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中文的西方哲学入门书。
推荐之前先回答一个问题:入门哲学应该按什么顺序读书?
第一步,读三种书:哲学导论、哲学方法论和哲学史。哲学导论告诉你哲学主要研究什么,哲学方法论告诉你应该怎样做哲学研究,哲学史告诉你已经有了哪些经典的理论。
第二步,读一些关于特定领域、时期、思想流派或人物的专门的导论,以及一些相对易读的原著。
第三步,阅读更难的原著和论文,以及研究性的二手文献。
本文主要推荐前两步要读的书。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是一本小册子,原书自上世纪8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经久不衰。这本书并没有介绍太多具体的哲学理论,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阐述哲学问题本身,尝试告诉读者这些哲学问题为什么成问题,它们背后令人感到有趣或者困惑的地方到底在哪里。
同样经典的一本书是《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虽然叫“简明哲学导论”,但是经过多次修订和增补,这本书已经可以算是大部头了。它不仅阐述了重要的哲学问题,还简要介绍了哲学家们对这些问题的种种回答,经常被用作大学哲学导论课程的教材。
除此之外,《大问题》的作者还写过一本《哲学导论:综合原典教程》,也是再版了11次的经典之作(英文原书已经出到了第12版)。这本书加入了大量哲学经典著作的选段,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哲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的。
以上三部著作都是初版于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之作。在那之后,优秀的哲学导论也是层出不穷,它们的优点是更有可能涵盖哲学的较新进展。这里推荐一本《做哲学:88个思想实验中的哲学导论》。它援引了大量思想实验,使得论述更加生动形象。从我收到的读者反馈来看,大家普遍认为这本书十分好读。
哲学导论的内容一般重合度很高,选读一本即可。
哲学史中有很多经典,比如梯利的,
斯通普夫的,
希尔贝克的
……等等。随便读哪本都不会有问题。
此外,劳黑德的《哲学的历程》是新近的佳作,不妨一读。
同样,哲学史的内容重合度也很高,选读一本即可。
在对哲学导论和哲学史的选择上不必过多纠结,因为它们介绍的都是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只要你继续学习哲学,总会无数次地在其他地方再次接触到这些它们。
我很少见到有人推荐关于哲学方法论的书,但它们其实非常有意义。因为哲学入门的关键并不在于读了多少书,能够复读多少哲学术语和名人名言,而是在于能否独立地做出有意义的哲学思考。我们看那些哲学家的著作,经常会感觉“哇,好牛逼啊!”,但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对不对?下面这几本书可以教你一些哲学思考的技巧。
这方面,很经典的一本书是《哲学是做出来的:初学者哲学技术指南》。它简要介绍了哲学思考、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技巧。
另一本书也很有用,它本来叫“哲学家的工具箱”(The Philosopher's Toolkit),其汉译本被拆成了两本书,分别是《简单的哲学》和《好用的哲学》,一本讲论证技巧,另一本讲重要概念。
接下来是丹尼特的《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它用丰富的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思想实验等方式推进哲学思考。在前言里,丹尼特号称要写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书”,他的做法是选出13名非哲学专业的本科生,和他们细致地讨论和解释这本书初稿的内容,然后再根据这些学生的反馈修改书稿。最终他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很多看起来非常硬核的内容。
最后,威廉姆森的《哲学是怎样炼成的》是新近的经典,它不光介绍了论证、概念分析、思想实验等基本哲学技巧,还介绍了跨学科研究、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以及新颖的哲学建模方法等等,十分具有启发性。
以上几本书的重合度不高,如果感兴趣的话建议都读。如果只读一本,建议读《哲学是做出来的》。
哲学中有很多研究领域、时期、思想流派和人物,它们大多有对应的专门导论。由于不可能一一列举,我这里只推荐20世纪后发展起来的几大流派的导论,以及人物的导论。
哲学中的思想流派那么多,为什么选择推荐关于20世纪后发展起来的几大流派的导论呢?因为20世纪以后,各哲学流派的理论开始变得异常复杂,流派之间的分歧也变得十分严重,以至于几乎任何一本当代哲学史都无法讲透所有这些流派。因此,它们最应该以专门导论的方式来了解。关于20世纪以前的哲学流派,也有很多优秀的导论,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现象学推荐《现象学导论》
和《现象学: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
《现象学导论》侧重阐释现象学的基本原理,《现象学: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侧重评述现象学的发展历程。
后现代主义推荐《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
诠释学推荐《诠释学》。
存在主义推荐《非理性的人》。
分析哲学推荐《20世纪分析哲学史》两卷。(虽然对新手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但它是同类型书籍中最值得读的一本。)
大部分介绍分析哲学的书籍都只讲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如果对分析哲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这个时期,就容易形成很多对分析哲学的片面印象。实际上,最近四五十年里,分析哲学发生了很多发展和变化。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分析哲学愈发变得专门化。一个当代的分析哲学家往往不会广泛地讨论各个领域,而是会专注于少数几个细分领域,成为这些领域内的“专家”。语言哲学也失去了过去的那种主导地位,变成了众多哲学领域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伴随着大量专家对各个领域的“精耕细作”,这些领域也产生了非常丰富的发展。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分析哲学(也就是“当代分析哲学”),最有效的方式是阅读各个细分领域的导论。下面就推荐一些这种类型的导论。
形而上学推荐
或
认识论推荐
或
心灵哲学推荐
或
语言哲学推荐
或
伦理学推荐
或
政治哲学推荐
科学哲学推荐
或
至于针对著名人物的导论,推荐两套丛书:“牛津通识读本”和“最伟大的思想家”。选择你喜欢的人物阅读即可。
本文不具体罗列推荐的哲学原著,因为太多了列不过来。建议在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再开始阅读原著。阅读原著建议从近代哲学家(如笛卡尔、洛克、休谟、莱布尼茨、斯宾诺莎、霍布斯、卢梭等人)的著作开始。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很重要——无论你之后往哪个研究方向去发展,它们都很可能用得上。如果你想阅读的原著有不同的中译本,那么选择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概率不会有错。
适当了解其他学科会有助于理解哲学。和哲学关系紧密的学科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物理学、数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等,可以根据你的哲学兴趣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不过无论你的哲学兴趣是什么,学点逻辑学总是有益的。强烈推荐根斯勒的《逻辑学导论》。
一份英文哲学书单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