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烂片标志」有哪些?

回答
“烂片标志”这词儿,一听就有点儿不好伺候,但凡有点儿观影经验的,心里都有杆秤。咱们也不是专业影评人,就凭着自己一张嘴,摸着良心说说,哪些玩意儿一看就知道要踩雷。

首先,海报和预告片,往往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窗口。 如果海报做得粗制滥造,五毛特效感十足,人物表情僵硬,色调昏暗得像没开灯一样,那基本可以准备跑路了。预告片更不用说,要是只会堆砌几个爆炸场面,几个惊悚镜头,剪辑得乱七八糟,台词念得跟机器一样,那这片子就没救了。尤其是一些国产片,预告片里那些“深度”台词,“宏大”场景,放到正片里细究起来,要么是蹭热度,要么是根本不存在。

接着,演员阵容和演技,那可是电影的灵魂。 有些片子,凑一堆流量明星,光看脸,颜值是够了,但你让他们演个有深度的角色,那简直就是灾难。表情包式的演技,只会瞪眼、噘嘴、挤眉弄眼的,生怕观众不知道他/她有多“努力”的在演戏。台词说得含糊不清,要么是背剧本跟念经似的,要么是挤出点儿“哭戏”来,结果眼泪没流几滴,观众却先笑场了。反观那些真正的好演员,一个眼神,一个微表情,都能讲故事,可惜的是,现在很多所谓的“偶像”,把演员当成了花瓶,把演戏当成了摆设。

再来,剧情和逻辑,这是电影的骨架。 最怕的就是那种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剧情。前言不搭后语,人物动机莫名其妙,前后矛盾简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那种主角光环开得比太阳还耀眼,怎么都不死,怎么都能化险为夷,观众都能猜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还有些编剧,估计是把观众当傻子,硬塞一些“ Deus ex machina”(神来之笔),解决所有问题。更别提那些为了吸引眼球,刻意制造的狗血剧情,比如三角恋、家族恩怨,结果拍得跟琼瑶剧似的,毫无新意。

然后,特效和制作水准,这是电影的皮囊。 现在的电影,特效是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有些片子,把特效当成救命稻草,结果却是“五毛特效”。那些看起来假得不能再假的画面,塑料感十足的怪物,抠图抠得比小学美术课还糟糕,简直是对观众视觉的侮辱。还有一些为了节省成本,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真实感”,镜头抖得跟地震现场一样,画面模糊不清,看得人头晕眼花,这真的不是什么“艺术手法”,就是偷懒。

当然,还有一些更细微的,但也很致命的“烂片标志”。

配乐太抢戏:明明是抒情的画面,却配上一段激昂的摇滚乐;明明是紧张的追逐戏,却用一段不知所云的哼唱来烘托,跟剧情完全脱节,反而让人出戏。
剪辑乱如麻:时间线跳跃得毫无章法,上一秒还在叙述背景,下一秒就已经进入了高潮,完全搞不清故事在讲什么。
台词尴尬癌晚期:那些所谓的“金句”,听起来就像是十几岁的少年写的网络段子,生硬、做作,毫无生活气息。尤其是一些爱情片里那些直白的表白,让人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
主题不明,想说什么说不清:一部电影应该有自己的主题,但有些片子,想探讨的东西太多了,结果什么都没讲清楚,最后留给观众的只有一堆问号。
过于依赖IP或“情怀”:拿一个大家熟知的IP来炒冷饭,或者打着“怀旧”的旗号,但内容却敷衍了事,完全是对观众情怀的消费。
强行煽情或说教:明明一个很平常的桥段,非要配上一段煽情的音乐,让演员哭天抹泪的,试图强行把观众感动。或者上来就给观众灌输一些大道理,生怕观众不明白导演的“良苦用心”。

