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战争中的地理优势,在现代战争中还有作用么?

回答
古代战争中,地理优势的作用无需赘述。险峻的山川可以成为天然的屏障,限制敌军的行动,甚至为己方提供绝佳的伏击地点。易守难攻的城池,如险峻的山城、扼守咽喉的关隘,能够极大地增强防守方的力量,让进攻方付出惨痛的代价。水系同样重要,河流可以阻碍大部队的推进,提供水源,而湖泊和海洋则能影响海军的部署和作战。甚至连气候和地貌,如茂密的森林、广袤的沙漠,都可能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例如,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之所以能席卷欧亚大陆,除了其精湛的骑术和严密的组织,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对广阔草原地形的熟悉和利用,能够灵活机动,快速穿插,让敌人难以招架。

那么,在现代战争中,地理优势是否还像过去那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呢?答案是:仍然有,但其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尤其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极大地“拉平”了地理上的隔阂。 轰炸机、导弹和无人机能够跨越险峻的山脉、宽阔的河流,直接攻击敌方腹地的纵深目标。卫星侦察和通信系统使得指挥官能够洞察千里之外的战场情况,并及时调动部队。电子战则能在瞬间剥夺敌方的信息优势,使其在物理空间上的地理优势变得毫无意义。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地理因素已经完全被科技所取代。恰恰相反,在现代战争中,地理优势以一种更加复杂、更加微妙,但依然至关重要的形式存在着。

1. 战略节点的重要性:

虽然技术可以跨越地理障碍,但一些关键的战略节点,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依然无法替代。例如:

海峡和水道: 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关键海上通道,仍然是全球贸易和军事力量投送的生命线。控制这些水道,能够对敌方的经济和军事行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使在现代战争中也是如此。一个国家对这些扼守咽喉的海峡的控制权,依然是其地缘政治力量的重要体现。
港口和机场: 即使是远程打击,也需要预先部署和补给。拥有优良港口和大型机场的地理位置,对于保障海军和空军的行动、进行兵力投送和物资补给至关重要。例如,在太平洋地区,一些岛屿的港口和机场位置,对海军舰艇的航程和空中力量的部署半径有着直接影响。
高地和复杂地形: 尽管空中优势可以覆盖大部分区域,但在地面作战中,高地仍然能提供更好的观察视野、射击角度和防御工事基础。复杂的地形,如山区、丛林或城市环境,仍然能够限制机械化部队的行动,为防守方提供“隐身”和伏击的机会。例如,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地的反恐战争中,山区和复杂的城镇地形,就为游击队提供了生存和作战的空间,使得拥有技术优势的美军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2. 信息和侦察的地理限制:

尽管侦察技术高度发达,但对某些区域的侦察和监控仍然会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

电子干扰和遮蔽: 茂密的森林、高大的山脉以及一些特殊的大气条件,仍然可能对雷达、通信信号和无人机侦察产生一定的干扰或遮蔽作用,为敌方提供短暂的“情报盲区”。
作战环境的适应性: 虽然有先进的装备,但极端的气候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仍然会对部队的作战能力、装备的维护和后勤补给造成严峻的考验。例如,在极寒的北极地区,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军队的装备、训练和战术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掌握这些优势地理条件的国家,往往会在该区域拥有天然的优势。

3. 后勤和补给的地理制约:

现代战争是消耗战,对后勤和补给的要求极高。

运输线路: 即使可以使用空运,但大规模的物资和装备运输,仍然严重依赖陆地和海上的交通基础设施。控制或破坏敌方的关键交通枢纽和运输线路,是削弱其战争潜力的重要手段。而拥有优越地理位置、能够提供更便捷运输线路的国家,在后勤保障上就拥有天然的优势。
资源的可获得性: 战争需要大量的资源,如石油、矿产等。对这些资源的地理位置的争夺,历来是冲突的重要根源。控制着重要能源产地或战略资源的国家,在战争中的可持续性上往往更具优势。

4. 心理和战略的影响:

