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2018年2月12日开始的欧元大涨?

回答
2018年2月12日开启的欧元上涨并非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经济和政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次上涨的背后逻辑,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背景和推动欧元走强的关键驱动力。

一、 经济基本面稳固,欧洲经济复苏势头明显

在2018年初,欧洲经济正走出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展现出持续且稳健的复苏态势。

PMI数据亮眼: 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非制造业PMI持续处于扩张区间,并且处于多年来的高位。这表明欧洲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活跃,订单充足,对未来充满信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同步增长,为欧元区的整体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失业率下降: 欧元区失业率稳步下降,接近历史低位。劳动力市场的改善不仅提振了消费者的信心,也增加了整体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支持了经济增长。
通胀温和回升: 虽然通胀水平尚未达到欧洲央行的目标(接近但低于2%),但已经显示出温和回升的趋势。这为欧洲央行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提供了空间和理由,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将逐步收紧货币政策,例如减少资产购买规模,甚至在未来加息。这种预期本身就会吸引资金流向欧元区,推升欧元汇率。
德国经济引擎强劲: 作为欧元区的经济火车头,德国的经济表现尤为抢眼。其出口强劲,国内需求稳定,对整个欧元区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

二、 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信号转变

欧洲央行(ECB)在2017年底已经开始释放出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的信号,市场对此已有预期,但在2018年初,这种预期进一步发酵和强化。

量化宽松(QE)的缩减: 欧洲央行宣布将从2018年1月起,将其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每月600亿欧元削减至300亿欧元,并表示将在2018年9月前逐步结束净资产购买。这一行动是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重要一步,减少了市场上的欧元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欧元的价值。
加息预期升温: 尽管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在公开讲话中仍然强调“耐心”和“审慎”,但市场对欧洲央行加息的预期不断升温。通常,当一个经济体央行倾向于收紧货币政策时,其货币会因更高的利率而吸引更多投资,从而走强。

三、 欧元区政治风险缓解,不确定性下降

相较于前几年,2018年初欧元区面临的政治不确定性有所下降,这对欧元汇率的稳定和上涨起到了积极作用。

法国大选尘埃落定: 马克龙在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中获胜,极大地缓解了市场对法国脱欧以及欧洲政治碎片化的担忧。马克龙改革派的立场为欧元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一体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德国组阁进展: 尽管德国大选后组阁过程略显漫长,但最终默克尔领导的联盟政府得以组成,这消除了德国政坛一段时间的“真空”状态,为欧洲政治的稳定性增添了确定性。
意大利政治局势相对稳定(尽管后续有所变化): 虽然意大利在2018年稍晚出现了一些政治动荡,但在2月初的市场预期中,意大利的政治风险尚未完全爆发,其对欧元区的短期影响相对有限。

四、 全球经济环境和美元走势

全球经济的同步增长以及美元的相对疲软也为欧元的上涨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全球经济增长: 2018年初,全球经济增长普遍向好,多个主要经济体均表现出复苏势头。这降低了对避险资产的需求,使得包括欧元在内的风险资产更具吸引力。
美元指数走弱: 在此期间,美元指数(DXY)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美国国内经济虽然稳健,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已经消化了一部分,同时,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和财政赤字问题也引发了一些担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美元相对走弱。当美元走弱时,以美元计价的欧元通常会相对走强。

综合来看,2018年2月12日开始的欧元大涨是欧洲经济基本面强劲复苏、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预期升温、欧元区政治风险下降以及全球经济环境和美元走势有利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市场参与者对欧洲经济前景的信心增强,认为欧元区正进入一个更可持续的增长轨道,这自然会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推升欧元汇率。这次上涨并非仅仅是短期波动,而是反映了市场对欧元区经济实力和前景的再评估。当然,汇率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后续的走势也受到许多新的经济数据和政治事件的挑战,但2月初的这波上涨无疑是市场情绪和基本面变化的一个重要反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2018年2月12日开始的一波欧元大涨,至2月16日快破八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