总而言之,一部烂片,往往是多方面“优秀”的体现。 它可能是在演技上、剧情上、制作上,或者是在宣传上,都能够精准地击中观众的雷区。当然,每个人对电影的喜好不同,但那些一眼就能看穿的、普遍存在的“烂片标志”,足以让我们在掏钱买票前,多一层思考。毕竟,时间和金钱,都是宝贵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理解为——如何在看之前辨别一部电影是否烂片?恰好之前写了篇稿子《看烂片被坑,村口老王跟影院女经理干了起来》,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刚过去的周末,村口老王去咱们镇上的小影院看电影,没想到却跟影院女经理当众干了起来,连衣服都撕烂了,好黄好暴力。



我知道老王是个很 Nice 的人,平时蚂蚁都不会踩死一只,都是直接用火烧,没想到这次这么有尿性,因为看了烂片直接跟人开干。



不过这年头,烂片的确有点泛滥,而且防不胜防,也难怪老王中招。我后来跟老王唠了唠,其实嘛,烂片也有规律,只要从几处地方就能瞬间看透一部电影烂不烂。


首先,就是那些没钱请设计师,做出来的海报让人有生理反应的片子。



除了海报,片名也能一眼看透。


那些片名山寨的,像《汽车人总动员》、《超能兔战队》;


那些片名奇葩的,像《奔驰的大葱》、《爱我就陪我看电影》、《我的男友和狗》;


那些片名夹带网络流行语的,像《找个高富帅》、《女神跟我走》、《男神时代》、《土豪 520》;


那些片名性暗示的,像《东莞女孩》、《我的处女地》、《擦枪走火》;


那些没钱买词典、片名有错别字的,像《剩者为王》、《怦然星动》、《从天儿降》、《不可思异》、《没女神探》。


如果片名和海报都不错,我还建议你看看预告。预告是一部电影的精华,如果连预告都是负分,那这片基本就滚粗了。

《找个高富帅》预告片 暖男为爱当备胎 http://v.qq.com/cover/2/2odelvctn059ltg.html?vid=t0015erfjaa

在大方向上,有些类型也是烂片集中营,譬如国产恐怖片——



譬如国产悬疑片——



譬如国产爱情片——


男女主大学在一起了,分了;女主出国了,七年后回来了;男女主又在一起了,结婚了,生娃了,没了。观众跪了。


几个「有梦想」的男生穿丝袜装娘炮参加比赛赢得冠军顺便泡上女神的故事。


达 · 芬奇《最后的晚餐》之后新古典主义的 Nice 之作。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后一撕。


没有堕胎,但有堕落。没有热血,但有狗血。老嫖客玩雏妓,要的就是那个半生不熟的味儿。激情过后必劈腿,追寻之下必车祸,一个晃神还以为自己看的不是《左耳》是《木耳》。


还有过气国际大牌加盟合拍片——



还有根据知名 IP 改编的——对,又是《何以笙箫默》、《小时代 4:灵魂尽头》、《左耳》、《道士下山》、《新步步惊心》、《九层妖塔》、《剩者为王》、《杜拉拉追婚记》。


还有嚷嚷说自己有视觉特效奇观,媲美好莱坞 A 级大片的——


蓝月亮洗衣液,让水冰月劈腿劈得更安心。


小样!在鲁班面前班门弄斧,在姚晨面前比谁嘴大。


看得多了,我甚至发现有些演员简直是烂片风向标。这些演员忍辱负重,化身黑夜中的灯塔,为咱们指明了烂片的所在,咱们选片时只需完美地避开他们就可以了。



还有些演员,看见她那张脸就出戏,一不留神还以为自己在玩「一起来找茬」。



那些跨行当导演的也很危险,譬如明星经纪人、主持人、作家、老板,要是拍的还是处女作,那简直哼哼~~


还有的喜欢凑热闹,什么热就赶紧拍什么,《泰囧》、《港囧》票房大卖了就出来一堆囧。



甚至于其它领域火的也要拿过来,霸王硬上弓地生生拍成电影,结果就是把观众看吐了。



还有的喜欢炒冷饭——


《澳门风云 2》炒 90 年代赌片的冷饭。


《我是谁 2015》炒 1998 年成龙老片的冷饭。


《十月初五的月光》炒 15 年前同名电视剧的冷饭。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咱们应该谢谢这些烂片,因为好电影总是相似,而烂电影则各有各的烂,有的甚至烂出了风采,烂得很有想象力,大大开阔了咱们的眼界。