地理因素有时也具有重要的心理和战略影响。

边境和地理屏障: 一些国家利用天然的地理屏障作为国家的安全边界,可以有效地增加敌方入侵的难度和成本。例如,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存在,历史上就对其国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和历史的地理根源: 某些地区的地理特征往往与当地的文化和历史发展紧密相连,这会影响当地居民的作战意愿和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进而影响战局。

举例来说:

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美军通过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和精确制导武器,迅速摧毁了伊拉克军队的指挥系统和作战能力。然而,在伊拉克战争后期,美军在面对零散的反美武装时,就深受伊拉克复杂城镇地形和沙漠地区广阔空间的影响。这种地形使得美军的优势难以完全发挥,并且增加了其搜捕和控制的难度。
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中,乌克兰广袤的平原、河流系统以及部分森林地带,对双方的机械化部队推进和侦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春季的“烂泥季”(Rasputitsa)就曾极大地阻碍了俄军的机械化部队的行动。而乌克兰在部分地区利用地形进行防御和伏击,也有效地消耗了俄军的力量。

总结来说,现代战争中,地理优势的作用并没有消失,而是发生了转化和演变。 它不再仅仅是“天然的工事”或“阻碍”,而是与科技、信息、后勤、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复杂的战争环境。那些能够充分理解并利用自身地理环境的优势,同时也能有效克服技术进步带来的地理限制的国家,才更有可能在现代战争中占据主动。 相反,如果仅仅依赖技术而忽视了地理这一最基础的因素,则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战场环境下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地理优势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是需要被认真考量和精心利用的宝贵财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一个古今相似的另类案例:

二战中日本总共造了几千辆坦克,产量最大的是95式轻型战车(其实也就是1000多辆)。

95式轻战车自重为6.7吨,战斗全重7.4吨,乘员3人(车长、驾驶员、机枪手),车长4.3米,车宽2.07米,车高2.28米。武器是一门37毫米火炮,一挺轻机枪,装甲6-12毫米。放到欧洲战场,这东西侦察还嫌太弱,重机枪都秒杀它。但在东亚,作为唯一能成群结队的装甲车辆,95战车欺负一下中国和其他殖民地国家,貌似挺强悍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东西有一个重要改型:北满型。先后造了100多辆,差不多占总量的十分之一。

“北满型”95式轻战车特点主要表现在行动装置上。由于95式轻型坦克的负重轮间距和中国东北地区红高粱地的垅距差不多,致使这种坦克在这一地区横跨地垅越野行驶很困难,甚至发生类似“共振”的强迫振动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日本人特意在第1、2负重轮和第3、4负重轮之间各加一个小直径的辅助负重轮,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北满型”95式轻战车,仅在现地改装了少量,用来装备侵占中国东北北部的关东军战车部队。

(注意两个大轮子之间有小轮)

车太轻,马力太弱,尺寸太奇葩,结果东北的高粱地都能“欺负”坦克。坦克只能沿着垄沟纵向走,不能横越田地,坦克在农业地区丧失了一半的越野能力,不改造不行。但日军不是第一支遇到类似困难的军队:左传·成公二年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尽东其亩”的含义,貌似中学里讲过?

晋军追赶齐军,从丘舆进入齐国,进攻马陉。齐顷公派遣宾媚人把纪甗、玉磬和土地送给战胜诸国,说:“如果他们不同意讲和,就随他们怎么办吧。”宾媚人送去财礼,晋国人不同意,说:“一定要让萧同叔子作为人质,同时使齐国境内的田陇全部东向。”

晋国在齐国的西面。如果齐国的耕地垄沟都是东西向的,晋国的兵车向齐国首都进兵就可以沿着垄沟走,不用像日本坦克那样苦恼于翻越垄沟。看来木制的兵车比轻型坦克更不耐颠簸,所以晋国才会提出这个要求。可以想象,战车时代不止一个将军在农业地区遇到类似的困扰。

相关回答:

