果是对编剧更加娴熟的真编剧,跟真会写作的作家
在历史事件中给长孙加戏,简直不要太容易
还没戏剧冲突
呵呵
————————————————分割线————————————
另外,某家再补充一点,说二凤跟长孙感情平淡不好戏剧化处理的
长孙:被同父异母的哥哥赶出家门的贵族小姐
这是钉死了的历史事件
那么长孙初始的性格,会不会有纤细,敏感呢?
如果有
那么文学里,有那么一个人物,命运也差不多是这样
那个女性叫林黛玉
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不安全感
宝二爷跟林姑娘的感情,抄,借鉴,仿写都不会吗?
然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成长中,逐渐成熟
一个成熟的编剧,如果连这些都不会
他的文学专业怕不是体育专业的老师教的
编剧和他们两口子过不去呗。明明李二对长孙家掏心掏肺,对长孙生的儿子视若至宝了,偏偏编剧让他对什么前朝公主爱得死去活来,什么仇什么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