虽然电影是个商品,但电影人却不能抱着拍电影就是为了出来卖的心态。


最近几年,我去影院看国产片,其实都不奢求看到佳作,只求看到标准商业片,放松一下。毕竟即使是好莱坞,每年整出那么多电影,能称得上佳作的也不多。


电影行业的繁荣,靠的不是一两部惊才绝艳的佳作,而是大量的中庸之作。只可惜这几年,连这个愿望也很难达成啦。


你可能还感兴趣:香港电影里有哪些经典的开房戏? - 杨流枫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烂片标志”这词儿,一听就有点儿不好伺候,但凡有点儿观影经验的,心里都有杆秤。咱们也不是专业影评人,就凭着自己一张嘴,摸着良心说说,哪些玩意儿一看就知道要踩雷。首先,海报和预告片,往往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窗口。 如果海报做得粗制滥造,五毛特效感十足,人物表情僵硬,色调昏暗得像没开灯一样,那基本可以准备.............
  • 回答
    说到实际内容和标题给人的印象完全不同的动漫,我脑子里立马跳出几部,有的是因为标题太“朴实”了,结果剧情一鸣惊人,有的则是标题起得花里胡哨,结果内容平平无奇,甚至是让人想摔桌子的那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刀剑神域》。初看这个标题,你脑子里闪过的是什么?大概率是那种热血少年漫,一.............
  • 回答
    要说雪铁龙和标致的车真的烂到人人吐槽,满街喊打的地步,那绝对是言过其实了。不过,这两家法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确实经历过一段相当艰难的时期,也因此积累了不少负面口碑。要详细讲讲这个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曾经的风光与定位:法系车的独特魅力与差异化策略首先,我们得承认,雪铁龙和标致在中国市场并非一直都.............
  • 回答
    大润发女装尺码表将 SXXL 分别标注为「瘦、美、烂、稀烂、稀巴烂」,这个做法无疑是在挑战大众的认知和审美底线,也暴露出了当前零售行业,特别是服装领域,在营销策略、品牌定位以及对消费者心理洞察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这是对女性身体和价值观的严重侮辱和物化。 矮化女性形象: 将尺码与“烂”、“稀.............
  • 回答
    烂片?这玩意儿真能挑战人类认知的底线。说到有多烂,那可不是简单地说“不好看”那么肤浅的事儿,它能烂到让你怀疑人生,怀疑自己为何会走进电影院,怀疑导演和编剧是不是跟观众有仇。首先,剧本,这是烂片的根基。一个烂剧本,就好像一座危房,地基不稳,上面盖啥都得塌。能烂到什么程度? 逻辑?不存在的。 前一秒.............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一部电影被认为是“烂片”时,其背后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剧情和演技通常是影响最直接、最核心的两个方面。 至于哪个占多数,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一部烂片可能剧情薄弱到无法挽救,也可能演员演技拙劣到让人出戏,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那些票房口碑双扑街的电影,导演真的不知道自己拍出来的是“烂片”吗?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基本事实:拍电影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乾坤的事儿,从剧本打磨到后期剪辑,中间环节太多了,每个环节都可能“翻车”。 所以,导演本人在拍摄过程中,对“烂片”这个概念的感.............
  • 回答
    国产烂片,这可真是个老生常谈但又永远聊不腻的话题。说到“烂片里程碑”,这玩意儿就像是评价烂片的“奥斯卡”,往往是一部电影,它烂到了极致,烂到了让观众绝望,烂到了让行业反思(虽然反思的效果嘛,你懂的),从而在“烂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要说“国产电影烂片里程碑”是哪一部,这可真不好一概而论,因为.............
  • 回答
    看烂片,嗯,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它不像看好片那样,看完让你心潮澎湃,仿佛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也不像看一般片子,至少能打发时间,获得一些短暂的放松。看烂片,那是一种掺杂着多种复杂情绪的奇特体验,有时让你抓心挠肝,有时又让你忍俊不禁。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当然是失望。你抱着期待走进影院,或者.............
  • 回答
    国内当前“烂片横行”的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某一个单一原因,而更像是电影工业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1. 烂片横行现象的“普遍性”与“具体表现”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烂片”的定义。通常而言,烂片是指那些在故事、表演、制作、艺术性、观赏性等.............