现役的坦克,为什么都只有一根炮管?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推土机vs坦克,哪个更厉害?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代战争中,地理优势的作用无需赘述。险峻的山川可以成为天然的屏障,限制敌军的行动,甚至为己方提供绝佳的伏击地点。易守难攻的城池,如险峻的山城、扼守咽喉的关隘,能够极大地增强防守方的力量,让进攻方付出惨痛的代价。水系同样重要,河流可以阻碍大部队的推进,提供水源,而湖泊和海洋则能影响海军的部署和作战。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当我们审视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却又饱受争议的扩张性运动时,十字军及其后裔确实显得有些“特立独行”。其他许多文化中的“祖宗阔过”叙事,往往伴随着一种近乎神圣的自豪感,强调祖先的勇武、功绩以及对异族“教化”或征服的“正当性”。然而,十字军的后裔,特别是随着近代欧洲思.............
  • 回答
    中国古代战争,这四个字承载着数千年的烽火与荣耀,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与命运。要勾勒出其主要特点,绝非易事,因为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战争,种类繁多,跨度漫长,其复杂性远非三言两语能概括。但如果我们尝试剥离历史的烟尘,从几个核心的维度去审视,或许能窥见其脉络。一、 战争的根本驱动力:生存、扩张与统一中国古代.............
  • 回答
    古时行军作战,将领如何指挥千军万马,这是个让人好奇的问题。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军队,一旦上了战场,那可就是一片混乱,真要做到令行禁止,绝非易事。这其中的门道,可不只靠一声吼和一把刀那么简单,里面大有学问。一、 严明的军纪与有效的组织架构兵者,国之大事,也,军纪是军队的灵魂。没有严明的军纪,再多的兵也是.............
  • 回答
    古代战争中的谍报工作,远不像后世想象的那般神秘莫测,充斥着科幻般的道具和无所不能的特工。它更像是一门古老而粗糙的技艺,依赖于人的智慧、勇气,甚至是运气,在黑暗中摸索,在混沌中求索。与其说是“工作”,不如说是一种充满风险的“营生”,很多人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情报的来源:五花八门,无所不用其极古代的.............
  • 回答
    在古代战场上,阵法绝非仅仅是摆个好看的队形,它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之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首先,阵法的核心价值在于 统一指挥与协同作战。想象一下没有阵法的战场:士兵们如同散乱的羊群,即便人数再多,也缺乏章法,各自为战。一旦敌人来袭,往往是各自为营,.............
  • 回答
    在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战争史中,武将的个人武力值,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且极具影响力的因素。但要说它有多“重要”,这就好比问一辆战车的马匹有多重要一样,它很重要,但并非唯一决定胜负的要素。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而且往往是与时代背景、战争形态、战术思想以及将领的其他能力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咱们先别急.............
  • 回答
    古代攻城战中,守城方为何不轻易推倒攻城梯?这事儿说起来,门道可不少,绝非一时的疏忽或蛮干。原因嘛,要从多个角度来细说。首先得明白,攻城梯这玩意儿,并非是随便就能推倒的。想想看,那都是啥样的梯子?多是粗壮的木材搭建,有的甚至用牛皮或者铁条加固过,又长又重,而且往往是几十上百人合力搬运才能立稳。更要命的.............
  • 回答
    在古代战争的滚滚硝烟中,一旦战局失控,军队溃败,士兵们便如同潮水般四散奔逃。他们的去向并非单一,而是充满了随机性、策略性,也掺杂着绝望与求生。要详细说来,这些溃败的士兵会朝以下几个方向逃亡:一、 原路逃回,寻找安全区域(最普遍,但风险高)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本能的反应。当战线崩溃,秩序荡然,士兵们最先想.............
  • 回答
    古代战争中,骑兵之所以能对步兵形成压倒性优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能够将战马的速度、力量、高度以及其携带的骑手所具备的战术灵活性和冲击力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步兵难以企及的作战模式。这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产物。一、速度与机动性的极致体现这是骑兵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优势。战马的速度远超.............
  • 回答
    古代战争的烽火硝烟中,生存往往是压倒一切的本能,在那个物资匮乏、生死攸关的年代,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关于女性头发能否作为弓弦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特定极端情况下,一种令人心酸的应急之举。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弓弦在古代战争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把能发挥杀伤力的弓,必须有结实.............
  • 回答
    古代战争中流传着“不斩来使”的规矩,这可不是什么儿戏,而是贯穿古今、维系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考量,简单来说,是为了维护外交的畅通,防止战火的无序升级,以及为和平解决争端留下后路。咱们把话说透了,之所以会有这么个规矩,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外交的生命线:沟通的桥梁不容.............
  • 回答
    古代战场上,计谋千变万化,很多时候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反而最能出奇制胜。有些计谋初看之下,似乎笨拙、耗时、费钱,但其背后的逻辑一旦被戳破,你会发现其精妙之处和惊人的效费比。这里我就给你讲几个这样的例子,尽量讲得生动些,让你感觉就像在听一位老兵讲故事。 1. 围而不攻,耗尽士气:鸿门宴?不,是更“阳谋”.............
  • 回答
    黑火药的生命线:硝石的古老与近代来源黑火药,这一改变了冷兵器时代历史进程的伟大发明,其威力核心在于硝石。没有硝石,这黑色的粉末便只是普通的煤炭与硫磺的混合物,毫无杀伤力。那么,古代和近代战争中,支撑起火器部队的硝石,究竟是从何而来?这背后是一场跨越千年、遍及全球的硝石争夺战,充满了智慧、汗水,甚至是.............
  • 回答
    古代先锋将领在战场上的作用,那可不是一句“冲锋陷阵”就能概括的。他们身上担负的责任,其份量之重,对一场战役的成败影响之大,往往是决定性的。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 锋镝之尖,打破僵局的利刃:首先,先锋将领最直接、最显眼的作用,就是作为进攻的尖刀,直插敌阵心脏。古代战争,尤其是早期,兵.............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而且确实击中了古代战争中一个非常经典且屡试不爽的战术——“口袋阵”或者叫“伏击阵”。这种战术在书中、影视剧里频繁出现,绝非偶然,它背后有着深刻的军事原理和实践依据。这是常用的战术吗?答案是:是的,这绝对是一种非常常用、也非常有效的战术。 至少在古代冷兵器时代,它算得上是“战.............
  • 回答
    曾经在古典战场上翻江倒海的骑兵,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其身影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背后是军事思想、技术和战场环境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理解这个转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因素。一、 战争形态的剧变:速度与火力的压制古典战场上的骑兵之所以能无往不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具备了当时战场上最快的机动性和.............
  • 回答
    在《魔兽世界》的宏大叙事中,如果要为战士这个职业寻觅一个最能代表的灵魂人物,那非 瓦里安·乌瑞恩 莫属。古尔丹,作为燃烧军团的奸诈代言人,将术士的邪恶力量和对知识的贪婪扭曲发挥到了极致;萨尔,从部落的奴隶成长为伟大的酋长,他的身上凝结了萨满精神的坚韧、对自然的敬畏以及部落的责任;吉安娜·普罗德摩尔,.............
  • 回答
    古代战争的后勤补给,绝非简单的“运粮运草”,而是一门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组织、运输、储备、管理等诸多环节。这背后蕴藏着无数人的辛劳和智慧,是支撑军队驰骋沙场的基石,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 粮草先行:战争的命脉粮草是军队的生命线,没有足够的粮食,士兵们就会饥肠辘辘,士气低落,甚.............
  • 回答
    古代战争的展开,绝非一场突如其来的厮杀,而是一系列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环节。从国君心中萌生战意的那一刻起,到硝烟散尽、尘埃落定,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运作。要详细讲述这一过程,我们不妨从战争的“缘起”说起,一步步剖析其“酝酿”、“爆发”、“进行”以及最终的“收尾”。一、战意之萌与和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