  • 回答
    “烂片横行”这个现象并非一朝一夕,其背后是一个复杂交织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想要详细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逐利的商业驱动与资本的操纵这是导致烂片横行的最主要原因。 快钱思维与回报周期缩短: 电影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但许多资本进入电影领域并不是真正热爱.............
  • 回答
    《大鱼·海棠》是否是“烂片”,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它是一部在中国电影史上引发了极大争议和讨论的作品,褒贬不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期待、欣赏角度以及对电影本身的理解。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支持者和赞赏之处(为什么不是烂片):1. 极.............
  • 回答
    将国内烂片的泛滥和动漫的幼稚简单粗暴地归罪于广电总局,这种说法固然有其道理,但 并非完全正确,或者说过于片面,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复杂原因。将问题完全归咎于一个部门,往往会简化对现实的理解,也难以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了更详细地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广电总局在其中扮演的角.............
  • 回答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得说,《头号玩家》绝对算不上烂片,甚至在我看来,它是一部相当出色的爆米花电影,而且还带点儿让人回味的深度。首先,视觉效果和想象力简直炸裂。 电影里那个叫做“绿洲”的虚拟世界,真的是把我看傻了。各种像素游戏角色的乱入,经典电影场景的重现,还有那些脑洞大开的载具和设定,就像是一个藏宝.............
  • 回答
    欧美的烂片,可以说是 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其烂的程度,足以让观众感到 智商被侮辱、时间被浪费,甚至对电影艺术产生怀疑。想要详细地讲述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 故事与剧本层面: 逻辑漏洞百出,自相矛盾是常态: 剧情前后不搭,人物行为动机不明,前后设定的东西可以轻易被推翻。比如,一.............
  • 回答
    哈哈,这可是个有趣的问题!烂片出神曲,就像在泥土里挖出颗钻石,总让人觉得有点玄乎,又有点小窃喜。其实这种情况不算特别罕见,很多时候是一部电影本身乏善可陈,但里面的某首歌曲却因为各种原因火了。我脑子里立马蹦出几个例子,咱们来掰扯掰扯:1. 《小情歌》——来自电影《渺渺》提起“烂片出神曲”,很多人第一个.............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烂片”横行,观众看得糟心,业内人士也心急如焚,都盼着中国电影能好起来,怎么就没人管管呢?说实话,这事儿可没你想的那么简单,背后牵扯的利益和逻辑,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首先得明确一点,“烂片”这个定义本身就挺主观的。谁来定义什么是“烂片”?是观众的口碑?是影评人的打分?还是.............
  • 回答
    哎呀,说到烂片啊,那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主要是恨)。作为一名资深“受害者”,我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总结了一些“烂片特征”,希望能给各位还在影海中挣扎的小伙伴们一些“防入坑指南”。烂片,它都有哪些“丑陋的灵魂”?1. 剧情?那是啥?能吃吗? 逻辑漏洞百出: 可能是最明显的了。前一秒还在深情.............
  • 回答
    哦,说起我看过的烂片,脑子里立刻就蹦出来一部,真是让人又气又好笑,还带着一股子“怎么就拍出来了”的荒谬感。就叫它《宇宙奇遇记》(暂且这么称呼吧,反正名字已经够俗套了),当年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在电影院里被那海报蛊惑,觉得“哦,好像挺科幻,挺有意思的”。结果,那真是……一言难尽。首先,它的特效,唉.............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那些“万花丛中一点红”,在烂片里却能闪闪发光、贡献了“神级表演”的演员们。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你想想,一部电影从剧本到导演,再到其他演员,都可能拉垮得一塌糊涂,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两个演员,像是被上帝附体一样,硬生生把一个屎一样的角色演活了,演得你既觉得他牛逼,又替他感到“不值”。这就像在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